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奶酪源于西亚,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古老的乳制品,然而奶酪的风味却是在欧洲真正开始酝酿。奶酪也是我国西北的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的传统食品,在内蒙古称为奶豆腐。奶酪(也叫干酪)指在鲜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待乳蛋白凝固后弃乳清,将凝乳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乳制品。奶酪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就工艺而言,奶酪是发酵的牛奶;就营养而言,奶酪是浓缩的牛奶,被誉为乳品中的"黄金"。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其性质与常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ase)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氨酰胺转胺酶具有催化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连接以及蛋白质分子内谷氨酰胺基水解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纺织等领域。微生物来源的谷氨酰胺转胺酶具有非Ca2+依赖性和底物特异性低等特点,在研究开发中更为引人注目。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基因序列特点、结构特点、酶学特性以及基因表达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转谷氨酰胺酶在其最佳的作用浓度、反应温度和作用时间条件下,添加几种非肉蛋白对重组碎羊肉卷的粘合性能。将多组非肉蛋白处理组与空白处理组做比较,利用质构分析仪测定其流变学特性,由此筛选出作用效果比较好的非肉蛋白。结果表明,加入转谷氨酰胺酶可以提高肉块间的粘合性能,而且添加卵清蛋白、蛋黄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酪蛋白与转谷氨酰胺酶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使碎肉形成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其中,酪蛋白的添加对于成品凝胶硬度、凝聚性、粘着性以及咀嚼性的提高都较其他处理显著,即质量分数为0.04%的转谷氨酰胺酶、0.2%的酪蛋白为最优配方。这是一个用鲜肉原料制造重组肉制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美国奶业新特点、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奶业发展历史悠久,其生产端、消费端乃至流通贸易方面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中国奶业振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对2000年以来美国奶业生产、价格、消费、贸易等方面所呈现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对奶业相关的支持政策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梳理。研究发现,近年来,美国奶牛场数量向北部和西部集中,500头以上规模化牧场成为主流,奶牛存栏增加;技术进步推动奶牛单产突破10 t,生鲜乳产量接近1亿t。基于分级定价的乳成分定价机制不断完善,近5年生鲜乳价格低位运行,2019年快速复苏。乳制品加工业向龙头企业集中,奶酪是主要加工产品。乳制品消费逐年增长,年人均消费量达292.90 kg,奶酪是主要增长点且增速加快。乳制品贸易波动增加,出口目的地集中在北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品类以奶粉、奶酪和乳清为主。奶业产业支持政策广泛涵盖生产、消费、贸易等各环节,各政策间功能互补、协调配套,形成了强大的政策合力与综合效能。美国奶业在产业组织、运行机制、政策配套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对推动完善中国奶业利益联结机制、优化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奶业支持政策体系和培育乳制品消费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高通量测序技术,以能一次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为标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阐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乳制品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本文归纳介绍了Solexa、454、SOLID和Ion Torrent等常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原理和优点,综述了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乳制品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高通量测序结果中处理海量数据难的问题,并分析展望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乳制品微生物多样性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意识的增强,在不久的将来,奶酪必将会成为我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再制奶酪作为传统奶酪的延伸,已经有了近100年的发展历史.它特有的原料选用和生产工艺使我们能够在保留并提高传统奶酪的营养价值的前提下,开发和生产出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奶酪美食,因此在中国乳制品市场上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剪切力对链霉菌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以摇瓶发酵过程中添加玻珠为剪切力,对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S-1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影响,在10 L发酵罐上不同搅拌转速对产酶的影响。结果显示,摇瓶发酵中,在种子阶段添加玻珠,提高剪切力不能促进产酶;在发酵阶段,加入4颗玻珠时,酶活相对最高,比对照增加20%;36 h时添加玻珠,与对照相比,酶活提高12%,菌体浓度增加40%,且氨基氮消耗明显。10 L发酵罐中,适宜的搅拌转速为250 r/min,36 h调整转速至250r/min,酶活比维持90 r/min提高21%。因此剪切力对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谷氨酰胺合成酶是植物体内氮素同化与循环的关键酶。本文概述了谷氨酰胺合成酶在植物中的细胞、组织、器官分布特点,并就基因家族数目、基因结构以及不同水平的器官特异和发育时期表达调控等方面综述了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调控在提高植物生长量、耐逆性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调控在植物氮高效利用、氮营养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在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也会对牛乳的营养品质产生明显的影响。介绍了乳制品加工中常见的热处理方式,重点综述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牛乳热处理过程中的乳清蛋白质变性、氨基酸变化、美拉德反应、维生素损失、脂肪破坏和乳糖水解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PDCA质量管理循环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它无疑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工具。介绍PDCA循环在提高乳制品质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酸奶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奶是以乳为原料(或加入蔗糖),杀菌后经乳酸发酵而制成,且具有细腻的凝块和特别芳香风味的乳制品,也叫酸凝乳或酸牛奶,是发酵乳制品中最重要的一种。酸奶可分为凝固型酸奶、搅拌型酸奶、冷冻型酸奶以及杀菌型酸奶。因种类不同,所用原料及发酵剂菌种也各不相同,但制作过程基本相同,下面以生产较多的凝固型酸奶为例,详述如下。1.工艺流程乳酸菌→母发酵剂→生产发酵剂原料乳→加蔗糖→预热及均质→杀菌→冷却→接种→灌装→发酵→冷却→冷藏和后熟→质量评定。2.发酵剂的制备发酵剂是指用于加工生产酸乳、干酪、奶油时所用的特定乳酸菌培养物…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酰胺转胺酶可催化机体外大多数食品蛋白质的交联反应。论述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功能特性、作用机理,以及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电子鼻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总结了电子鼻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对电子鼻在干酪种类的区分、不同保质期乳制品的识别、乳中微生物的检测、乳中挥发性物质的分析、乳制品产区的识别以及掺假牛奶的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生产凝固型酸奶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凝固型酸奶是指乳酸发酵在零售容器中进行的酸乳制品。乳酸菌可以使蛋白质发生一定程度的降锵而形成预消化状态,并且能够抑制肠道内有害菌,解决乳糖不耐症,促进有益菌的活动,有抗癌作用。因此,酸奶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产品。然而,由于酸奶的加工对其原料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较为严格,若某些环节控制不当,将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因此,充分了解影响酸奶品质的各种因素,切实掌握生产设备的性能与加工工艺,就可设法避开不利因素,生产出高品质的酸奶制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奶酪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酪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乳制品,是多种牛乳营养成分的浓缩精华。介绍了奶酪的营养特点和国内外奶酪的发展现状,同时探讨中国奶酪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议乳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及疾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其方法已由培养水平向分子水平迈进。主要介绍了几种乳品微生物检测的技术及方法,并展望了其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原料乳中的嗜冷菌及其产生的耐热性蛋白酶和脂肪酶是引起液态乳制品多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阐述了嗜冷菌及其耐热性酶的概念及特性,论述了嗜冷菌及其耐热性酶对液态乳制品品质的影响,并对嗜冷菌的检测方法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烟草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研究,融入以微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种植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烟草的种植效率,确保烟草生产的质量和产量。文章围绕微生物技术的概念及其种类,阐述了微生物技术在烟草种植中的运用现状及常见问题,提出了微生物技术在烟草种植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物过氧化氢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过氧化氢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末端氧化酶,其功能是催化细胞内过氧化氢分解,防止膜脂过氧化,在论述过氧化氢酶类型划分,结构特点基础上,对CAT在农业及其相关食品与乳制品业、纸浆和造纸业、以及农业环保上的应用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乳清是乳品加工业中的一种副产品,它保留了牛奶中55%的营养成分。目前乳清多用于生产乳清粉、乳清蛋白或乳糖,但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能量消耗大、成本高等问题。若用乳酸菌发酵乳清,不但可避免脱水干燥中的能量消耗,而且还可分解乳清蛋白释放出免疫调节肽、抗氧化肽、抗高血压肽和必需氨基酸,同时将乳糖转化为乳酸或乙醇,增加乳清产品的生物活性和适口性。因此,利用乳清生产发酵型饮料具有可观的应用价值。主要阐述了乳清的利用现状,总结了乳清发酵后产物的生理活性,分析了发酵型乳清饮料的原料选择、发酵剂特性、工艺要点等,探讨了利用全乳清生产发酵饮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