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不同品种利用土壤磷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钕提高油菜产量机理初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相似文献   

3.
化学反应体系中某种物质(反应物、产物、中间体)的分子吸收了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再从激发态返回基态,同时将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化学发光。基于分子产生的化学发光强度和被测物含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发光(CL)分析法。该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与流动注射的快速分析和高精度相结合形成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分析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精度高、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其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1]。目前,在农业科学上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食品[2]、农药分析[3]等方…  相似文献   

4.
5.
6.
7.
缺磷诱导菜豆根构型变化的一种简易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科技工作者对作物地上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叶光系统的调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工作条件及方法的限制,对作物的根系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8.
普通氮肥施入土壤后经挥发、淋溶和反硝化,损失率高,造成资源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缓释肥料的优点是利用率高,养分损失少,环境友好[1-2]。但是,目前所用的作为缓释材料的高分子聚合物一般是难降解或不能降解,长期施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多糖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缓释材料,可以降解,不污染环境[3-4],而且能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改良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并间接的提高土壤肥力[5-6],同时,作为一种有机物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目前国外对多糖在制作缓释肥料方面的报道很少,国内也仅有少量报道[7]。为此,开展了板蓝根粗多糖制作缓…  相似文献   

9.
NaCl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由于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大量无机盐分随饲料日粮饲喂进入动物体内,最终通过畜禽粪进入土壤环境;加之农田土壤中大量化肥的投入,造成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盐分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已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叶梅荣等[1]研究了NaCl对吸胀后小  相似文献   

10.
大豆植株缺钾症状及施钾对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拟南芥低氮耐性突变体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南芥是十字花科拟南芥属植物,分布广,有许多生态型.它具有体积小、生长期短、基因组小等特点.近年来,作为植物研究的重要模式材料,在植物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家们利用拟南芥诱导突变产生氮、磷、钾以及对铝、镉敏感的突变体,对研究植物营养机理和遗传控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植物营养界利用拟南芥的工作还很少.  相似文献   

12.
种衣剂是一种用于作物或其他植物种子包衣的,具备成膜特性的特殊药物剂型。种子包衣是指将种衣剂与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匀后均匀包裹于种子表面形成包衣种子。按包衣方法不同可分为种子包膜和种子丸化两类。种子包膜是利用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染料等物质包裹于种子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经包膜后形状、大小和重量与原种子基本一致;种子丸化是利用粘着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染料、填充剂等物质粘着在种子表面,经丸化后种子体积和重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结晶有机肥对土壤供钾能力及钾在烟株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国钾肥资源不足,缺钾面积大[1-2].钾是烟草品质重要指标,但国内烟叶含钾量偏低,施钾回收率往往不高[3 - 4].我国烟田土壤严重缺钾的面积达1/4,潜在缺钾面积更大[4].为解决烟叶含钾量偏低的问题,国内开展控制烟草K通道基因转移、筛选富钾育种材料和从栽培增钾渠道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烟草钾量偏低现状仍未得到彻底解决[5].结晶有机肥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已7年,2001年在全国11个种烟省的烟草新型肥料试验网的结果表明,它具有省肥、增产、改善烟叶品质的效果[6 - 8].最近又有报道关于结晶有机肥氮在土壤烟株中的分布[9].本文主要报道结晶有机肥对5种烟田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及结晶有机肥施用后,钾在烟叶中的含量和不同叶位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连作大豆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富钾土壤中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16.
植物硅测定中损失硅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中的Si主要以蛋白石形式(无定形水合二氧化硅SiO2nH2O,也有报道认为以α-石英石形式)存在[1].无定形二氧化硅在不同介质中有不同的溶解表现,其溶解度在25℃时为70~150 mg/kg[2].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SiO2粒子大小、内部水合状态、杂质含量等情况的不同造成的.诸多测定方法中,经典碱熔融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即共熔使Si转化为可溶性硅酸盐[3].  相似文献   

17.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小麦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有机肥研究中,通常采用不等养分设计[1~5],即在无肥区施用有机肥,或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但这难以说明是有机肥本身还是有机肥所含有的氮、磷、钾养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花生-甘薯轮作制平衡施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生、甘薯是南安市重要的旱地作物,年种植面积都在1.67万hm2以上,随着作物结构调整,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而花生、甘薯轮作是主要耕作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不同作物对铬毒害耐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铬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土壤中过量的铬将抑制作物生长,降低产量;作物中累积的铬又通过食物链富集于人体。因此,铬对粮食、蔬菜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铬在农作物中的累积已为许多研究者所关注。但不同作物对铬毒害耐性的研究尚少见报道。本文采用4种粮食作物(6个品种)、5种牧草和7种蔬菜作物(10个品种)为对象,分析比较作物耐铬性的差异,并从生理生化方面探讨作物耐铬性的实质,以探讨重金属铬的毒害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