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尿素中毒牛饲喂尿素过多,或喂法不当,或被大量误食,即可中毒。1.1症状牛过量采食尿素后30~60分钟即可生病。病初表现不安、流涎、呻吟、肌肉震颤、体躯摇晃、步样不稳,继而反复痉挛、呼吸困难,从鼻腔和口腔流出泡沫样液体。后期全身痉挛、出汗,眼球震颤,肛门松弛,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2.
正猪神经症状的疾病很多,主要是受到各种病毒、细菌、化学物质侵害,从而引起猪脑膜及实质发生炎性变化,导致脑膜脑炎的发生,外观表现为神经症状,特别是仔猪更容易发生。这些疾病在临床诊断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非常容易混淆,需要鉴别诊断。1病毒性疾病1.1伪狂犬病发病率较高,仔猪表现沉郁,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眼球震颤,间歇性痉挛,后躯  相似文献   

3.
曲向阳  姚火春 《养猪》2012,(3):100-101
哺乳仔猪先天性震颤是一种以哺乳仔猪特别是新生仔猪头部、躯干、四肢肌肉与骨骼痉挛、震颤为主要特征的先天性疾病。其发生概率较低,但某些发病猪场先天性震颤的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达到50%[1],故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其致病原因较多,  相似文献   

4.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发生于出生不久的仔猪,表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痉挛,具有传染性,又称传染性先天性震颤,或先天性肌阵痉,俗称"仔猪跳跳病"或"仔猪抖抖病".主要是仔猪先天性震颤病毒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综合征,又称为仔猪先天性肌阵挛或仔猪先天性震颤,是由于脊髓水平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阻滞,致使肌肉发生阵发性痉挛。本病有多种类型,目前分为5类,病因也复杂多样,其主要病型由病毒引起(AI、AII、AV3型),另外2种类型(AII、AIV)是由遗传缺陷引起。  相似文献   

6.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也叫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病, 或称先天性肌痉挛,俗称“仔猪舞蹈病”。是仔猪刚出生不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挛缩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的特征为新生仔猪全身或局部肌肉痉挛。近年来许多地区的猪场此病的发病率在增加。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对该病的诊断要点总结如下, 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震颤是仔猪出生后不久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阵发性痉挛的一种疾病,俗称"抖抖病"或"跳跳病",临床上有的部分仔猪发生,有的全窝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是仔猪出生后不久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阵发性痉挛的一种疾病,俗称"抖抖病"或"跳跳病".临床上有部分仔猪发病,有的全窝发病,死亡率很高,严重的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综合征的特点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综合征,又称为仔猪先天性肌阵挛或仔猪先天性震颤是由于脊髓水平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阻滞,致使肌肉发生阵发性痉挛。本病有多种类型,目前分为5类,病因也复杂多样,其主要病型由病毒引起(AI、AII、AV3型),另外2种类型(AII、AIV)是由遗传缺陷引起。1972年有人证实了仔猪先天性震颤病毒(CTV)的存在和传染性,后来用细胞培养、本动物传代成功,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有病毒颗粒为立体对称,直径约26纳米的CTV,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临床症状出发,探讨防治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有机磷中毒:指畜禽接触、吸入、误食、投毒有机磷农药或者同类毒药,而发生的主要表现为:呕吐、流涎、腹痛、拉稀、呼吸困难和肌肉震颤的中毒性疾病。中度中毒是表现为口吐白沫,瞳孔缩小,呼吸困难,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甚至出现肺水肿,全身肌肉抽搐,行走不稳。重度中毒运动失调,伏地不起、全省痉挛,四肢瘫痪,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高度困难。若抢救及时,症状缓解,但肌肉痉挛往往反复出  相似文献   

12.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先天性震颤症是仔猪出生后不久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阵发痉挛的一种疾病,俗称"抖抖病"或"跳跳病".临床上有部分仔猪发生,有的全窝发生,死亡率很高.近年来该病有明显的散发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深秋是白菜收割的时期,有的菜农将边菜、烂菜喂猪,殊不知白菜中含有较高的硝酸盐,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猪中毒。(一)中毒症状猪中毒后呕吐、下痢,时起时卧,异常不安,走路摇摆,呼吸困难,张口伸舌,瞳孔散大,肌肉震颤,四肢抽筋等。如不及时抢救会发生痉挛,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14.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又称“小猪哆嗦病”、“小猪抖抖病”。1病因与症状仔猪刚出生或出生5d、7d、10d后,四肢、头部或局部肌肉出现节奏性、阵发性挛缩震颤。发生震颤后,仔猪不易躺睡,而躺睡后,震颤减轻或停止。得病后的仔猪不能准确吃奶。本病只从母猪垂直传给仔猪,仔猪之间不存在水平传播。据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病机理与猪瘟和伪狂犬病病毒无关,它是一种特异性致病性传染病,可导致母猪妊娠后期髓鞘的形成不全。受感染的母猪只产一窝有此病的仔猪,而后所产的仔猪都不会患此病。2防治2.1让仔猪尽量吃到母乳,吃不到母乳的仔猪,可寄养或进行人工哺…  相似文献   

15.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也叫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病,或称先天性肌痉挛,是仔猪刚生出不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挛缩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的特征为新生仔猪全身或局部肌肉痉挛。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国家,多为散发。该病具有传染性,只在新生仔猪发生,成年母猪多为隐性感染,新生仔猪是此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由猪通过胎盘直接传染给仔猪。但仔猪间未见水平传播。而在成年猪间可迅速水平传染。公猪通过交配感染母猪或被母猪感染。该病的持续期一般不超过4个月。如果母猪生过一窝病仔猪后,以后就不生病仔猪。在产仔季节初期所生仔猪病情严重,而…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今年先后到过三个猪场,对4窝仔猪的11头患病仔猪进行了诊治。患病猪的主要症状是局部或全身肌肉痉挛(哆嗦)。经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得知该病为“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症”,俗称“哆嗦病”或“抖抖病”。此病在世界各国和我国各地均广泛存在,多发生于刚出生或出生不久的乳猪,是猪场常见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仔猪先天性震颤对养猪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介绍了一例仔猪先天性震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方案。为仔猪先天性震颤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建峰 《北方牧业》2007,(20):15-15,16
<正>仔猪先天性震颤,俗称"仔猪抖抖病",该病多发于出生不久的仔猪,表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挛缩,有传染性,又称传染性先天性震颤。仔猪先天性震颤的病因目前没有确定,但与以下因素有重大关系:某些疾病的后遗症;种公母猪感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1月至1987年8月,东至县种畜场有21头仔猪发生了先天性震颤病。为此,笔者进行了调查。一、概述全场共有种母猪63头,其中  相似文献   

20.
<正>近来,一些农户将尿素作为牛越冬的蛋白质添加剂,但有因添加过量或被牛偷食而致中毒者。我们曾遇偷食尿素引起中毒的犊牛3头,1头未及治疗而死,2头用灌服食醋和浓茶的方法治愈。病例土门关村王某的一头2月龄西杂二代犊牛,在2013年11月8日下午3时偷吃了尿素,傍晚流涎、抽风,唇边还附有少量尿素颗粒,当晚就诊。检查:患犊精神极萎顿,卧地不起、流涎、眼球震颤、呼吸迫促、腹胀、全身痉挛,脉搏微弱。治疗:因无其他有效解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