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培育氢氰酸含量极低、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高丹草新品种,利用I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散穗高粱与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棕壳苏丹草、红壳苏丹草4个杂交组合后代进行选育研究.首次选育出综合农艺性状优异、鲜草氢氰酸含量极低(株高约100cm时,鲜草氢氰酸含量仅为2.58~4.77mg/kg)的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散穗高粱—白壳苏丹草、散穗高粱—棕壳苏丹草、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新品系.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散穗高粱—白壳苏丹草杂交组合的新品系分别含有与超低氢氰酸含量相关的ISSR特征片段H-1、H-2、H-3和B-1、B-2、B-3,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所选择的目标性状准确、可靠、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鲤鱼TLR5M的EST序列为基础进行5'-RACE试验,获得了其cDNA的全长序列。结果表明,该序列共3182 bp,包含38 bp的5'端非编码区,486 bp的3'端非编码区,1个265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885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与麦瑞加拉鲮鱼TLR5基因同源性高达84.46%。  相似文献   

3.
采用BSA?SSR技术对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DNA目的片段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9对SSR适宜引物PCR扩增找到了与高丹草低氰酸性状相关的SSR目的片段26个,经对PCR产物回收、部分纯化及测序分析,得到了这些低氰DNA片段的碱基序列。经与BLASTn数据库序列比对发现,有2个低氰目的片段TF8和TF16分别与高粱叶绿体磷酸核糖激酶XM_021458168.1和高粱克隆BAC 88M4 AY661656.1基因同源性高达95.4%和97.0%,其片段大小分别为101和586 bp。但在DNA碱基上有一定变异,TF8片段发生了3次碱基替换和1次插入,导致丙氨酸和甘氨酸替换成半胱氨酸,苏氨酸替换成丙氨酸,甘氨酸缺失;TF16片段缺失了1个碱基A,导致丙氨酸缺失。据此推测TF8和TF16这2个低氰目的片段具有调控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的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主效QTL精细定位及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山羊痘病毒疫苗株ORF64~ORF67的分子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构建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缺失活载体疫苗,对山羊痘病毒(Goatpox virus,GPV)疫苗株(AV41)ORF64-ORF67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全长3460bp的DNA序列中,包含4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lame,ORF)。ORF64核苷酸序列全长396bp,编码病毒膜蛋白;ORF65核苷酸序列全长444bp,ORF64和ORF65有44个碱基重叠。ORF66核苷酸序列全长534bp,编码胸苷激酶,具有保守的ATP结合位点和细胞中TK特征序列。ORF67核苷酸序列全长594bp,编码宿主范围相关蛋白。ORF64-ORF66在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中是完全保守的。与参考的国外GPV进行序列比较,ORF64~ORF67有一些差异,如突变和插入等。同源性分析显示:与羊痘病毒属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较高(94.7%~100%)。我国的GPV不同毒株TK同源性为100%。与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中其他成员同源性差异较大(17.3%~65.2%)。将GPV AV41TK与鸡、小鼠和人类的TK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GPV AV41TK进化关系表明,GPVTK基因在进化上可能起源于宿主细胞的TK1基因。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分子水平上我国GPV AV41与国外毒株存在差异,推测可能是GPV AV41疫苗株在致弱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鸡痘病毒 ( FPV) 2 82 E4株基因组 2 .9kb Bam HI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该片段全长 2 92 3 bp,A T含量为 72 .0 8%,含 6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架 ( ORF)和 2个不完整的 ORF,最大的ORF所编码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4 60 0。在 2个 ORF的上游存在痘苗病毒晚期启动子的保守序列TAAAT,在 6个 ORF的下游和 2个 ORF的编码区内存在痘苗病毒早期转录终止信号 T5NT。把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和每个 ORF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对 EMBL核酸序列库和 SWISS-PROT蛋白质序列库进行了同源性搜索 ,未发现同源性片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猪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黑龙江分离株SWHLJ-BXBX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试验采用RT-n PCR、5'-RACE、3'-RACE方法和Megalign、MEGA 6等生物学软件对SWHLJ-BXBX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WHLJ-BXBX全基因组序列去除poly A后全长为7 240 bp,5'UTR有25个碱基,3'UTR全长为70 bp,ORF1编码1 707个氨基酸,ORF2编码674个氨基酸,ORF3编码114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SWHLJBXBX属于HEVⅣd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发表的鸭瘟病毒(DPV)TK、dUTPase、PK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对DPV GD株的3个基因进行PCR扩增,产物克隆至PTA2载体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TK基因ORF全长为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dUTPase基因ORF全长为1 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PK基因ORF全长为1 158 bp,编码385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其他DPV毒株的同源基因进行比较,TK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5%~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9%~100%;dUTPase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9.8%;PK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9.7%~100%。这表明TK、dUTPase、PK基因在DPV基因组中高度保守,为构建DPV基因缺失转移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禽巴氏杆菌C48-1外膜蛋白H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发表的外膜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扩增出禽巴氏杆菌5:A C48-1株的ompH全长片段,将ompH进行T—A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ompH全长1597bp,含有一个1056bp的开放性阅读框架(ORF),编码352个氨基酸,前20个氨基酸组成信号肽。与已知的15个血清型及痘苗株CU的ompH的核苷酸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性在51.5%~98.7%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39.3%~98,7%之间。氨基酸多序列比较显示,血清型特异性抗原表位位于60~80位和200~220位氨基酸处。  相似文献   

9.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鸡白细胞介素-17(ChIL-17)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经ConA刺激3h的鸡脾淋巴细胞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成功克隆了ChIL-17的cDNA。该cDNA全长725bp,其中第2~508位是该基因的阅读框(ORF),共编码169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序列相比较,二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6%(722/725),共有3个碱基发生变异,其中有2个变异位于阅读框之内。DNAssit软件分析表明,二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同时,以鸡脾淋巴细胞DNA为模板,用PCR方法首次扩增获得了ChIL-17的基因组DNA序列,经序列分析,其序列全长1934bp,由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组成,3个外显子分别位于第2~27、569~815和1484~1720bp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7,(1):54-59
为了了解吉林地区HEV分子背景和流行特征,对2013年采自吉林地区养殖场的毒株编号为Ch-S-1的Ⅳ型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全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通过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方法分段扩增HEV全长基因,两端采用RACE法扩增,经过序列测定和拼接,利用ClusterX1.81、MEGA3.0、Phylop win 3.0软件分析基因序列。最终得到了HEV Ch-S-1全长基因组(GenBank登录号EF077630,7 261bp),其中ORF1、ORF2和ORF3分别编码1 706,674,114个氨基酸。与人源及猪源各基因型HEV相比,Ch-S-1与基因Ⅰ~Ⅲ型的ORF1片段同源性在78.8%~86.9%之间,而与基因Ⅳ型的ORF1片段同源性在93.7%~97.6%。Ch-S-1与基因Ⅰ~Ⅲ型的ORF2片段同源性在87.5%~92.4%之间,而与基因Ⅳ型的ORF2片段同源性在95.9~98.2%。Ch-S-1与基因Ⅰ~Ⅲ型的ORF3片段同源性在75.2%~84.0%之间,而与基因Ⅳ型的ORF3片段同源性在97.5%~99.2%。结果表明:HEV Ch-S-1全序列的基因结构特征与HEVⅣ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