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室内饲养草间钻头蛛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探讨草间钻头蛛在室内饲养的可行性。[方法]在室内饲养条件下,观察不同温度下草间钻头蛛F1代的发育历期,2龄蜘蛛耐饥、耐旱能力,喂食不同食物的亚成蛛的捕食量和体重增长,F1代产卵数量、孵化率等指标。[结果]草间钻头蛛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增加而缩短;2龄草间钻头蛛的饥饿历期平均为(8.94±2.79)d,耐旱历期平均为(1.30±0.57)d,耐饥、耐旱能力较亚成蛛、成蛛弱;喂食不同食物的的捕食量在2头左右,体重增长不同,饲喂果蝇和棉铃虫的亚成蛛较饲喂人工饲料增长快;草间钻头蛛F1代平均产卵4.85次,第1次产卵间隔平均为(6.62±1.56)d,以后产卵间隔缩短;F1代室内饲养孵化率为96.9%,较室外蜘蛛的自然孵化率高。[结论]室内饲养草间钻头蛛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三突花蛛和T纹豹蛛对豇豆荚螟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福莲  张帆  谢广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75-276,278
三突花蛛和T纹豹蛛对豇豆荚螟2~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三突花蛛的捕食上限(Namax)和a/′Th值均高于T纹豹蛛。这两种蜘蛛的寻找效应均随豇豆荚螟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T纹豹蛛下降幅度较大。随着猎物密度增加和寻找效应降低,二者的捕食量均有提高,而三突花蛛提高较多。三突花蛛的寻找效应仅在豇豆荚螟密度为4头/皿时低于T纹豹蛛,当其寻找效应高于T纹豹蛛时,其捕食量(捕食上限)高于同密度下T纹豹蛛的捕食量。用汪世泽等(1988)的模型来模拟,求出了二者的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田间应用这两种蜘蛛控制豇豆荚螟时,益害比可分别设为15∶和11∶.3。  相似文献   

3.
用M/M回归和Taylor幂指数法则,探讨棉田主要天敌蜘蛛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三突花蛛、四点亮腹蛛和天敌蜘蛛群体在田间均呈均匀分布,且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还用(M+1)/M指标法分别分析了三突花蛛和天敌蜘蛛群体在不同时期的种群趋势。  相似文献   

4.
棉田蜘蛛优势种及其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Berger-Parker (1974 )优势度指数 (d) ,分析得出了不同时期棉田蜘蛛的优势种类 ,并对其季节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棉田蜘蛛的优势种为星豹蛛、草间小黑蛛、温室球腹蛛、三突花蛛、芦苇卷叶蛛。农药的施用对这些优势种蜘蛛的种群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狼蛛科(Lycosidae)蜘蛛是一类游猎型蜘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重要的捕食天敌之一,狼蛛科蜘蛛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对狼蛛科蜘蛛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其资源的保护利用研究也受广泛关注。为同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从狼蛛科蜘蛛的分类学、生物学及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概述,并从加强狼蛛科蜘蛛毒素资源、同类相食在营养生态中的作用及作为害虫天敌在生物控制上的潜在用途等方面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11种稻田常用杀虫剂对拟环纹豹蛛的室内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当前稻田常用杀虫剂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安全性,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异丙威等11种化学药剂对稻田蜘蛛优势种拟环纹豹蛛的毒性,并通过安全系数(RQ)评估供试药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吡虫啉、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吡蚜酮、噻嗪酮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拟环纹豹蛛的RQ大于5.00均为低风险性农药;阿维菌素的RQ=1.55,为中等风险农药;异丙威和仲丁威的RQ分别为0.25和0.17,为高风险农药;毒死蜱的RQ=0.001,为极高风险农药。在水稻害虫防治中可选用这些低风险性农药,同时科学合理用药,有效保护和利用稻田蜘蛛资源,达到持续有效控制水稻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统计方法,研究菜田生态系统中天敌优势种蜘蛛星豹蛛(X1)、草间黑蛛(X2)及主要害虫菜蚜(X3)、小菜蛾(X4)组成的多物种共存系统,探讨蜘蛛对菜田主要害虫的控制作用,分析天敌之间、害虫之间及天敌和害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获得4个天敌对害虫的捕食量模型。对模型进行主效分析表明,害虫密度的大小对天敌的总捕食量影响较大,其中又以菜蚜密度对天敌的总捕食量的影响较大。天敌中对捕食量作用最大的是星豹蛛,其次是小狼逍遥蛛。分析天敌间的交互作用表明,2种天敌蜘蛛的种间和星豹蛛的种内干扰较大,主要原因是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种内残杀较严重。而小狼逍遥蛛种内的干扰却不是很明显。最后讨论了天敌蜘蛛能有效控制害虫的最大密度,以及在该害虫密度下各种天敌密度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茶园的自然界天敌,为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2015和2016年白毫早茶园天敌与卵形短须螨和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差异比较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2种害虫与9种天敌变程间的灰色关联度,再进行标准化,即该参数除以本类参数的最大值,其商为密切指数。该密切指数值越大,天敌对害虫空间跟随关系越密切,对害虫的捕食寄生率越高,依此评判天敌对2种害虫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2015年与卵形短须螨关系密切的前五位天敌依此是粽管巢蛛(1.000 0)、异色瓢虫(0.979 0)、茶色新圆蛛(0.954 9)、鳞纹肖蛸(0.943 9)和八斑球腹蛛(0.934 6);2016年与卵形短须螨在空间关系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五位天敌依次是八斑球腹蛛(1.000 0)、草间小黑蛛(0.977 8)、三突花蟹蛛(0.970 6)、粽管巢蛛(0.958 6)和异色瓢虫(0.897 4)。对2年密切指数之和比较,前五位天敌依次是粽管巢蛛(1.958 6)、八斑球腹蛛(1.934 6)、异色瓢虫(1.876 4)、草间小黑蛛(1.870 2)和三突花蟹蛛(1.793 7)。2015年与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五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1.000 0)、粽管巢蛛(0.966 3)、茶色新圆蛛(0.955 1)、草间小黑蛛(0.928 3)和三突花蟹蛛(0.928 8);2016年依次是三突花蟹蛛(1.000 0)、粽管巢蛛(0.999 1)、草间小黑蛛(0.988 8)、八斑球腹蛛(0.975 2)和锥腹肖蛸(0.950 9)。2年按密切指数之和比较,前五位天敌依次是粽管巢蛛(1.965 4)、锥腹肖蛸(1.950 9)、三突花蟹蛛(1.928 8)、草间小黑蛛(1.917 1)和异色瓢虫(1.841 4)。粽管巢蛛均是对2种害虫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第一位天敌。2015年4月11日卵形短须螨与空间关系密切的第一位天敌粽管巢蛛个体数的比值为65.25,与第九位天敌茶色新圆蛛的比值为130.50。2016年4月11日双斑长跗萤叶甲与第一位天敌三突花蟹蛛的个体数比值为1.322 0,与第九位天敌个体数的比值为4.105 3。初步分析害虫与天敌数量之比,其比值越小,天敌对目标害虫空间跟随关系越密切,食饵短缺是天敌对害虫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诱因,该法是评判天敌对害虫空间跟随关系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捕食性天敌(蜘蛛类)对菜青虫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甘蓝田的捕食性天敌(蜘蛛类)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数量分析,确立9种蜘蛛优势种,分别是中华跃蛛、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拟水狼蛛、条纹蝇虎、黄褐新圆蛛、中华螂蛛、三突花蛛和血色亮腹蛛.在室内试验中,分别测定这9种蜘蛛优势种对菜青虫卵和2龄幼虫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黄褐新圆蛛. 中华跃蛛和条纹蝇虎对菜青虫卵的捕食当量最大,黄褐新圆蛛. 条纹蝇虎和三突花蛛对菜青虫2龄幼虫的捕食当量最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跃蛛对菜青虫的控制作用最大,其次是八斑球腹蛛.  相似文献   

10.
新疆跳蛛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蛛科是蜘蛛目中一个大的类群,种类和数量繁多,是农林害虫天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迄今尚无系统的报道。本文记述新疆跳蛛16种,其中黑色艾卢蛛、镰猎蛛、安东莫鲁蛛、光滑新跳蛛、捆灰蛛、查氏似蚁蚁等7种为我国新纪录,前斑蛛、黑斑蝇狼、波跳蛛和斑点野跳蛛等4种为新疆新纪录。其它5种可供读者鉴别参考,故一并加以报道。文中还指出一些同物异名,有助于今后进一步修订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