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宝山 《新农业》2006,(5):39-39
稀土农用研究在我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大面积推广使用至今,已产生了很大经济效益。农用稀土商品名称为“常乐”益植素,化学成分主要以镧、铈等元素组成的混合硝酸盐,是一种呈紫红色固体粉末,呈酸性,易溶于水并潮解,潮解后仍可施用。  相似文献   

2.
发挥资源优势 研发稀土肥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为精益求精地研发农用稀土的新技术、新产品,全国的科研单位和企业都在国家列为重点科研攻关计划下进行系统的科研、生产和应用。稀土肥料是采用稀土元素中的轻稀土作为农用稀土制成的肥料。稀土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三副族的镧系元素,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以及与其性质相近的钪和钇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稀土元素简称稀土。“稀土”(英文是RareEarth,意即“稀少的土”)一词是十八世纪沿用下来的  相似文献   

3.
张凤 《吉林农业》2004,(1):23-23
农用稀土元素是指17种稀土元素中的镧、铈、镨、钕4种轻稀土元素。用于农业的主要是硝酸盐复合产品,即硝酸稀土。稀土可促进作物种子发芽、出苗,可改善光合器官形态,提高光合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品质。农用稀土是以水溶  相似文献   

4.
稀土镧对桑树生长及桑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稀土镧对桑树生长及桑叶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镧对桑树生物量及桑叶叶绿素、淀粉、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浓度镧(≤30mg/kg)可促进桑树生物量的生长及桑叶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增加,30mg/kg时达到最大值,而镧浓度在高于30mg/kg时对桑树生物量的生长及可溶性糖、淀粉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低促高抑的“Hormesis效应”。当镧浓度达到试验设置的最高浓度600mg/kg时,桑树植株矮小,叶片生长明显受阻。[结论]该研究为稀土镧的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稀土硅钙复合肥是农用稀土与日本硅肥施用技术结合的产物.除含有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外,增加了镧、铈、铷、镨等17个元素.为提高肥效和节本增效,我们进行了"稀土硅钙复合肥"在葡萄上应用效果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选择小麦(troticumaestivumL.)、黑麦(SecaleCerealeL.)、油菜(BrassicarapaL.)作为试验作物,研究其对稀土镧迁移累积的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结果表明:(1)镧能在3种作物中迅速累积。随着试验液镧浓度的增加,作物中镧的积累量也增加,但与镧的暴露浓度不呈线性相关性。(2)积累效应主要发生于暴露早期。随着暴露的延长,作物体内的镧含量逐渐稳定。(3)镧在3种作物中的积累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镧积累量油菜远高于小麦和黑麦,但3种作物的茎叶和根中的镧积累量的比值差异较大,其中小麦远高于其它两种作物,表明小麦对镧的输送作用比其他两种作物强。  相似文献   

7.
稀土元素镧对红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室内培养和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稀土元素镧对红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培养试验中 ,镧对土壤脲酶活性表现为刺激作用并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在300mg/kg时 ,刺激作用达到显著水平 ,镧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作用不明显 ;在盆栽试验中 ,镧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均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在30mg/kg时 ,刺激作用达到显著水平 ;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评价稀土农用效应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稀土资源丰富,蕴藏量居世界首位。所谓稀土(Re),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和钪钇元素;农用稀土产品是以镧、铈、镨、钕为主的硝酸盐混合物[R(N03)3],含R203为38%,无色无味、无毒、易溶于水,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安全。丹东地区板栗从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喷施,至今已全面推广,效果良好。1.增产机理1.1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在阳问应用稀十过程中发现,当作物喷施稀土后,常常可以目测到叶色比不喷稀土的更绿。从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看,多种作物施用稀土后,叶绿素含量都有所增加。因为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础,所以叶绿素的增加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从而为丰产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罗冰  陶宏征  林丽飞  周倩兰  马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88-16789
[目的]明确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间硝酸镧溶液的最佳浓度和临界浓度。[方法]研究稀土元素镧对水稻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20.0mg/L硝酸镧处理效果最佳。当浓度超过30.0mg/L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结论]稀土农用应该慎重,以确保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稀土配合物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小麦喷施最适稀土配合物,选用Cl~-、NO_3~-和甘氨酸作为配体制备稀土镧(La~(3+))和钕(Nd~(3+))稀土配合物,通过叶面喷施研究稀土配合物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镧配合物处理在镧浓度为0.5~1.5mmol/L时,与对照(空白)比均增加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中Cl~-、甘氨酸配体当镧浓度分别为1.0mmol/L和1.5mmol/L时不同品种小麦叶绿素均增加显著。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低浓度镧配合物处理下比对照显著增强。不同钕配合物溶液喷施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均有降低趋势,Cl~-配体下钕浓度为0.5mmol/L、2.0mmol/L时显著降低,NO_3~-、甘氨酸配体下钕浓度为0.25mmol/L时皖麦33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配体NO_3~-在钕浓度为0.5~2.0mmol/L时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均显著增强,且增幅大;配体Cl~-在钕浓度为0.25mmol/L和1.0mmol/L、配体甘氨酸在钕浓度为0.5mmol/L时不同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增强显著。结论:不同稀土配合物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有差异,可采用0.5~1mmol/L LaCl3配合物进行小麦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11.
镧稀土对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开花鹅毛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镧稀土对开花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1~10mg·L-1镧稀土预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明显下降,以5mg·L-1镧处理效果最佳;离体叶片在衰老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和最大荧光(Fm)逐渐下降,而暗适应下最小荧光(Fo)逐渐上升,经5mg·L-1镧预处理后,上述指标变化均受到明显抑制.说明适当质量浓度的镧稀土预处理能有效延缓鹅毛竹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缓解作用与其增强叶片活性氧清除能力、稳定光合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镧、硝酸铈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为稀土元素在组培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培技术,以未添加硝酸镧、硝酸铈的石斛组培苗为对照,确定培养基中添加稀土硝酸盐的最佳浓度。【结果】低浓度稀土硝酸盐能促进组培苗生长,其中0.2mg/L硝酸镧和0.2~0.4mg/L硝酸铈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稀土硝酸盐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表现为负效应,甚至导致死亡。两稀土硝酸盐对叶绿素含量影响差异较大,硝酸镧(除0.2mg/L)降低了石斛组培苗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且对叶绿素a的促进仅见于0.2mg/L;低浓度硝酸铈(0.2~1mg/L)均能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浓度则反之。【结论】稀土硝酸盐对石斛组培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作用,浓度的高低是抑制(促进)生长、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3.
湖南稀土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湖南稀土农用研究概况,综述了稀土农用的效果、技术及卫生学评价,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稀土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稀土农用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国内外稀土农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稀土的作用机理,探讨了稀土绵生物化学特性,认为稀土农用的发展趋势是简便、高效、无污染。  相似文献   

15.
稀土对玉米幼苗抗盐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子经稀土处理,在幼苗生长过程中,浇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培养、观察,并进行苗期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处理组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根据对幼苗株高、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及叶片组织电导度的测量分析结果综合评定,4,5,7,8号处理明显优于对照,其中4号处理(50mg/kg2富镧稀土浸种)、7号处理(100mg/kg3#富镧稀土浸种)各项指标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稀土农用技术的应用,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稀土农用技术研究现状、应用及发展方向如何?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稀土农用科研人员成功地把复混肥料技术和稀土农用技术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复混肥和农用稀土的双重增效作用,相继开发出多种稀土复混肥产品和生产工艺,使稀土农用也从单一稀土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现有的产品有硝酸稀土、氯化稀土、柠檬酸稀土、稀土多元复合叶面喷施肥、稀土碳铵复混肥、稀土磷肥等多种产品。这些稀土农用成果已在全国200多家企业推广  相似文献   

17.
菠菜是我国蔬菜出口的重要品种之一,其毒死蜱残留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和消费者的安全.采用气相色谱法(GC-NPD)测定毒死蜱残留量,研究了硝酸稀土对菠菜中毒死蜱残留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喷施农药之前2 d还是喷施农药之后2d喷施硝酸稀土,不同的硝酸稀土对菠菜中的毒死蜱残留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且随着喷药后时间的延长,毒死蜱在菠菜中的残留量逐渐减少.不同时间喷施硝酸稀土,对菠菜中毒死蜱残留降解的效果存在差异,药后喷施的效果优于药前喷施.在硝酸稀土种类的选择上,首先选择对毒死蜱降解效果好的硝酸铈和硝酸钕,其次选择常乐益植素和硝酸镧.根据稀土农用的安全性分析,参考植物性食品中稀土最大残留限量标准,选择硝酸稀土作为农药残留降解制剂用于蔬菜安全生产,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人类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稀土在作物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稀土在作物体内的赋存、稀土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稀土对作物的作用机理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稀土农用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稀土主要是通过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等,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分析了今后稀土农用研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9.
段晓宇  汪维双  杨红  唐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22-8423,842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镧和硝酸铈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硝酸镧和硝酸铈添加于细茎石斛培养基中,观察其对组培苗生长、生根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确定培养基中添加稀土硝酸盐的最佳浓度。[结果]低浓度稀土硝酸盐能促进组培苗生长,其中0.2 mg/L硝酸镧和0.2~0.4 mg/L硝酸铈的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稀土硝酸盐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表现为负效应,甚至导致死亡。两稀土硝酸盐对叶绿素含量影响差异较大,硝酸镧(除0.2 mg/L)降低了石斛组培苗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且对叶绿素a的促进仅见于0.2 mg/L;低浓度硝酸铈(0.2~1mg/L)均能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浓度则抑制。[结论]低浓度稀土硝酸盐能促进组培苗的生长;高浓度稀土硝酸盐抑制组培苗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稀土对UV-B辐射增强条件下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大豆东农42为材料,盆栽条件下紫外灯照射处理,自然光照不喷稀土对照组为CK1,紫外光照不喷稀土对照组为CK2。大豆初花期喷施30、60和90 mg·L~(-1)LaCl_3和90、120、150 mg·L~(-1)CeCl_3溶液,研究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稀土镧和铈对大豆籽粒氨基酸组分、蛋白质含量、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规律。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凯氏定氮法分别测定大豆籽粒氨基酸组成及蛋白质含量,采用FAO/WHO氨基酸评分模式计算大豆籽粒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稀土镧、铈对大豆籽粒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稀土对大豆籽粒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和产量均有一定促进作用,缓解UV-B辐射胁迫。在UV-B辐射条件下,60 mg·L~(-1)LaCl_3处理大豆产量最高,较CK2显著增加69.03%;30 mg·L~(-1)LaCl_3处理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最高,较CK2分别增加14.25%(P0.05)、20.62%和25.96%。蛋氨酸和胱氨酸是高蛋白型大豆东农42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120 mg·L~(-1)CeCl_3的AAS、CS、SRC最高值分别为60.44,46.72和68.93;150 mg·L~(-1)CeCl_3的EAAI最高且比CK1高1.90,说明稀土铈可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