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浸提法进行提取翅果油树叶片中的三萜皂苷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提取溶剂,在70℃及料液比1∶20条件下提取120 min。结论认为浸提法提取翅果油树叶片中的三萜皂苷的提取率高,效果好,测定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翅果油树叶片水浸液对常见蔬菜的化感作用,采用培养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翅果油树叶片水浸液对空心菜、黄瓜和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翅果油树叶片水浸液对不同的植物体都有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以及苗高的差异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大孔树脂纯化翅果油树叶片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5种树脂对翅果油树叶片多糖的静态吸附及解析性能,选取出一种吸附和解析效果均较好的树脂进行了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翅果油树叶片多糖的吸附和解析效果较好;AB-8树脂在吸附时间为100min,吸附液为30℃,pH值为7,最佳上样量与树脂比例为6∶1,吸附流速为1mL/min时吸附效果较好.用40mL的蒸馏水洗脱效果最好,洗脱率可达82.095%.对AB-8树脂的再生性能进行研究表明,树脂重复使用4次,其吸附能力仍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刺五加总皂苷提取液对多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浓度。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刺五加总皂苷,并采用十字交叉法对总皂苷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微波辅助乙醇提取刺五加总皂苷的平均含量为59.206mg/g,且刺五加总皂苷提取物对几种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刺五加总皂苷提取液浓度为10mg/m L时,对沙门氏菌的抑菌环直径为25.3mm,抑制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为8.1mm,抑菌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5.
张家铭  穆楠  睢玉祥  孙晓春  闫桂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92-8994,9004
[目的]为将翅果油树总生物碱作为植物源农药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超声辅助法从翅果油树叶片中提取总生物碱,经系统分离获得5种生物碱组分,并测试各生物碱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5种翅果油树生物碱组分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苹果树腐烂病菌、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其中非酚性叔胺性生物碱抑菌作用最强,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4和0.8 mg/ml;当非酚性叔胺性生物碱实际作用浓度为3.2 mg/ml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2.7%和93.4%。翅果油树生物碱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高温处理不会降低其抑菌活性;酸化处理会降低其抑菌活性,而在经过酸化处理的抑菌液中,生物碱在中性条件下抑菌效果最强。[结论]翅果油树中提取的总生物碱有希望开发成广谱性植物源杀菌剂。  相似文献   

6.
翅果油树作为我国生态系统中特有的物种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翅果油树果实的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我国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对于翅果油树的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有利于我国生物学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珍惜植物物种的保护和生物种类丰富性的实践。而以翅果油树叶性特征研究为主要代表的植物叶性特征研究已经成为了近些年来最为热点的生态学研究方向,为研究植物自身生长规律、生长形态以及生物种群动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本文就以翅果油树叶性特征的动态变化研究为例,剖析了研究翅果油树叶性特征的研究要素以及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用工业酒精作为溶剂对香椿皂苷进行了提取,并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饱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再用甲醇-乙醚混合液对香椿皂苷进行了纯化,用颜色反应对香椿皂苷进行了检识,采用抑菌圈法探讨了香椿皂苷的抑菌浓度及效果.结果表明:香椿老叶中含有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香椿皂苷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且抑菌活性在浓度为1.0mg/ml时最大,香椿皂苷溶液对苹果褐腐、黄瓜炭疽、黑曲霉、青霉则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叶黄酮,通过不同条件下两种聚酰胺树脂(100-200目、60-100目)对翅果油树叶黄酮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的研究,确定最佳精制工艺。结果表明,100-200目聚酰胺树脂对翅果油树叶黄酮的吸附性能较好,饱和吸附量为0.153mg/g,解吸率为85.88%;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液pH 4.0~6.0、解吸液体积分数为60%、V(吸附液)∶m(树脂)=6∶1、洗脱剂用量为1.5BV(柱体积);在此条件下,聚酰胺树脂可重复使用4~5次。  相似文献   

9.
翅果油树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翅果油树是一种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植物资源,选择合理的方法将其中的挥发油提取出来对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等,该实验采用冷浸法,超声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对翅果油树叶片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超声波法提取效果好,有较高的提取率。对超声波法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发现较优的单因素条件为:提取溶剂丙酮、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25。  相似文献   

10.
无患子皂苷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皂苷液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用分光光度法测量工业化提取的无患子皂苷液中的皂苷质量浓度;将皂苷提取液稀释成3种不同质量浓度(牛津杯法稀释成5种)。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皂苷液涂布在培养基表面和与培养基混合(V(皂苷液)∶V(PDA培养基)=1∶4)制成的有毒培养基对猕猴桃腐烂病菌(Neofusicoccum parvum)、桉树溃疡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2种真菌进行抑菌试验;用牛津杯法和与培养基混合(V(皂苷液)∶V(LB培养基)=1∶4)制成的有毒培养基对欧美杨树溃疡病细菌(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进行抑菌试验,均用蒸馏水作对照。皂苷液涂布抑菌试验对猕猴桃腐烂病菌、桉树溃疡病菌无抑制作用;而皂苷液与培养基混合法抑菌试验中,3种质量浓度的皂苷液对2种真菌存在抑制作用,且皂苷质量浓度为44.56、22.28 g·L~(-1)时对2种真菌抑制作用均达到了100%。牛津杯法在皂苷质量浓度为2.79、5.57 g·L~(-1)时对欧美杨树溃疡病菌不存在抑制作用,但是随着皂苷质量浓度的上升抑制作用增强,在皂苷为44.56 g·L~(-1)时抑菌率达到了38.9%;而皂苷液与培养基混合抑菌试验中,3种质量浓度皂苷液对欧美杨树溃疡病细菌的抑制率均为100%。不同的有毒培养基对3种菌物的抑制效果不同,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真菌。  相似文献   

11.
对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皂苷粗提物进行初步纯化,并对所得产物的抑菌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和细胞毒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紫蛇尾皂苷粗提物,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活性,采用比色法和MTT法分别测定α-葡萄糖苷酶和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表明:纯化后的紫蛇尾皂苷纯度增加至48.57%;皂苷粗提物及纯化物的抑菌活性表现一致,均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纯化物的抑菌效果略强;皂苷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明显,大孔树脂95%乙醇洗脱所得纯化物的抑制率达到94.62%;皂苷粗提物及纯化物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均表现出了很强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大孔树脂60%、75%、95%乙醇洗脱所得纯化物的浓度为300μg/m L时,细胞抑制率均高达97%以上。研究表明,紫蛇尾皂苷粗提物及纯化物均表现出了很强的选择性抑菌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且纯化物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使用响应面法优化密花香薷总皂苷提取工艺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以密花香薷总皂苷提取率为评估指标,以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为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密花香薷总皂苷提取工艺;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密花香薷总皂苷的抗氧化活性;并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酵母菌进行抑菌试验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 (体积质量比),乙醇体积分数62%,提取时间125 min,提取温度69℃,在此提取工艺下,提取率为1.19%。密花香薷总皂苷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0.74 mg/ml、0.56 mg/ml。密花香薷总皂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说明,采用响应面法得到的密花香薷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简便可行,且提取的总皂苷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与鉴定感染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体表溃烂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从患病的豹纹鳃棘鲈中分离疑似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 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对18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发现病原菌对氟苯尼考最敏感,对头孢唑啉、新霉素等6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羧苄西林、头孢氨苄等11种药物具有抗性. 通过二倍稀释法对4种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抑菌效果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0.5200 μg/mL.  相似文献   

14.
以老鹰茶为原料,采用微波法对老鹰茶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总皂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探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老鹰茶总皂苷的微波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40∶1 (V/m,mL∶g)、微波功率480W、提取时间60 s、乙醇体积分数60%,在上述条件下,总皂苷含量为71.6 mg/g.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总皂苷提取物浓度为160 μ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93.53%,与抗氧化剂BHT具有相当的清除能力;总皂苷提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但低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5.
人参总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温浸法、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波法等3种方法提取人参总皂苷的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人参总皂苷方法最佳,快速,安全,成本低且可以有效保护皂苷不被破坏.在此基础上,以标准品人参皂苷Re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选择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时间、溶剂量和提取温度;通过分析研究,温度对人参总皂苷的提取率影响最显著,溶剂量和提取时间的影响不显著.确定:采用超声波法,在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为40 min,溶剂量为10倍的工艺参数条件下提取人参总皂苷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6.
为确立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蒙药组方,采用牛津杯法,选取15味蒙药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筛选O1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敏感蒙药。结果表明,O1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2味蒙药敏感。并通过棋盘法测定部分抑菌浓度,筛选出5组6味蒙药,结合体外抑菌试验,通过L8(27)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体外抑菌蒙药组合,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剂量优化。结果显示,结合正交设计和体外抑菌试验确立了5组蒙药组方,且其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各单味蒙药的抑菌效果,即5组蒙药复方中最小抑菌圈为30.49mm,而单味蒙药最大抑菌圈为24.42mm。  相似文献   

17.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回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酶解提取法、微波协同酶提取法、微波协同表面活性剂提取法对刺玫果总皂苷进行提取,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刺玫果提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以刺玫果总皂苷的提取量为参考指标,研究各种提取方法对刺玫果总皂苷的提取量,确定较优的提取方案,并研究刺玫果总皂苷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回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酶解提取法、微波协同酶提取法、微波协同表面活性剂提取法的提取量分别为12. 89、11. 37、11. 92、18. 56、18. 41 mg/g。较优的提取方法为微波协同酶提取法,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g∶36 m L,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55%,微波时间8 min,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600 W,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刺玫果总皂苷的提取量达到31. 47 mg/g;刺玫果总皂苷对DPPH·、·OH的清除率分别91. 14%、73. 68%。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方法对刺玫果总皂苷的提取量高,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为刺玫果总皂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翅果油是山西省的濒危保护植物,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该文主要从翅果油的资源现状出发,分析了该树种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对翅果油保护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水相萃取技术提取分离油楠种子中的总皂苷,以乙醇/硫酸铵为双水相萃取体系,研究乙醇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p H值、温度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醇质量分数为30%,硫酸铵质量分数为20%,p H6.0,温度为30℃的萃取条件下,油楠总皂苷在两相的分配系数为12.60,回收率为94.8%。该方法可用于油楠种子中总皂苷的提取分离。  相似文献   

20.
陕西黄土高原酸枣仁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酸枣仁的总皂苷、总黄酮和脂肪油含量为指标,以佳县大酸枣为参比品种,对陕西省黄土高原酸枣仁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地区的总黄酮、总皂苷和脂肪油含量均高于渭北地区,而佳县大酸枣仁各指标均高于酸枣仁.同时,酸枣仁脂肪酸的GC-MS分析结果显示,总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较高,并且在地区间差异显著.该研究结果对于酸枣仁资源科学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