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不同黑麦草饲喂量对兴国灰鹅仔鹅育肥及屠宰性状的影响,我们采用不同黑麦草饲喂量与精料补充料的配比日粮饲喂兴国灰鹅仔鹅。试验结果表明:黑麦草与精料补充料的配比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兴国灰鹅的生长和效益;兴国灰鹅仔鹅在第八周龄达到最大采食量,此后采食量慢慢下降;低黑麦草饲喂量与精料配比日粮组的腹脂和心脏均显著地大于高黑麦草饲喂量与精料配比日粮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设菊苣组、串叶松香草组和苦荬菜组3个处理组,旨在探索36~63日龄兴国灰鹅对3组菊科牧草的适口性和采食量,以及3组菊科牧草对36~63日龄兴国灰鹅体重、日增重、草(料)肉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苣和苦荬菜的适口性接近,串叶松香草适口性较差;各处理试验鹅体重由大到小依次是苦荬菜组>串叶松香草组>菊苣组,而日增重两阶段排序不一致,36~49日龄精料日采食量<150 g时,不同处理之间日增重差距较大,由大到小依次是苦荬菜组>串叶松香草组>菊苣组,50~63日龄精料日采食量>150 g时,各处理日增重差异不显著;两阶段串叶松香草组的草肉比均为最小,且与苦荬菜组、菊苣组差异极显著(P<0.01)。根据3种菊科牧草的生产成本、产草量和草肉比等,综合分析得出串叶松香草生产效益最高,值得推广种植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不同日粮形态对合浦鹅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的影响.将72羽28日龄的合浦鹅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公母各1/2).A组饲喂基础精料+蟛蜞菊鲜草;B组饲喂基础精料+蟛蜞菊草粉混合的粉料;C组饲喂基础精料+蟛蜞菊草粉混合后制成的颗粒料.A组前期(28~48 d)日粮精料和蟛蜞菊鲜草的比例为1:2(风干:新鲜),后期(49~69 d)为1:3;B和C日粮组中蟛蜞菊草粉用量则参照A组鲜草的风干物质含量和比例的折算结果等量添加,同时用4 mol/L HCI AIA方法测定合浦鹅对日粮的养分消化率.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日粮B和日粮C在试验的第一阶段能显著提高试验鹅的采食量,但在整个试验期间3种日粮的采食量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A、B和C组试验鹅全期日均精料采食量分别为208.38、207.22和205.73 g;平均日增重为56.07、62.42和63.44 g;料重比为3.72、3.32和3.24;3组日粮之间的日均精料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B和C组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显著优于A组(P<0.05),而B和C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组日粮的养分消化率除了前期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P以及后期的粗蛋白质、Ca和P的消化率相近以外,B和C组日粮的能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的消化率在两期的试验中均显著优于A组(P<0.05).此外,B和C组试验鹅的屠宰率和腹脂率也显著高于A组(P<0.05).可见,用草粉构成的B或C组的日粮形态饲用效果明显优于A组,故在生产上宜将鲜草加工成草粉后使用.  相似文献   

4.
选取4周龄、体重相近的东北肉鹅(莱茵鹅♂×双城本地鹅♀)216只,随机分成9个组,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东北肉鹅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代谢能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腹脂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半净膛率影响显著(P<0.05);日粮粗蛋白水平对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对平均日采食量、腿肌率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代谢能和粗蛋白互作对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对腿肌率影响显著(P<0.05)。综合评定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推荐5~8周龄东北肉鹅日粮适宜的ME、CP分别为12.3MJ/kg和16%。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表明:日粮粗蛋白水平对6~10周龄白羽肉杂鸡料重比、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低蛋白组与中蛋白组间、中蛋白组与高蛋白组间有显著差异(0.01P0.05);随日粮粗蛋白水平升高,平均日采食量下降,较高粗蛋白水平(18%)可以显著降低6~10周龄白羽肉杂鸡(♂)的采食量。以日增重、料重比为衡量指标,日粮代谢能为12.55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6~10周龄白羽肉杂鸡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纤维饲粮中添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五龙鹅21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鹅。Ⅰ组为对照组,饲喂高纤维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 000、10 000、15 000 U/kg的果胶酶,Ⅴ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 000 U/kg果胶酶和40 000 U/kg纤维素酶,Ⅵ组在饲粮中添加10 000 U/kg果胶酶和40 000 U/kg纤维素酶。试验分1~4周龄和5~16周龄2个阶段,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Ⅲ组显著提高了1~4周龄鹅平均日采食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5~16周龄鹅料重比(P<0.01);Ⅵ组极显著提高了1~4周龄和5~16周龄鹅平均日增重(P<0.01),极显著降低了1~4周龄和5~16周龄鹅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1)。2)与对照组相比,Ⅲ组极显著提高了4周龄鹅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P<0.01),Ⅴ、Ⅵ组极显著提高了4周龄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1),Ⅵ组极显著提高了16周龄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P<0.01)。3)与对照组相比,Ⅲ组显著降低了鹅肉的失水率(P<0.05),Ⅵ组显著提高了肉色亮度(P<0.05),Ⅴ、Ⅵ组极显著降低了鹅肉的失水率(P<0.01)。由此可见,高纤维饲粮中添加10 000 U/kg果胶酶能够提高五龙鹅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10 000 U/kg果胶酶与40 000 U/kg纤维素酶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能量水平对6~10周龄扬州鹅生产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选用35日龄、体重相近的扬州鹅2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1/2.Ⅰ~Ⅳ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0.11、11.19、12.37和13.45MJ/kg,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Ⅳ组,Ⅲ和Ⅳ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5);(2)Ⅳ组的屠宰率和腿脂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和Ⅳ组的腹脂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3)日粮能量水平对血清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葡萄糖、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无显著影响(P>0.05),Ⅲ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Ⅱ组(P<0.05),而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知,高能量日粮显著提高6~10周龄扬州鹅的屠宰率、腹脂率和腿脂率,降低采食量和料重比.但是,腹脂率过高(5.4%)将导致饲料成本增加.因此,建议6~10周龄扬州鹅日粮的适宜能量水平为12.37MJ/kg.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青农灰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中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青农灰鹅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各组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 500、3 000、6 000和12 000 IU/kg的维生素A。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维生素A能显著提高1~4、5~12周龄青农灰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降低死淘率,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2)4周龄时,添加6 000 IU/kg维生素A显著降低了血清尿酸含量(P<0.05),添加3 000和6 000 IU/kg维生素A极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但对血清总蛋白、血糖和尿素氮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12周龄时,添加6 000 IU/kg维生素A显著降低血清血糖和尿酸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但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血清总蛋白、尿素氮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3)随着饲粮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清及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作为衡量标准,1~4周龄青农灰鹅饲粮维生素A适宜添加水平为8 000 IU/kg,5~12周龄为9 000 IU/kg;以血清生化指标作为衡量标准,1~4、5~12周龄维生素A添加水平均以6 000 IU/kg为宜。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1日龄青农灰鹅2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Ⅰ组)、1500(Ⅱ组)、3000(Ⅲ组)、6000 IU/kg(Ⅳ组)和12000 IU/kg(Ⅴ组)的维生素A,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维生素A能显著提高12周龄青农灰鹅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P<0.05),但对4周龄鹅屠宰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基础日粮添加维生素A能极显著提高4周龄青农灰鹅胸腺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显著提高12周龄胸腺指数(P<0.05),极显著提高12周龄法氏囊指数和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日粮添加维生素A能显著提高免疫后7、14 d鹅禽流感抗体效价(P<0.05)。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可提高青农灰鹅的屠宰性能和免疫性能。综合各项指标,本试验条件下,0~4周龄和5~12周龄维生素A添加水平均以7000 IU/kg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苎麻与精料配合比饲粮对朗德鹅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发育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7日龄健康朗德鹅200羽,分3阶段进行饲养试验,每阶段设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8只鹅。试验A组为全精料饲喂的对照组,试验B~E组在试鹅2~4周龄和5~7周龄饲粮中分别按1∶1、1∶2、1∶3和1∶4比例进行苎麻与精料配比,试鹅8~10周龄各组均只饲喂精料补饲肥育。结果表明:1试鹅2~4周龄和5~7周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以对照A组最优,且显著优于试验B~E组(P0.05),而试验B~E组试鹅2~4周龄和5~7周龄平均日增重随着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料重比则随着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补饲精料后,试验B~E组8~10周龄试鹅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5),而F/G则明显低于对照A组(P0.05),且试验C、D和E组试鹅10周龄末重与对照A组无显著差异(P0.05)。27周龄末试鹅的肠道总重量对照A组显著高于试验B组(P0.05),但与C、D和E组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随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回肠、空肠隐窝深度随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因此,以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结构发育为评价指标,肉鹅2~4周龄和5~7周龄2个阶段饲粮中饲用苎麻的添加比例控制在50%以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雏鹅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将160只1日龄健康苏牧白鹅仔鹅,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半。0-3周龄雏鹅饲喂两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观察其对雏鹅日增重、饲料报酬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鹅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复合微生态制剂组显著高于不添加组。随着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肉鹅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上升的趋势,料重比呈下降后的趋势,其中试验3组的日增重与采食量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与试验1组、试验2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的变化趋势与平均日增重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产蛋高峰期蛋鸡代谢能需要量,试验选择220只24周龄尼克粉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0.07,10.63,10.91,11.41,11.78 MJ/kg的日粮。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25~38周)、后期(39~51周)和全期(25~51周)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各组蛋重、产蛋率、产蛋量、能量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量、料蛋比逐渐降低;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蛋鸡增重有增加的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10.07~11.78 MJ/kg能量浓度范围内,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以降低蛋鸡采食量和料蛋比,但对能量采食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1饲料及饲喂1.1青料为主,精料为辅兔为单胃草食动物,饲料应以青粗料为主,精料为辅。日粮中青粗料应占全部日粮的70%~80%,采食量约为兔体重的10%~30%。体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使用自动挤奶系统时精料的添加水平是否对挤奶频率、采食行为和产奶量有影响。115头泌乳奶牛分为两组进行交叉设计试验,每期为90d。处理1组为低精料水平组(LC,精料水平为3kg/d),处理2组为高精料水平组(HC,精料水平为8kg/d)。奶牛完全随机分入两个单独的圈中,每圈中有一台自动挤奶机,可供50头牛随时挤奶。所有牛饲喂相同的日粮(玉米青贮占28%,产奶净能为1.67Mcal/kg,粗蛋白质水平为16.5%,以上均以干物质为基础)。但在此日粮基础上每处理组分别配以不同的精料水平,两处理组精料的组成成分相同。挤奶间隔超过12h时,需要把奶牛牵回。精料的供给量与上次挤奶的间隔时间是相对应的(低精料水平和高精料水平分别为125g/h和333g/h)。不同处理对产奶量、总泌乳次数、需要牵回的牛数和不用牵回的牛数都没有影响。低精料组对基础日粮的采食量高于高精料组,但是在自动挤奶时高精料组对精料的采食量高于低精料组,因此这种差异被抵消。高精料组总干物质采食量要低于低精料组。低精料组的采食频率要高于高精料组,但是总采食时间两处理组间没有差别。以玉米青贮料为主的基础日粮喂以高精料日粮不会减少对奶牛的牵引,也不会增加泌乳次数和产奶量。  相似文献   

15.
用0%、0.01%、0.02%的特甜素(甜味剂)与0%、0.01%、0.02%的天科宝(香味剂)交叉配对,构成9组不同浓度的商品肉兔精料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甜味剂、香味剂均能改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添加浓度均以0.01%较好,且甜味剂的作用更突出;同时添加0.01%的特甜素和0.01%的天科宝饲喂效果最好,可使4~13周龄的九疑山商品兔的精料采食量提高9%,日增重提高18%,精料料重比下降8%,青料料重比下降15%.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5~10周龄扬州鹅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4二因子设计,3个能量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11.29 MJ/kg、16%,11.75 MJ/kg、17%,其蛋白质能量比均约为14 g/MJ,4个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和1.10%。结果表明:①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6、8、10周龄扬州鹅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扬州鹅6、8、10周龄体重(P<0.05),但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其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②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5~10周龄扬州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其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③中能蛋水平和最低赖氨酸水平下,5~10周龄扬州鹅可获得较佳生长性能。试验认为5~10周龄扬州鹅能量蛋白质和赖氨酸适宜需要量分别为11.29 MJ/kg、16%和0.6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与赖氨酸水平对北京油鸡(简称油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日龄油鸡混合雏1 35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公母各占1/2)。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18%、19%,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5%、1.00%、1.15%,分别统计0~3周龄、4~6周龄和0~6周龄生长性能,6周龄末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4~6周龄油鸡周平均采食量及周平均体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粗蛋白质水平为19%时周平均采食量(251.85 g)与周平均体增重(85.52 g)最大;饲粮赖氨酸水平对4~6周龄油鸡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赖氨酸水平为1.00%时料重比最低(2.95)。0~6周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油鸡周平均采食量有影响显著(P<0.05),随着粗蛋白质水平增加周平均采食量逐渐增加,且在粗蛋白质水平为19%时达到最大值(184.58 g);赖氨酸水平对周平均体增重与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1.00%和1.15%赖氨酸组的周平均体增重均...  相似文献   

18.
探讨日粮中添加苜蓿鲜草和青饲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其乳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用荷斯坦泌乳奶牛2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秸秆和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饲喂苜蓿鲜草、青饲玉米和精料补充料日粮。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苜蓿鲜草和青饲玉米,可极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乳脂率(P<0.01),显著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乳蛋白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色氨酸水平对5~8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确定泰和乌骨鸡日粮适宜色氨酸水平。选用28日龄泰和乌骨鸡81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公母各半),饲养至12周龄。在5~8周龄3个处理组日粮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33%、0.165%和0.197%,在9~12周龄3个处理组日粮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30%、0.157%和0.184%。试验结果表明:在5~8周龄,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各组间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0.165%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133%和0.197%组(P<0.05),0.165%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0.197%组(P<0.05),但与0.133%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9~12周龄,日粮色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平均日采食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泰和乌骨鸡在5~8周龄和9~12周龄日粮适宜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65%和0.130%。  相似文献   

20.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代谢能水平对6~10周龄白羽肉杂鸡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以日增重、料重比为衡量指标,日粮代谢能为13.18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6~10周龄白羽肉杂鸡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