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氏沼虾苗种运输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罗氏沼虾苗种合理的运输模式,通过在室内模拟公路运输环境,采用氧气袋充氧的方式进行不同密度罗氏沼虾苗种运输试验。罗氏沼虾苗种规格为1 cm,设置6000、7000、8000、9000、10000尾/袋5个密度梯度,在温度22℃下,模拟运输8 h后,检测氧气袋中水体的溶解氧、氨氮、p H等水质指标,统计虾苗的成活率,之后按照试验得出的最佳运输密度进行实际运输试验,对成活率加以验证。结果显示,在温度22℃、运输时长不超过8 h时,采用氧气袋充氧方式,罗氏沼虾苗种的运输密度以不超过8000尾/袋为宜。  相似文献   

2.
大鲵俗称娃娃鱼,为我国特有的大型两栖珍稀动物,既有观赏、科研价值,又有食用、药用等价值.随着大鲵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人工繁殖养殖的成功,大鲵养殖热不断升温,目前,这一品种的养殖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热点".大鲵稚鲵期是指刚孵化出苗到脱鳃的两年时间,稚鲵期管理不善,导致稚鲵及脱鳃变态后的幼鲵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对疾病抵抗力差,感染病害死亡,最终影响养殖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对稚鲵养殖的实践,总结出了影响稚鲵成活率的原因,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稚鲵养殖的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采用塑料袋密闭充氧运输方式,探讨3种运输密度(D1=14 kg·m-3、D2=21 kg·m-3、D3=28 kg·m-3)下模拟运输24 h和运输密度7 kg·m-3下模拟6个不同运输时长(T1=4 h、T2=8 h、T3=12 h、T4=16 h、T5=20 h、T6=24 h)对运输水质、尖吻鲈(Lates...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花鲈充氧打包运输适宜的运输密度,实验观察平均全长为(9.55±0.70)cm、平均体长为(7.86±0.60)cm、平均体重为(9.14±1.83)g的花鲈充氧打包运输14h的过程中,每袋装鱼尾数分别为35、40、50、60、70、100、150尾的成活率情况。结果显示:在初放花鲈水温为18~18.5℃时,运输14h时,35、40、50、60、70尾密度组除60尾密度组在目的地机场运输时袋子破损,到达场区死亡13条外,其余密度组花鲈成活率均为100%,100尾密度组存活18尾,150尾密度组成活率为0,且均表现为缺氧致死状况。结果表明在进行14h以内运输时,花鲈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70尾。  相似文献   

5.
美洲鲥鱼种运输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人工繁育的美洲鲥夏花鱼种(体长3~5 cm、体质量0.5~1.5 g)和5月龄大规格鱼种(100~150 g)的运输试验,研究了运输美洲鲥商品鱼苗及大规格鱼种的技术参数。试验结果:采用车载氧气袋运输美洲鲥夏花鱼种,有效水体为8~10 L,水温为18~20℃,密度低于50尾/L,从装载到放养的运输时间为2.5~3.5 h,运输成活率在95%以上;采用车载水箱运输夏花鱼种,有效水体为700 L,水温为22~23℃,运输密度在6.93~7.14尾/L,运输时间为2.5~3.0 h,成活率在99.70%以上;采用车载水桶运输5月龄大规格鱼种(100~150 g),有效水体为25 L,水温为8~10℃,运输密度在0.24~0.28尾/L,上下车装运及运输总计时间在20~30 min,成活率在92%~95%。关于运输方式的选择,建议:对于美洲鲥夏花鱼种距离在100~200 km、时间在2~3 h的中途运输,采用车载氧气袋(有效水体8~10 L)或水箱(有效水体700 L)的方式,运输水温分别控制在18~20℃和22~23℃,长距离运输采用氧气袋空运;对于大规格鱼种(体质量为100~150 g)的运输,短途(运输时间在20~30 min)采用车载水桶(有效水体25 L),长途采用车载水箱(有效水体700 L以上),纯氧充气。运输过程中,适当提高水体盐度或者使用适量麻醉剂可提高美洲鲥鱼种运输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选择体重为1.62±0.69 g、胴长为1.95±0.33 cm的曼氏无针乌贼幼体为研究对象,使用有效容积20 L的尼龙袋做为试验容器,设置3种载水量(5 L、8 L和10 L)和5种装载数量(25只、50只、75只、100只和125只),分析比较在密封充氧条件下,不同载水量和密度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安全时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载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安全时长与密度呈线性显著相关。载水量为5 L时,安全时长与密度线性关系为H′=-0.302 8D+9.882,R2=0.8829;载水量为8L时,安全时长与密度线性关系为H′=-0.546 6D+11.074,R2=0.932 6;载水量为10 L时,安全时长与密度线性关系为H′=-0.622 4D+8.268,R2=0.917 1。使用有效容积为20 L的尼龙袋作为充氧密封运法的容器时,运输时长超过8h,宜选择载水量为5L,密度小于6.21 ind·L-1;运输时长在4h8h之间,宜选择载水量为5L,密度小于19.43 ind·L-1;运输时长低于4h,宜选择载水量为8L,密度小于16.60 ind·L-1。  相似文献   

7.
<正>稚鲵,即从大鲵胚胎脱膜而出到外鳃消失的时段,依据稚鲵体的外部形态分化、内部器官发育以及生理机能不同,可将稚鲵分为两个阶段:卵黄囊吸收期(内源性营养阶段)和开食至脱鳃期。整个稚鲵期属大鲵生活史中的脆弱期。针对稚鲵生理阶段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试验总结了稚鲵家庭养殖条件与技术要求,提高其养殖成活率与生长率,以供相关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稚鲵阶段培育技术及培育期间发现的一些问题,总结了解决一些培育技术问题的经验,其主要目的是让广大大鲵养殖者在日常养殖中了解、重视稚鲵培育工作,从而提高稚鲵的成活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鲥鱼幼鱼的采捕、暂养与运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1990年共采捕活鲥幼鱼,30468尾,暂养成活率平均为87.7%,起运25678尾,运输成活率平均达90.7%。试验表明,运输容器直接影响成活率,小于300升的容器运输效果较差;在同一密度条件下,大容器比小容器效果较优;运输密度在3尾/升、温度在32℃以上时,对运输成活率构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鲵幼苗饲养增重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养殖大鲵幼苗100尾,分5组每组20尾,饲养时间从稚鲵开食至1龄末,共一年时间。在适宜的饲养环境下,幼鲵体重从出膜的0.27-0.33g经过1年的饲养达24.68~30.42g,1龄净增重达24.41~30.09g,1龄增重率达8826%~9118%。1龄内的幼鲵生长态势极为迅速,增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影响刺参幼参成活和生长的几个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慧玲 《水产学报》1988,12(3):259-265
在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从稚参到幼参阶段极易受外界综合因子影响,成活率很低。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择四种因子对此阶段死亡率进行试验。从方差和直观分析看到稚参的附着密度和饵料品种对其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大于水温和换水方式。稚参附着密度以0.2头/cm^2为最佳,0.5头/cm^2次之;饵料以鼠尾藻磨碎液为最佳,其次是鼠尾藻液和叉鞭金藻的混合液.  相似文献   

12.
施学文 《福建水产》2011,33(5):48-51
利用长200m、宽5.2m、高4.5m的山洞,在6m^2和0.48m^2的养殖池中用石板材和鹅卵石搭设人工洞穴,以人工养殖的Ⅴ-Ⅶ龄的子二代大鲵作为亲体开展人工繁殖研究。亲鲵培育水温19.0~20.5℃,pH7.2—7.3,DO5.8~7.4mg/L,光照〈300Lux;催产选择在7月上旬进行。激素选用LRH-A2+HCG,剂量LRH—A2 10-20ug/kg+HCG1000~2000IU/kg,雌雄同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受精卵孵化温度18~18.5℃,pH7.2~7.3,DO6.0—8.0mg/L,光照〈100Lux。2010年7月催产雌鲵26尾,雄鲵24尾,催产后第4d,4尾雌鲵产卵3800粒,获受精卵962粒,受精率25.32%。受精卵经35—38d的孵化,共孵出稚鲵172尾,孵化率为17.88%。  相似文献   

13.
文中对秦岭北麓渭南市华州大鲵驯养繁育基地分别对4000尾稚鲵相同饲养条件下的增重、肥满度以及58尾亲鲵的产前、产后体重增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幼鲵在一龄时增长速度最快;亲鲵在产前、产后的体重一直在增加;同时,通过对试验阶段饲养条件和技术的探索,提出了更为准确、合理的科学养殖方法。为大鲵规模化养殖生产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宫春光  李凤臣  苏利 《水产科学》2006,25(6):310-311
研究了日本对虾在不同运输方式、装运密度、运输时间下的运输成活率。结果表明:无水运输日本对虾密度在33.3 kg/m2时,3 h以内的运输成活率均在95%以上;无水充氧运输日本对虾密度在33.3 kg/m2时,13 h以内的运输成活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活水运输,在石梁河水库网箱养殖香鱼,4只网箱养殖香鱼的密度分别为2500尾、2000尾、1500尾、1500尾,通过对养殖网箱的饵料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香鱼苗运输14h,运输成活率100%;每只网箱产平均规格81g/尾的商品鱼分别为52.5kg、43.3kg、100.2kg、102.6kg;养成成活率分别为39.2%、47.5%、89.4%、92.6%;养成的平均饵料系数为1.75。  相似文献   

16.
几种重要水产品活体运输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经济虾、蟹、鱼的运输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在17 ℃时,经7 h喷雾干法运输试验,成活率达78.6%,脊尾白虾在10 ℃时,经6 h干法运输试验,成活率达85.4%;雾化干法适宜2种虾的短途运输.淋浴法运输试验表明,凡纳滨对虾最适运输温度为17 ℃,经44 h试验,成活率达93.3%;脊尾白虾适宜运输温度为10 ℃,经44 h试验成活率达92.5%;淋浴法适合长距离运输.梭子蟹采用雾化干法和活水车运输的最适温度均为5 ℃,成活率分别为93.3%和98.6%.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黑鲷适宜采用活水车运输,10 ℃时经24 h运输成活率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17.
对虾苗、亲虾及商品海珍品进行保活长途运输试验;结果表明,运输成活率与长途运输时间、运输密度及水温之间有密切关系。在正常水温下,虾苗运输时间长短与其运输密度成反比;亲虾运输,每袋以2-3尾亲虾为宜。海珍品运输与水体pH值密切相关;pH值越低,其运输成活率越低。  相似文献   

18.
稚甲鱼的运输是人工养殖甲鱼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提高稚甲鱼的运输量,提高运输成活率?我们在利用地热水人工养殖甲鱼的试验中,试用了湿润运输稚甲鱼的新方法。如:1987年9月18日长途运输刚出壳2—3天的稚甲鱼1618只,运输时气温为33—35℃,运输途经30余小时,运输成活率为99.8%。从运输效果来看:采用这种方法,工具轻便,易于携带,负载量大,成活率高。现将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一、运输箱的制作首先要制作好运输箱(如图)。制箱原材料,使用杉木板与聚乙烯纱窗结构。运输箱为多层盒式,一般为4—5层,每  相似文献   

19.
为改进菲律宾蛤仔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对福建省晋江市围头湾浅海中培的菲律宾蛤仔稚贝生长和海区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从2019年1月到4月,海区水温逐渐上升,盐度逐渐下降,但均处于菲律宾蛤仔稚贝适宜范围;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1月份密度为5 100个/L,4月份密度为8 300个/L;菲律宾蛤仔稚贝壳长由(2.33±0.75)mm生长至(11.14±2.52)mm,成活率为30.30%。  相似文献   

20.
美国鲥鱼的麻醉运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国的 Sedate及 MS-222、丁香酚等三种不同的药物作麻醉剂,分别配制成不同的梯度质量分数,采用充氧密闭药液浸泡法,进行美国鲥鱼的活体运输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 200mg/L的美国 Sedate,质量分数为 20~25mg/L的 MS-222以及质量分数为 12mg/L的丁香酚作麻醉剂,运输时间 3 h,美国鲥鱼的运输成活率均可达到 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