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工作中遇到养殖户母牛胎衣不下的两例病例。通过临床检查,发现在阴门外有部分胎衣残留,产道检查时可摸到部分胎衣滞留在子宫内。对病牛给予预防胎衣腐败和子宫感染的药物,并采取补充营养、增加运动等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结合本地区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对奶牛养殖户提出了胎衣不下一些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母牛分娩后,胎衣超过12h仍未下来者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症.发生本症后,兽医工作者往往采取手术剥离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往往使子宫内膜产生创伤,形成创伤性子宫内膜炎.此病顽固,令畜牧繁殖工作者头疼,很多牛因此而终生不育,最后不得不淘汰.自1985年以来,笔者采用肌注乙烯雌酚,脑垂体后叶素和子宫灌注盐水——盐酸四环素溶液的方法治疗胎衣不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经验介经如下:肌注乙烯雌酚20mg,10min后肌注脑垂体后叶素90μl.用1%的来苏儿溶液洗净病牛的肛门,阴门及其周围和露在外面的胎衣.尔后戴上长臂手套,左手伸入阴道内和子宫内,轻握并捋顺能触及到的胎衣.缓慢的向外牵引,剪去外露的胎衣.用子宫冲洗器插入子宫内尽可能深的部位,徐徐灌入42℃的盐水——盐酸四环素溶液.此溶液是用10%的氯化钠溶液500ml加入盐酸四环素粉剂450万单位摇匀后而成.一次灌注.如果36h后胎衣仍然没有下来,按上述方法再重新做一次.  相似文献   

3.
据对凉州区永昌镇2009年、2010年胎衣不下母牛进行的统计,2009年发病率达18%,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后,2010年胎衣不下发病率降到了8%,治愈率达98%。结果表明,治疗母牛胎衣不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较单一的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胎衣全部不下和部分不下,诊断较容易。治疗时,可采用促进子宫收缩药和子宫内投放抗生素和中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常母羊胎衣不下是指产下羔羊之后6h胎衣不能完全排除体外。胎衣不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营养不足造成的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盘未成熟或老化、胎盘充血、炎症、水肿等。本文主要针对母羊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及治疗效果的分析,以期提高羊的产羔率,降低养殖生产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8—12小时仍不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黄牛不超过4—6小时。分析黄母牛胎衣不下病因,采用药物治疗、中草药治疗、手术剥离等方法进行对症治疗,从1994—2004年共治疗黄母牛胎衣不下28例,治愈28例,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7.
兽医临床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远远大于其他家畜。奶牛分娩后出现胎衣不下占键康分娩奶牛的8%~30%不等。引起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奶牛特殊的胎盘构造、怀孕期间胎盘发炎、产后子宫收缩无力等有关。奶牛发生胎衣不下后,会引发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奶牛胎衣不下已经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在常熟市碧溪动物防疫站工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例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诊断为胎衣不下。经过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分离及防止子宫感染等治疗3天后基本痊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为深入研究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本文将介绍接诊病例胎衣不下的痛史、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国外的诸多牛场中,通过饲养员的饲养方式的改变与管理措施的加强以及对奶牛营养水平的提升,可以将奶牛的胎衣不下症状控制到3%左右。然而这种症状在我国奶牛身上却具有20%左右的发病率。因而必须要对奶牛的胎衣不下症状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奶牛的胎衣不下症状也会引发发情推迟、产奶量下降、配种次数增多、子宫内膜炎等症状,给奶牛的生产和繁殖带来不利影响,因而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解决奶牛胎衣不下症状,从而促进我国奶牛繁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许多母牛在分娩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果产后母牛的胎衣不能正常落下,将会对母牛产生重要影响,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母牛死亡。导致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如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及胎盘未成熟或老化、充血、发炎等。本文从我国青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病因进行研究,找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时对解决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如果奶牛胎衣在产后12小时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就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为30~40%,甚至某些季节高达50%以上,是奶牛产科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常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而继发子宫内膜炎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2.
最近,俄罗斯“兽医杂志”刊登了一篇用1.5%依克度(鱼石脂)溶液注射治疗牛胎衣不下的文章。文章指出:母牛在产犊后平均有占10%~20%的个体患胎衣不下症;母牛在日粮中缺少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常量和微量元素,以及在单栏饲养期间缺少户外运动,在这些情况下患胎衣不下症的数量增加。 由于用外科手术方法从子宫上剥离胎衣常引起子宫发炎,留下后遗症使母牛不孕,并且费用也高。鉴于这一情况他们研究了动脉注射依克度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国外的诸多牛场中,通过饲养员的饲养方式的改变与管理措施的加强以及对奶牛营 养水平的提升,可以将奶牛的胎衣不下症状控制到3%左右。然而这种症状在我国奶牛身上却具 有20%左右的发病率。因而必须要对奶牛的胎衣不下症状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奶牛的胎衣 不下症状也会引发发情推迟、产奶量下降、配种次数增多、子宫内膜炎等症状,给奶牛的生产和 繁殖带来不利影响,因而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解决奶牛胎衣不下症状,从而促进我国奶 牛繁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病,原来采用剥离法,操作不慎易损伤子宫或引起局部感染等。自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奶牛和黄牛的胎衣不下389例,治愈378例,治愈率达97%以上,无副作用,无后遗症,现予介绍,供同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胎衣不下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产后疾病之一,此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对病牛的繁殖力和产奶量均有较大影响。病牛产后长时间(3个月以后)不发情或是发情不正常或是看似正常但屡配不孕.或是病牛产后产奶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等都是由于胎衣不下或是其后的处理措施不当引发的。  相似文献   

16.
食盐的妙用     
<正>治牛急性膨胀可用食盐50克,碱粉20克,温水2000毫升,溶解后,给牛灌服,可制止瘤胃发酵,有良好效果。治马骡驴大肠结症可先用10%硫酸镁水溶液5000毫升,再用50克食盐,加水5000毫升灌服,可软化粪便,增加肠蠕动,消解结症。治牛马霉败饲料中毒可用20%食盐水80毫升,兑20%的安娜加溶液20毫升,静脉注射,可治疗霉菌中毒症。治牛马产后胎衣不下可用10%食盐水灌入胎衣内腔,再用手轻轻扭转胎衣,即可拉出滞留的胎衣。  相似文献   

17.
牛胎衣不下是养牛业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通过实施手术剥离胎衣、对症药物治疗、提高病牛免疫力等措施,让患病母牛恢复健康,保全犊牛的生命活力,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1、瘤胃积食:主要是由于牛采食了大量劣质难消化的饲料或易膨胀的饲料而引起。主要症状是病牛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粪便干黑,病牛经常用后蹄踢腹部。治疗可用硫酸镁一次250克一天一次加水灌服?;鱼石脂一天一次每次30克加水灌服?;液体石蜡一天一次300ml加水灌服,同时静脉注射10%的氯化钠溶液500毫升一天一次。当病牛出现脱水、中毒等症状时,可用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毫升、5%的碳酸氢钠500毫升、25%的葡萄糖50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一天一次。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分析三明市某猪场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病因,为该猪场防治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依据。以三明市某种猪场2019年1~12月患有子宫炎的母猪为调查对象,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母猪子宫内膜炎发病与胎衣不下、季节、胎次的关系。结果母猪子宫内膜炎与胎衣不下、季节和胎次有明显关系,胎衣不下患子宫内膜炎的母猪患病比例为77.24%,3、4月份患子宫内膜炎的母猪比例比其他月份平均患病比例高,4~5胎、6~7胎是子宫内膜炎的发病高峰,并且0~7胎呈递增,8~9胎后患病比例开始递减。结论胎衣不下、不同季节和胎次对子宫内膜炎均有影响,分析结果可为该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特点1.1胎衣不下对全身的影响胎衣不下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宫感染的程度。未发生并发症的胎衣不下病例其后果并不严重,只是带有臭味的胎膜影响挤奶,但55%~65%的病例出现暂时性食欲降低和产奶量减少。在一个早期对胎衣不下发病率进行的很重要的研究中,有人研究了44例胎衣不下的致病性,发现产犊后两周内,有31.8%的患牛食欲良好,食欲一般的占54.5%,食欲较差的占13.6%;有88.6%的患牛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