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麦不同产量群体干物质积累指标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设计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措施试验形成不同产量小麦群体,分析小麦不同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及产量结构关系。结果表明,增加群体总生物产量、提高经济系数,可以提高经济产量。拔节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穗数和成穗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拔节至开花期干物质积累与群体总结实粒数呈正相关,孕穗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多少显著影响可孕花数的高低,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提出了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生物间遗传学在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物间遗传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小麦白粉菌群体对小麦品种的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结果证实了这种方法可直接了解品种的抗白粉性水平,从而确定了适于推广的品种组合。把毒力频率和侵染型分级的百分率结合起来分析,可发现白粉病性的品种材料。根据小麦单基因与白偻菌群体的相互作用,按基因对基因关系,测定了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基因结构,并采用不通过品种杂交,根据侵染型推导寄主和病原限定性基因的方法,分析了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和青海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春季流行传播路线、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生殖模式,明确春季流行期两省小麦条锈菌的传播关系及菌源交流规律,进而为两省小麦条锈病的预测预报、确定越夏初始菌源来源和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条锈病常发生的地区作为调查和研究区域。甘肃省4个试验点:陇南市文县、陇东平凉市崆峒区、中部麦区定西市临洮县、临夏州临夏县;青海省2个试验点:西宁市城北区、海东市互助县。2017年秋季,在甘肃和青海省6个试验点内根据当地小麦播种适期依次种植82份变异观察圃材料。2018年4—8月,对试验点82份变异观察圃材料进行田间病害调查,并采集到551份小麦条锈菌标样,使用15对引物进行SSR分子标记分析。利用GenAlEx和POPPR v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不显著的rbarD值表示连锁平衡,用于推断群体是否发生有性重组。【结果】82份变异观察圃材料在甘肃地区发病比青海地区严重。15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1个位点,每对引物组合产生的多态性位点为2—12个。551份样本克隆矫正后,共鉴定出505个多位点基因型(MLG),其中仅有32个MLG被克隆并进行了2—6次重新采样。甘肃和青海群体总的基因型多样性(G=0.917)较高,其中,甘肃平凉群体的最高,青海互助群体次之,甘肃临洮群体最低。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变异主要在各群体内部个体之间。春季流行期,菌源在各群体之间交流频繁,青海东部(互助和西宁)群体与甘肃(平凉和临夏)群体之间的基因流高于青海(互助和西宁)群体与甘肃文县群体之间的基因流。最小时空网络图(MSN)和非参数主成分分析(DAPC)表明青海互助和西宁的群体与来自于甘肃平凉和临夏的群体之间菌源关系最密切,差异最小;与临洮群体遗传距离相对较远且临洮群体相对独立;文县群体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群体,与其他5个群体之间的差异最大。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甘肃文县、临夏和青海西宁群体存在不显著的rbarD值表示连锁平衡,是有性生殖群体,其中文县群体(rbarD=0.0139,P=0.186)显示出明显的有性重组特征。【结论】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期,甘肃地区与青海东部地区的传播路线以甘肃平凉、临夏到青海的传播为主,甘肃文县到青海的传播为辅。甘肃文县、临夏和青海西宁3个群体存在有性生殖现象,对甘肃、青海地区条锈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矮败小麦进行聚类轮回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矮败小麦为群体改良工具,提出了小麦聚类轮回选择育种技术.按照育种目标组建不同类群,分类群聚合同类有益基因,使基因在相对同一的趋向上进行交流和重组.实现主效基因的有效结合和微效基因的相互累加,轮回改良群体,逐渐逼近育种目标.育成了一批遗传背景丰富,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特性的小麦新品种和特异材料,为小麦的群体改良探索出了一条简易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将灰色育种方法与矮败群体改良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小麦灰色轮回群体改良方法。主要包括制定育种目标,进行亲本分类,构筑基础群体,组建轮选群体,建造改良群体,筛选优良品种,合理布局品种,以及良种良法配套。  相似文献   

6.
小麦植株分布状况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密度相同而植株分布状况不同的试验处理,对小麦各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净同化率(NAR)、群体生长率(CGR)、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的非均匀分布导致群体头数、LAI、群体干物质积累量、NAR、CGR、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下降。在一定范围内,籽粒产量随植株非均匀分布状况加剧而减少、这主要是生物产量下降造成的。当非均匀分布超过一定程度以后,经济系数的降低也成为大幅度减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黄淮地区小麦超高产主要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1996~1997年于河南、江苏两地小麦超高产综合试验,初步论述了在合理选用品种基础上的超高产栽培调控技术:(1)明确栽培途径,建立高质量群体起点;(2)以合理叶蘖动态为直观指标,全面构建超高产群体结构;(3)强化苗株保健,提高超高产群体抗逆安全生产能力。并据本次试验实践与体会,提出了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突破的关键问题:(1)必须突出超高产品种生产力本质特征与因种栽培的研究;(2)必须突出保健栽培,增强超高产群体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8.
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小麦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小麦的光合速率(Pn),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e),相对湿度(RH%),叶室温度(CT),叶片温度(LT),二氧化碳浓度(CO2)等生态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的研究表明:小麦群体的Pn与Tr,气孔阻抗(Sr)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5和-0.7982;小麦群体中不同冠层Pn,Tr,PRA的排序为上部,中部,下部,而Sr在冠层中的变化趋势与Pn,Tr,PAR完全相反,灌浆期小麦群体的Pn与经济产量,穗粒数,千数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8,0.7058,0.9009,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十三年来小麦品种抗叶锈性鉴定工作的系统总结。十三年来在温室和田间共测定了小麦材料6798份(次),鉴定出一批抗叶锈病的中间材料和抗源,为培育和推广抗锈良种提供了抗锈材料,并提出应压缩种植面积的感病品种,和不应采用的感病材料,对生产和抗病育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理论和方法上指出了测定品种抗锈性时应有群体观念,应研究品种与锈菌群体的关系。提出了生态类群概念和指出测定抗锈性时应注意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的锈菌的群体毒性可能不同。此外还提出不仅研究个体品种的抗锈性,还应研究几个品种的联合抗病性等,为提高抗病育种的功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麦群体粒叶比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小麦89-联1不同粒叶比群体的叶龄,单株茎蘖及干物质积累,潜在源及产量情况的研究,得出高粒叶比群体生育前中期干物质积累多,花期以后光合源衰减慢,潜在源大,干物质积累多,产量高。因此,在适宜的群体叶面积或总结实粒的条件下,提高群体粒叶比可获得小麦增产。  相似文献   

11.
青海高原春小麦高产育种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青海高原生态条件下,通过增加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同化能力,以大穗大粒增大库的贮积能力,以矮秆配合良好光合性能和大贮积能力提高收获指数,使品种的源、流、库协调发展,达到培育高产品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赣化7号、W6154s/早特青(简称W/早)、汕优63的源库特征及类型,以及不同部位籽粒的灌浆结实特性。结果表明,库容/有效群体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源库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其作为判断源库关系的指标是适宜的。另外.水稻结实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部及下部二次枝梗籽粒(弱势粒),以弱势粒结实率作为判断源库关系的指标能大大提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小麦籽粒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小麦冠层温度对产量作用的实质,探索小麦低温育种工作的技术路线,以1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籽粒灌浆各阶段的冠层温度和源库活性指标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对冠层温度指数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品种的产量结构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期冠层温度指数与各源库活性综合指标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冠层温度指数与籽粒充实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负相关,而与潜在库容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对籽粒充实指数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冠层温度指数>千粒库容>千粒重,各因素对潜在库容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千粒库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参试品种被分为4类,各类之间的产量及产量结构差异明显。可见,小麦冠层温度主要通过籽粒充实指数间接作用于产量,低冠层温度和大潜在库容的优化组合是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掖单号品种为例,论述了耐密型玉米品种的需肥特点;个体与群体的矛盾规律;光合势与光合生产率的关系;密植对土壤养分环境的压力,造成多因子、多梯度的养分限制因子;果穗尖端部位子粒对产量影响的增大及抗灾能力的相对减弱等特点,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措施,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油茶籽品质的影响,将整粒刁i去壳油茶籽与去壳油茶籽仁在不同包装条件下贮藏180d,测定贮藏期间油茶籽的酸值、过氧化值、烂籽率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增加,酸值、烂籽率呈直线上升状态,过氧化值呈波浪状上升趋势。整粒不去壳籽与去壳未破损籽仁储藏品质较稳定,而去壳破损的油茶籽仁储藏稳定性较差:真空包装的油茶籽品质明显优于非真空包装的油茶籽。由于去壳未破损油茶籽中提取出来的油茶籽油的酸价与过氧化值均与未去壳储藏的油茶籽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霉变籽粒率低于未去壳储藏的油茶籽,可以考虑采用剥壳后真空储藏的方式来储藏油茶籽仁。  相似文献   

16.
王重玲 《农学学报》2020,36(7):151-157
通过构建经济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可供水资源承载力、建设用地承载力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模型来综合测度研究区五市理论城镇化发展水平,从而与实际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银川市与石嘴山市实际城镇化发展水平大于理论城镇化发展水平,且城市人口潜力指数大,具有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2)吴忠市、中卫市和固原市实际城镇化水平小于理论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且人口潜力指数较小,不具备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以此为依据,从而为不同人口密度等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对于人口极密集区与密集区,一方面应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2)对于人口中等区,一方面,加强中心城市的拉力作用,另一方面,创造农村推力作用,着力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3)对于人口稀少与极稀区,一方面应鼓励就地城镇化,另一方面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本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赣东北低丘红壤区水资源的特点及其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分析了低丘红壤区的降水蒸发,土壤贮水供水和作物的耗水规律。表明降水量超前于潜在蒸发量变化是伏秋旱的主因。红壤的贮水空间又不多.能够供植物利用的有效水更低,仅占红壤总库容的1/5。只是其通透库容较大,深层水分比较丰富而稳定,通过农林复合等途径调控深层水分,促进土壤一植物一环境间的水分交换,是开发利用该区农业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张清安  姚建莉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9):3430-3447
苦杏仁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苦杏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我国杏仁产量的80%左右仍以原料形式售卖,未充分发挥苦杏仁加工增值率大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苦杏仁加工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的产品加工企业较少、技术落后,对苦杏仁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功能性成分的损失大和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苦杏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其附加值是苦杏仁加工行业面临的瓶颈。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苦杏仁去皮、脱苦及干制加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随后又对苦杏仁油、精油、蛋白和苦杏仁苷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着重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苦杏仁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合理建议,为高效综合利用苦杏仁资源,提高其加工附加值和促进苦杏仁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对制约苦杏仁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展望:一是建议后期应采用现代食品绿色去皮技术替代传统沸水烫漂去皮法,加强去皮废水中的活性成分的回收利用和皮的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二是采用超声波等新技术实现苦杏仁的快速高效脱苦,减少苦杏仁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脱苦废水排放;三是创新技术努力实现主要成分同时综合提取利用,即在提取苦杏仁油的同时抑制苦杏仁苷酶的活性并防止蛋白过度变性和苦杏仁苷的降解,使苦杏仁中各主要成分互不影响,从而得到最大化综合利用,并将此技术早日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总之,对于苦杏仁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其加工副产物的回收及高值化利用和产品的创新研究,同时提高杏仁产业的融合度,进而提升其加工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最终促进杏仁行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我国引进和选育的穗重型小麦品种(系)的冷温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穗重型小麦除冠层温度高于对照(冷型小麦陕299和小偃6号)外,叶片输出功能期、净光合速率、旗叶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均低于对照;另外,穗重型小麦潜在库容量比冷型小麦大,但其饱满指数小,这是穗重型小麦实现高产潜力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毛豆仁冻结(或解冻)相变过程中能量和品质的变化,确定适宜的冷冻(或解冻)工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毛豆仁在-30~25℃范围的冰点、熔融温度、表观比热等热特性参数,并考察氯化钠和海藻糖添加量对毛豆仁熔融相变区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毛豆仁的冰点为-1.01℃,熔融相变温区为-4.96~0.23℃,相变潜热为191.40 J/g。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毛豆仁冰点不断降低,熔融相变温区变宽,相变潜热变小,表观比热峰值降低;而随着海藻糖浓度的增加,毛豆仁熔融相变区热特性参数变化不大。表明添加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有利于毛豆仁低温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