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致病性、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为后续免疫和防控等研究提供参考。将45只36日龄幼兔随机分为9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第5组为致病性试验组,于50日龄每只兔分别经口感染1×10~4、5×10~4、1×10~5、2×10~5个孢子化卵囊;第6组~第9组为免疫原性试验组,于36日龄每只兔分别口服接种5×10~2、5×10~3、1×10~4、5×10~4个孢子化卵囊,14 d后给予2×10~5个孢子化卵囊的感染量。测定最小潜隐期和排卵高峰并以临床症状、卵囊排出量、相对增重、肝指数、肝脏病理变化作为评价指标。分离培养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卵囊,测定其最短孢子化时间及卵囊大小。结果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最小潜隐期是13 d,排卵高峰在感染后22 d~23 d,孢子化卵囊的平均大小为36.2μm(28.2μm~38.1μm)×19.9μm(17.80μm~22.3μm),卵囊指数为1.81,27℃恒温培养最短孢子化时间为41 h。致病性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肝指数、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差异显著(P0.05);免疫原性试验组与攻毒对照组肝指数、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致病性较强,低剂量感染就能显著降低增重并引起明显病变,但其免疫原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发现牛寄生小隐孢子虫和鼠隐孢子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我们在检查上海某奶牛场牛犊粪便中发现隐孢子虫卵囊,经形态学检查及抗酸染色后确定。卵囊有大小二类,测量大卵囊30个,其长×宽为5.98~8.01μm×5.12~5.74μm,平均6.83μm×5.56μm,卵囊指数平均为1.24。测量小卵囊50个,其长×宽为3.55~4.75μm×3.27~4.63μm,平均为4.15μmX4.05μm,卵囊指数平均为1.02。和国内外有关文献对照,大的为鼠隐孢子虫,小的为小隐孢子虫。国内外均已报道小隐孢子虫寄生于人,湖南、北京、河南等省报道该省牛体内分别有这2种隐孢子虫,但上海地区尚未见报道。上海市发现牛寄生小…  相似文献   

3.
牛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所引起牛的一种肠道原虫病.本病的特征为:出血性肠炎,血便. 1 病原及生活史 1.1 邱氏艾美耳球虫卵囊为圆形或椭圆形,卵囊壁为两层,光滑,厚0.8~1.6μm,外壁五色,内壁为淡绿色.卵囊的大小为17~20μm×14~17μm.孢子形成所需时间是2~3d,主要寄生于直肠,有时在盲肠和结肠下段也能发现.1.2 牛艾美耳球虫卵囊呈椭圆形,卵囊壁两层,光滑,内壁为淡褐色,厚约0.4μm,外壁无色,厚1.3μm.卵囊的大小为27~29μm×20~21μm.孢子形成所需时间为2~3d,寄生于小肠、盲肠和结肠.  相似文献   

4.
在对北京动物园从南非引进的大食蚁兽进行检疫时发现粪便中有大量球虫卵囊,经鉴定为艾美耳球虫Eimeriaescomeli(Rastegaieff,1930)Levine and Becker,1933。从大食蚁兽新排出的粪便中收集卵囊并进行分离培养,卵囊经28℃孵化8 d可完全孢子化。卵囊多为椭圆形或亚球形,卵囊壁粗糙,呈棕黄色,无卵膜孔。卵囊的大小为长20.9±2.59μm,宽18.7±2.25μm,形状指数为1.1±0.07。卵囊壁厚度为1.1±0.18μm,分两层,外层厚,棕黄色的卵囊壁有放射状条纹,内层膜较薄,并且松散。卵囊内常有残体。孢子囊呈长卵圆形,轻微不对称,有斯氏体。大小为5.5~10.8μm×3.4~5.6μm,平均8.68μm×4.21μm。子孢子长形,平行排列,头尾相对。  相似文献   

5.
禽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原虫病。到目前为止 ,已发现和命名的隐孢子虫有 1 9种。而禽类已知的隐孢子虫主要有 3种 ;即贝氏隐孢子虫、火鸡隐孢子虫和未定名的鹌鹑隐孢子虫。近年来 ,我国不少地区相继报道了家禽的隐孢子虫病 ,对养禽业构成一定的危害。1 病原及生活史卵囊呈圆形或卵圆形 ,无色 ,表面光滑 ,无卵膜孔、孢子囊和极粒 ,卵囊内含一团颗粒状残体和 4个长形弯曲的裸露子孢子。子孢子纵向排列在残体一侧 ,无折光体 ,其核偏于后部。火鸡隐孢子虫卵囊大小为 4.5~ 6.0× 4.2~ 5 .3μm,平均 5 .2× 4.6μm;卵囊指数为 1 .0~ 1 .33,平均 1 …  相似文献   

6.
毒害艾美球虫纯种分离的初步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从寄生部位分离和单卵囊感染技术,对现场采集的鸡球虫混合种进行单种纯化,获得了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该种卵囊呈卵圆形,经测240个卵囊,平均为19.06±1.54×16.50±1.26 μm,形状指数1.16。测120个孢子囊,平均为11.27±0.70×6.21±0.51μm。无卵囊残体和孢子囊残体,未观察到卵膜孔和极帽。最短孢予化时间为19小时,感染后最早排出时间143小时,最大裂殖体68.75×66.25μm。用此卵囊1万、5万、10万和20万个分别感染10日龄伊莎公鸡,结果感染5~20万个卵囊组的死亡率为41.67~50.00%,感染组的肠道病变记分为1.33、3.42、3.67和3.83,其平均增重与不感染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E.necatrix对鸡致病性很强,在生产上需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山羊隐孢子虫病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 1日龄羔羊通过口腔接种 1× 1 0 6个卵囊 ,3 d后粪检开始出现卵囊 ,6~ 9d达高峰 ,1 4日龄停止 ,腹泻同卵囊排出呈正相关。病原学和病理学检查均说明通过口服接种卵囊成功地建立了反刍兽隐孢子虫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用5×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石家庄株孢子化卵囊感染14日龄雏鸡,对卵囊潜隐期、最早孢子化时间、形态及大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并以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ROP)和抗球虫指数(ACI)为指标,检测了常用抗球虫药对其敏感性。结果表明:(1)该虫株寄生于盲肠,呈宽卵圆形,壁光滑,分2层,多数可见极粒。卵囊大小范围为(19.68~27.76)μm×(15.21~23.99)μm,平均大小为(23.41±2.22)μm×(19.34±2.27)μm,卵囊指数1.21。孢子囊大小范围为(8.30~14.28)μm×(4.05~9.15)μm,平均大小为(11.69±1.53)μm×(6.74±1.26)μm,孢子囊指数1.73。潜隐期和最短孢子化时间分别为133h和20h。(2)该虫株对马杜霉素、克球粉与球敌呈完全抗药性;对瑞冠球呈轻度抗药性;而对氨丙啉和金三特无抗药性。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鸵鸟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掌握河南地区鸵鸟隐孢子虫流行状况,于2006年8月~2007年8月对河南地区6个养殖场共829份样品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7%(14/829),其中,郑州某驼鸟场的感染率2.8%(14/506),其他养殖场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所查到的14份隐孢子虫阳性样品来自20~40日龄鸵鸟,表明幼龄鸵鸟更容易感染隐孢子虫.鸵鸟隐孢子虫卵囊大小为4.2~6.0 μm×4.5~5.0 μm,平均5.56 μm×4.48 μm,卵囊形状指数(L/W )为1.24(n=100),根据卵囊形态结构特征初步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合肥市犬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方法在合肥市随机采集不同年龄、性别与饲养条件的犬粪样69份,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粪样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并根据卵囊大小和形态,进行虫种鉴定。结果犬隐孢子虫感染率为28.99%。对68个隐孢子虫卵囊进行观察和测量,椭圆形卵囊大小平均为6.20μm×4.34μm,卵囊形状指数平均为1.44,初步鉴定为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近圆形卵囊,大小平均为4.69μm×4.58μm,卵囊形状指数平均为1.125,初步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结论犬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存在年龄差异,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饲养管理条件差的犬隐孢子虫感染率高;而隐孢子虫感染率与性别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从南宁市郊养鸡场球虫病鸡粪便中收集的球虫混合种卵囊感染小鸡,再应用单卵囊分离感染技术,从感染鸡盲肠中收集的卵囊分离纯化获得1株纯种球虫,经鸡体传代增殖,对该虫株的卵囊大小和卵形指数、潜在期、排卵高峰期、最短孢子化时间、寄生部位、致病性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测得该虫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25.743±1.94126)μm×(21.4±1.85985)μm,平均卵型指数为1.2067±0.07;潜在期为140 h;其排卵囊峰期在第6~9天,最高峰在第7天;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9 h;寄生部位在盲肠;对两周龄的艾维茵鸡,当使用5×104的孢子化卵囊感染剂量时死亡率为7.5%。根据这些测定和观察到的指标综合鉴定该分离株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并命名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广西南宁株(Eimeria.tenella-GXNN),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本地区鸡球虫病的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四种兔艾美耳球虫卵囊产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4种兔艾美耳球虫经口接种45日龄无球虫感染兔,接种剂量为1×104个卵囊/兔。感染后4d~20d,以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天排出的卵囊。结果表明,肠艾美耳球虫排卵量最多,为365.76×106个,中型艾美耳球虫为317.26×106个、黄艾美耳球虫为304.36×106个,大型艾美耳球虫排卵量最少,为200.12×106个。大型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6.5天有卵囊排出,第10.5天达到高峰(66.50×106个/只),占总量的33.23%;肠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9天有卵囊排出,第13天达到高峰(138.40×106个/只),占总量的37.83%;黄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9天有卵囊排出,第11天达到高峰(102.80×106个/只),占总量的33.78%;中型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4.5天有卵囊排出,第6.5天达到高峰(167.8×106个/只),占总量的52.89%。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感染剂量对毒害艾美耳球虫繁殖力的影响,设4个感染剂量组:500、2 500、5 000和10 000个孢子化卵囊/鸡,每组5只23日龄雏鸡,经鸡嗉囊接种卵囊。感染后鸡粪便中出现卵囊起至第16天,每天用麦克马斯特氏法对各组粪便中卵囊进行计数;在感染后第16天扑杀鸡,取盲肠进行卵囊计数。结果显示,各试验组鸡均无发生死亡,但10 000个卵囊感染组的临床症状最为严重;感染后144 h粪便中查见卵囊,500、2 500和5 000个卵囊感染组均出现2个排卵囊峰值,10 000个卵囊感染组只出现1个峰值,在第7~13天产出的卵囊量均占总产量的94.74%以上;每鸡粪便中排出的卵囊数随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增多,但单个卵囊的产量随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减少;感染后第16天盲肠中卵囊数不到总卵囊量的1%。结论:在疫苗生产或增殖传代时,感染剂量可选择10 000个卵囊/鸡,在感染后第7~13天收集粪便中卵囊。  相似文献   

14.
对和缓艾美耳球虫石河子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株卵囊大小为18.4~20.5μm,卵囊指数为1.11,最小潜在期是93 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6 h,粪便内卵囊的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7 h,卵囊产量高峰是感染后第5天。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该球虫株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斯氏艾美尔球虫(E.stiedai)阿拉尔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以30~35日龄健康兔为研究对象,经口感染8.0×104个/只孢子化纯种E.stiedai卵囊,从感染后第10天开始,每天收集粪便进行卵囊计数,计算其最小潜在期和每克粪便的虫卵数(EPG),并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卵囊最短孢子化时间和卵囊大小。结果表明:在染虫后第13天才从粪便中检出卵囊,之后卵囊排出量逐渐增多,至感染后第24天达到峰值,而后逐渐减少,至第40天几乎检不出;该虫株最短孢子化时间为33 h,卵囊大小为36.4(31.3~38.7)μm×22.8(19.1~27.8)μm,卵囊指数为1.59。  相似文献   

16.
柔嫩艾美耳球虫YL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1×103个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杨凌株(YL)孢子化卵囊感染7日龄雏鸡,对其潜隐期、最早孢子化时间、卵囊形态及大小、孢子囊大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另外,对9、11及13日龄的鸡分别经口感染1×103个E.tenella YL株孢子化卵囊,对肠道病变记分、平均增重、死亡率、血便排放情况等几项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同一剂量E.tenellaYL株孢子化卵囊对不同日龄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11日龄的鸡感染后相对增重减少17.7%,病变记分平均达3.0分,9日龄组和13日龄组相对增重分别降低12.0%和17.3%,病变记分分别为2.5分和2.6分。同时测得E.tenella YL株的潜隐期为110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7h,卵囊大小为22.3~27.7μm×17.1~23.0μm,孢子囊大小为9.9~13.6μm×6.2~7.4μm。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325-1329
本研究从河北省奶牛场有腹泻症状2月龄左右的犊牛粪便中分离卵囊,进行病原分离与虫株鉴定。采集腹泻犊牛的新鲜粪便24份,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抗酸染色法检测隐孢子虫卵囊,观察卵囊形态、大小。提取卵囊基因组DNA,进行18S rRNA基因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进一步确定分离虫株隐孢子虫的种类/基因型,根据18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虫株亲缘关系。结果显示,5份样品检出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20.83%。形态学观察卵囊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5.0~8.2)μm×(4.2~6.3)μm,平均大小为6.6μm×5.3μm,卵囊指数为1.24,鉴定分离虫株为安氏隐孢子虫。PCR扩增出预期大小为1 188 bp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安氏隐孢子虫AB089285.2株、AB513856.1株、AY954885.1株的同源性为98.7%~98.8%,进一步表明分离的隐孢子虫虫株为安氏隐孢子虫。在种系进化关系上,分离株与安氏隐孢子虫AB513856.1株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为揭示河北省奶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特征,实施有效防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鸡球虫病反复发生的原因球虫的生活史一般为4~7d,无性繁殖期3~5d,有性生殖期2d,体外形成孢子化卵囊只需1d左右。球虫卵囊的囊壁有2层,外层为保护性膜,结实,有较大的弹性,化学成分似角蛋白;内层化学成分属类脂质,原生质呈颗粒状。因为有这样特殊的保护结构,球虫卵囊的抵抗力非常强,在土壤中可以存活4~9个月。卵囊对普通的消毒药有极强的抵抗力。凡被病鸡或带虫鸡的粪便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用具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鸵鸟球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郑州地区6个采样点共582份新鲜鸵鸟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阳性样品273份,感染率为46.91%,不同调查点鸵鸟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球虫主要感染0~3月龄幼龄鸵鸟,不同年龄段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鸵鸟球虫卵囊平均大小为23.85 μm×21.88 μm,卵囊形态指数为1.06,根据卵囊形态结构特征初步鉴定为鸵鸟等孢球虫(Isospora struthionis)。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用孢子化球虫卵囊感染豫州褐壳蛋鸡913系35日龄公雏,测定了柔嫩艾美尔球虫郑州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该球虫株毒力较强,每只鸡接种5000~50000个卵囊均引起严重的临床盲肠球虫病和典型病变,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每只鸡接种3~5万个卵囊引起严重死亡(60%),接种5000~1万个卵囊引起部分死亡(20%)。建议在应用该球虫株进行鸡球虫病药物防治和免疫防治效果评价时,攻虫剂量以2万个卵囊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