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茭白孕茭时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易造成青茭、畸形茭,引起品质和商品性下降,造成经济损失。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孕茭期灌深水或者茭株基部培土覆盖来提高茭白的品质。在茭白生产中发现,茭田中放养绿萍可以明显降低茭田温度,提高茭白产量还能改善外观品质。绿萍也叫满江红、红萍、细绿萍,属于满江红科蕨类植物,是优良的水生饲料和绿肥植物。目前,利用放养绿萍改善茭白品质、提高孕茭率,增加经济效益,已在茭白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双季茭白孕茭障碍主要发生在夏茭中,本文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归结为品种、异常气候变化和栽培技术等3个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孕茭障碍的措施,以期为茭白的科学研究和栽培技术的推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水生蔬菜平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茭白的孕茭和产量形成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文章全面概述了影响茭白孕茭和产量形成的因素,包括茭白品种特性、海拔高度、栽培方式(设施栽培、地膜栽培)、田间管理(放养浮萍、灌深水、培土护茭、平衡施肥和增施锌钾肥、冷水串灌、割除植株)、外源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为茭白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从1997年开始,先后对茭白病虫害及其天敌发生规律、生物农药与农药新剂型研制及在茭白中应用、茭白新品种选育与抗性评价、茭白黑粉菌与茭白孕茭机理、茭白结茭期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1997,(11)
茭白,古称菰,别名茭笋,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蔬菜。绍兴水乡泽国,如诸暨、嵊州等市都有上千亩的种植基地。今年8月上旬受11号强台风的袭击,许多蔬菜地受涝后损失很大,茭白则能补缺上市,而被誉为“抗灾蔬菜”。根据茭农经验,为提高明年茭白的产量和品质,应做好茭白采茭后留种田的管理工作。1.清理茭田,防治病虫茭白采茭后要及早清除地上部的杂草、病叶和枯黄残叶。并结合亩用25%杀  相似文献   

6.
茭白又叫茭瓜、茭笋 ,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作物 ,以洁白肥嫩、味道鲜美的肉质茎供食。双季茭白 1年两熟 ,即夏季和秋季均可采收。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茭白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取得了比种稻更好的经济效益。1 选用良种目前栽培的主要是双丰 1号、广益茭、刘潭茭等品  相似文献   

7.
茭白主要病虫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别名茭瓜、茭笋,为多年生长宿根性草本植物,是我国特产水生蔬菜。随着农业结构优化,化德县茭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栽培面积达120多公顷。但茭白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为确保茭白无公害、少污染,现将茭白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茭白是江西省种植面积较大的水生蔬菜之一。本文总结茭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产地环境选择、茭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藏、外来物种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茭白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茭白孕茭生理研究对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生理研究从茭白孕茭发育特性、内部机理中的库源关系、内含物成分变化、内源激素变化、代谢酶活性变化、保护酶活性变化几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同时加入了作者的补充研究,最后提出茭白孕茭机理研究前沿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启蒙 《油气储运》2009,(10):25-25
近年来茭自等水生蔬菜发展迅速,一些空闲的河滩地、浅塘等种上了茭白,但更多的是一些低洼田、沼泽性稻田种上了茭白,种茭白成为农民增收的好门路。合理冬管的茭田来年病虫害轻,出苗整齐,分蘖多,苗体粗壮,灰株和雄株少,可获得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1.
茭白属我国特产水生蔬菜。休闲调味茭白丝,采用新鲜去壳茭白经清洗、切丝、调味、干燥、回湿、包装而制成,制品呈半茭干丝状或条状,具有茭白干制后特有滋味,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12.
钱宏  陈轶 《今日农村》2005,(5):34-34
茭白是江南地区特有的水生蔬菜。浙江省桐乡市龙翔街道董家、南王等村是茭白专业村,连片种植茭白达6000亩(1亩=1/15公顷)。在茭白日常管理中,茭农通常把叶片发黄、叶鞘包得不紧的老黄叶剥除,以促进茭白分蘖而提高产量。为明确量化剥老叶对茭白分蘖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在2004年秋茭生育期,笔者在龙翔街道南王村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二熟茭白高产栽培四川内江市东兴区伏龙乡华香,陈玲茭白又称茭瓜、高笋,是一种水生蔬菜,以洁白肥大的嫩茎供食。它肉质松软、柔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二熟茭白即双季茭,栽植后可采收两次,一次在当年“秋分”至“霜降”称为秋茭;另一次在来年“立夏”至“夏至”...  相似文献   

14.
野茭白别名茭儿菜、野茭瓜,禾本科菰属植物,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常生长在河滩及水沟浅水处,形状似芦笋,味似茭白,是一种野生水生蔬菜品种,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此外,野茭白还具有绿化及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常用于园林水体的浅水区绿化布置,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双季茭是我地已形成产业化的蔬菜作物.但近几年由于暖冬气候频繁,棚栽夏茭的"怪茭"现象突出.因夏季孕茭株叶龄小的只有4叶1心,比正常孕茭提早近3个叶龄,叶片同化面积少,其形成的茭又细又短,商品性差,成为"怪茭",严重影响茭白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6.
四季茭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茭白,别名茭瓜、茭笋、蒿笋、禾笋、水笋、菰首等,是禾本科多年生缩根性水生草本蔬菜作物。茭白原产我国东南部,并早有栽培。作为蔬菜栽培,我国南自台湾,北至哈尔滨,均有分布,但以长江流域以南水泽地区栽培较多。北方则在湖边、沟边及水田有少量栽培。  相似文献   

17.
唐文勇 《新农村》2007,(10):15-16
杭州市余杭崇贤镇地处平原水网地带,原来以种植水稻为主,还种植一些茭白、茨菇、莲藕等水生作物。在农业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中,崇贤镇利用当地的水土资源,大力扩展稻一茭复种面积,并把茭白生产作为菜篮子工程的一项高效农业来抓,区镇村三级投入200万元建立了崇贤村茭白示范园区。2005年杭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其立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水生蔬菜示范区),2006年又被定为浙江省无公害茭白基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 L.)是宁波的传统水生蔬菜。小港街道农业科自2001年引进浙茭9ll,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夏茭优质高产的设施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下邵为主的双季夏茭推广发展到166.7hm^2,产量稳步上升到  相似文献   

19.
介绍浙江省茭白主要栽培模式的特点、上市期,重点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茭白的生产成本及效益。结果发现,双季茭设施栽培模式虽生产成本高,但茭白品质好,价格优势明显,生产效益最好;单季茭收二茬栽培模式生产成本较双季茭低,价格优势较突出,生产效益介于双季茭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之间;单季茭高山栽培模式茭白采收期处于蔬菜生产淡季,效益也较为理想;而露地茭白传统栽培模式效益最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茭白黑粉菌是专一寄生在茭白体内的一种活体营养型真菌,该菌与茭白植株共生后能刺激植株茎部组织膨大形成可以食用的美味蔬菜——茭白。本文综述了茭白黑粉菌病原菌的类型、形态特征、生活史、分离、鉴定,以及茭白黑粉菌与茭白孕茭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