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铁皮石斛的质量评价及其真伪的鉴别方法,试验结合指纹图谱及铁皮石斛成分柚皮素的含量测定,比较铁皮石斛及其伪品的化学成分的差异性。采用HPLC法对铁皮石斛及伪品进行分析,测定铁皮石斛中柚皮素含量,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比较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以及DPS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正品铁皮石斛指纹图谱之间有较大相似性,与伪品有较大差异性,且柚皮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建立的铁皮石斛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柚皮素含量可为铁皮石斛真伪的鉴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铁皮石斛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其生物可及性,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7个黄酮单体的含量,并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分析铁皮石斛在消化过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可及性。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中总黄酮含量为1.52~4.36 mg·g-1,柚皮素、芦丁和夏佛塔苷是其中含量较高的3种黄酮单体。模拟胃-小肠消化后,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为13.75%~21.45%,柚皮素、芦丁和夏佛塔苷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8.23%~18.37%、1.85%~22.87%和24.26%~42.65%;进一步结肠消化后,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为6.38%~14.13%,柚皮素、芦丁和夏佛塔苷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2.12%~5.67%、1.42%~5.70%和5.34%~13.33%,黄酮类化合物在胃-小肠中的生物可及性大于结肠。铁皮石斛75%乙腈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胃-小肠消化液的抗氧化能力>结肠消化液的抗氧化能力,且抗氧化能力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分辨离子淌度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中药紫苏茎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紫苏资源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色谱柱为HSS T3 (2.1×100 mm,1.8μm),运用色谱梯度洗脱溶剂A:水(0.1%甲酸)和B:乙腈(0.1%甲酸),操作条件为:流速0.45 mL·min~(-1),柱温30℃,进样体积1μL;通过质谱仪(SYNAPT G2-Si HD英国,沃特世)的高能量质谱碎片信息,参照数据库和文献资料从紫苏茎叶中鉴定10种化合物,包括6种黄酮及其苷类成分(芹菜素6,8-二葡萄糖苷、木樨草素-7-氧-二葡萄糖醛酸苷、山奈酚3-葡萄糖醛酸-7-葡萄糖苷、芹菜素-7-氧-二葡萄糖醛酸、山奈酚-3-O-D-吡喃葡萄糖醛酸糖苷、芹菜素-7-氧-葡萄糖醛酸苷),以及4种有机酸类(咖啡酸、咖啡酸四聚体、迷迭香酸、葵二酸).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铁皮石斛进行有效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对于制订铁皮石斛的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使用25对SRAP引物对供试的石斛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5对SRAP标记共获得86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组合可扩增出1~6条多态性条带,平均3.07条;20份石斛品系间Jaccard相似系数为0.002~0.821;构建了20份石斛品系的SRAP特征指纹图谱。[结论]供试的铁皮石斛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5.
测定鬼针草不同溶剂萃取物总黄酮类含量,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作用。鬼针草水提醇沉后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测定各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和超氧阴离子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利用液相质谱联用法对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鬼针草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提取物,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含有芹菜素、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等黄酮类成分。结果表明,鬼针草有机溶剂萃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和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其生物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2批辣木叶提取物指纹图谱进行相似性评价,建立同时测定辣木叶提取物中的绿原酸、维采宁-2、异牡荆素、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的UPLC分析方法,对12批不同产地辣木叶提取物中的4种黄酮苷和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henomen Kinetex色谱柱(100 mm×4.6 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4 nm;体积流量0.35 m L/min;柱温30℃。测定12个不同产地辣木叶提取物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计算相似度,通过对照品和液质联用技术指认色谱峰,并建立外标法测定提取物中的绿原酸及4种黄酮成分(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异牡荆素和维采宁-2)含量的UPLC法。【结果】12批辣木叶提取物特征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有12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6个共有峰,即1个酚酸成分[绿原酸(3号峰)]和5个黄酮类成分[维采宁-2(5号峰)、牡荆素(A号峰)、异牡荆素(7号峰),异槲皮苷(8号峰)、紫云英苷(10号峰)];12批辣木叶提取物中异槲皮苷、绿原酸、紫云英苷、维采宁-2和异牡荆素的平均百分含量分别为6.18%、2.28%、2.17%、1.38%、0.32%,5种被测成分总含量最高的产地为广东东莞、广东江门和云南玉溪。【结论】UPLC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可为合理评价辣木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评价黄芩成分和质量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黄芩成分含量变化规律,建立中药指纹图谱,为科学建立黄芩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广泛收集6个重要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共22批黄芩药材,采用超声提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黄芩药材中4种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并建立黄芩指纹图谱。结果表明,6个产地22批黄芩样品4种有效成分含量和总黄酮产量有显著差别,山东潍坊一年生黄芩苷含量最高,为21.13%±0.56%,山西长治二年生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4.56%±0.40%,1.14%±0.10%,0.69%±0.05%,山东潍坊一年生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3.04%±0.62%,河北热河野生黄芩总黄酮产量最高;黄芩指纹图谱结果显示,22批次样品之间有13个共有峰,且样品之间的相似度较好。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与中药指纹图谱相结合可以全面地评价黄芩质量。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化橘红中黄酮类物质的HPLC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紫外-可见波长检测器(HPLC/VWD)法,测定了化橘红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7种黄酮类标准品分别是芦丁、金丝桃苷、柚皮苷、橙皮苷、柚皮素、川皮苷和甜橙黄酮.分离条件:分离柱为Nucleosil C18反相柱,5μm,250 mmX4.6 mm,流动相A为20%的甲醇,流动相B为30%的乙腈,流动相C为乙腈,三元梯度洗脱,流速1.0~1.2 mL/min,柱温35℃,分析波长285~350 nm,梯度波长.测定结果表明:标准品浓度范围为0.098~25.000~g/mL,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9~1.000;标准品连续5次进样和在48 h内多次进样,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4.518%;供试的10个化橘红样品中均含有柚皮苷,其中4个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柚皮素;化橘红中黄酮类物质主要成分是柚皮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花色桂花品种开花及衰老过程中的花色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变化规律,为桂花花色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选取代表橙色品种群的镉橙丹桂、代表黄白色品种群的厚瓣银桂和代表黄色品种群的柳叶金桂,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其开花过程中的花色物质组分及含量,用色差仪测定花色参数L*(颜色亮度)、a*(红/绿程度)、b*(黄/蓝程度)和C*(彩度),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逐步筛选分析花色呈现与特征花色物质含量的关系;分析不同花色桂花品种衰老过程中特征花色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桂花中含有5种黄酮类物质,可能为金鱼草素苷元、槲皮素苷元、芹菜素苷元、鼠李金苷元和柚皮素苷元,其中槲皮素苷元在镉橙丹桂、厚瓣银桂和柳叶金桂盛花期花瓣中的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34.55、89.41和90.39 μg/gFW.对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两种类胡萝卜素仅在镉橙丹桂中含量较高,分别为72.94和99.72 μg/gFW.对花色呈现与花色物质含量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槲皮素苷元决定花色的亮度L*,柚皮素苷元决定黄色程度b*,β-胡萝卜素决定红色程度a*.其中,槲皮素苷元含量在镉橙丹桂、厚瓣银桂和柳叶金桂开花过程中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β-胡萝卜素含量在镉橙丹桂开花过程中呈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柚皮素苷元含量在柳叶金桂开花过程中呈缓慢上升趋势.[结论]槲皮素苷元、柚皮素苷元及β-胡萝卜素为桂花的特征花色物质,其在镉橙丹桂、厚瓣银桂和柳叶金桂开花及衰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共同决定了不同花色桂花品种花色明亮度具有随着花朵开放时间推移呈先加深后逐步黯淡的特征,而基本花色不产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安岳、云南瑞丽、广东河源的尤力克柠檬和重庆北碚的里斯本、北京柠檬、粗柠檬为材料,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柠檬果实中11种类黄酮(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圣草枸橼苷、橙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川陈皮素、圣草素、芦丁)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7 nm,11种类黄酮在50 min内完全分离,线性范围为0.010 0~100.000 0μg/m L(R2=0.999 9~1.000 0),检出限为0.020~0.079μg/m L,定量限为0.065~0.263μg/m L,加标回收率为95.49%~103.10%,RSD为0.81%~1.20%;6个供试材料果皮中的橙皮苷、圣草枸橼苷和芸香柚皮苷的含量分别在14.42~27.37、0.10~9.38、0.18~0.52 mg/g,以橙皮苷含量最高,其他8种成分的含量未超过0.50 mg/g或未检出;果汁中的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的含量分别为6.64~7.42和0.03~0.15 mg/g,圣草枸橼苷的含量为0.03~0.17 mg/g(里斯本和北京柠檬未检出),芦丁的含量在0.08~0.13 mg/g(里斯本未检出),川陈皮素在四川安岳尤立克、里斯本和粗柠檬中的含量分别为0.05、0.06、0.06mg/g,其他6种成分均未检出。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柠檬果实中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不同产地的尤立克品种间的类黄酮含量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报春花属植物甘青报春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层析、制备薄层层析等分离手段,利用MS、1H NMR、13C NMR等技术,同时结合文献数据和理化数据对所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青报春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其分别为2-苯基色原酮、柚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芹菜素。[结论]该研究所分离的化合物均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张秋镇  赵红英  林励  文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90-10792,10815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的质量。[方法]以原植物表型描述法比较不同品种化州柚的外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黄酮含量,以HPLC法比较其中柚皮苷、野漆树苷含量和指纹图谱,用AFIJP标记分析不同品种化州柚的遗传距离。[结果]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的表型变异较大;大茶岭和凤尾两个品种的总黄酮和柚皮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栽培品种,大茶岭产化州柚中野漆树苷含量最高。在分子水平上,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全部在95%以上。[结论]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表型的变异已基本形成,但是基因水平的变异尚未形成,大茶岭和凤尾产化州柚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以栀子中的6种成分为指标,建立其他指标成分与栀子苷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回归方程法测定该6种成分含量,并比较2种方法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12批栀子中6种成分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利用一测多评法控制栀子的质量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云南澄江蓝莓主产区6个品种蓝莓鲜果为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加标定性测定法检测花色苷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花色苷组成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蓝莓果实中共检测到10种花色苷,其中,“比洛克西”的总花色苷含量最高,为2933.551 mg/kg,芍药素-3-O-葡萄糖苷在“灿烂”中的含量最高,为204.42 mg/kg;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在“比洛克西”中最高,为595.614 mg/kg;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品种蓝莓单体花色苷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花色苷可以作为化学指纹区分6个不同品种的蓝莓,为筛选和培育优质蓝莓品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刘世尧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9):4131-4148
【目的】进行原产地奉节脐橙果实黄酮类特征性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构建研究,并利用5种常见市售甜橙品种对奉节脐橙果实进行真伪鉴定验证,为奉节脐橙果实品质评价与真伪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进行原产地14个主产区奉节脐橙黄酮类特征性成分的提取和HPLC分析,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信号采集与岛津LC solution Ver1.0工作站特征性成分峰识别,以橙皮苷和柚皮苷为外标进行样品果皮、果肉、果汁橙皮苷和柚皮苷含量测定,并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奉节脐橙果实不同部位黄酮类特征性成分色谱指纹图谱构建、相似度计算与验证研究。【结果】奉节脐橙样品果皮、果肉、果汁中橙皮苷含量范围分别为1.67%—3.76%、0.69%—1.67%、0.022—0.318 mg•(10mL)-1,平均含量分别为:2.87%、1.25%、0.1215 mg•(10mL)-1;奉节脐橙样品果皮柚皮苷含量范围为0.01%—0.15%,平均含量为0.08%,但在果肉、果汁中未检出。奉节脐橙果皮和果肉总黄酮特征性成分色谱图整体峰形一致,分别标示出35个、35个共有峰,匹配良好;所构建的奉节脐橙果皮和果肉总黄酮特征性成分色谱指纹图谱谱峰分布差异明显,以橙皮苷为特征峰所标记共有峰的相对含量数据稳定,采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各供试品种与特征性谱图相似度均在0.990以上,可以用于奉节脐橙果实的专属性评价及真伪鉴定。但样品果汁提取物色谱图谱峰区配率较低,相似度差异较大,不适于作为奉节脐橙果实品质的定性分析。【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国地方甜橙名品奉节脐橙的专属性鉴定与柑橘品种的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不同批次火索藤(Bauhinia aurea Levl.)甲醇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12 nm。分别采用相似性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建立了10批火索藤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表儿茶素、金丝桃苷、槲皮苷3种成分,10批火索藤相似度均>0.9,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将不同批次火索藤分为4类。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与识别模式稳定可靠,可为该壮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羊耳菊有效组分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羊耳菊有效组分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UHPLC-Q-TOF-MS技术,对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指认其中特征性、代表性的化学成分,并通过对照品进行比对。[结果]在羊耳菊有效组分中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洋蓟素、木犀草苷、东莨菪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6→1)-α-L-鼠李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结论]明确了羊耳菊有效组分中的12个化合物,为羊耳菊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柑橘果实中18种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柑橘果实中18种类黄酮(圣草次苷、二氢槲皮素、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野漆苷、槲皮苷、圣草素、香峰草苷、枸橘苷、柚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香叶木素、橙黄酮、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ZORABX SB-C18(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7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黄烷酮为283 nm、黄酮和多甲氧基黄酮为330 nm、黄酮醇为367 nm。【结果】 18种类黄酮在42 min内完全分离,线性范围为62.4—960 mg•L-1(r=0.9996—1.0000),定量限为0.05—0.133 μg•mL-1,回收率为88.70%—104.76%,相对0.33%—3.0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合柑橘果实中18种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栀子果实的质量,对6个产地的栀子果实的鲜重、长度、直径进行测定,对果实中的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进行测定,构建了栀子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对栀子样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地为浙江温州的栀子的果实质量最大,直径最长,农艺性状显著区别于其他产地,且其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6个产地栀子的定量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7。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有效区分了不同产地的栀子药材,将6个产地的栀子分为4大类。通过上述分析,明确浙江温州所产的栀子综合性状最优,为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栀子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莫寅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278-2279,2404
[目的]利用HPLC法对梅鹿辄葡萄和葡萄酒中的花色素苷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乙醇提取酿酒葡萄梅鹿辄中的花色素苷,并用HPLC法分别测定梅鹿辄葡萄及葡萄酒中的花色素苷。[结果]在梅鹿辄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测得的9种花色素苷中,均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含量最高,分别占总成分的28.41%和54.00%;在果实中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分别以22.16%和25.28%的含量构成主要花色素苷,而在葡萄酒中这两种花色素苷含量迅速下降,分别降至4.32%、11.88%,不是梅鹿辄葡萄酒中的主要呈色成分。[结论]初步分析了花色素苷在梅鹿辄葡萄浆果向葡萄酒转变过程中的变化,为客观鉴定葡萄品种及其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