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道微生物被认为是动物机体的共生体,在营养物质代谢、免疫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维持肠道稳态。本文就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功能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肠道微生物被认为是动物机体的共生体,在营养物质代谢、免疫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维持肠道稳态。本文就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功能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是影响宿主健康的关键介质。肠道中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分解各种膳食营养素而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有益于宿主健康。微生物产生的色氨酸与宿主多种不同生理过程紧密关联,如宿主的生理防御、内稳态、肠道屏障免疫以及炎症性疾病等,但还不清楚这些色氨酸代谢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或竞争关系。因此,明确由微生物代谢产生色氨酸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解释微生物代谢产物与肠道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综述了肠道细菌、真菌、原生动物与色氨酸代谢的特点及其代谢产物在肠道免疫屏障中的作用,色氨酸代谢物作为关键信号分子在不同的肠道炎症疾病中维持肠道稳态的作用,色氨酸代谢物在宿主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旨在探讨肠道微生物的色氨酸代谢物对宿主健康的潜在影响,为今后肠道微生物代谢与哺乳动物健康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禽肠道微生物作为肠道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宿主的肠道屏障功能维持和肠道健康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益生菌和益生元是调控肠道微生物的有效手段,其中真菌多糖作为天然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重要的潜在益生元,其在鸡体内无法直接消化利用,主要通过肠道微生物进行发酵降解,并产生相关代谢产物,真菌多糖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会对肠道屏障功能产生积极影响。文章在简要概述家禽肠道微生物的定植和影响因素、家禽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其干预调控手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潜在益生元真菌多糖干预家禽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为家禽肠道健康调控奠定理论基础,并为真菌多糖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物肠道中存在的大量微生物,不仅能够利用和降解来源于食物和内源性蛋白质的一些氨基酸,也能够合成部分氨基酸,可见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可进行氨基酸的交换。结肠中微生物的密度很高、内容物通过的时间较长,对肠腔中残留的未消化蛋白质和肽的降解更为彻底。虽然其中的大部分氨基酸不能被结肠上皮吸收,但可作为结肠微生物生成氮、硫化氩、生物胺、一氧化氮、吲哚和酚类化合物、短链/支链脂肪酸和有机酸等多种代谢产物的前体物。在这些代谢产物中,生物胺、短链脂肪酸和有机酸等物质是结肠粘膜和外周组织的能量底物,而氨、硫化氢、吲哚和酚类等物质却可影响结肠上皮细胞的形态与功能。肠道微生物对机体氮代谢的影响以及微生物氮代谢对宿主肠道和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动物营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结肠中的含氮化合物来源、氨基酸发酵细菌与蛋白酶、微生物对含氮化合物的利用途经、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对宿主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肠道中定植了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参与断奶仔猪的肠道黏膜免疫过程。肠道微生物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机制主要是通过TLRs和NLRs通路分子分别发生作用。本文对肠道黏膜免疫的特点及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组成进行了综述,并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物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肠道微生物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调控的潜在机制,旨在为进一步利用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维持机体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是动物细胞生产能量的主要场所,可参与三磷酸腺苷的产生、细胞线粒体Ca2+稳态的维持,在调节动物机体能量代谢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影响细胞线粒体代谢水平和功能,参与调节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周转速度,最终影响畜禽生长发育及饲料转化效率等。本文在总结线粒体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线粒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影响因素,旨在为饲粮营养手段介导肠道微生物-宿主线粒体途径调节动物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动物体肠道中存在数以亿计的微生物,这些共生的微生物能辅助动物体消化代谢和维持肠道稳态。但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同样可以作为抗原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正常情况下,肠道免疫系统能准确辨识共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其做出免疫耐受,维持内环境稳态;此外,肠道免疫系统还可以避免由于对无害抗原产生反应而造成免疫资源的浪费。免疫耐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用于减少器官移植后排斥现象的发生,降低子宫对胎儿的免疫排斥反应等。但就如何利用免疫耐受机制减缓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和利用效率,完善益生素的饲用规程仍鲜有报道。为此,本综述就免疫耐受的一般概念和应用、肠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肠道共生微生物的免疫原性以及肠道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色氨酸对肠屏障免疫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场所,也是动物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屏障维持着肠道内环境的稳定,是动物肠道健康的保障。色氨酸在机体中通过3条途径被代谢,产生的犬尿氨酸、犬尿酸、5-羟色胺、吲哚等代谢产物可通过芳香烃受体途径、旁分泌等途径调控肠道屏障免疫功能的稳定,促进机体肠道健康。本文综述了色氨酸对动物肠屏障免疫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为色氨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肠道微生物及代谢产物对动物肠道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肠道内栖息着大量微生物,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积极参与肠道免疫稳态的建立,对防控肠道疾病具有积极影响,在动物健康中发挥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本文对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宿主肠道免疫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调控肠道免疫、治疗动物疾病及保障机体健康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食物中的色氨酸在动物的肠道、肝脏和脑等组织代谢中产生犬尿氨酸、犬尿酸、5-羟色胺、褪黑素、吲哚及吲哚衍生物等多种代谢产物。近年来,一些研究指出色氨酸及其不同代谢物会对动物肌肉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产生不同的调控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色氨酸及其主要代谢物的代谢途径及肌肉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畜禽肉品生产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代谢产物与宿主生理之间的互作关系成为当前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影响宿主生理的关键执行者,肠道微生物具有调节宿主代谢、免疫、生长发育等作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仔猪肠道微生物组成、代谢产物种类和功能,以及益生菌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仔猪营养调控和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东饲料》2019,(3):51-51
近来研究表明色氨酸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其在肠道经细菌代谢后的产物可发挥生物学作用。我们想要评估色氨酸代谢产物对增重的影响。研究由三个试验组成,分别对雄性斯普拉格-道利大鼠进行分组处理下;(i)新霉素水溶液和饮用水处理组(对照组-1);(ii)高色氨酸组(TH),无色氨酸组(TF)和基础日粮组(对照组-2);(iii)色氨酸细菌代谢产物吲哚-3-丙酸组(I3P)和载体处理组(对照组-3)。结果发现,(i)新霉素处理组与对照组-1相比体重上升,但粪便以及血液中I3P的含量下降;(ii)TH组与对照组-2相比增重下降,粪便与血液中I3P的含量升高。相比之下TF组体重下降,血清总蛋白下降,尿量增加(iii)I3P处理组增重低于对照组-3。研究表明、色氨酸在肠道细菌代谢产物I3P有助于改变抗生素和富含色氨酸饮食导致的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4.
家畜肠道微生物群落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不断相互作用,形成动物肠道内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环境。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维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营养代谢、繁殖性能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微生物-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双向调节渠道。利用代谢组学对微生物代谢物进行检测能对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数据进行补充,从而进一步揭示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该文综述了家畜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的种类、代谢组学在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对家畜动物的影响等内容,有助于了解微生物代谢物与家畜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饲粮中色氨酸对畜禽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氨酸是一种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必需氨基酸。色氨酸的代谢产物吲哚-2,3-双加氧酶(IDO)、犬尿氨酸、喹啉酸和褪黑激素等,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增加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和促进组织的抗原递呈等,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炎症反应和影响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本文就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对畜禽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和机制进行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6.
动物胃肠道中分布着复杂而庞大的微生物,被称为动物机体的另一个器官,在诸多方面影响着宿主机体的健康和发育,尤其在宿主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肠道微生物如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等通过多种机制调控着宿主免疫功能.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s)、多胺类、芳香烃受体(AHR)配体等及其自身...  相似文献   

17.
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建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在长期的进化与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微生态平衡。肠道微生物在宿主动物的生长发育、器官功能、营养代谢、机体免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微生物区系的形成与动态平衡受到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特别是不同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对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形成特点和主要营养素对其调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家禽肠道微生物菌群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在宿主代谢、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菌群可以发酵特定组分,产生代谢产物,刺激免疫细胞分化。免疫系统的进化也需要与肠道菌群保持恒定关系。菌群失调影响免疫器官的正常发育,削弱繁殖力,抑制家禽生长甚至引发疾病,因此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群对于维持动物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与失调及其与家禽肠道免疫的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反刍动物胃肠道中存在着众多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原虫和古细菌等。胃肠道微生物对于动物的能量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动物的中枢神经正常功能的发挥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肠道微生物可以与肠道细胞直接接触,不仅产生激活内源性中枢神经系统信号传导机制的代谢物,还可以独立地产生或促成许多神经活性分子的产生。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神经活性分子通过神经信号通路、胃肠道内分泌信号通路、免疫系统等关键途径共同形成一个复杂的反射网络,即胃肠道微生物与代谢产物通过传入神经元将信号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通过主要的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影响机体胃肠道屏障、营养代谢、免疫应答等生理机能和摄食行为。作者主要从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通过肠道-脑轴的"自下而上"的传导途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肠道-脑轴对宿主疾病和行为起到的作用、胃肠道微生物-肠道-脑轴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浅析,并对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肠道-脑轴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短链脂肪酸介导的宿主肠道免疫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是营养素、微生物群和宿主进行免疫反应的共享场所。肠道稳态失衡、免疫功能失调、环境因素等都可能引发疾病,肠道微生物群是控制机体健康肠道内环境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短链脂肪酸(SCFAs)主要由细菌发酵产生,是肠道微生物群及宿主肠上皮细胞(IECs)的重要能量来源,能够维持肠道酸碱平衡,抑制有害病原菌生长,调节宿主肠道免疫,降低炎症反应。SCFAs不仅在共生细菌聚居的肠道内起局部作用,而且还影响肠道免疫细胞,调节免疫反应。本文主要概述了SCFAs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激活途径、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抑制作用改变代谢状态,并将代谢途径与表观遗传修饰联系起来引起宿主免疫应答,降低肠道炎症反应并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