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3种共同危害沙棘的害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棘是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林中的重要树种,陕西省吴起县人工种植的沙棘受到钻蛀害虫沙棘木蠹蛾、红缘天牛和食叶害虫栎黄枯叶蛾的共同危害。为研究3种害虫的危害特性,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受害程度沙棘纯林内沙棘木蠹蛾幼虫、红缘天牛幼虫及羽化孔、栎黄枯叶蛾茧的空间分布特性。通过全方向的变异函数曲线图分析得知,不同受害沙棘纯林中沙棘木蠹蛾幼虫、红缘天牛幼虫及羽化孔、栎黄枯叶蛾茧均呈聚集分布。其中,沙棘木蠹蛾幼虫、红缘天牛羽化孔的空间依赖范围在重度受害林分中为5.900和7.800 m,低于轻度受害林分的10.460和12.290 m,而局部空间连续性在重度受害林分中为63.7%和73.3%,高于轻度受害林分的51.0%和69.1%,其余虫态的空间依赖性和局部空间连续性在不同受害林分中近似。由空间分布图和相关性分析得出,栎黄枯叶蛾茧的分布具有边缘效应,与其余2种钻蛀性害虫的分布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红缘天牛幼虫的分布与红缘天牛羽化孔及沙棘木蠹蛾幼虫的分布无显著的相关性;沙棘木蠹蛾幼虫的分布与红缘天牛羽化孔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基于变异函数和相关性分析,笔者探讨了沙棘上栎黄枯叶蛾、红缘天牛及沙棘木蠹蛾三者之间的危害关系,明确了沙棘木蠹蛾与红缘天牛是偏利共存的关系,为实现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枸杞负泥虫在信阳1年发生5代,以蛹在土中结白茧越冬。成虫来年4月中旬羽化后开始取食和交尾,以后各代成、幼虫为害颠茄草叶片,严重者甚至吃成渔网状。10月上旬幼虫入土结白茧化蛹越冬。疑有世代重叠现象。人工防治和0.5%大印乳油200mL/667m2喷雾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劳传忠  曾伶  郭超 《粮食储藏》2012,41(4):27-29
研究了在28℃、75%RH的温湿度条件下,5%和2%低氧储藏条件对赤拟谷盗高龄幼虫、蛹和成虫的抑制作用。在5%和2%氧气条件下暴露15d后,赤拟谷盗高龄幼虫化蛹率分别为95.0%和3.7%,蛹羽化率分别为98.0%和0%,成虫死亡率分别为12.7%和100%。本研究结果为气调储粮防治害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管侧沟茧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管侧沟茧蜂是寄生甜菜夜蛾和粘虫等害虫的低龄幼虫寄生蜂。本文以粘虫幼虫为繁殖寄主,对管侧沟茧蜂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发育历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卵-结茧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1℃,有效积温为115.15日度,茧-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47℃,有效积温为99.47日度。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该寄生蜂最适发育温度为23~27℃,在25℃条件下全世代发育历期为14.64d。  相似文献   

5.
管侧沟茧蜂寄生行为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管侧沟茧蜂的寄生行为、寄主范围、寄主大小的选择及生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主要寄生夜蛾科的甜菜夜蛾、粘虫和斜纹夜蛾等害虫的1~2龄幼虫,对粘虫1~3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42,0.54,0.05,3龄以上幼虫很少寄生。管侧沟茧蜂羽化后当天就能交配寄生,雌成蜂6日龄前的寄生数量占90%,在19~25℃单雌平均产茧30个,单雌最多产茧89个,雌蜂平均寿命,最长13 d,该蜂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和控制目标害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枣尺蠖和枣壁虱防治指标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984—1986年对枣尺蠖和枣壁虱防治指标的研究及应用结果.初步提出,枣尺蠖的防治指标为百股平均幼虫7.5头,枣壁虱的防治指标为叶平均虫量0.5头.研究及生产示范试验证明,枣树开花前(5月中旬)为最佳防治时期;采用主治和兼治相结合,治虫与施肥相结合,辅以夏剪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只在花前喷药防治一次,即能很好地控制枣树的5种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养虫试验和田间防治调查,初步鉴别危害肉苁蓉的害虫属目类,并研究了吐鲁番市高昌区肉苁蓉害虫有效的防治技术。室内试验表明:(1)通过人工模拟条件下,将危害肉苁蓉的害虫在室内养1个多月羽化出成虫,初步鉴别该害虫属双翅目,蝇类;(2)不同温度环境下害虫羽化所需时间不同,害虫羽化所需时间与温度成正比;(3)根据初步鉴别结果,在田间设计3种防治措施,找出对成虫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室内养虫方法和田间防治调查表明,危害肉苁蓉的害虫属双翅目、蝇类,在田间悬挂黄板可以有效减少成虫数量从而减少幼虫对肉苁蓉的危害程度。黄板离肉苁蓉花高度为10~20 cm悬挂时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rn(Herbst)不同虫态(3-4龄幼虫、1-2龄蛹和羽化1天成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歧化酶(SOD)活力在电子束辐照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赤拟谷盗不同虫态的POD活力:羽化1 d成虫〉1-2龄蛹〉3-4龄幼虫;CAT活力:羽化1 d成虫〉1-2龄蛹〉3-4龄幼虫;SOD活力:3-4龄幼虫〉1-2龄蛹〉羽化1 d成虫。辐照处理后,保护酶活力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赤拟谷盗3种虫态POD活力均在500 Gy辐照剂量最高;3-4龄幼虫和1-2龄蛹CAT活力在420 Gy辐照剂量最高,羽化1 d成虫300 Gy最高;3-4龄幼虫和1-2龄蛹SOD活力在420 Gy辐照剂量最高,羽化1 d成虫500 Gy最高。本试验结果有助于阐明电子束辐照对储粮害虫的生理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危害植物盆景的害虫根据其危害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1.食叶害虫主要有刺蛾、夜蛾、卷叶蛾、蓑蛾、天蛾、天蠖、金龟子、天幕毛虫等,大多为咀嚼式口器,主要是幼虫期危害,咬食和啃食植物各部分,食性杂、食量大,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影响生长和观赏。防治方法:剪除并烧毁长有害虫卵的叶片,冬季深翻土壤,人工消灭越冬幼虫、成虫、虫茧等,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金龟子)和趋光性(蛾类)进行人工震枝捕杀及黑光灯诱杀。药剂防治采用80%敌  相似文献   

10.
<正>为明确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在饲料中分别加入含量为0.8、1.6、2.4、3.2和4.0mg/g的茶多酚,观察和统计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饲喂茶多酚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长及体重显著低于未饲喂茶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繁殖及飞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表明,取食不同食物斜纹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重和成虫的羽化率有显著的差别。取食人工饲料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18.11 d),其次为取食甘蓝和大豆(20.13 d和20.45 d)。取食人工饲料幼虫存活率达91.80%,显著高于取食棉花(75.47%)、甘蓝(\{73.68%\})和大豆(72.22%)的处理。幼虫取食人工饲料、甘蓝、棉花和大豆的成虫寿命和产卵前期没有显著性差别,但成虫的产卵期、产卵量和卵的发育历期有显著不同。取食人工饲料成虫的飞行能力显著高于取食甘蓝的处理,而以取食大豆和棉花处理的飞行能力最差。鉴于较差的幼期营养条件并不导致成虫飞翔能力的增加,斜纹夜蛾的远距离迁飞是成虫对羽化后所处不良环境的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12.
卢美光  芮昌辉 《棉花学报》2002,14(2):117-120
用室内转Bt基因棉叶汰选的低抗种群及同源对照种群,测定对田间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叶及常规棉叶的反应.结果表明,抗性和敏感种群在常规棉叶上,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幼虫历期及蛹重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但抗性种群的每雌产卵量降低.抗性种群在转基因棉花上存活随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而出现差异.在7月下旬、8月下旬开始接虫的两代,第10天幼虫存活率,抗性种群比敏感种群提高;而在6月下旬开始接虫,抗性种群与敏感种群一样均不能化蛹,抗性种群化蛹率的提高仅在棉花生长后期(8月下旬开始接虫).比较敏感种群,抗性种群在转基因棉花上幼虫存活率提高,但存活幼虫生长缓慢,幼虫历期延长,蛹重明显减轻.结果表明,低水平抗性种群虽然对转基因棉花有一定适应性,但在转基因棉花上仍然生长发育不正常.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胡萝卜素含量及人工饲料制作方法对七星瓢虫幼虫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胡萝卜素及其他组分组成的不同状态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幼虫进行饲养,对七星瓢虫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成蛹率、成虫数量及体重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以50 mg/kg浓度胡萝卜素及其他组分饲养的幼虫的成蛹率为75.00%±5.00%(n=20)、成虫率为71.75%±2.00%(n=20)、幼虫期为(11.68±0.10)天(n=20),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胡萝卜素饲养组;体重(0.0325±0.0007) g(n=20)则显著低于其他浓度饲养组,蛹期(3.70±0.11)天(n=20)与其他浓度饲养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干粉饲料加糖水的组合饲养的七星瓢虫幼虫的蛹期(3.80±0.06)天(n=20)和体重(0.0357±0.0006) g(n=20)与糊状饲料饲养组的蛹期(3.55±0.10)天(n=20)和体重(0.0345±0.0010) g(n=20)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干粉饲料加糖水的组合饲养的七星瓢虫幼虫的成蛹率57.50%±2.00%(n=20)和成虫率41.25%±5.00%(n=20)均显著高于糊状饲料饲养七星瓢虫幼虫的成蛹率18.00%±2.00%(n=20)和成虫率17.00%±2.00%(n=20),而幼虫期(9.93±0.17)天(n=20)则显著低于糊状饲料饲养七星瓢虫幼虫的幼虫期(11.68±0.16)天(n=20)。50 mg/kg浓度的胡萝卜素组成的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幼虫,其成虫率和成蛹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干粉状人工饲料显著优于糊状人工饲料,研究明确了1组较优的七星瓢虫幼虫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苦瓜叶片提取液对小菜蛾幼虫行为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宏  靳阳  董华  彭永康 《华北农学报》1999,14(4):117-121
用乙醚、丙酮、乙醇三种有机溶剂浸提的苦瓜叶片提取液涂抹白菜叶后饲喂小菜蛾幼虫(Plutella xylostella L.),结果表明,三种有机溶剂提取液不同浓度饲喂试虫,随浓度增高,其取食量逐渐减少,生长速率逐渐减慢,存活率显著下降。其中50%的乙醚提取液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5.
基因枪法转Bt/GNA基因超甜玉米植株的获得及抗虫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甜玉米自交系S1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利用基因枪法共转化Bt和GNA基因,获得了128株再生植株,移栽成活31株,其中26株可育.经PCR检测外源基因整合进玉米基因组中,含Bt基因11株,其中有5株能扩增出GNA基因.Southern杂交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在玉米基因组中.对9株转基因T1代植株叶片室内接虫抗性鉴定,结果显示,5株转基因植株叶片饲喂6 d后明显抑制玉米螟幼虫的发育,幼虫体重增加较少,幼虫死亡率高,表现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干燥条件下不同低龄期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低龄黄粉虫幼虫饲喂不同饲料对幼虫死亡率、体重、化蛹和发育历期的影响。在温度22~28℃、相对湿度30%~45%的条件下,34日龄前饲喂5%奶粉、10%奶粉、100%麸皮、20%玉米粉、40%玉米粉、60%面粉、100%面粉和100%玉米粉8种饲料,后改饲喂纯麸皮饲料,期间不添加其它饲料或水,分别在34日龄和161日龄调查死亡率和体重,每周检查幼虫的化蛹情况。结果表明,34日龄的幼虫体重和死亡率差异极显著,100%玉米粉死亡率(44.00%)最高、体重(0.677 mg/头)最轻,与其它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5%奶粉死亡率(4.33%)最低、体重(1.804 mg/头)最重;各处理对161日龄幼虫的体重影响差异不显著,5%奶粉、10%奶粉和40%玉米粉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总之,低龄幼虫期饲喂高蛋白饲料可使幼虫期的死亡率下降,幼虫发育历期略有延长,化蛹时间相对较为集中,但对大龄幼虫的体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消化率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120尾当年鱼种(初始体重47.8g左右),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I组、II组、III组,每组30尾)在水族箱中进行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I组饲喂基础日粮+0.05%纤维素酶,II组饲喂基础饲料+0.1%纤维素酶,III组饲喂基础日粮+0.2%纤维素酶,每天投喂4次,试验期共饲养49d,探讨外源性纤维素酶对草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草鱼增重率提高,饵料系数降低;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消化率都提高;体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红珠凤蝶小斑亚种幼虫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合理开发利用红珠凤蝶小斑亚种和有效控制其为害,室内用卵叶马兜铃叶片饲养幼虫,研究了红珠凤蝶小斑亚种幼虫的生活习性、取食量和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幼虫有取食自身蜕和相互残杀的习性。1~3龄幼虫取食量较小,为幼虫总食量的5.23%,5龄幼虫的取食量最大,为幼虫总食量的77.11%。取食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取食量相似。幼虫期体重变化呈“S”型。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的掌握大鳞鲃发育早期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对大鳞鲃出膜后的仔、稚、幼鱼生长发育形态特征和生长规律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初孵大鳞鲃仔鱼全长6.80~7.26mm,肛门未开口,为内源性营养;出膜后3d开始少量摄食,营混合营养;出膜后9d,卵黄囊吸收完毕,完全消失,开始外源性营养;19日龄时各鳍形成;55日龄时各鳍发育完善,身体布满鳞片,形态与成鱼相似。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全长生长曲线模型为:L=0.747t+6.168(R2=0.977),体重和全长关系曲线模型为:W=0.003L3.346(R2=0.997)。本研究通过了解大鳞鲃的早期发育特征进一步丰富其早期生活史资料,并对其苗种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中草药对哲罗鲑增重率、死亡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为相关中草药药剂的研制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笔者选用黄芪、当归、甘草、茯苓及贯众5种中草药,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饲料当中鉰喂1+龄哲罗鲑。试验设加药组及对照组,每组30尾试验鱼,按照鱼体重的2.0%分别投喂含不同中草药的饲料,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均设平行。试验结束后,对各组的增重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并采集血液,进行生化指标的测定。测定结果显示,甘草组对鱼体增重效果较好,而茯苓组呈现抑制效果。死亡率方面,除贯众和茯苓,其他试验组均无死亡。生化指标方面,总胆红素在贯众高剂量组有明显升高;甘草低剂量组及黄芪高剂量组尿素氮在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余几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选用的5种中草药皆具有一定免疫促进功能,但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哲罗鲑的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与剂量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