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详细介绍了脂肪的消化代谢特点,阐述了日粮添加脂肪对母猪采食量、产奶性能、产仔性能、血液成分、仔猪性能等方面的作用效果,总结了脂肪添加量、添加时间、脂肪来源及母猪的胎次等对脂肪应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脂肪营养和生理功能认识的深入,多种脂肪产品用于高产奶牛生产中,大量试验结果证明,日粮中添加脂肪对奶牛采食量和瘤胃消化具有影响,作者综述了日粮脂肪在瘤胃内的代谢、日粮中添加脂肪对脂肪酸、干物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和粗蛋白质采食量和瘤胃消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应用脂肪细胞膜免疫技术调控动物体脂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综述了脂肪细胞膜免疫对动物生产性能、屠宰率、胴体品质的影响以及脂肪细胞膜免疫降低动物胴体脂肪的作用机理 ,并展望了脂肪细胞膜免疫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脂肪营养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最新研究结果,并对铜、卵磷脂、肉碱等影响脂肪消化的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5.
肉牛肌内脂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肌内脂肪含量高,大理花纹丰富,肉细嫩、口感好。作者从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主要因素着手,分析了不同的遗传基础、年龄、屠宰部位、日粮等因素对肌内脂肪的影响,为生产优质高档牛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吴润  严丹红  郝葆青 《猪业科学》2005,22(10):56-58
过多的脂肪沉积,不仅降低肉类的质量,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降低肉品脂肪含量的方法,其中脂肪细胞膜免疫技术就是一种新的b可行的b有效的方法。文章就对脂肪细胞膜免疫作用机理、对动物生产性能、屠宰率、胴体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脂肪细胞膜免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脂肪细胞膜免疫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过多的脂肪沉积,不仅降低肉类的质量,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降低肉品脂肪含量的方法,其中脂肪细胞膜免疫技术就是一种新的b可行的b有效的方法.文章就对脂肪细胞膜免疫作用机理、对动物生产性能、屠宰率、胴体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脂肪细胞膜免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脂肪细胞膜免疫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脂肪细胞膜免疫的方法对动物生产性能、屠宰率、胴体品质、血液的影响以及脂肪细胞膜免疫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脂肪细胞膜免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脂肪细胞膜免疫的方法对动物生产性能、屠宰率、胴体品质、血液的影响以及脂肪细胞膜免疫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脂肪细胞膜免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保健》2012,(10):86-86
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的科学家研究了日粮中脂肪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该研究比较了日粮中脂肪来源对猪肉肉质、脂肪酸组成和感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肌肉脂肪分为肌间脂肪和肌内脂肪,肌内脂肪影响着肉质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等。一般来说,肌内脂肪含量高,肌肉肉质细嫩,口感好。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鸡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文章综述了鸡肌内脂肪的形成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鱼虾类脂肪的需要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脂肪含量适宜的情况下,鱼虾类水产养殖动物能够对脂肪充分加以利用。但若饲料中脂肪含量超过适宜范围,就会影响鱼虾对饲料的利用率,从而限制鱼虾生长。饲料脂肪含量过低,不能满足水产动物对脂肪的需要,尤其是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含量过高时,不仅增加鱼虾产品中的脂肪含量,而且损害鱼虾健康,给养殖带来危害。不同的动物种类,对脂肪的需要量不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须结合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理特点、饲料原料以及养殖环境等诸多因素确定适宜的脂肪添加量。1脂肪对淡水鱼生长的影响1.1不同脂肪源对淡水鱼生长的影响不同饲料脂肪源所含的…  相似文献   

13.
脂肪作为肉类中一种重要营养成分,不仅对肉类的营养价值有重要影响,而且脂肪还可以通过其自身含有的各种脂肪酸性质而对肉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脂肪对肉品质中肉风味、口感、嫩度等方面影响,并探讨如何通过改变脂肪来提高肉品质。  相似文献   

14.
营养与猪肉品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除了遗传,多种营养素、饲养水平、屠宰前处理等影响猪肉品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报道进行综述。2饲粮脂肪成分和水平体脂肪来源于猪内源脂肪和饲粮脂肪两方面,饲粮脂肪可直接沉积为体脂,体脂肪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饲粮脂肪的成分。因此,确保体脂肪成分在可接受范围内前提下,可通过选择饲粮脂肪来调控体脂肪成分。限制能量摄入减少了内源脂肪的合成,使沉积体脂中源于内源的比例减少、源于饲粮的比例增加。从饲粮中吸收的脂肪酸,特别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能特异性抑制内源脂肪酸的合成,增加饲粮脂肪成分对体脂成分的影响。饲粮脂肪往往…  相似文献   

15.
脂肪是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一般情况下,猪日粮中的脂肪来源于日粮中的各种饲料。近些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对猪日粮中添加脂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对母猪、幼猪以及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都有较好的影响。现就脂肪的添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于后,以供参考。一、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自Seerley等(1974)发现妊娠109天后的母猪日粮中添加玉米油提高了21日龄仔猪的存活率以  相似文献   

16.
脂肪营养及其在母猪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有关母猪脂肪营养的研究结果,从猪的脂肪营养概况开始,介绍了脂肪在母猪养殖中的关键作用,并对日粮中添加脂肪对于母猪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仔猪成活率等指标的影响,希望为脂肪在母猪生产上的应用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家禽日粮中脂肪的特殊功能 家禽对添加脂肪的利用能力受品种、年龄及添加脂肪类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家禽能有效地利用添加脂肪。据研究,含脂肪多的食糜比含脂肪少的食糜通过消化道要慢得多,这实质上是增加了其他养分被消化吸收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与肉品的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该文首先介绍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其次,再从基因水平阐述各种基因对肌内脂肪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获得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添加脂肪和脂肪酸用以提高日粮代谢能的方法早已被广泛使用。然而,从Sibbald等(1960,1961)开始对脂肪混合物中的单个脂肪或脂肪酸产生疑问以来,研究者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实验,但对饲料中的脂肪、脂肪酸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能提供的代谢能等,仍未能从量的方面加以论证。脂肪的代谢能(ME)在ME的测定中是最难测定的一种,很多因素影响脂肪的消化率,进而影响其ME值。影响因素包括:肉仔鸡的年龄;脂肪和脂肪混合物的协同作用;脂肪链的长度和饱和度(Young和Penner,1960;HaKansson,1974;Young和Garret,1963;Lessire等1…  相似文献   

20.
实验证明,脂肪在饲料中的含量能影响牛的消化吸收率。所用饲料中含有62~76%的麦秆,加入不同量的脂肪后测定去势牛(体重325公斤)对纤维的消化率。实验分两步进行:一、饲料中分别加入整粒棉子、棉子油和动物脂肪,添加量均为6.3%,研究各种脂肪对消化率的影响。二、饲料中分别加入0、2、4、8%的动物脂肪,研究不同添加量对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