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1 2013年养猪业中使用的能量饲料原料比重是否有所改变? 答:我国猪业通常生产和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玉米是猪配合饲粮配方中最常见的能量饲料原粮。除玉米以外,小麦、高粱、大麦、燕麦等也可以作为能量饲料原料应用于猪饲粮的配制。就饲料配方而言,由于不同能量饲料原料的单位质量有效能值不同,因而不同能量饲料原料在猪饲粮配方中的比例一定会有差异。就能量饲料原料在养猪业的消费而言,能量饲料原料比重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能量饲料原料的资源和价格等因素。依据实际调研分析,2012年玉米价格较高(2400元/t),猪饲料中使用小麦很普遍,大猪料中使用量甚至达到50%;而2013年玉米价格较低(2240元/t),小麦价格相对较高(2560元/t),因此,2013年小麦使用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正>问题12013年养猪业中使用的能量饲料原料比重是否有所改变?答:我国猪业通常生产和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玉米是猪配合饲粮配方中最常见的能量饲料原粮。除玉米以外,小麦、高粱、大麦、燕麦等也可以作为能量饲料原料应用于猪饲粮的配制。就饲料配方而言,由于不同能量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3.
<正>1能量饲料概述能量饲料是指自然含水量小于45%、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不高于20%的可饲物质。能量饲料通常所占饲粮的比例最大(50%),因此其在饲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量饲料可分为谷实类(主要是玉米、小麦、  相似文献   

4.
在肥育猪和母猪饲粮中利用小麦替代玉米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占雨  乔家运 《养猪》2012,(4):13-16
近几年小麦与玉米的差价一直维持在150~200元/吨,而且小麦的蛋白质和氨基酸(AA)含量显著优于玉米,因此一些饲料及养殖企业如广东温氏、广西扬翔、湖南九鼎等从去年起都大量采购小麦作原料、减少饲料玉米用量。以小麦代替玉米配合猪饲粮有两点需注意:一是小麦含有较多非淀粉多糖(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和纤维素等),会使食糜变黏而影响养分消化吸收,因此需添加适当的酶制剂;二是蛋白质营养实质是AA营养,因此省去蛋白质指标直接按主要必需AA配合饲粮更好,而小麦必需AA与玉米差异较大,所以用小麦部分替代玉米配制饲粮时,需对能量和主要必需AA进行仔细计算平衡才行,而这非高手难能完成。因此,我们特约在营养与饲料方面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冯占雨先生撰写了一篇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文中引用了2010年美国猪营养指南推荐的最新标准,所列肥育猪、妊娠和哺乳母猪的饲粮配方既包含技术指标也有经济指标,直接可以选用,值得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和蛋白来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胴体性状以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取DLY育肥猪60头[平均体重(81±7.89) kg],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粮能量来源包括玉米和小麦,饲粮蛋白来源包括豆粕和菜粕。4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玉米-菜粕型、小麦-豆粕型、小麦-菜粕型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4种饲粮对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玉米豆粕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②能量和蛋白来源显著影响养分的消化率。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极显著提高了粗脂肪、干物质、灰分、钙和磷的消化率以及能量的利用率(P0.01);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著提高了钙、磷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率(P0.01),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的消化率(P0.05)。③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著提高了猪血清尿素氮的含量(P0.01);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显著提高了猪血清总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④玉米豆粕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5);与玉米菜粕组相比,小麦菜粕组显著降低了肌肉的蒸煮损失(P0.05),显著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P0.05)。由此可见,4种饲粮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猪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且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猪饲料中重要的能量原料,其淀粉含量高,与蛋白原料相比,其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但其含大量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小麦副产物如麦麸、次粉和小麦酒糟及其可溶物在猪营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用于生物燃料生产后的小麦副产物,它们具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水平。此外,小麦含有不同比例的非淀粉多糖,包括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和果胶,这些成分可作为营养成分,但也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在以小麦和小麦副产物为基础的日粮中使用饲用酶可以降低非淀粉多糖对营养和能量消化率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这些饲料成分的饲用价值。此外,一些加工方法,如粉碎、膨化、制粒、超微粉、发酵、青贮等均可提高猪饲粮中小麦的营养和能量消化率。本文对小麦及其副产物在猪营养中的营养价值进行综述,为其在猪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验证微生态培养物饲料添加剂在中试规模的育肥猪中的应用效果,开展本次试验。选择(28±2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50头,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金霉素)和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培养物)。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微生态培养物可明显提高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并且显著降低腹泻率,与抗生素表现出等效的应用效果。研究结论:微生态培养物取代抗生素作为生长肥育猪的饲料添加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猪需要供给平衡饲粮,在这种饲粮中各种养分(包括能量和氨基酸在内)都在适宜的水平。禾谷类籽实是能量和氨基酸的主要来源。在饲料中添加一种或多种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和合成的氨基酸,能满足猪对氨基酸的需要。为了给猪提供适宜、不过量的氨基酸,应考虑采用可消化氨基酸,而不用氨基酸总量,尤其应注意可能引起限制作用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9.
小麦替代玉米对肥育猪生长表现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50日龄,平均体重17.0kg的青海白猪(♀)与杜洛克(♂)杂交的仔猪5窝计2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其中,第1组饲粮含玉米60%,不含小麦,作为对照组;第2、3、4、5组分别以饲粮含15%、30%、45%、60%的小麦等量替代玉米,作为试验组。在添加猪专用复合酶的情况下,通过肥育试验观测玉米被不同比例的小麦替代后对猪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替代玉米作猪饲粮可提高肥育猪的日增重(P>0.05);并表现出增加采食量,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并且小麦替代玉米作猪饲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饲料成本和单位增重成本几乎都随饲粮小麦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饲粮含小麦45%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小麦替代玉米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期以来,我国饲养畜禽的日粮以玉米-豆粕型为主,随着玉米工业用量不断增加,导致饲用玉米日趋紧缺,因此,开发非常规饲料成为解决能量饲料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适口性好,且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因此,在蛋鸡日粮中采用小麦替代玉米作为能量饲料有较大潜力。1我国能量饲料现状玉米是我国配合饲料中最主要的能量饲料,其在配合饲料中约占40%~60%。然而,随着畜禽业的发展,我国饲料供应玉米远远不能满足饲料行业的需求,呈现很大缺口。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饲料工业对玉米的需求量为1.11亿吨,饲用玉米  相似文献   

11.
冯占雨 《养猪》2012,(3):17-19
小麦是美国一种主要农作物,作为能量饲料其饲喂价值与玉米相当。当饲喂生猪时,小麦的能值相当于玉米能值的91%~97%。然而,小麦中标准回肠可消化(standardized ileal digestible,SID)氨基酸,特别是色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比玉米中的含量更高。当可消化能和氨基酸平衡时,与饲喂玉米饲粮的生猪相比,饲喂小麦饲粮的生猪可以同样高效生长,并且肉品质与其相当。小麦中含有多种非淀粉多糖(NSP),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这可能会妨碍营养物质的消化。然而,小麦NSP对猪的影响好像比家禽要小。最近的报告表明不同种类小麦的消化能(DE)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该根据小麦的总化学成分和预测方程对其能量含量进行准确估算。生猪可以忍受的小麦粒度范围较大,但500~1 000微米的粒度更好。与玉米相比,生猪对小麦中磷的消化率更高,但如果饲粮中添加了植酸酶,磷的消化率会提高。检测小麦中的霉菌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浓度,并且测定损害粒和外壳破损粒的总量也应该作为评估猪饲料用小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猪只保育和生长阶段分别选择90头猪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设2个重复,分别喂给玉米-豆粕型饲粮、小麦-豆粕型饲粮和含0.1%师大酶的小麦-豆粕型饲粮。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豆粕型饲粮中添加0.1%师大酶可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其中保育阶段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较其它两组分别为极显著提高(P<0.01)和显著提高(P<0.05),生长阶段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较其它两组均为显著提高(P<0.05)。腹泻发生率也以小麦加酶组最低。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在保育和生长两阶段,小麦-豆粕型饲粮和玉米-豆粕型饲粮的饲喂效果十分相近(P>0.05)。  相似文献   

13.
小麦代替猪日粮中的玉米,可节省能量饲料的用量,同时降低饲料成本。比较了小麦与玉米的营养组成,分析了小麦在猪饲料中替代玉米的可行性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猪饲粮颗粒大小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守群 《养猪》2006,(1):5-7
减小饲粮颗粒能增大谷物的表面积,从而使其充分地与消化酶接触并加剧了它们的反应,而且也使生产过程中拌料和混合处理更加均匀。但是,饲料过细又会增加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成本,并可能使饲料结块,产生更多粉尘以及增加猪胃溃疡的发生。诸多研究表明,饲粮颗粒大小及其一致性对猪生产性能有较大影响,而且,在猪不同生理阶段适宜的饲粮颗粒大小不同,饲粮中不同原料的适宜颗粒大小也不同。现就饲粮颗粒大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作一综述。1饲粮颗粒大小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减小饲粮颗粒能改善生长猪生长性能,提高饲粮消化率,但饲粮中不…  相似文献   

15.
张永泰 《养猪》2002,(3):9-9
1 高黏度谷物作能量饲料需添加专用酶制剂 小麦、大麦、稻谷为高黏度谷物,其种皮、护颖和皮壳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的非淀粉多糖(NSP),其中尤其是以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能吸收大量水分,使食糜黏度提高,严重影响养分消化吸收,降低猪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因此,以小麦、大麦、稻谷代替玉米作猪饲粮的能量饲料,需添加以本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为主体的复合酶制剂(如溢多酶 838A,添加量0.7—1.0kg/t),以降低食糜黏度,改善消化,提高增重与饲料转化效率(见表2饲粮1—1不加酶与1—2加酶的饲养效果对比).……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饲料中磷、钙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2个4×4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粮中不添加植酸酶)和加酶组(植酸酶浓度为500 FTU/kg饲粮)。以8头始重为35~40 kg的杜长二元杂种阉猪为试材,运用平衡试验法,研究植酸酶对小麦、稻谷和高粱3种植物性饲料中磷、钙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限量饲喂,即在满足维持能量需要的基础上,满足生长能量需要的80%饲喂。结果:①试验猪的平均日增重稍低于该品种正常饲养条件下的平均日增重,但加酶组与对照组比较,试猪的平均日增重均较高。②试验测得,与对照组比较,添加植酸酶使小麦、高粱和稻谷中的总磷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27.64%、47.87%和41.84%,3种饲料多重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小麦、高梁和稻谷饲粮组磷的沉积率分别是提高27.98%、47.35%和40.63%,3种饲料多重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③钙的表观消化率,加酶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④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加酶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改善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显著提高饲料原料中磷的表观消化率,也提高了饲粮中钙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7.
正以干物质计,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粗纤维含量低于18%的一类饲料即为能量饲料,动植物油脂就是能量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谷实类、糠麸类等的能量饲料在动物饲粮中所占比例最大,一般为50%~70%,对动物主要起着功能作用。近几年来,油脂作为能量饲料在畜禽饲粮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本文就以油脂饲料的应用和推广做一综述。1饲粮中添加油脂的目的1.1油脂的能值高油脂总能和有效能远比一般的能量饲料高,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60头初始体重为(88.16±8.0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分为4个处理组,采用2×2因子设计。试验日粮包括2个消化能水平(正常能量组:14.22 MJ/kg;高能组:16.21 MJ/kg,以10%椰子油替代10%玉米淀粉)和2个精氨酸添加水平(0%和1%)。结果表明:高能组可显著降低猪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和饲料增重比(P<0.01);精氨酸的添加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和精氨酸水平对猪的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高能组可极显著提高猪背最长肌剪切力(P<0.01),降低肌内脂肪含量(32.39%,P>0.05);在高能组饲粮中添加精氨酸可提高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肌肉剪切力(P<0.01),而在正常能量组饲粮中添加精氨酸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和精氨酸水平对肌肉剪切力的影响有交互作用趋势(P=0.061)。由此可见,育肥后期饲粮添加椰子油可提高消化能浓度,能显著改善饲料利用率,但不利于猪肌内脂肪的沉积,提高了肌肉剪切力,而在高能量饲粮中添加精氨酸则有助于提高肌内脂肪含量,降低剪切力,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19.
冯占雨 《养猪》2007,(1):17-18
对于母猪群体来说,营养、饲养、基因、设施和繁殖管理等方面的合理措施是提高整体繁殖性能和利用年限的最重要手段。饲料添加剂不应只作为掩盖某一方面不足的措施,而应该作为单独手段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与应用在保育仔猪和生长猪上的传统玉米-豆粕型饲粮相比,繁殖母猪饲粮需要额外添加一些添加剂和原料才能取得最佳生产性能。本文将对L-肉碱在母猪饲粮中应用进行阐述。此外,哺乳母猪饲粮添加脂肪来提高能量浓度;妊娠母猪饲粮添加大豆皮和小麦麸来提高饲粮中纤维含量和稀释能量浓度;繁殖母猪饲粮中连续或阶段性添加抗菌剂来控制疾病已成为共识,这里也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20.
背景 猪营养团队(Mike Tokach,Joel DeRouchey等人)在堪萨斯州立大学养猪经济会议提出:由于谷物成本的升高,低能量、高纤维饲粮的应用将持续增加.最近几年来,由于原料价格的快速增长,养猪生产者都在尝试探索出几种可替代原料和替代配方,以降低饲料成本.对于生产者,一种可行的策略就是降低饲粮中能量含量,去除饲粮中的油脂或使用能量低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