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生长在被污染的水体中,通过呼吸、体表以及食物链等途径,常常把毒物蓄积在体内,当人们在利用它们时由于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危及健康,这是人所共知的现象,国内外亦有大量报导。日本轰动世界的水俣湾的“水俣病”及四日市的“骨痛病”就是由于人们食用汞、镉含量过高的水产品而引起的人体中毒事件的突出例子。因此测定生物体内的毒物物量是考察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对食品中有毒物质的含量制订了卫生标准,因此测定生物体内的毒物含量也是检查食品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我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情报》1972,(5):32-33
重金属汞对鱼类的污染,在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历有发现.各国人民对汞污染鱼类日益重视。纷纷督促政府当局要求采取措施.以防止“汞”中毒。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以下简称中心)是经过国家认监委认证的质检机构,具有对海洋系统及农业系统各类检测、监测任务出具公证数据的资质。中心实验室在历年来的检测任务中承担各类海洋任务较多,而其中海水中的重金属汞元素是必检项目。目前中心实验室采用标准方法 GB 17378.4-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中的原子荧光法》来测定海水中的重金属汞。原子荧光法是我国目前一种技术成熟的元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重金属元素铅、镉、汞测定是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必检项目。通过长期使用GB/T 5009系列标准对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对铅、镉、汞这三种元素的检验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合并,经过标准贻贝粉(编号GBW 08571)进行验证,证实了改进的可行性。方法改进后我们检验工作的效率和速度得到了提高。现就此改进内容加以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苏州独墅湖主要经济鱼类的化学成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独墅湖八种经济鱼类鱼体元素分析结果为:同样条件下,同种鱼元素含量相对稳定,不同鱼类对元素吸收、富集不同。各元素在鳃比肌肉易富集。鲫及团头鲂中铅超过食品卫生标准,鲌中汞超过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6.
国外简讯     
日本污染严重使鲜销鱼转向加工 1973年日本水产加工品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沙丁鱼、秋刀鱼、青花鱼等鱼种的渔获量有所增加;其次是从去年年初连续发生的汞、聚氯联苯等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使鲜销的鱼都转向了加工部门。下面是日本农林省  相似文献   

7.
鲤鱼等五种鱼肌肉中的无机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鲤鱼等5种淡水鱼肌肉中15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了鱼肌肉中无机元素的存在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关系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鱼肌肉中15种元素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排列为K>P>Mg>Ca>Na>Fe>Zn>Pb>Cr>Cu>Ni>Mn>Hg>Cd>As;鱼体对微量元素有很强的富集作用,10种微量元素在5种鱼肌肉中的平均富集系数在2.0-9230之间,其中以汞的富集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8.
<正>虾虎鱼类是一种沿岸水边常见的中小型鱼类,杂食性,善爬行,多数穴居,离水较长时间不死亡。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可口,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沿海居民喜爱的食物。但其个别种类具有河鲀毒素,特别是云斑裸颊虾虎鱼,据报道我国台湾岛、海南岛都有误食该鱼中毒事件乃至死亡事件;大陆沿海自2007年发生第一例中毒事件后,粤西徐闻、雷州沿海偶有发生食用虾虎鱼类中毒事件,导致多人中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2014,(7):11-11
<正>汞是一种可以全球传输的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前期研究指出,青藏高原的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中汞的含量很低,是全球汞分布的背景区域之一。然而,关于青藏高原野生鱼类汞含量及富集作用的研究仍相当缺乏。日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开展了青藏高原野生鱼类汞含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高原水体汞含量非常低的背景下,野生鱼体的汞含量相对较高,具有显著的富集作用,这与我国其他地区相对高汞污染环境中鱼体汞含量相对较低的结果形成鲜明对照。研究发现,高原特有野生鱼类在低温寡营养环境中具有极低的生长率和较长的寿命、较低的甲基汞去除率以及该地区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高效的甲基汞富集等,这些是造成汞富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今年七月初,我县江口乡新来桥村发生一起误食有毒之鱼而引起的严重中毒事件。事情是这样的:七月初的一天,来桥村的农民邱法清等8人从江口街集市上买来一种俗称“泥涂蛋”  相似文献   

11.
条斑紫菜 ( Porphyra yezoensis)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北部和黄、渤海沿岸以及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沿岸 ,是我国长江以北 (主要在江苏、山东等地 )、日本和韩国人工栽培的主要品种。条斑紫菜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高矿物元素和高维生素的天然海藻功能食品 ;由于富含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鸟苷酸 ,是餐桌上的传统佳肴汤料。现代医学证明条斑紫菜富含海藻多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元素和保健成分 ,在降血压血脂、健脑益智、增强免疫、抵抗衰老及预防营养缺乏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紫菜栽培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汞的生物甲基化和在食物链中的积累、放大作用,水产类膳食汞的摄入被认为是人体甲基汞负荷的主要来源。三都湾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各类水产生物养殖面积1.5万hm2,年产量22.5万t。为评估甲基汞的健康风险,2004年在该湾采集海水样品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11个、养殖鱼类样品31个以及养殖贝类样品4个,用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海水、沉积物和养殖生物总汞含量测定,对三都湾渔业环境汞污染现状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评价。三都湾海水总汞含量范围在0.015~0.046μg/L,计(0.027±0.009)μg/L;沉积物总汞含量范围在0.055~0.113mg/kg,计(0.074±0.013)mg/kg,养殖贝类总汞含量范围在0.004~0.011mg/kg,计(0.008±0.005)mg/kg,与福建沿岸近20年来的其他相关调查结果相接近。养殖鱼类总汞含量范围在0.012~0.084mg/kg,计(0.032±0.006)mg/kg。通过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三都湾鱼、贝类体总汞平均含量近30年来一直波动于鱼类汞含量的下限(0.05mg/kg)区间,与海水和沉积物汞的含量水平和变化趋势基本相对应;与美国、日本最近公布的鱼、贝类汞含量进行比较,三都湾牡蛎汞平均含量与日本的太平洋牡蛎和美国的牡蛎较接近,但三都湾牡蛎汞含量的最大值(0.011mg/kg)比日本、美国的牡蛎汞含量的最大值(0.250mg/kg和0.130mg/kg)低得多;三都湾大黄鱼、汞平均含量(0.026mg/kg和0.036mg/kg)和最大含量(0.084mg/kg和0.053mg/kg)均比美国的大西洋石首鱼(0.072mg/kg和0.148mg/kg)低;三都湾的鲈鱼汞平均含量(0.056mg/kg)低于日本的鲈鱼(0.100mg/kg)和美国的红鲈(0.128mg/kg)。后二者汞含量最大值(0.510mg/kg和0.625mg/kg)分别是三都湾养殖鲈鱼(0.075mg/kg)的6至8倍。三都湾海水、沉积物、贝类总汞含量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养殖鱼、贝类符合国家、WHO及欧盟的水产品汞限量要求。以100g/(人d)的水产类摄食量估算,食用鱼、贝类汞摄入量分别占JECFA推荐的汞临时性周可承受摄入量PTWI值的8.4%和2.9%;用总汞数据估算甲基汞摄入量分别占PTWI值的26.4%和9.0%。采用美国EPA设定的甲基汞RfD值估算,食用鱼、贝类甲基汞摄入量分别占60.3%和20.6%。三都湾沿海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引起的汞暴露健康风险小。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4月,葡萄牙通过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印尼一批次水产品汞超标。该批被通报的水产品为金枪鱼罐头,目前未被分销,已通知当局。金枪鱼产品营养价值极高,富含DHA、EPA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健脑益智延寿之功效,同时口味极佳,是国际公认的高档水产品,目前世界上主要消费国是日本,以生鱼片、鱼片寿司等为主要消费方式;其次是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产品形式主要有金枪鱼排、金枪鱼肉松和金枪鱼罐头等。但由于金枪鱼、鲨鱼、金目鲷等大型鱼类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容易富积汞等重金属,进入体内后易形成毒  相似文献   

14.
采用HNO_3-H_2O_2-H_2O体系对样品进行微波消解,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中华绒螯蟹体内砷、镉、汞、铅等元素含量。各元素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228~0.0342μg/L,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方法回收率为95.8%~99.7%,相对标准偏差(N=6)为1.72%~4.31%。用该方法测定FAPAS质控物质T07279QC,各元素测定值与标示值吻合,该方法省时快速,可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适用于中华绒螯蟹中砷、镉、汞、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水质污染中,汞的危害极大,它能在鱼体中大量积累。当鱼类汞的积累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后,就对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寻找一种方法,可以使被汞污染鱼体中的汞排出,则成为渔业生产和食品卫生方面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外有过介绍,国内尚未见正式报道。我们采用汞慢性积累试验的金鱼,在饵料中加入甲壳质、半胱氨酸等添加物,来观察鱼体中排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亦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在提倡食鱼健脑的同时,应注意保持一个度。日本政府很重视水产品的汞含量问题。因为国民平时每天对汞摄入量的87.6%来自鱼贝类。因此,现将日本对鱼贝类汞含量的研究调查文献译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种治疗小瓜虫病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陆水产》1993,(3):21-21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是一种比较难治的鱼类寄生虫病。以前使用效果比较好的硝酸亚汞、醋酸亚汞由于汞的附积,残留危害性大,目前已禁止使用。而中草药辣椒粉和生姜合剂,由于药效不稳定也很少运用,现介绍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汞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汞,俗称水银,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具有流动性,在常温条件下就已经开始挥发。汞的蒸气是有毒的,而汞和它的化合物都是很危险的有毒物质。1汞的污染汞主要以单质汞、无机汞和有机汞形式存在。现在世界上约有80多种工业生产需要汞作原料或辅助材料,每年散失在环境中的汞估计达5000t。汞的污染来源有煤的燃烧、有色金属开采的矿区、提炼金属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水产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已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和重视,水产品重金属污染在世界范围来说是一个较普遍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加拿大、美国、日本因河流被污染,大量鱼、贝类的汞含量超过规定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害,通常水产品中需要重点监测的重金属项目有无机砷、铅、镉和甲基汞,其中砷属于非金属,但常将其纳入重金属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因食用织纹螺(Nassariusspp.)导致的中毒事件在中国沿海屡有发生。由于中毒患者的症状与麻痹性贝毒中毒症状相似,因此,许多中毒事件被归咎于麻痹性贝毒,认为织纹螺中的毒素与邻近海域的有毒赤潮有关,但也有研究发现螺体内存在河豚毒素。对此,本研究应用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柱建立了河豚毒素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对造成2002年和2003年两次中毒事件的织纹螺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批织纹螺样品中均含有高浓度的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包括三脱氧河豚毒素、脱水河豚毒素和单加氧河豚毒素等,而且两个织纹螺样品中的毒素组成非常相似。因此,导致这两起中毒事件的致毒因子是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江苏和福建两地织纹螺中毒素组成的相似性显示两地织纹螺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毒素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