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某猪场发生以发烧、呼吸困难、关节肿胀为主要症状的疫情,给猪场造成了很大损失,通过现场诊断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确诊为猪圆环病毒、巴氏杆菌及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经药敏试验筛选出丁胺卡那霉素等敏感药物,采取以控制细菌感染为主的综合措施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2.
潜江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以发热、呼吸困难、关节肿胀为主要症状的疫情,给猪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通过现场诊断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确诊为猪圆环病毒、巴氏杆菌及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经药敏试验筛选出丁胺卡那霉素等敏感药物,采取以控制细菌感染为主的综合措施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3.
济源市某猪场保育仔猪突然发病,以拉水样稀粪、气喘、体温升高、严重消瘦、有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皮肤上有红斑、有眼屎为主要症状,剖检为肺粘连严重,发病率80%-90%,死亡率30%。用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瘟病毒、圆环病毒及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对其采取隔离病猪、全场紧急补防猪瘟疫苗、配合使用免疫调节剂、全场彻底大消毒、改善卫生和饲养管理条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注射等针对性防控措施,逐渐控制了疫情发展态势,大大降低了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辽宁省沈阳市某猪场674头保育猪出现以气喘、关节肿胀,个别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死亡疾病。通过临床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方案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对猪只的危害较为严重,分析了病猪混合感染后的发病状况、流行现状,以便广大养殖户认清该病的发生机理和诱发因素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和母猪的繁殖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猪感染圆环病毒后,可导致猪群特别是仔猪阶段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容易继发或并发其它传染病。主要有蓝耳病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猪溶血型链球菌等。故而,猪圆环病毒又称为猪的“艾滋病”。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一起副猪嗜血杆菌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病例,阐明了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时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探讨了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时应采取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和综合防制措施等,为预防和治疗副猪嗜血杆菌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提供了有效的借鉴经验,促进了养殖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市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以断奶后保育猪突然发病,发热,贫血,下痢,关节肿大,呼吸困难,衰竭为主要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测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通过采取合理用药和防制措施,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工作,确定一例由猪圆环病毒、猪丹毒、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病例,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一起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病例,阐明了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时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探索了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时应采取的诊断方法和综合防制措施等,为养猪业可能发生的猪圆环病毒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猪瘟、猪圆环病毒及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介绍了剖检病变,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毒2型简称PCV2,易导致淋巴细胞发生增殖,造成免疫细胞开始出现凋亡,严重破坏猪的免疫系统。该文针对1例病猪,通过发病状况、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分析,确诊为该疾病是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还提出药物治疗以及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等相关疾病的主要病原,主要危害仔猪,引起猪的免疫抑制,造成继发感染。文章对1例病猪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从而进行药物的治疗与预防探索,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山西省晋中市某规模猪场为例,介绍了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测方法,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可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连云港市灌云县某猪场不断发生以发热、呼吸困难、下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使用多种药物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控制,后将病死猪材料进行实验室病原检测,确诊为猪圆环病毒、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通过做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连城县某猪场饲养母猪300余头。2014年8月,发现120多头平均体重约为18 kg保育猪发生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大量小猪出现死亡,死亡率达到65%。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猪只体温升高,达到40-42℃,精神萎顿,消瘦,厌食,呼吸困难,生长缓慢;部分患猪行走困难,运动缓慢,甚至卧地不起;有的猪只后肢关节肿胀;有的腹泻、被毛粗乱和黄疸。经检查诊断为猪圆环病毒2型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PCV是一种无囊膜的单股环状DNA病毒,现已知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其中PCV-1普遍认为无致病性,而PCV-2可造成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断奶猪和育肥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仔猪的先天性震颤(CNS)等疾病,并可造成免疫抑制,给养猪业的疾病防治带来巨大困难。猪副嗜血杆菌又称革拉瑟氏病,该菌  相似文献   

18.
黎江  李军  余艳娟  曾芸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123-124
2008年2月,广西北海某养猪场饲养的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发生了以高热稽留、皮肤发绀、关节肿大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导致30%的发病猪被淘汰。从发病猪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该病的正确  相似文献   

19.
目前,猪场疫病混合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013年10月,广西省某集约化猪场约6周龄猪群发生以高热、皮肤发绀、呼吸困难、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并结合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综合诊断,最终结果显示,导致该猪场大规模发病并死亡的主要病原包括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是典型的混合感染导致大规模发病及死亡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临沂某猪场猪群出现消瘦、皮肤苍白、关节肿胀及腹式呼吸等临床症状,实验室剖检可见心脏有胶冻样渗出,淋巴结肿大及"绒毛心"等现象,无菌采集病料,进行PCR诊断,结果显示:引发该猪场猪群发病的主要病因为猪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