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清是生产干酪或干酪素时的副产物,它是一种总固体含量在6.0%~6.5%的不透明的浅黄色液体,固形物占原料乳总干物质的50%。乳清含有70%以上的乳糖,含15%左右的蛋白质(乳清分离蛋白WPI、乳清浓缩蛋白WPC)。它是一种很有营养价值的原料,是优质钙的来源,并且具有许多独特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2.
张翠英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6,28(4):174-175,177
本文以肽酶在pH8.0、温度45℃,[E/S]3%的最适条件下水解乳清蛋白,经脱苦处理后,生产乳清多肽营养饮料;当白砂糖8%、酸0.15%、木糖醇4%时,乳清多肽饮料品质最好,含有大量人体易吸收的小分子肽,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乳制品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酵乳清饮料的加工乳清是生产干酪的副产品.每10千克鲜奶生产1干克干酪·同时生产出9千克乳清副产品。乳清中仍含有近50%的乳固形物,主要成分是乳糖、蛋白质、无机矿物质、脂类和维生素。利用乳酸菌对乳清进行发酵.不仅保留乳清的营养价值.而且经过发酵产香.可使乳清清香可口.酸甜适度.适于饮用。1.加工材料:①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②乳清。不含任何抑菌物质的乳清.其酸度不超过27°T.2.工艺流程:乳清→加糖→灭菌→冷却→接种→发酵→罐装→加热保温→冷却。3.操作要点:①加工干酪的乳清要确保不含任何抑…  相似文献   

4.
1 发酵乳清饮料的加工技术 乳清是生产干酪的副产品,每10千克鲜奶生产1千克干酪,同时生产出9千克乳清副产品,乳清中仍含有近50%的乳固形物,主要成分是乳糖、蛋白质、无机矿物质,脂类和维生素,利用乳酸菌对乳清进行发酵后,保留乳清的营养价值,并且发酵产香,除去了乳清的不适口  相似文献   

5.
乳清蛋白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乳清蛋白在乳粉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探讨了乳清变性程度对乳粉生产加工和保质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原料奶经过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后,乳清蛋白变性率分别为6.15%、18.45%、58.4%和10.8%。在整个乳粉生产加工过程中,乳清蛋白的变性率为90%~93、8%,控制温度和时间可获得不同变性程度的乳粉。  相似文献   

6.
以膳食纤维和低聚木糖为功能因子,制成一种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膳食纤维保健酸奶。通过研究,提出了膳食纤维保健酸奶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其最佳生产配方为:膳食纤维添加量1.5%,低聚木糖添加量0.30%,白砂糖5%,复合稳定剂0.6%;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20MPa,杀菌温度95℃,杀菌时间300s.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3h。  相似文献   

7.
牛乳中未变性乳清蛋白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滤法结合双缩脲比色法测定牛乳中未变性乳清蛋白含量,并测定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及回收率。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0.0146x+0.0093,R^2=0.9955,检测精密度为1.34%-2.12%,回收率为96.16%-109.15%,平均101.63%。本研究表明用双缩脲法快速测定牛乳中的未变性乳清蛋白操作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乳清浓缩蛋白改善脱脂发酵乳饮料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乳清浓缩蛋白WPC80对脱脂发酵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脱脂发酵乳饮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乳清浓缩蛋白,通过粒径分析、离心分析以及稳定性扫描等分析手段对发酵乳饮料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当乳清浓缩蛋白添加量为30%时,发酵乳饮料的平均粒径最小、离心沉淀率最小;稳定性扫描结果表明:乳清浓缩蛋白添加量为30%时,产生沉淀的趋势明显小于全部脱脂乳粉制作的发酵乳饮料.  相似文献   

9.
吴锦瑞 《饲料广角》2009,(12):40-43
以杂交狼尾草草浆为基础.进行菌体蛋白饲料生产及其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料在63%含水量、初始pH值6.0、温度为30℃的条件下用黑曲霉进行一次发酵,后用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二次发酵.可以获得粗蛋白质含量为20.9%的菌体蛋白饲料。用占日粮43.0%的菌体蛋白饲料进行养兔是可行的,在不影响增重的前提下.与对照组相比可以节约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的11.3%.  相似文献   

10.
用开菲尔粒为菌种发酵牛奶,经二次配料,筛选了最佳工艺,制成一种集营养、功能为一体的活性乳饮料。结果表明,以50%酸奶基料,42.7%纯净水,7%白砂糖,0.3%PGA,按照本文所制定的工艺,生产出的开菲尔饮品稳定性好、口感滑爽、风味优良。  相似文献   

11.
牛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αv的基因克隆及分子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发现,4种整联蛋白αvβ1、αvβ3、αvβ6、αvβ8能够介导口蹄疫病毒感染自然宿主,其中αv是4种受体的共用亚基。本试验对牛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αv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对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牛αv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含有3147个核苷酸,编码1048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由30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域由957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由29个氨基酸组成,胞浆域由32个氨基酸组成;在890和891位氨基酸之间有1个蛋白酶裂解位点(KR-D);胞外域含有13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XT/NXS)、2个Ca^2+结合位点[DX(D/N)XDGXXD]、18个半胱氨酸残基。该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DQ871215。牛αv基因与猕猴、家鼠、犬、人、鸡的α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0%、85.7%、90.1%、91.2%、73.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7%、91.6%、96.3%、95.0%、81.6%。牛αv亚基存在复杂多变的二级结构,这是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分子基础,其中1-30位、988-1017位氨基酸区段疏水性较强,形成表面蛋白结构的可能性较差,分别是该亚基的信号肽和跨膜区。本试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口蹄疫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得的乳清蛋白抗氧化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副产物少,有发酵的芳香,安全无毒。主要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乳清蛋白抗氧化肽,通过菌株的筛选及乳清蛋白肽制备条件的优化,得到乳清蛋白肽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选择瑞士乳杆菌CICC 22818发酵最终水解度为9.36%,菌株活力达到8.5 LogCFU/g,且产酸能力较强,因此选择瑞士乳杆菌CICC 22818作为最终发酵菌株。发酵乳清蛋白的最佳工艺为:乳清蛋白含量10%,发酵时间63 h、发酵温度43.3℃、接种量3.5%,此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6.4%,同时乳清蛋白肽纯化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到35.62%,·O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20.58%。  相似文献   

13.
用明胶作为固定化乳糖酶的载体,研究载体的用量、交联剂的浓度、酶用量、制备的pH和混匀搅拌时间对固定后乳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15%(w/v,下同)的明胶为载体,0.5%(w/v,下同)的戊二醛为交联剂,酶用量为0.05%(w/v,下同),在pH7.2,混和搅拌时间为3min的条件下制备固定化乳糖酶,其酶活力回收率可达78.12%,重复回收使用7次后,酶活力还可以保留75%以上。  相似文献   

14.
运用超滤、离子交换技术对生产干酪排出的副产物乳清进行处理,合理添加碳水化合物,强化营养素,利用天润公司自行分离筛选出的乳酸菌、酵母菌菌株,对乳清进行发酵,生产出具有某些保健功能的乳清饮料。本文内容包括了菌种制备、工艺流程、技术指标等,并对影响乳清发酵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利用米曲霉固态发酵利用率较低的动植物蛋白原料.生产优质的复合蛋白饲料。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以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氨基氮含量及酶活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对基础底物的配比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试验表明,最佳原料配方为:血粉30%、棉粕26%、羽毛粉4%、麸皮35%、玉米粉5%;硫酸铵最适添加量为1%;最佳发酵条件:初始pH为6,固液比为1.0:1.0,接种量为2%.250mL的三角瓶装量为20g,发酵时间为60h。[结论]发酵产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氨基氮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比未发酵的产品分别提高82.68%、379.97%和12.91%(P〈0.05),蛋白酶的最高酶活达到2341.83U,g。  相似文献   

16.
以大米和鲜乳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一种大米活性乳酸菌饮料,确定其工艺流程为:先将大米淀粉用双酶法进行酶解,酶解液煮沸后再使其与灭菌的鲜乳混合,经接种乳酸菌发酵制成大米酸乳,再与其他物料调配即可。最佳配方为:50%大米酸乳,7%蔗糖,0.4%复合稳定剂,0.15%乳化剂,0.06%柠檬酸。  相似文献   

17.
优化试验研究了益生菌发酵乳清饮料pH值与益生菌接种量、后发酵时间和乳糖添加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同时正交试验对发酵后的乳清进行风味的调配。结果表明:乳清发酵饮料的最佳后发酵条件为:乳糖添加量为6%、益生菌接种量为7%、后发酵时间8 h,发酵好的乳清再添加甜味剂蛋白糖0.08%、稳定剂CMC 0.3%、香芋香精0.1%,所得乳清发酵饮料的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乳清制备工艺,以脱脂牛初乳为原料,研究通过酸沉酪蛋白方法制备高质量乳清。综合考虑酸的种类、强弱和乳清中IgG的活性变化,确定了酸沉酪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0.8mol/L乳酸调脱脂乳pH值至4.3,加水至干物质终质量分数为10%,45℃水浴15min,4000r/min离心5min。经检测所制备的乳清中IgG活性含量仅损失3.05%。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白酒糟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物的PH值,发酵时间的长短以及几种优质饲用菌的选用,在最适实验条件下生产的优质生物蛋白饲料产品,其粗蛋白含量由18.1%增加到27.65%-32.46%,单宁含量由7.45%下降到2.38%-2.98%。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乳业》2001,(6):33
虽然目前采用的瓶装酸奶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都是比较传统和成熟的,但在大规模生产中,不断提高和改进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和广大消费者的要求,仍是我们当前需研究的问题,目前瓶装酸奶产品质量的主要缺陷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产品外观上的缺陷 主要是乳清分离现象尚难有效控制。所谓乳清分离,通俗讲即是酸奶的出水现象,这是广大消费者比较直观可反映的问题。酸奶出水的主要原因在于: 1. 总干物质含量偏低,尤其乳蛋白质含量不足,可直接影响酸奶凝块的硬度,而引起乳清的析出; 2. 由于酸奶发酵过程中酸生成过度而引起乳清分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