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晶  李向民  孙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31-12033
[目的]研究叶面喷硒对水稻不同部位含硒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向水稻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时期水稻茎、叶、穗的含硒量。[结果]叶面喷硒可明显提高水稻中硒含量,大米硒含量随喷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水稻叶、茎、稻谷和大米的硒含量分别从对照的0.85、0.14、0.12、0.03 mg/kg上升至5.48、1.32、2.01、1.37 mg/kg,分别增加了544.7%、842.8%、1 575.0%、4 466.7%。经施硒处理的水稻,低硒处理(50 mg/kg)叶的含硒量随采样时间的延迟前期降低,后期略有上升,其他处理叶的含硒量随采样时间的延迟而逐渐降低;茎和稻谷的含硒量均为随采样时间的延迟前期上升,后期降低。[结论]喷施100 mg/kg浓度的亚硒酸钠可满足富硒大米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土壤栽培条件下外施硒对水稻含硒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水稻在不同类型土壤上栽培对其不同部位含硒量的影响,采用沙土、水稻土、黄棕壤分别栽培水稻,向水稻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药液,并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时期水稻茎、叶、籽粒的含硒量.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土壤栽培水稻、施用外源硒的情况下,叶、茎秆、籽粒等部位含硒量均有所提高,水稻各部位含硒量与施用外源硒的浓度大致上呈现正相关,含硒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不同土壤栽培变化规律不一致.由此可知,施用外源硒的对水稻各部位含硒量的增加效果尤为明显,特别是籽粒的含硒量.  相似文献   

3.
稻田种植紫云英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杏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9):62-62,85
紫云英是水稻产区主要绿肥作物之一,它具有很强的固氮和聚硒能力。为进一步探索紫云英对土壤硒、外源硒和水稻籽粒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稻田种植紫云英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紫云英对硒的吸收效果明显大于水稻对硒的吸收,通过叶面补施微量外源硒,能显著提高稻种米中的含硒量,同时对水稻也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含硒量高低与人体硒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硒摄入量的不足对人体健康将造成潜在威胁。而广大的水稻产区多属于缺硒或低硒地区,开展富硒水稻的应用研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硒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关系在水稻生产上施硒肥,不但可以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增强水稻抗逆性及减轻重金属铬、镉、铅等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在贫硒地区施以一定浓度的硒肥可提高水稻产量,结实率提高3.172%~12.107%,水稻产量提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富硒水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理、进化和人工选择的原因,水稻中的硒素含量因品种类型而异,且差异很大。为更好地开发黑龙江省富硒水稻资源,通过田间试验对黑龙江水稻品种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结果表明:同一积温带不同品种间水稻硒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第二积温带品种间差异最大,含量最高的水稻品种含硒量为83.73mg·kg~(-1),是含硒量最低品种11.78mg·kg~(-1)的7倍。相同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平均硒含量差异都极显著,表明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供硒水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水稻对硒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盆栽土培与水培相结合,以亚硒酸钠的形式供给不同水平的硒,研究了水稻对硒元素的富集作用以及硒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硒作微肥,适量施用,能增强根系还原能力,促进分蘖,增加产量,提高籽粒含硒量;水稻耐受硒的程度与其生长期和土壤的持硒能力有关。高硒环境在水稻生育前期对水稻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富硒地区玉米油中硒及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硒地区产地的玉米种子为原料制备玉米油(毛油),并对玉米油中硒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富硒地区玉米油硒含量为普通地区玉米油的22倍。通过油脂提取,皂化分离过程所得的相关产物中,玉米后的含硒量最高,其次是玉米粉,玉米油,脂肪酸,不皂化物的含硒量相近,均远低于玉米粕和玉米粉的含硒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的富硒降镉效应及适宜施用环境,为富硒降镉型叶面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配制4种配方的含硒叶面肥,分别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和富硒高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水稻成熟后测定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和镉含量.[结果]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稻田中,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精米均有富硒降镉效果,配方1~4处理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分别比CK增加57.3%、83.4%、27.1%和108.6%,镉含量分别比CK显著降低62.5%、88.6%、88.9%和86.1%(P<0.05,下同).在富硒高镉污染稻田中,配方1~4处理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280.1%、422.1%、152.7%和503.2%,但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处理水稻精米镉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有氮、磷、钾营养元素存在且叶面肥呈酸性的条件下,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精米的富硒效果最佳,而硫酸锌和硫酸镁的存在可能降低其富硒效率.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含硒叶面肥能显著降低水稻精米中的镉含量,但在富硒高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并无降镉效果.  相似文献   

9.
富硒牛奶即富含人体必需的硒营养元素的牛奶。牛奶中的硒含量亦取决于母牛所生活的地区。Salen曾报道在沙特阿拉伯地区牛奶含硒量高,这与当地土壤含硒高,母牛饲料亦含硒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利用富硒土壤和硒肥生产富硒玉米的可行性,为生产富硒玉米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区域、不同地块的样点,分别取土壤和当年生长玉米籽粒样品,测定土壤和玉米籽粒含硒量,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同时,进行叶面喷施硒肥试验,研究硒肥对玉米籽粒含硒量的影响.[结果]玉米含硒量和聚硒系数均与土壤含硒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除高硒土壤外,玉米聚硒系数很低,其含硒量难以达到富硒标准;而叶面喷施硒肥可使玉米籽粒含硒量增加到8倍以上.[结论]在一般富硒土壤上难以生产出富硒玉米,而叶面喷施硒肥是生产富硒玉米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不同施硒方式对水稻硒吸收及分布的影响,为富硒水稻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盆栽试验,以3个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中早22、陵两优22和株两优22)为研究对象,设土壤施硒(Na2SeO3)1 mg/kg和叶面喷硒20 mL/L 2种处理,成熟期分别测定3个水稻品种的相关农艺性状、产量、植株各部位的硒含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外源施硒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有效调控水稻各部位的硒含量。土壤施硒不同处理水稻品种的硒吸收累积量依次为中早22>陵两优22>株两优22,而叶面喷硒处理品种间的硒吸收累积量表现为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土壤施硒处理各品种的经济集硒率表现为中早22>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稻米硒含量比例为16.5%,是陵两优22(6.6%)的2.5倍;叶面喷硒处理各品种的经济集硒率则表现为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株两优22的稻米硒含量比例为17.3%,是中早22(7.9%)的2.2倍。与叶面喷硒处理相比,土壤施硒处理抑制了土壤的水解性氮含量,提高了土壤全硒和速效钾的含量。【结论】添加外源硒能有效调控稻米的硒含量,土壤施硒方式下中早22更易产出富硒稻米;而叶面喷硒处理后,株两优22的稻米硒含量更高。杂交水稻亲本的富硒特性对杂种后代的富硒能力具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外源施硒措施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植株硒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土壤和叶面施硒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硒在稻株中分布的影响,为富硒水稻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博Ⅲ优、三香628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和叶面施用亚硒酸钠的不同施肥方式,分别测定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植株中硒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通过土壤和叶面施用亚硒酸钠对水稻生物量、产量及收获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提高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57%和2.36%,存在品种差异.经土壤和叶面施用硒肥均能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含量(P<0.05),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5.48和10.84倍,且采用叶面施硒时博Ⅲ优、三香628籽粒的硒含量均高于土壤施硒的方式和对照.从水稻植株各部位硒的分配比例看,采用土壤施硒,三香628中硒滞留在根中的比例高于博Ⅲ优,但三香628中硒在茎、叶、籽粒的分布比例低于博Ⅲ优;采用叶面喷施,三香628中硒滞留在叶片的比例高于博Ⅲ优,但三香628中硒在根、茎、籽粒的分布比例低于博Ⅲ优.硒在两种水稻品种的籽粒和其他部位分配比例的不同是造成籽粒硒含量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通过土壤和叶面施硒肥的农艺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水稻籽粒硒积累,改善稻米主食区居民的硒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不同水分条件下施加不同形态和浓度的硒(Se)对水稻Se吸收与转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湿润灌溉和常规灌溉下,土施0、1.0、5.0 mg·kg~(-1)的Na_2SeO_3 [Se(Ⅳ)]和Na_2SeO_4 [Se(Ⅵ)]对水稻Se吸收与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施Se显著促进水稻生长,秸秆干质量和籽粒产量较CK增幅,湿润灌溉下分别为22.35%~39.76%和35.42%~61.94%,常规灌溉下分别为19.18%~57.23%和4.02%~55.37%。根、茎、叶和籽粒各部位Se含量随Se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低、高浓度Se(Ⅳ)处理,在湿润灌溉下,根Se含量分别是CK的3.69倍和12.05倍,茎硒含量分别是CK的2.71倍和20.33倍,叶硒含量分别是CK的1.95倍和10.76倍,糙米硒含量分别是CK的6.94倍和29.72倍,精米硒含量分别是CK的6.86倍和31.61倍;在常规灌溉下,根硒含量分别是CK的2.12倍和5.56倍,茎硒含量分别是CK的2.51倍和11.70倍,叶硒含量分别是CK的2.97倍和10.94倍,糙米硒含量分别是CK的4.53倍和23.69倍,精米硒含量分别是CK的5.29倍和23.37倍。Se浓度、Se形态和水分条件对根、茎、叶、糙米Se含量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根系Se含量在湿润灌溉下表现出Se(Ⅳ)处理显著高于Se(Ⅵ)处理;茎Se含量在高浓度Se处理下,湿润灌溉显著高于常规灌溉,Se(Ⅳ)处理显著高于Se(Ⅵ);籽粒在湿润灌溉下的Se含量显著高于同浓度下的常规灌溉处理。相对于常规灌溉,湿润灌溉显著增加水稻茎/根、糙米/茎、糙米/叶Se转运系数,增幅分别为40%~158.82%、44.23%~94.73%和6.78%~228.85%。研究表明,相比常规灌溉,湿润灌溉更有利于Se向籽粒转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生物有机硒对不同水稻品种农艺、经济和品质等性状及稻米中重金属和硒含量的影响,筛选品质优良、安全性高和富硒能力强的优质水稻品种,为安全、简单和低成本的富硒水稻生产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北省主推的10个优质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灌浆初期分别叶面喷施同等剂量的生物有机硒溶液(硒浓度50 mg/L)和清水(CK),成熟后5点取样对每小区水稻的农艺、经济和品质性状及精米硒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生物有机硒对水稻株高和有效穗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8个水稻品种的每穗总粒数(1.09%~5.52%)和每穗实粒数(2.64%~6.54%)、9个品种的千粒重(0.73%~3.61%)和所有品种的结实率(0.96%~4.81%)。生物有机硒处理对水稻的品质性状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中润珠香占的垩白度和天两优616的垩白粒率分别较CK降低46.67%和21.88%,虾稻1号的整精米率较CK提高8.78%,香润2号的胶稠度较CK提高10.0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但生物有机硒对稻米粒型、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的影响较小。生物有机硒处理能提高10个水稻品种的精米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最大增幅分别达394.44%和453.19%,且有机硒占比均达95.00%以上;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分水稻品种精米中铅和镉等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提高其安全性。【结论】硒对水稻性状的影响及稻米对硒的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的品种差异性。综合分析,虾稻1号和丰两优香1号在产量、品质等性状上的表现较佳且富硒能力较强,可作为优质富硒稻米品种在湖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硒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不同浓度硒(0.0.0.10.0.25、0.50.1.0mg,L)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硒抑制水稻幼苗增高和增重;硒使水稻幼苗叶片MD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增加,而CAT活性降低;硒处理.提高叶片N.P含量,低浓度硒(0.10mg/L)提高叶片Fe、Zn和Mn含量、对K、Ca、Mg含量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硒《1.0mg/L)显著降低水稻幼苗叶片Ca、Mg、Fe、zn、Mn含量。  相似文献   

16.
对14个粳稻品种(系)叶面分别喷施0.5、1、1.5、2、2.5g/667m2的亚硒酸钠,以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了叶面施硒对粳稻产量和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对供试粳稻品种有增产效应,施硒量在1.5~2g/667m2时,供试品种(系)的平均单产达到最高值;施硒对供试品种的外观品质有改良效应,施硒量为1g/667m2时,14个供试品种(系)平均的垩白度下降1.47个百分点,垩白粒率下降3.23个百分点,达到最低值;施硒对供试品种的外观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浙粳165和扬家粳7972在施用叶面肥之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升高,其他各个品种在1g/667m2硒处理下垩白粒率平均下降4.10个百分点,垩白度平均下降1.89个百分点,其中常粳167施硒后垩白粒率平均下降17.87个百分点,垩白度平均下降5.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修复措施对硒镉高背景区水稻的降镉增硒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土壤调理剂处理进行效果对比,分析其对水稻产量、不同部位镉硒吸收转运、土壤pH、有效态镉含量及镉的化学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单施钙镁磷肥外,其余处理产量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增产范围在11.95%~25.98%。不同调理剂均较对照降低籽粒中镉含量以及提升硒含量,各处理下籽粒硒含量均达到《富硒稻谷》标准,除石灰处理外其余各调理剂处理籽粒镉含量均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0.2 mg·kg-1)以下,其中生物有机肥对水稻籽粒降镉增硒效果最好。相较对照,施用不同调理剂土壤pH值增加0.10~0.61个单位,从而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的含量,使土壤镉向残渣态转化。其中森美思处理下土壤镉的弱酸提取态降幅最大,达到17.59%;生物有机肥处理下土壤镉的可还原态降幅最大,为40.13%。钙镁磷肥+硫酸钾、森美思和生物有机肥处理下投入产出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分别为3.39、3.31和3.18。综合来看,在硒镉高背景土壤中安全生产富硒水稻时,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降低土壤镉有效性,抑制水稻中镉的迁移转运并促进籽粒对硒的富集,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空间诱变育成水稻品种对硒的生物富集能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粤航1号、航香糯和航小占3个空间诱变育成水稻品种(系)及其亲本长丝占、南丰糯、籼小占为试验材料,采用喷施硒肥富硒康的方法,进行空间诱变育成水稻品种对硒的生物富集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在施硒肥(或不施硒肥)条件下,空间诱变育成品种(系)稻米(包括精米和糙米)的硒含量与其亲本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品种稻米的硒含量均极显著增加,与不施硒肥处理相比,精米的硒含量增加3.435倍、糙米的硒含量增加4.204倍.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硒肥与氮磷钾肥配施对营养生长期水稻生长及硒吸收的影响,为水稻富硒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16(45)正交设计,4个试验因素分别为施氮量(A)、施磷量(B)、施钾量(C)和施硒量(D),各因素均设4个水平,对营养生长期水稻进行土壤盆栽试验.通过测定水稻生长性状指标(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分蘖数、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生物量和硒含量等参数研究不同处理组合和各试验因素对营养生长期水稻生长及硒吸收的影响.[结果]水稻生长性状的各项指标均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硒肥对水稻的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最佳组合是施氮量为0.25 g/kg,施磷量和施钾量均为0.10 g/kg,施硒量为0.12 mg/kg,其能显著提高水稻各生长指标和地上部生物量及水稻硒含量(P<0.05);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硒含量均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氮肥是水稻生长的主导因子,氮磷钾肥和硒肥的配施能促进营养生长期水稻的生长及其对硒的吸收,增施硒肥能提高营养生长期水稻硒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