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甲状腺功能因子代谢的影响,本实验传代培养FRTL细胞,用氟化钠处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使培养液中氟水平分别为0、1.25、2.5、5、10、20mg/L。分别于24和72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测定上清液中游离甲状腺激素FT3和FT4,甲状腺球蛋白(TG)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NaF处理FRTL后,细胞上清液中FT3、FT4水平和TPO活性也不同程度降低,且与添加的氟化物浓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上清液中TG的含量除了NaF为2.5mg/L处理组比对照组有所升高外,其他浓度作用的FRLT上清液中TG含量均降低,整体上TG含量与氟化物浓度之间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氟化物导致FRTL分泌TG不足,TPO活性及FT3、FT4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降低。本实验揭示了氟化物对甲状腺细胞功能因子代谢的影响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揭示氟致甲状腺肿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饲喂羊肉和鸭肉日粮对大鼠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羊肉、鸭肉、豆粕(对照组)和普通日粮(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和大鼠肝脏Ⅰ型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5′-脱碘酶)活性的变化,并测量大鼠直肠温度。结果显示:饲喂羊肉的大鼠体温升高,第29天达到(38.66±0.37)℃,显著高于饲喂鸭肉组大鼠体温(38.01±0.55)℃;饲喂羊肉组大鼠血清中T3、T4和FT3、FT4升高,分别达到(0.44±0.10)、(76.29±30.97)ng.mL-1和(7.74±1.75)、(4.37±1.88)pmol.mL-1);饲喂鸭肉组分别为(0.37±0.12)、(42.38±20.05)ng.mL-1和(5.50±1.98)、(3.76±1.63)pmol.mL-1,两组差异显著(P<0.05)。饲喂鸭肉组大鼠血清TSH水平((1.35±0.29)MIU.L-1)显著高于饲喂羊肉组大鼠血清TSH水平((1.01±0.22)MIU.L-1)(P<0.05)。结论:饲喂羊肉能明显促进大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妊娠期孕妇甲状功能情况,以减少甲状腺疾病对妊娠与胎儿的负面影响.方法 1 250例既往无甲状腺相关病史的健康妊娠妇女按孕期分为孕早期组(孕1~12周)、孕中期组(孕13 ~27周)和孕晚期组(孕28 ~ 40周),选取同期非孕健康女性630名为对照组.对比4组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结果 4组的TSH、FT3、FT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孕晚期组>孕中期组>孕早期组>对照组,FT3、FT4水平:孕晚期组<孕中期组<孕早期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孕晚期的A-TG、TPOAb的阳性率均较孕中期组和孕早期组的低(P<0.01或0.05).结论 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孕期密切相关,早期发现,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氟对鸡甲状腺组织线粒体结构的影响,选用250只1日龄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0只。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2、3、4、5组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氟化钠,使日粮中氟的含量分别为500、1000、1500、2000mg/kg,实验期为150d。测定血清中氟含量,制作甲状腺组织超薄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甲状腺线粒体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成功地复制出了不同程度的鸡慢性氟中毒模型,氟化物对甲状腺滤泡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尤其是膜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ginsenoside Rh2,G-Rh2)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血清NO、MDA含量、SOD活力的影响.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2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及Rh2组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加维生素D3(总量7×105U/kg,分别于第1周和第6周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Rh2组大鼠高脂喂养同时1次/d Rh2200 mg/(kg.d)-1灌胃,每周称体质量1次,根据体质量变化调整给药量;对照组、模型组大鼠以生理盐水灌胃.11周后颈动脉采血,检测血脂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1)Rh2对血脂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及AI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Rh2给药组TC,LDL-c和AI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分别P〈0.01,P〈0.01,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血清三酰甘油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2)Rh2对血清NO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Rh2组NO含量明显升高(P〈0.05);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3)Rh2对血清MDA含量与SOD活力的影响:模型组MD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而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Rh2对血清SOD活力有明显升高的作用(P〈0.05);同时,Rh2具有显著降低MDA水平的作用(P〈0.05).Rh2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2通过降低高脂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提升高脂大鼠血清NO水平、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抗脂质过氧化功能和清除氧自由基,稳定细胞膜,保护内皮细胞而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中山地区正常妊娠女性各时期甲状腺功能水平,建立该地区妊娠女性正常甲状腺功能的参考范围.方法 按标准纳入正常妊娠期妇女397名,并根据妊娠期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早期妊娠(112例)、中期妊娠(130例)和晚期妊娠(155例);同时选取120例体检的非妊娠期健康女性作为正常组.采用免疫发光化学法(ICMA)测定以上人群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早、中、晚期,血清FT3的参考标准分别为3.32 ~ 5.98、3.36 ~ 5.21和2.92 ~ 5.01 pmol/L,血清FT4参考标准分别为13.12 ~ 18.25、8.91 ~ 17.28和6.75~16.91 pmol/L,血清TSH的参考标准分别为1.34 ~ 2.45、1.51 ~ 3.16和1.80 ~ 3.51 mU/L.与正常组相比,妊娠早、中、晚期FT3水平明显降低(P<0.01),妊娠中、晚期FT4水平低于正常组和妊娠早期组;妊娠早、中期的TSH水平低于正常组,中、晚期TSH水平高于早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本文参考范围为标准,妊娠期临床甲减的发生率为0.5%,亚临床甲减发生率为3.8%,单纯低T4血症的发病率为2.0%,与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定中山地区正常妊娠女性各时期甲状腺功能的正常范围有利于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分别给予氨磺必利系统治疗与喹硫平系统治疗,共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催乳激素(PRL)、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s)水平.结果 治疗12周末,研究组、对照组的TT3、TT4、FT4水平较同组治疗前低(P<0.05),对照组的TSH水平较同组治疗前高(P<0.05);研究组的TT4水平较同期的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PRL、E2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增高,且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结论 氨磺必利和喹硫平都能降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喹硫平对T4影响较大,而氨磺必利对性激素影响大于喹硫平.  相似文献   

8.
优化疏调气机汤最佳水提取工艺及对桥本甲状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以5种成分的总溶出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等工艺参数;建立桥本甲状腺炎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SH、FT3、IgG4、IFN-γ、TG-Ab、TPO-Ab和TGF-β1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甲状腺病理学形态变化。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水,浸泡20 min,煎煮10 min;与模型组比较,疏调气机汤工艺提取物可明显减轻桥本甲状腺炎大鼠的炎性细胞与改善甲状腺滤泡形态,降低血清TSH、IgG4、IFN-γ、TG-Ab、TPO-Ab、TGF-β1和升高F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选的疏调气机汤水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对桥本甲状腺炎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8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组,40名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观察组各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清T3、F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4和FT4水平除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外,其他各期与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SH水平则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尿毒症期患者的T4、FT3水平显著低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患者(P<0.01),FT4水平与其他各期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主要表现为低T3、低T4综合征;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对于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替代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减)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原发性甲减女性患者41例,观察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前后,血清PRL、TSH、FT3、FT4水平变化,探讨原发性甲减患者中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前后PRL水平变化的意义。结果:治疗前PRL升高者14人,占原发性甲减患者的34.1%,PRL升高者中有5例伴有乳溢。经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PRL显著下降(P〈0.01)。结论:部分原发性甲减患者存在高PRL血症,伴有或不伴有乳溢,经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血清PRL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乳溢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检测了福尔马林、硫酸铜、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m硫酸铜∶m硫酸亚铁=5∶2)、敌百虫和高锰酸钾5种常用杀虫剂对壳高(1.5±0.2)cm方斑东风螺稚螺的24 h和48 h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以上5种常用杀虫剂对方斑东风螺稚螺24 h的LC50值依次分别为81.45,34.81,18.17,478.19和89.12 mg·L^-1;5种常用杀虫剂对方斑东风螺稚螺48 h的LC50值依次分别为64.72,5.81,12.68,407.48和43.38 mg·L^-1;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2.21,0.05,1.86,89.23和3.10 mg·L^-1。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赤霉素对瓜叶菊生长和开花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浓度设为0,50,100,150,200mg·L-1)叶面喷施瓜叶菊营养生长期和现蕾期的植株,并测定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其结果表明:(1)和对照相比,处理植株的株高、花柄长都有明显的增长,叶绿素的含量随着赤霉素的浓度增高而降低;(2)和对照相比,经过外源赤霉素处理后的植株开花时期有所提前,花期也有所延长,开花数量也有所增加,其中100mg·L-1和150mg·L-1赤霉素处理的植株比其他处理植株开花更早,花期更长,花数也更多,而且整体观赏效果较为理想;(3)在开花中后期A、C3组材料经赤霉素处理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花中花"的现象(比例高的可达35.71%),而且在原来花序轴中新出现的花都是高度重瓣花,B组材料只有200mg·L-1处理的植株出现了1.56%的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3.
氮磷营养对旱冬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以Hoagland营养液为母液,其中氮(全氮)和磷(全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10和62mg·L^-1,通过调节营养液中氮和磷的质量浓度,设置了9种氮和磷配比营养液,对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幼苗进行砂培养试验,从而探讨氮和磷营养对旱冬瓜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和生物量的变化及幼苗吸收氮和磷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氮磷营养供应水平对旱冬瓜幼苗的生物量累积、地径和苗高生长量有影响,其中氮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磷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氮和磷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在氮和磷营养配合处理时,只要二者之一的供应水平低于母液中的质量浓度,旱冬瓜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长和根系生长都不如对照。②氮营养水平低于210mg·L^-1时。增加营养液中磷的质量浓度。细根/叶生物量比和地下/地上生物量比降低;氮营养水平等于210mg·L^-1时,增加营养液中磷的质量浓度,这2种生物量比增加;磷营养水平低于62mg·L^-1时,低于或高于210mg·L^-1的氮营养水平导致2种生物量比增大。③在50和210mg·L^-1氮营养水平下,增加供磷质量浓度,根和茎中的氮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当磷水平增到62mg·L^-1时下降为最低,继续增加磷水平,则开始上升;在50mg·L^-1氮水平下,增加供磷水平,叶中的氮质量分数逐渐上升,磷供应达到62mg·L^-1时最有利叶片中氮的积累;在210mg·L^-1氮水平下,同样为磷在62mg·L。水平时最有利于叶片中氮的积累;不论在何种供氮水平下,在供给32mg·L^-1磷水平时,不利于幼苗对磷的吸收,根、茎、叶中的磷质量分数都最低。图4表3参9,  相似文献   

14.
水杨酸对银杏幼苗抗高温胁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立水杨酸对银杏Ginkgo biloba的耐热性调控效果并探讨外源水杨酸下银杏耐热的可能机制,分别对2年生银杏叶片喷施100,200μmol·L^-1的水杨酸溶液处理48h,并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然后以44℃的高温胁迫4h。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2种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均可抑制银杏叶片中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的升高,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增强和抗坏血酸质量分数的升高,而且与对照相比,外源水杨酸处理过的银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较高,可溶性糖较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反映了水杨酸对缓解高温对银杏的伤害起到了一定作用;100μmol·L^-1的水杨酸溶液比200μmol·L^-1的水杨酸溶液缓解银杏受高温伤害的效果要好。图3参21  相似文献   

15.
重瓣大岩桐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岩桐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经试验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1)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6-BA2 mg·L^-1+NAA0.3 mg·L^-1;(2)芽分化培养基:MS+KT2.5 mg·L^-1+NAAl.9 mg·L^-1+GA31.0 mg·L^-1;(3)增殖培养基:MS+KT2.0 mg·L^-1+NAA0.2 mg·L^-1+GA31.0 mg·L^-1;(4)生根培养基:1/2MS+NAA0.2 mg·L^-1+蔗糖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不同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用不同质量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对广东信宜、浙江淳安和贵州都匀等3个种源的马尾松幼苗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各种源叶绿素质量分数都有所下降,PEG质量浓度为250g·L^-1时,广东信宜与浙江淳安2个种源分别下降了17.51%和17.69%,而贵州都匀种源则下降了14.98%。PEG质量浓度为350g·L^-1时,广东信宜、浙江淳安种源下降幅度为25.70%和27.27%,贵州都匀种源则为18.21%。质膜相对透性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呈上升趋势,PEG质量浓度为250~350g·L^-1时上升幅度明显加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300g·L^-1 PEG处理下,广东信宜种源POD活性下降幅度达43.90%,浙江淳安和贵州都匀种源下降幅度较小,分别为23.99%和27.06%。随着水势下降,各种源针叶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浙江淳安种源上升幅度较大,200g·L^-1 PEG处理时增加了42.78%,300g·L^-1 PEG处理增加了49.01%,相比之下,广东信宜种源只分别增加了19.49%和37.15%,上升幅度较小。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贵州都匀种源下降幅度较小,广东信宜种源下降幅度较大。综合评价认为,不同种源马尾松耐旱性存在着较大的种内遗传变异性,贵州都匀和浙江淳安种源耐旱性相对较强,而广东信宜种源耐旱性相对较弱,图4表2参15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观察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半胱胺对淮南麻鸭生长性能及血液中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选用1日龄淮南麻鸭20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从8日龄开始,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半胱胺0(对照组)、100、200、400 mg· kg-1(试验组),连续饲喂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半胱胺组的麻鸭试验末体重和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添加半胱胺200 mg· kg-1组麻鸭生长指标最佳;添加半胱胺组的麻鸭血液中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添加200 mg· kg-1剂量组麻鸭血液中生长抑素水平值最低.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适当添加半胱胺制剂可以促进淮南麻鸭生长发育,且其机制与降低血液中生长抑素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从43头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200 000个·mL-1)中筛选出处于分娩第14天的自然发生亚临床酮病的9头奶牛作为试验组(1.0 mmol·L-1≤血清β-羟丁酸<2.6 mmol·L-1),根据泌乳天数、年龄、胎次、产奶量配对的9头健康奶牛作为对照组(血液β-羟丁酸<1.0 mmol·L1),检测不同种类白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9.
山核桃幼胚不定芽的诱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后60,75和100d的幼胚为外植体,金属硫蛋白(MT)复合维生素+20g·L^-1葡萄糖+10mg·L^-1腺嘌呤+500mg·L^-1水解酪蛋白作为基本培养条件,研究山核桃幼胚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基本培养基对山核桃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核桃花后60d的幼胚培养56d后未形成不定芽,花后100d的幼胚比花后75d的幼胚诱导产生的不定芽多而且长;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山核桃不定芽诱导以0.0100mg·L^-14-氨基-3,5,6-三氯吡啶羧-酸(Picloram)+3.0mg·L^-16-苄氨基腺嘌呤(6-BA)为启动培养基较佳;当6-BA质量浓度一定时,随Picloram质量浓度增加不定芽数量差异不显著;当Picloram质量浓度一定时,随6-BA质量浓度增加,产生不定芽数逐渐上升,但当6-BA达10mg·L^-1时,不定芽出现明显玻璃化现象;2,4-D的添加不利于外植体不定芽产生;MS(Murashige and Skoog)是最佳基本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