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双孢蘑菇的营养双孢蘑菇是一种腐生食用菌,它本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依靠栽培基质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发育。因此,营养是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基础。双孢蘑菇能利用广泛的碳源,如各种糖、淀粉、树胶、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泥炭等。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消耗培养料中的木质素,出菇期主要消耗戊聚糖和半纤  相似文献   

2.
蘑菇病害     
7.菌丝霉病害名称白霉病病原菌无具体拉丁属名分类地位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无孢科生长环境多发生在双孢蘑菇覆土层上,偶然见于培养基上。宏观特征为生长迅速的白色菌丝体,在生长中纤细或棉絮状。此科中的种很像蘑菇菌丝体,与之不易区分。有时形成白色至黑色的菌丝结集而呈菌核状。微观特征发育良好的菌丝网,有或无锁状连合。仅知其营养菌丝体阶段。因为没有产孢子结  相似文献   

3.
防止堆肥中氮的损失蘑菇是一种腐生性真菌,它所需要的养分全部来源于培养料。蘑菇培养料要含有一定比例的氮,才能使蘑菇菌丝正常生长。栽培者是按照碳∶氮为33∶1来配制培养料的,经过堆制发酵后降至17~18∶1,这个比值是蘑菇菌丝同化碳和氮的最适值,蘑菇转化基质率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收到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香菇是好气性真菌,其生长活动需要有充足的氧气,才能保证自身的活力而增强代谢能力,形成旺盛的生长机制。营养生长期缺氧,会抑制菌丝体的发育,阻碍菌丝体呼吸代谢的正常进行,制约菌丝体对基质营养的转化利用,造成基质营养物质转化缓慢、不彻底,而呼吸消耗增加,必然会影响产量。生殖生长阶段缺氧,会阻碍养分转换,致使菌棒无法形成原基出菇。因此,对袋栽香菇实施增氧技术措施,可大大增强菌丝体的生长活力和代谢能力,促进菌丝体对基质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吸收利用,对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H.Hurnfeld于1947年提出深层发酵培养蘑菇菌丝体以来,1968年Toyew又发明了在液体营养基质里深层培养真菌菌丝体的技术。从此以后,食用菌发酵技术发展很快,目前国内外已研究并采用深层培养的食用菌达40多种,为食用菌工业生产开辟了新的前景。深层培养的优点是:①周期短,流程快,产量高,成本低;②占地面积小,便于操作和控制;③生产条件较稳定,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④所得菌种污染少,菌龄一致;⑤培养液中还可提取多种菌体代谢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实验供试的侧耳(Pleurotus floride)生产菌  相似文献   

6.
如果某些遗传条件得到满足的话,那么大型真菌的营养菌丝才能产生子实体。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产生正常子实体的菌丝,是来源于适合遗传学的两种单倍体菌丝,以两极或四极的方式进行质配的结果,但实际上有许多变种使这些简单方式变为复杂。此外,由遗传学上能形成子实体的营养菌丝,其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和发育是依赖于各种环境因素。这些外界的、化学和物理的因素调节控制着蘑菇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它的顺序是由内源代谢所控制.从理论上讲,在担子菌子实体形成的过程中可分为子实体发生期(从菌丝体上形成原始的子实体,而这些菌丝体继续起营养作用)和形态建成两个时期。由于这两个时期交织在一起,而且进入后一个  相似文献   

7.
生物增温发酵剂中TM1产生的几种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它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由培养料提供,但培养料中的大部分原料蘑菇菌丝不能直接利用作为营养源和能源,首先要通过堆制发酵打破培养料中一些原有基质结构并部分转化为有机复合物,而这一系列的物质及能量变化过程与堆制发酵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菌丝向胞外分泌多种酶又密不可分。因此,在了解蘑菇的营养需求基础上进一步对堆制发酵过程中酶的特点进行研究,能使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制备适合于蘑菇生长的培养料,为了更好地阐述生物增温发酵剂中的微生物TM_1,在培养料堆制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蘑菇高产的理化原因,我们避开了培养料中的其他微生物类群,而单一对生物增温发酵剂中的微生物TM_1,所产生的几种酶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8.
蘑菇培养料须经发酵腐熟。有的菇农认为培养料发酵腐熟程度越高越好,其实不然。如果腐熟过渡,培养料营养成份大部分被微生物消耗,不能满足蘑菇对营养的需要。料中草茎失去弹性,通气性差,不利于蘑菇菌丝体的呼吸。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蘑菇种植者经常遇到线虫问题。有人认为,线虫仅仅是一些其它因子引起的问题的表现者而已。然而,Kaufman等人的研究表明,线虫可以影响蘑菇菌种体的生长,且不同的蘑菇栽培品种对线虫产生的渗出物有不同的反应。影响菌丝体的线虫有两种类型。第一种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是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它们是异养生物,必须从基质中获得所有的营养需求。食用菌栽培以木质纤维素为基质,它们是农林产业副产品。这些木质纤维素材料与真菌结合后就在生物世界创造一些特殊的东西。因为食用菌的细胞壁含有几丁质而不是纤维素,所以它们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最近对一个4.4亿年前的蘑菇化石研究结果表明,蘑菇可能是生活在陆地上最古老的生物。食用菌生物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科学学科,它涉及蘑菇科学研究的所有方面。应用食用菌生物学主要是两个领域的研究:一个是关于食用菌生产的食用菌科学,另一个是关于食用菌产品的食用菌生物技术。因此,食用菌科学和食用菌生物技术可以说是食用菌产业的两条腿。应用食用菌生物学的目标就是解决当今世界以及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未来世界将持续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这两个问题就是食物和健康,它们紧密相关,并且我们正在试图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蘑菇病毒与其它各种病毒一样,都是专性活物寄生,它只能生活在活的蘑菇菌丝细胞或孢子中.在目前的研究认识水平上,蘑菇病毒主要通过主系传布和支系传布两种途径,至今还没有发现昆虫、线虫或其它真菌能作为传布蘑菇病毒的天然媒介.主系传布,是指真菌的病毒通过有丝分裂的菌丝和形成的无性孢子以及从减数分裂形成的有性孢子进行传布,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菌丝和孢子,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病毒颗粒,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可检查出有双链RNA 分子.支系传布,指通过种内或种间亲合性菌株菌丝之间的接触和融合进行传布,  相似文献   

12.
日本栽培蘑菇是四、五十年前开始的,一直用马粪作为堆肥,到二十五年后根据研究才利用稻草、氰氨化钙、尿素、硫酸铵和过磷酸钙组成人工合成堆肥来进行蘑菇栽培。这种类型的栽培技术特点是:嗜热纤维素分解细菌和蘑菇菌丝体的复合的栽培方式。蘑菇的菌丝生育需要氮的化合物作氮源,而有机氮肥是最重要的养料,因为无机肥(氰氨化钙、尿素、硫酸铵等)不是它适合的营养来源。  相似文献   

13.
粘菌多生活在林中阴凉湿润处的腐朽段木、枯叶或其它含水多的有机物上.其原质体可能分解细菌、真菌和植物孢子作为营养,还常包围并危害层孔菌和蘑菇的子实体.在菇(耳)场内,生于香菇或木耳段木上的菌丝上及子实体上,其流动的粘液(即原质体)可围住正在发育的菌丝体、菌蕾、子实体和孢子.据刘波报道,这些粘菌属绒泡菌属.但在毛木耳、平菇等菌的子实体上,还未见报道有粘菌污染.笔者于1989~1990年在实验室栽培毛木耳、平菇时,在子实体上分别发现一种粘菌大量生长,对子实体进行危害.经镜检、显微照相等初步鉴定,认为它不属绒泡菌属.此标本保存在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微生物室真菌标本室,编号MYHM 1079、1989,MYHM 1081、1990.  相似文献   

14.
《吉林蔬菜》2011,(3):95-95
香菇为真菌植物门真菌香蕈的子实体,属担子菌纲伞菌科,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它含有一种特有的香味物质——香菇精,形成独特的菇香,所以称为"香菇"。由于营养丰富,香气沁脾,味道鲜美,素有"菇中之王"、"蘑菇皇后"、"蔬菜之冠"的美称。不但位列草菇、平菇之上,  相似文献   

15.
2.纯培养中的营养需要:由于已在纯培养中生长的地下真菌非常稀少,因此对其营养需要很不了解。Boulanger(1903)描述了一种不寻常的菌丝体,他声称是块菌 Tuber 的菌丝体,但没有给出营养细节。Matruchot(1903)则坚持说这不是块菌的菌丝体。Constantin(1924)宣称在人工培养中分离了冬块菌 T.brumale,他叙述了分生孢子阶段,还叙述了包括子囊和孢子的子实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的单孢分离和单孢杂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较为简单易行、高效、选择性强的单孢分离法,分离获得双孢蘑菇的单孢菌林158株,并对这些单孢菌株的培养性状、菌丝间融合和自发营养缺陷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子实体的许多单孢子在PDA培养基上其菌丝体形态、生长速度均有显著差异:单孢菌株之间的融合率为18.1%;单孢菌株中存在自发营养缺陷型,自然发生率为10.15%;活蘑菇菌丝体及高浓度孢子悬液对于单孢子萌发均具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韦文添 《蔬菜》2006,(11):14-15
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ril1)又名姬松茸(日本商品名),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原产于巴西、秘鲁。在医学上,发现它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对腹水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它对多种疾病,如糖尿病、便秘等都有较好的疗效,还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之功效。在日本人们称它为“神奇的姬松茸”。巴西蘑菇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不但菇体脆嫩滑爽,具有较浓的杏仁香味,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在巴西蘑菇栽培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影响了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因此应根据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香菇袋栽能否高产的主要关键,是取决于营养菌丝体生长的好坏.要使营养菌丝体能得到很好地生长和发育,除基质材料好和又能满足它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外,防止杂菌感染更是至关重要.一旦感染了杂菌,用药物防治是消极的方法,因香菇菌丝体同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改革工艺流程,把生产厂房建设得更加森严壁垒,是防止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主要介绍厂房设计和建造改进(见图).  相似文献   

19.
徐立胜 《食用菌》2001,23(5):13-14
“96”高温蘑菇,由杭州常青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序坤主持开发,经过三年试验研究培育而成,填补了国内的空白。1998年“96”高温蘑菇被国家科委列入星火计划重点推广项目。1 生物学特性 高温蘑菇属于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是典型的四孢蘑菇,它的生物特征表现为:1.1营养 该菌株在高温条件下,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除了需要充足的碳源外,还需要一定氮素营养。1.2 温度 该品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泛,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20~36 C,最适温度为 30 C,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为 20~38 …  相似文献   

20.
任何含有腐植质的土壤,都可能成为蘑菇菌丝体的肥沃土壤,如草地、原野和森林地.菌丝体(?)哪里生长,有时是可以从外面看得见的。一圈颜色比较深,而又比较高的牧草,在它的里圈是生长受阴碍的(矮化的),颜色较淡的牧草,里外两圈牧草形成两个规则的同心环。这圈每年增大,并从里圈长一圈蘑菇。这蘑菇圈又叫“仙人环”,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