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菇又称侧耳、糙皮侧耳、北风菌、青蘑(黑龙江)、桐子菌(四川)。在真菌分类中,平菇属伞菌目(Agarcales),侧耳科(Pleurotus),侧耳属(Pleurotus)。约有42种。已经驯化成人工栽培的除了平菇以外,还有以下几种:①紫孢侧耳  相似文献   

2.
以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甘蔗渣栽培的4种不同颜色侧耳子实体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EAA),分析比较呈味氨基酸(FAA)、芳香族氨基酸(AAA)和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营养指数(NI)等指标,评价不同颜色侧耳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金顶侧耳的氨基酸含量、AAA含量及AAS最高;红平菇的EAA、CS、SRC、EAAI和BV最高;秀珍菇的粗蛋白含量、BCAA含量、FAA含量和NI最高;而这些指标中评分最低的均为白色平菇。4种不同颜色侧耳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WHO/FAO模式值,但低于标准卵清蛋白,金顶侧耳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亮氨酸,而白色平菇,红平菇和秀珍菇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4种不同颜色侧耳氨基酸和蛋白质评价结果表明,甘蔗渣栽培的不同颜色侧耳子实体氨基酸和蛋白质营养丰富,彩色侧耳(黄色金顶侧耳、红平菇和灰黑色秀珍菇)的营养价值比白色平菇高。  相似文献   

3.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优良菌株筛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idae),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杏鲍菇菇柄色泽雪白,质地脆嫩,素有“平菇王”的美誉[1]。杏鲍菇人工  相似文献   

4.
以平菇厉眼菌蚊(Lycoriella pluroti )3~4龄幼虫为目标虫,对8种低毒农药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平菇厉眼菌蚊幼虫的毒力最强,其致死中浓度为0.005 mg/mL,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影响较弱,抑菌中浓度为0.023 mg/mL;在糙皮侧耳生产中,每袋使用该药剂30 mL处理的杀虫率达100%,10 mL处理的杀虫率为67.1%;喷施该药(10mL)7 d后子实体中无残留检出.高效氯氟氰菊酯适用于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生产中防治平菇厉眼菌蚊.  相似文献   

5.
在食用菌的育种工作中,经常涉及孢子萌发的问题。1979年以来,我们对一些常见食用菌的孢子萌发过程作了观察研究,现将几种平菇孢子萌发的形态结构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种:系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食用菌室保藏的菌种,其中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有8313、农平、农大11号、伊平和云侧耳;美味侧耳(Pleurotus sapidus)有539;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有82238423和农科1号;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真菌学中,"Pleurotus sajor-caju"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严格分类学上的含义,即Lentinus sajor-caju的同义命名,另一种是广泛生物技术学含义,即被称为"Pleurotus sajor-caju"的真正隶属于侧耳属(Pleurotus)的一个菌株。文中突出分类地位并给出这一具有疑问的侧耳属成员的正确名称。显微镜分析和BLAST序列比对(内部转录间隔区同源性在97%~100%之间)结果都显示,该问题菌株属于肺形侧耳(P.pulmonarius)。它是肺形侧耳的一个热带生态型,在分类学上是一个新变种(即P.pulmonarius var.stechangii)。该菌的命名是为了铭记卓越的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将这一菌株推广进入食用菌产业。我们对该疑问菌种的先前失真的命名提出更正,并给出了新的学名:Antromycopsis stechangii。  相似文献   

7.
池惠荣  王朝江 《食用菌》1998,20(5):17-17
平菇在分类上属侧耳属中的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紫孢侧耳(P. sapidus)两个种,其中有许多菌株为生产所采用。这两个种的菌盖颜色、大小和菌褶、菌柄等特征上非常接近,非专业工作者不易区分,菌种又处于菌丝体阶段,有的菌株常一株多名,特性描述多偏执一词或模棱两可,这就产生了新分离或引进菌株与原有菌株的异同鉴定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菌丝拮抗试验,认识其特点并从生产实用角度得到有关平菇菌株种群分类识别和株型鉴定的有关启示,现将结果发表于后: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报道用紫外线照射孢子印的方法,诱变出平菇新菌株铜山4011。一、材料与方法 (一)菌株:低温型平菇Pleurotusostreatus(即粗皮侧耳),于1982年秋引自本县利国菌种厂(该厂1982年春引自上海农科院),本所编号401。参试菌株有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1981年引自福建农科院),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1981年引自省微生  相似文献   

9.
塔形侧耳Pleurotus sp,别名塔平菇(山东省)。该菌菌盖宽度6~18厘米,初期扁半球形,后期中部下凹到近平展,有或无后沿,有时由于菌盖后部两面重叠而略呈偏漏斗状,兰黑色、兰灰色,随着菌盖的开展逐渐变为淡灰色、污黄色、淡土黄色到污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目的: 侧耳菌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平菇,是一种遍布全球,适应性较强的美味食用菌。富含人体本身不能合成的八种必须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它的营养价值超过一般蔬菜。经常食用侧耳菌能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血管硬化,提高细胞活力,增强组织修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