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法和毒力测定法,研究了骆驼蓬地上部醇提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个极性部位对南瓜枯萎病菌(Fusariumbulbigen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niveum)、辣椒疫霉病菌(Phytohthoracapsici)、苹果腐烂病菌(Valsamali)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等5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氯仿部分、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氯仿部分的抑菌效果较好,当质量浓度为15mg/mL时,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3%以上;15mg/mL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别对番茄早疫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有强烈且稳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100.00%,正丁醇部分对这两种菌丝生长抑制毒力最好,EC50分别为0.090和0.279mg/mL。  相似文献   

2.
不同杀菌剂对新疆哈密瓜蔓枯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 d后7种新型杀菌药剂的0.625~10 g/L五个浓度梯度对哈密瓜蔓枯病病原菌(Mycospharella melonis)的抑制作用.生物药剂ZH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新疆哈密瓜蔓枯病病菌中浓度10~1.25 g/L的抑制率均为100;,测试中最低浓度0.625 g/L抑制率达89.85;,其次为扑海因,两种药剂在浓度为10~2.5 g/L的抑制率均在90;以上.各药剂高浓度时,哈密瓜蔓枯病病原菌对7种药剂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采用spss数据处理,7种杀菌剂有效成分EC50的大小顺序依次为:甲基托布津>秀苗>多菌灵>翠贝>绿本色>生物制剂>扑海因.其中甲基托布津最高为2.507 μg/mL,扑海因最低0.054 μg/mL.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fj-4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化学杀菌剂复配剂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抑制活性。文章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接种量、发酵培养时间对抑菌物质的影响及发酵上清液、脂肽粗提物、发酵上清液与化学杀菌剂混配剂的病菌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种子液最适接种量为0.125%(V/V),最适发酵时间为96 h。生防菌发酵上清液和脂肽粗提物对番茄早疫病菌EC50分别为3.774和0.943μL·m L-1。番茄早疫病菌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敏感性较高,其中咪鲜胺对病菌EC50达0.095μg·m L-1。发酵上清液和吡唑醚菌酯混配主要表现为相加和增效作用,其中以8.2比例混配毒性比最高为1.26。研究结果可为番茄早疫病防治措施更新和研制新配方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工模拟的植物源杀菌剂银泰防治番茄3种病害效果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采用室内离体平皿法和田间试验 ,测定了人工模拟合成的新型植物源农用杀菌剂银泰对番茄早疫病菌 (Al ternariasolani)、叶霉病菌 (Fulviafulva)和灰霉病菌 (Botrytiscinerea)生长的抑制和对它们引起的 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2 0 %银泰EC在 0~ 2 0 0 μg/ml浓度范围内 ,对供试 3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其EC50 分别为 6 5 .5 7g/ml、91.86 g/ml和 4 0 .6 4g/ml,对早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和对照药剂扑海因基本相当 ,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强于扑海因。 2 0 %银泰EC 10 0 0mg/L防治番茄早疫病和叶霉病的效果分别达到 82 .6 %和 84 .9% ,银泰 2 0 0~ 80 0mg/L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达到 78.4 %~ 90 .9% ,均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扑海因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王波  唐井亚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71-173
将扑海因、代森锰锌按有效成份不同比例混配,对玉米弯孢叶斑菌(Curvularialunata)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混配的扑海因、代森锰锌对玉米弯孢叶斑菌菌丝生长速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扑海因和代森锰锌之比为7∶3,5∶5和4∶6的三种混剂中,对玉米弯孢叶斑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45.55,198.97和183.97,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三种混剂的EC50值分别为7984μg/L,8076μg/L和10802μg/L。其中5∶5混剂的共毒系数最大,增效最明显,是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fj-4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和化学杀菌剂的复配剂对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的抑制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上清液、脂肽粗提物以及发酵上清液与化学杀菌剂的混配剂对病菌的抑制特性。结果表明,种子液培养时间为4h与发酵培养时间为84h对病菌的抑制率最高。拮抗菌发酵上清液和脂肽粗提物对病菌的EC_(50)分别为11.10μL/mL和3.02μL/mL。葡萄白腐病菌对苯醚甲环唑、腈菌唑和戊唑醇的敏感性较高。其中,苯醚甲环唑对病菌的抑制活性最高,EC_(50)为0.02μg/mL。保护性杀菌剂福美双和百菌清对病菌抑制活性较高,EC_(50)分别为2.81μg/mL和3.51μg/mL。解淀粉芽孢杆菌gfj-4发酵上清液和苯醚甲环唑混配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抑制活性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与苯醚甲环唑以3∶7的体积比混配毒性比最高,达1.60。解淀粉芽孢杆菌gfj-4发酵上清液、脂肽粗提物以及发酵上清液与苯醚甲环唑的混配剂对葡萄白腐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南天竹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茄褐斑病菌(Helminthosporiurn carposapr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褐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i)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g/mL时,南天竹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器官的抑菌活性不同,其中南天竹叶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强,抑制率均高于50%;根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次之;茎和果实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弱,抑制率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8.
宁夏地区20种植物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20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的抑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1 g/mL时,老瓜头、蛇果黄堇、小蓝雪花、苦豆子、苍耳、针叶短枝芸香等6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60%,对番茄早疫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中小蓝雪花提取物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100%,对2种供试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2.1%和95.3%。  相似文献   

9.
从新鲜苦皮藤根皮中分离并筛选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As菌株,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s菌株发酵产物菌丝体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较乙酸乙酯好,在4 000μg/mL浓度下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62.9%-85.1%;抑制孢子萌发试验表明: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较好,其EC50仅为62.5328μg/mL;抑制细菌活性表明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防治茉莉白绢病菌的化学药剂和生防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对茉莉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测试化学药剂和生防菌以及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复配对茉莉白绢病的防治作用。[结果]测试的9种化学农药和6种生防菌中,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芽孢杆菌Bv22菌株对茉莉白绢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LC50分别为2690.96cfu/ml和200.05μg/L,且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芽孢杆菌Bv22菌株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mg/L和芽孢杆菌Bv22菌株108cfu/ml以及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0mg/L+芽孢杆菌Bv22菌株107cfu/ml和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0mg/L+芽孢杆菌Bv22菌株106cfu/ml对茉莉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44%、60.00%、96.67%和96.67%。[结论]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复配对茉莉白绢病的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花假泽兰提取物对十余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测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盆栽法测试了小花假泽兰(Mikania micrantha)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干样0.1g/mL浓度下,供试样品对苹果炭疽、番茄灰霉、甘蓝黑斑、南瓜枯萎、黄瓜炭疽、小麦赤霉、玉米大斑、棉花枯萎等8种病原菌的离体抑制效果为100%,对番茄早疫、杨树溃疡等2种病原菌的离体抑制效果在70%以上;在干样0.05g/mL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为83.3%,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早疫病菌拮抗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马铃薯早疫病菌拮抗微生物,并研究其抑菌效果,为利用微生物资源更加有效地控制马铃薯早疫病提供依据。[方法]以对峙培养和滤纸片法筛选具有显著抑菌作用的微生物菌株及其胞内物质或发酵产物,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分离抑菌物质。[结果]供试真菌和细菌的12个菌株中,11个菌株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但大多数菌株的直接抑菌作用强度与其胞内物质或发酵产物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枯草芽孢杆菌B309的直接抑菌率和发酵产物的抑菌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9.32%和75.22%;B401次之,其直接抑菌率和发酵产物的抑菌率分别为74.85%和72.03%。B309和B401的发酵产物硫酸铵饱和度分别在45%~55%和55%~65%时,获得的蛋白类物质的抑菌率最高,分别为69.34%和63.52%;蛋白类物质的含量也在上述硫酸铵饱和度时最高,B309为28.251μg/ml,B401为23.673μg/ml,非蛋白类物质无抑菌作用。[结论]枯草芽孢杆菌在防治马铃薯早疫病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选用新型杀菌剂40%氟硅唑乳油、40%嘧霉胺悬浮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0.67%氟硅唑+噁唑菌酮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和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黄花乌头叶斑病病原菌进行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以上7种药剂对黄花乌头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菌作用明显,EC50分别为1.8572μg/mL、30.804μg/mL、26.319μg/mL、3.1541μg/mL、0.82186μg/mL、76.326μg/mL和15.657μg/mL。本试验结果为黄花乌头叶斑病的田间药剂防治和药剂轮换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防控枣果真菌病害提供用药指导,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生产上7种常用化学杀菌剂扑海因、世高、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和多抗霉素对枣果3种主要致病真菌链格孢菌、实腐茎点霉和七叶树壳梭孢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表明:链格孢茵对扑海因极其敏感,其次为世高;实腐茎点霉对多菌灵和扑海因极其敏感,其次为多氧霉素(其半数致死量为0.01μg/mL);七叶树壳梭孢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多抗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坡柳种子精油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活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化学成分,以期筛选出可有效防控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天然产物,为下一步开发为植物源杀菌剂打下基础。【方法】以坡柳种子为材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坡柳种子精油,并用对扣熏蒸法测试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抑制活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坡柳种子精油化学成分,并测试5种单体化合物对5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菌活性。【结果】坡柳种子精油出油率为0.096%。当精油浓度为10 μL/L时对立枯丝核菌的活性最好,抑制率为60.50%;精油浓度为50 μL/L时对尖孢镰刀菌的活性最好,抑制率为100.00%。从坡柳种子精油中共鉴定出79种化合物,其中1-辛烯-3醇和苯甲醛对供试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活性突出; 1-辛烯-3-醇熏蒸抑制5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番茄灰霉病菌、尖孢镰刀菌、芒果炭疽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4.448、3.686、8.527、9.819、26.007 μL/L;苯甲醛熏蒸抑制5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IC50分别为2.025、12.973、10.164、10.412、22.262 μL/L。【结论】坡柳种子精油中化学成分种类丰富,其中1-辛烯-3醇和苯甲醛的活性最好。坡柳种子精油具有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YAG激光对枯草芽孢杆菌WB7诱变作用。[方法]采用YAG激光(波长1060 nm,功率7 W)照射1株对番茄早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WB7,综合各辐照时间组里菌株致死率和正变率的大小以及拮抗能力提高程度,分析不同辐照时间对WB7生长以及诱变的影响效果。采用连续传代培养,测定正变株拮抗能力的遗传稳定性。[结果]利用YAG激光辐照枯草芽孢杆菌对WB7有显著的诱变效应,不同辐照时间的诱变率有显著性变化,辐照1.5 min诱变作用最强,且正变率最大;筛选的最佳突变株WB7-L1.5’5高抗番茄早疫病菌,经过7代传代试验证明其可稳定遗传。[结论]该研究建立了YAG激光诱变枯草芽孢杆菌WB7的试验体系,对番茄早疫病的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周浓林  于泉林  武宝悦  张敏  赵永强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230-2232,2273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扁柏醇和托酚酮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扁柏醇和托酚酮均对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扁柏醇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300和100 μg/mL,MBC均为300μg/mL;托酚酮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100和50 μg/mL,MBC分别为300和100μg/mL.通过不同浓度的扁柏醇和托酚酮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比较,推测其活性基团为羟基和酮基.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防治附子病毒病、霜霉病、白绢病和根腐病,筛选出高效、低毒、无公害的防治药剂,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cfu/g)、异菌脲悬浮剂(500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 g/L)、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和吡唑醚菌...  相似文献   

19.
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牛蒡子,然后用滤纸片法测定提取液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用二倍稀释法确定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进一步研究提取液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牛蒡子乙醇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番茄早疫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等有比较明显的抑制效果,而对玉米小斑病菌和玉米弯孢病菌没有抑制作用。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g/L,蜡质芽孢杆菌为0.250g/L,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500g/L,乳酸菌为1.000g/L,大肠杆菌、番茄早疫病菌为2.000g/L,小麦赤霉病菌、柞蚕白僵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谷子白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毛霉以及水稻恶苗病菌为4.000g/L。热处理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