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液氮充注气调保鲜运输厢内环境因素间耦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掌握液氮充注气调运输保鲜环境因素间的耦合关系,搭建了气调运输保鲜环境调控试验平台。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制冷、高压雾化加湿、液氮充注气调、换气等调节过程对保鲜环境中温度、相对湿度、氧气体积分数、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充注气调在快速降低氧气体积分数的同时,对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均较大;制冷在降低温度的同时,对相对湿度影响较大;采用高压雾化加湿时,对温度影响较小,空气压缩机吸入外界空气将对氧气体积分数产生较大影响,而吸入厢体内气体对氧气体积分数影响均很小;换气对厢体内氧气体积分数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供气调运输保鲜环境综合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液氮充注式果蔬气调保鲜运输箱能耗模型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液氮充注式果蔬气调保鲜运输箱能耗规律,该文分析了运输箱的传热传质过程及其能耗构成,在分别研究了气调过程、制冷过程和加湿过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液氮充注式果蔬气调保鲜运输箱能耗模型,并对所建能耗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液氮充注式果蔬气调保鲜运输箱能耗主要由气调能耗、制冷能耗和加湿能耗构成;根据能耗模型所得的理论能耗与试验能耗基本一致,平均相对误差为11.86%±4.29%;根据能耗模型所得的理论液氮消耗量与试验液氮消耗量基本一致,平均相对误差为11.60%±3.51%;液氮充注气调过程消耗较少能耗即可产生较大的附加制冷总量,并且气调附加制冷总量与箱体气调体积有关,在该验证试验中理论液氮充注气调附加制冷总量所占理论制冷总量的比例达22%左右。该研究为液氮充注式果蔬气调保鲜运输装备优化以及果蔬保鲜运输节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保鲜运输用液氮充注气调的温度调节性能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保鲜运输用液氮充注气调产生的果蔬低温伤害问题,建立了液氮充注气调试验装置,通过改变液氮罐出液阀孔径、汽化盘管长度、横管开孔方向、开孔隔板开孔率、通风风速、回风道长度等因素,研究各因素对液氮充注温度调节性能的影响,优化液氮充注气调的温度调节性能。结果表明:当液氮罐出液阀孔径为1.5mm,汽化盘管长度为4m,横管开孔吹向风机,开孔隔板开孔率为4.03%,通风风速为8m/s,回风道长度为1.5m,厢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自20.95%降至5%时,液氮气调的温度调节性能较优,开孔隔板出气口最大温差仅为1.3℃,开孔隔板出口处与回风道内的最大温差仅为2.72℃。液氮充注气调在43min内可快速将厢体内氧气体积分数由20.95%降至5%,还可利用液氮的冷量为保鲜环境降温。研究结果对果蔬液氮气调保鲜运输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气调保鲜运输车变频通风系统调控与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果蔬气调保鲜运输过程中通风系统能耗高、果蔬干耗损失大等问题,该文建立了保鲜运输变频通风试验平台。通过改变风机频率,研究厢体内不同通风量对液氮充注气调、制冷、超声波加湿和换气等装置的工作性能调节特性,基于满足果蔬保鲜要求和能量消耗低的原则,优化了液氮充注气调、制冷、超声波加湿和换气等装置工作的风机频率。设计了气调保鲜运输变频通风系统,并通过试验与定频通风系统进行了能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变频通风系统能够满足果蔬保鲜要求,且总能耗比定频通风系统节约15.2%,风机能耗比定频通风系统的风机能耗低81.8%。气调保鲜运输变频通风系统的设计,对提升果蔬气调保鲜运输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果蔬气调保鲜运输车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解决果蔬气调保鲜运输气调效率低且成本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液氮充注气调保鲜运输技术,应用该技术制造的运输车主要由汽车底盘、基于压差原理的运输厢体、液氮充注气调装置、超声波加湿装置、制冷机组、变风量通风装置、换气装置和集中控制系统等组成。整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33.5±1)℃、相对湿度59%±3%、采用仅中间留空堆栈、装载后厢体内后部温度(22.3±0.3)℃的条件下,物料初始温度为4.82和6.38℃时,调控至目标环境所用时间为52和90min;物料初始温度基本相同(4.65~4.82℃)、采用仅中间留空、中间与两侧留空和无空留堆栈方式时,调控至目标环境所用时间分别为52、30和77min,相对湿度自85%升至90%所用时间分别为26、9和33min,中间与两侧留空堆栈方式在调控速度方面依次优于仅中间留空和无空留堆栈;实载时厢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自20.9%降至5%用时28min,平均消耗液氮18.99kg,气调效率高且使用成本低。研究结果对提升果蔬气调保鲜运输技术水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保鲜运输方式对荔枝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掌握不同保鲜运输方式对荔枝果实品质的影响,该文以"妃子笑"荔枝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果蔬保鲜运输试验平台对泡沫箱加冰、冷藏和气调3种运输方式进行了试验,分析不同运输方式对荔枝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果实运输时间在1 d内,泡沫箱加冰、冷藏和气调3种保鲜运输方式的荔枝果实品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冷藏和气调2种保鲜运输方式可有效延缓荔枝果实品质的下降;运输4 d后,与泡沫箱加冰和冷藏运输方式相比,气调运输方式可以显著(p0.05)抑制荔枝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相对电导率、货架期品质等指标的下降;就保持荔枝运输中果实品质而言,1 d内的荔枝运输可以选择以上3种保鲜运输方式中的任何1种,2~4 d的荔枝运输可以选择冷藏运输或气调运输,4 d以上的荔枝运输选择气调运输方式为宜。该研究结果可为荔枝果实保鲜运输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保鲜运输车温度场分布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为解决果蔬保鲜运输车厢体内温差过大的问题,搭建了基于压差原理的保鲜运输温度场试验平台。通过改变回风道风速、回风道长度、开孔隔板开孔率、堆栈方式、气流导轨等影响气流形式的因素,研究了这些因素对保鲜运输车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回风道风速越大,回风道越长,保鲜厢内的温度场均匀性越好;堆栈方式为中间两侧留空时,厢体内温度场均匀性优于仅中间留空、两侧留空和满载等3种堆栈方式;开孔隔板开孔率对保鲜室中横截面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较大;有气流导轨时的温度场均匀性优于无气流导轨时。当回风道长度为1.5m,回风道风速为8m/s,开孔率为16.11%,堆栈方式为中间两侧留空,有气流导轨时,保鲜运输车厢内的温度场均匀性较优,此时保鲜室内中纵截面温度分布的标准差为1.15℃,中横截面温度分布的标准差为2.04℃。研究结果为果蔬保鲜运输车的厢体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保鲜运输车果蔬堆码方式对温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温度场是保障果蔬运输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该文以基于差压原理的运输厢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香蕉为试验物料,建立厢体的1/4等比例三维紊流数值计算模型,结合有孔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和壁面函数法,对厢体中间两侧留空、两侧留空和满载等3种果蔬堆码方式的模型进行温度场的数值计算,得出了厢体内纵截面和横截面的温度以及货物表面的温度分布图。经对比分析发现,合理的货物堆码方式可以改善厢体内温度场的分布;中间两侧留空方式较两侧留空方式和满载方式相比较,冷空气与货物的热交换好,厢体温度场较均匀。经过试验验证,模拟值与测试值平均温度偏差均不超过1.5℃,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该研究揭示了果蔬保鲜车厢体内部温度场分布的一般规律,对保鲜运输车的货物堆码方式以及结构优化设计等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板兔气调干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状态参数优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提高板兔质量为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小型气调干燥机(QTM)实验设备,分别以氮气、二氧化碳气体及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各为50%的混合气体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板兔进行气调干制试验。采用正交实验,分析了不同状态的气体成分对板兔干制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干燥室气体的氧气含量可显著降低板兔干制品过氧化值和酸价,提高板兔质量。在气体的氧气含量相同状况下,充氮降氧效果最好。此外,还对板兔充氮降氧干燥过程的状态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果蔬保鲜运输用高压雾化加湿系统的设计问题,建立了高压雾化加湿系统试验平台。通过改变保鲜厢体中回风道风速、开孔隔板开孔率、回风道长度等,研究各因素对加湿效率和湿度分布的影响,分析高压雾化加湿系统的湿度调节特性。结果表明:设计的保鲜厢体结构有利于加速液滴雾化,防止果蔬包装箱强度降低;高压雾化加湿系统加湿效率与风速、开孔率呈非线性关系;在风速和开孔率相同的情况下,回风道越长,保鲜室内湿度分布越均匀;确定开孔率为7.56%,风速为8m/s,回风通道长度为1.5m为本试验平台的最优的工作参数组合。研究结果对保鲜运输用高压雾化加湿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冰温结合不同比例氧气气调对冷却肉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研究了在冰温基础上结合不同含氧比例气调对冷却猪肉保鲜的影响,试验设置冰温、冷藏(4℃)、真空包装+冰温、20%CO2+80%O2(高氧)+冰温、20%CO2+20%O2+60%N2(低氧)+冰温、20%CO2+80%N2(无氧)+冰温6个试验组,测定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汁液流失率、保水能力和色差。结果表明:冰温条件下高氧和低氧的菌落总数24 d还未超过冷却肉卫生标准,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整个贮藏期内高氧气调和低氧气调可以维持冷却肉的色泽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变化;高氧气调和低氧气调8 d后汁液流失率显著高于单纯冰温和无氧气调(P<0.05),高氧气调12 d后汁液流失率显著高于低氧气调(P<0.05),同时高氧气调8 d后持水能力显著大于低氧气调(P<0.05)。在冰温条件下,80%O2和20%O2都能长时间维护冷却肉的色泽,均能较好抑制微生物的增殖,但在汁液流失率、保水能力方面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喷油与补气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实现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的优化控制,该文基于原喷油量优化控制模型,在考虑补气的前提下,结合过滤体再生入口临界温度模型对其边界终止温度条件的强化,对微粒捕集器再生过程烟气最优升温速度曲线予以了改进,并获得了喷油量/补气量的最优控制目标函数。从其在线优化控制结果来看,喷油量最优值随再生时间变化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相应补气量变化趋势与最佳喷油量的变化一致,受排气氧含量富余程度影响,对应的补气量在越过最低点后增长的速度不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对喷油量/补气量予以最优控制后,整个再生过程油耗可降低34.6%~40.2%。为提高整个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过程的操作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片气调干制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提高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为目的,采用自制小型气调干燥试验设备,以CO2、N2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进行干制对比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室气体的O2含量相同条件下,以N2置换部分空气为干燥介质,可提高双孢蘑菇片的脱水率,干制品褐变度降低、维生素C保存率较高。用均匀试验设计回归分析程序拟合产品的褐变度、维生素C和ADF质量分数随干燥室气体O2含量、干制温度和干制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置信水平达95%,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4.
农田排水技术能够解决大棚种植条件下的次生盐渍化问题,因此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为了分析大棚控制排水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氮素的变化规律,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采用RZWQM(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模型对不同控制排水处理下的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氮素含量及氨挥发过程等进行了模拟校正和验证,并利用模型对不同控制排水条件(不同暗管间距和不同控制出口深度)下的水氮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模型在校正阶段的分层含水率模拟均方根误差(RMSE)为0.038~0.050cm3/cm3,验证阶段的分层含水率模拟均方误差(RMSE)为0.040~0.081 cm3/cm3。结果表明:RZWQM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田间水肥变化情况;控制排水对地下水位的控制效果显著但没有对作物的水分利用产生太大影响;不同暗管间距和控制深度下,暗管排水总量、排氮总量和渗漏氮总量都受到了极显著的影响,氮肥利用效率则受暗管间距影响而对控制深度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控制地下水位减少节水灌溉稻田氮素淋失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探讨高效的稻田灌排管理模式,降低稻田氮素淋失风险,该文利用装配有地下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蒸渗仪,研究地下水位调控对节水灌溉稻田氮素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排水控制限的提高可减少控制灌溉稻田地下排水量,控制地下水位处理1稻田地下排水量为179.4mm,分别较控制地下水位处理2(195.9mm)和控制地下水位处理3(285.8mm)稻田减少8.4%和37.2%。随稻田排水控制限的提高,控制灌溉稻田地下排水中铵态氮(NH4+–N)浓度增加,硝态氮(NO3-–N)浓度下降。与控制地下水位处理2和控制地下水位处理3稻田相比,控制地下水位处理1稻田地下排水中NH4+–N质量浓度均值分别增加9.3%和27.3%,地下排水中NO3-–N质量浓度均值分别减少32.6%和1.8%。稻田排水控制限的提高显著减少了控制灌溉稻田NO3-–N淋失量(P0.05),控制地下水位处理1稻田NO3-–N淋失量为0.27kg/hm2,分别较控制地下水位处理2(0.43kg/hm2)和控制地下水位处理3(0.88kg/hm2)稻田显著减少0.16和0.61kg/hm2(P0.05),控制地下水位处理2稻田NO3-–N淋失量较控制地下水位处理3稻田显著减少0.45kg/hm2(P0.05)。采用控制排水技术,适当提高控制灌溉稻田的排水控制限,可有效降低稻田NO3-–N淋失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该研究可为制定满足控污减排需求的稻田灌排管理模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苹果液氮降温排氧打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抑制苹果制汁过程中的褐变,提高产品质量,该文首次采用自行设计的液氮降温排氧打浆机,对苹果打浆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研究了打浆时添加液氮后苹果浆温度、溶解氧含量、果浆颜色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1%~2%液氮后,苹果浆温度迅速降低为原来温度的50%,氧气含量降低为对比组的47.7%;果浆色泽L值为53.96,较对比组的L值高44.1%;同时可减少维生素C损失,提高苹果出汁率。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合理的猕猴桃大帐气调参数,提高大帐气调贮藏性能,该研究通过模拟猕猴桃在果框内的自然堆叠状态,建立了单个猕猴桃尺度的大帐气调微环境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猕猴桃大帐气调过程中N2纯度、流量、管径、出口高度4个关键参数对降氧时间及气体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基于Box-Behnken原理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仿真试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响应指标回归模型,对所选取的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和参数优化。对优化参数组合进行仿真试验,对比优化参数组合条件下响应面回归模型预测值与仿真试验数值模拟值。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降氧时间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出气口高度、流量、N2纯度、管径;对不均匀系数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N2纯度、出气口高度、管径、流量。猕猴桃大帐气调的最优气调参数组合为N2纯度96.0%、流量23.0 m3/h、管径50 mm、出气口高度3126 mm,对应的降氧时间、不均匀系数分别为989 s、6.1%。降氧时间响应面回归模型预测值与仿真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3.1%,不均匀系数响应面回归模型预测值与仿真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8.4%。研究对于大帐气调装备的研发及性能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