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场畜禽粪便对其周边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秋冬是各种畜禽疫病的高发季节,随着“2005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秋季行动计划”的全面展开,各种化学药物和疫苗的使用效果愈发引人关注。接种疫苗是确保畜禽免受各种动物疫病侵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生产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免疫后仍然发生相应免疫疾病的现象。这也是广大养殖场(户)所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动物疫病如果发生会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严重危害动物的健康,还会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加强畜禽疫病防控十分重要,有助于抑制动物疫病的发生,研究表明,疫苗接种等方式是有效抑制畜禽疫病的手段,具有较好的疫病防控效果,但是目前在疫病防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畜禽疫病防控,因此探析畜禽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动物疫病研究的深入,免疫接种成为预防动物疫病发生、保障畜禽健康养殖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时常会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引起畜禽发生动物疫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1.1人为因素1.1.1饲养管理不当畜禽机体始终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力低下,造成免疫失败。如养殖密度高,养殖环境恶劣;饲料管  相似文献   

5.
持续的强降雨天气,往往会带来地区的洪涝灾害,给畜牧业造成不同程度损失。为防止洪涝灾害造成的重大畜禽疫病发生,应当及时做好相关畜禽疫病防控工作,包括对病死畜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消毒、预防饲料霉变和重大动物疫病补免工作等,避免洪涝灾害后畜禽疫病蔓延,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养殖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畜禽粪尿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据了解,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业源排放量的主要来源。拿山东来说,2013年全省畜禽粪便产生量达到了1.89亿吨、尿液达到了9436万吨以上,每公顷耕地粪尿负荷达到37.7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吨以上,有15个设区市耕地粪尿负荷超过了欧洲每公顷30吨的限量值。但目前全省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不足40%,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入农田,不仅造成耕地污染,还会引发动物疫病传播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为充分交流家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加快推进山东省规模养殖  相似文献   

7.
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甚至能迅速演变为生物灾害(如口蹄疫的流行),使国民经济发展受挫,导致相关动物养殖产业链条全线萎缩,推动物价上涨,推高消费价格指数走势,严重影响着畜禽及其产品的地区贸易和国际贸易,更为严重的是像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这类重大动物疫病还会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虽然我国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重大动物疫病已成为我国的常在病(地方流行病),对这些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是长期的,随着病原持续地遗传演化和人们对疫病认识的不断深入,防控工作也应持续不断改进。下面仅就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  相似文献   

8.
近年,随着贵州省畜禽养殖场数量的不断增加,粪便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畜禽养殖污染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粪便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畜禽粪污处理不妥当,导致污染水源、空气和土壤,传播动物疫病,导致畜产品产生毒副作用。如何处理畜禽粪便是影响贵州省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可采用全量还田模式,粪便好氧堆肥模式,粪污厌氧处理模式,蚯蚓养殖技术,栽培基质利用模式,动物蛋白转化模式等方式进行畜禽粪污处理。该文就贵州省畜禽粪便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为广大养殖户合理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动物检疫就是应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畜禽及畜禽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尽快地扑灭疫病的流行。动物检疫不仅是一项以强制性、统一性为特点的技术行政措施.也是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畜禽健康水平低下,动物疫病多发,给饲养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提高畜禽健康水平,减少动物疫病,成为困扰畜禽养殖业的一个难题。研究表明,畜禽健康水平低下和动物疫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因素引起的畜禽免疫力降低。研究与实践证实,通过营养手段调节增强畜禽的免疫功能,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冬季气温下降后,动物易发生各种疫病。为了确保气温下降后养殖场的安全生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应加强养殖场畜禽的疫病防控。1加强动物疫病的日常预防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杜绝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在饲养管理方面,要为动物提供全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畜禽养殖产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动物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疫病发生频率逐步增加,各种传染性疾病会威胁到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某些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甚至会对一个地区的畜禽养殖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开展动物防疫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动物疫情,并将疫情扼杀在萌芽阶段,保证动物养殖安全。笔者总结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规模化养殖场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希望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春季,活畜禽、畜禽产品调运频繁,候鸟迁徙,病原体在外界环境存活时间延长,畜禽易感易发各种疫病,重大动物疫情传入和发生的风险提高,畜禽疫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畜禽养殖(场)户应从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注射、消毒灭原等方面入手,认真抓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畜禽发病诱因春天的气候常常是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因此,保持畜禽饲养圈  相似文献   

14.
畜禽养殖业在发展的同时会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动物疫病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为了保障畜禽饲养的质量和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应加强对畜禽疫病的防控措施,从根本上降低外来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1环境和饲养管理对畜禽疫病的影响环境和饲养管理会直接影响畜禽的生活状态,为了降低和减少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疾病问题,必须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否则,畜禽极有可能遭受有害物质的威胁而发生各种疾病,降低成活率和生产性能,影响养殖收益。建立良好的饲养场地,可以弥补自然环境的不足,若防疫工作不到位则会增加病原感染的机会,直接威胁畜禽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动物卫生安全问题关注程度的日渐提高,畜禽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携带病原体的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如未经无害化处理或任意处置,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重大动物疫情,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甚至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所以进一步强化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降低畜禽疫病发生风险,保障畜禽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减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做好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将会成为今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越来越重要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多雨,部分鸡舍,尤其是散养户鸡舍,选址不合理,导致大量积水,甚至被水淹,损失较大。各种垃圾、粪便及淹死畜禽等被洪水冲起,其中携带的细菌、虫卵和病毒等随之污染环境,成为传播疾病的重要传染源。大灾之后要防大的疫病发生,如果处  相似文献   

17.
<正>畜禽养殖是农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多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规模养殖场户已成为畜禽养殖业发展的主导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动物疫病的频繁发生,也给畜禽养殖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挑战。本文以笔者调查的某个畜牧养殖大镇为例,探究畜禽养殖环节存在问题与疫病频发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以期能对畜禽养殖业疫病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该镇面积125平方千米,耕地面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生产过程中的排泄物有粪便、尿液、污水、病死畜禽、垫草、剩余少量饲料等,动物粪便和污水处理是污染物处理和生物利用的主要部分。动物粪便和污水通过土壤、水和空气的净化及生物作用,其中病原微生物可被杀死,各种有机物逐渐分解,成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畜禽疫病主要采取疫苗接种免疫等综合性防疫措施 ,有效地控制了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目前已消灭了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马鼻疽等疫病 ;控制了马传染性贫血、牛羊布病、猪瘟、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病的危害。但是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 ,各种畜禽的饲养量越来越大 ,畜禽及其产品流通日益频繁。这就为畜禽疫病的传播带来了可乘之机 ,再加上畜禽及其环境中主要条件致病等疫源存在的 ,以及有些接种带毒或主要动物疫病发生后病原在畜禽体内的长期存在 ,都是导致疫病发生的根源。因此 ,为了及时掌握畜禽疫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1存在问题 1.1疫病防治困难 农村散养户养殖很难有效地防止交叉传染,控制动物疫病,建立公共卫生防疫和环境控制标准。大多数散养户素质较低,不懂得畜禽防疫重要性,购买畜禽后不防疫。当这些被遗露的易感畜禽遇到传染源时,就会发生畜禽疫病流行,使一些疫病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