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证我国肉牛养殖业和奶牛养殖业的高速发展,经过多种养殖模式的对比,发现以家庭为主体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的家庭牧场更加适合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肉牛和奶牛的家庭牧场式养殖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对我国肉牛和奶业发达国家的奶牛的家庭牧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家庭牧场进行对比,总结了我国家庭牧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家庭牧场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我国肉牛和奶牛的家庭牧场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据今年《荷斯坦牛通信》反映,饲养1000头以上奶牛的大牧场,在美国已不乏见。日本、西德拥有100头的就称大牧场了,并都集中于这两个国家的北部,不管规模大小如何,这些牧场的共同特点是:布局合理,巧用地势,设施造型配套,使用机械恰当,结果牧场生产效率较高,平均每个劳动力可饲养奶牛40~100头不等。特别是近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奶牛生产是一件辛苦的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奶牛饲养、畜舍和牧场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管理牧场需要了解的东西很多,但请记住奶牛生产的核心就是奶牛。奶牛的健康可以通过其行为、姿势和身体特征表现出来。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奶牛发出这些信号,使牧场利润最大化。首先是仔细观察,接着是研究分析原因,然后是将  相似文献   

4.
国外单产14000千克的高产牛群并不少见,但日本井下牧场为每天二次挤奶,而且乳脂率接近4%,是有其特点,较为少见的。单产14376千克的牛群,在日本是最高的,该牧场的管理秘诀、主要经验: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给奶牛饲喂同样的饲料,让奶牛吃好、吃饱。  相似文献   

5.
友谊牧场是中日技术合作《黑龙江省奶牛乳业发展计划》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日本国际协力事业机构(JICA)的无偿援助,把友谊示范牧场建成中国黑龙江省奶牛行业的一面旗帜。为了更好的开展奶牛研究,项目在有关技术人员提议下购买了一台半自动化血液分析仪,于2004年3月初对牧场部分奶牛进行了一次血检分析和尿检测定(检测时以人的技术参数为准),从中发现奶牛饲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沅 《中国乳业》2013,(1):20-24
本文从牧场角度出发,简述了如何通过奶牛的遗传改良来提高牧场效益,详细介绍了奶牛的科学养殖理念,奶牛的遗传改良模式,优秀种公牛的选育方法,如何选择优秀种公牛冻精以及如何全面做好牛群的遗传改良工作等。  相似文献   

7.
友谊牧场是中日技术合作《黑龙江省奶牛·乳业发展计划》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日本国际协力事业机构(JICA)的无偿援助,将把友谊示范牧场建成中国黑龙江省奶牛行业的一面旗帜。为了更好的开展奶牛研究,项目在有关技术人员提议下购买了一台半自动化血液分析仪,于2004年3月初对牧场部分奶牛进行了一次血检分析和尿检测定(检测时以人的技术参数为准),从中发现奶牛饲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奶牛血检1.1仪器型号GT-D2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由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制造。1.2试剂药品钙、磷、葡萄糖等试剂,均由北京中关村“中生北…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2021年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奶牛常见病的场间发病率和疾病分布情况,随机选择14个奶牛存栏千头以上的牧场进行了问卷调查。14个牧场总存栏为35 269头,平均存栏2 519头。牧场包括东部地区3个、哈绥地区5个、大庆地区3个和西部地区3个。调查内容包括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和传染病以及兽医面临的疾病难题。结果显示:14个牧场奶牛常见病有43种,东部地区场间平均发病率最高(9.77%),哈绥地区疾病分布最广(50%);传染病场间平均发病率最高(10.30%),内科病分布最广(51.25%);犊牛场间平均发病率最高(11.77%),成母牛疾病分布最广(68.75%)。兽医面临难题有35条,其中乳房炎最为突出,与诊疗手段落后、疾病检测不足等有关。因此,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应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查明奶牛常见病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整体防治策略和具体措施,提升疾病防控的整体能力,以保证牧场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奶牛现代育种技术的提高和国家奶牛良种补贴计划的实施,我国各大牧场奶牛良种的普及率很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当前国内尽管有很多先进的牧场奶牛单产水平已经达到10t以上,但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牧场的奶牛单产水平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濒临淘汰的困境。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奶牛的饲养管理模式有关。尤其是伴随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进步,先进牧场奶牛精准养殖模式的实施,更加拉大了不同牧场之间的差距。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牧场实践经验就奶牛精准饲养模式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给奶牛养殖人员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奶牛养殖业精细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程度的提高,“奶牛福利”也逐渐成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热门话题。奶牛福利不仅影响奶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繁殖,更关系着广大消费者的饮食营养与健康。因此,从动物福利的五项原则对奶牛福利做综述性探讨,为牧场的奶牛饲养与运营管理提供可行性的依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8月16日下午,省畜牧兽医局局长陈福林、副局长罗展光,在省畜牧处罗道栩处长的陪同下到广州市奶牛研究所试验牧场调研奶业。对该研究所在推广品种、改良种公牛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这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国发[2007]31号文《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贯彻实施奶牛良种补贴的具体行动。陪同调研的还有广州市奶牛研究所关伟昆所长、汪翔副所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影响牧场盈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研究了关键控制点,提出了提高牧场盈利水平的6条途径:依靠育种改良和改善繁殖;重视奶牛的舒适度管理;从营养上满足奶牛高产性能的发挥;实施在线信息化管理;通过技术改造,实施先进的生产工艺,实现奶牛生产力的解放;控制固定资产投入成本。对我国牧场如何在金融海啸的"寒冬"时期和"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带来的恶性影响下,进行长足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1对生态牧场的八点要求一是奶牛生产、生活的环境优良;二是符合奶牛的生物学特性;三是奶牛健康;四是生产高产、优质、高效;五是奶牛舒适,人心舒畅;六是奶牛粪尿清理及时,处理有效(生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人民身体健康,在国家的倡导下,优良的奶牛品种从国外引进,落户国内的几个国有牧场,所以说新中国最初的奶牛养殖模式几乎都是国有牧场化养殖。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我国消费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百姓对牛奶的消费需求迅速提升,奶牛养殖模式也由国有化牧场养殖逐步发展成为以家庭式散养为主体的模式,最初规模每户只有几头,粗放式养殖,一个泌乳周期产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代化奶牛牧场的生产和营销信息量快速增加。传统的牧场管理模式往往存在劳动强度大、管理困难或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奶牛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对奶牛的产奶量、繁育或疾病等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也可以实现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笔者介绍了Dairy Comp 305软件的基本结构,并在大庆星星火牧场进行了应用评估。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殖技术》2004,(21):38-38
草原型、平原农区型、城市牧场型基本代表了中国奶牛带的养殖模式,这三种模式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规模化牧场的发展.许多奶牛养殖者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奶牛的标准化生产上.因为他们意识到标准化生产关乎奶牛的健康、关乎奶牛的高产,但其对标准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方面又不甚了解.下面就该问题做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奶牛》2011,(9):7-7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年内计划新建奶牛牧场221个,包括百头牧场110个、千头牧场110个、万头牧场1个,全市奶牛存栏100万头,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70%。目前,兴安盟扎赉特旗共有奶牛养殖合作社45个,采用奶户+奶牛养殖合作社、奶牛小区+奶牛养殖合作社多样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赵静雯  吴慧光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1):3105-31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奶牛养殖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奶牛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的大量气体(CO2和CH4)对土壤、空气和水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大气中CO2和CH4等微量气体浓度的增加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奶牛胃肠道发酵所产生的CH4是牧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奶牛CH4排放能有效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在畜牧业生产中,有必要有效降低反刍动物产生的CH4。奶牛生产中CH4的排放涉及饲料营养、瘤胃发酵调控、遗传选择和牧场管理等方面,现针对如何降低奶牛生产中CH4产生的研究情况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周联胜 《中国乳业》2020,(10):11-12
奶牛乳房炎一直是牧场的常见问题之一,给牧场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总结了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治疗方法,结合生产实际,阐述科学防治乳房炎对降低乳房炎发病率,增加牧场经济效益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