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田建新 《食用菌》2000,22(6):31-31
近年来,北方段木栽培香菇数量很大,如山西沁源县栽培达到150万根,但是北方香菇栽培起步较晚,栽培措施与自然气候特点不相适应,影响了北方段木栽培香菇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多年生产经验,北方段木栽培香菇除应做好常规管理外,还应结合北方的特殊气候特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菇场的选择 菇场必须满足香菇生育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要兼顾管理便利,运输快捷,经济实用等方面。北方山地多,沟谷纵横,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一年四季具有风力强,风向规律性强。香菇多在春、秋季节出菇,常出现大量菇蕾被风吹干致死的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
反季节越夏菇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越夏香菇对环境的要求,对香菇栽培出现的烂筒、出菇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林内发菌、林内出菇仿野生栽培技术,并初步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胶南市六汪镇大面积推广取得圆满成功,为北方越夏香菇栽培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反季节越夏香菇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越夏香菇对环境的要求 ,对香菇栽培出现的烂筒、出菇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林内发菌、林内出菇仿野生栽培技术 ,并初步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胶南市六汪镇大面积推广取得圆满成功 ,为北方越夏香菇栽培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五节芒,在本地俗称芦苇,属多年生禾本科野生植物,分布于林沿荒山等空地,随处可见,是山区菇农最丰富的菌草资源。为了缓解菌林矛盾,永安市食用菌站从1992年开始引进福建省农林大学菌草技术,几年来已形成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代料栽培菇类达116.2万袋,其中香菇达40万袋,到2010年已代料栽培香菇150万袋,经济效...  相似文献   

5.
北方香菇袋料栽培转色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郝继伟  杜庆栋 《食用菌》2006,28(4):40-40
香菇属中低型菌类,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具有香菇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近几年来北方香菇栽培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我国香菇栽培的主要区域。由于香菇栽培中香菇转色技术要求较高,且紧密关系着香菇产量和品质,因此我们结合北方地区袋栽香菇的特点对转色技术进一步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玉华  李妙芳 《食用菌》2007,29(1):46-46
反季节栽培香菇或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这种现象倘若未依其生物学特性寻找产生原因和采取技术措施加以补救,则会导致菌筒发软或霉菌爆发,对香菇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其不利影响。为此笔者根据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未转色先出菇现象,结合多年的栽培管理实际,谈谈其产生原因及补救技术措施,以供栽培者商榷。  相似文献   

7.
香菇是当前世界上栽培量最大的木腐型食用菌.也是最早人工栽培的菇类之一。最原始的香菇人工栽培方法是原木砍花法.由浙江庆元(当时归属于龙泉县)的先民发明。古代菇民在原始森林中利用空气中不可见的香菇孢子播种、经历5年秋去冬回的候鸟式农耕作业、用极其神秘的专业言语交流.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栽培技术.是世界农业栽培技术宝典上值得浓沫重彩的一页。如今这种栽培工艺已不再采用.只留下可以解读的史料和难以考证的迷团。  相似文献   

8.
董万先 《食用菌》1996,18(1):10-10
目前,影响香菇代料栽培的关键是杂菌污染,特别是本霉的污染。对香菇的防霉研究已报道的有物理防霉、化学防霉和抗霉育种等方法,但其应用效果因栽培条件和环境的不同而极不稳定。笔者在实践中发现Px菌株能与香菇菌协同生长,是香菇菌的有益伴生菌株,并对霉菌感染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和抵抗力,其恰当的组合还能加速香菇菌丝的生长速度,缩短香菇的栽培周期,提高香菇的产量。下面把实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北方香菇代料栽培技术王家季,刘化民(河北省食用菌研究所,石家庄050091)根据我国北方的气候特点,近几年,我们对香菇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选育出了一些优良品种,取得了北方香菇代料栽培的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与栽培品种香菇栽培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0.
<正>香菇代料栽培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高等优点,已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然而,长期以来,香菇代料栽培原料多以桦木栎、青冈栎等硬杂木木屑为主料,影响非林区发展。因此,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农林业生产下脚料栽培香菇尤为重要。甘肃天水作为花牛苹果的故乡,苹果种植面积达10万hm2,每年修剪产生苹果树废枝条达3万多吨。因此,笔者开展了苹果树枝代料栽培香菇技术的试验,并总结出了适宜当地生产应用的  相似文献   

11.
吴岩课  赵丽萍 《食用菌》2006,28(5):55-56
近几年来代料栽培香菇发展迅速,新品种、新技术也在不断的推广应用,但许多菇农对香菇生理、生态要求缺乏应有的理解,对香菇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束手无策,造成不应该的损失,如菇农所谓的“假菇”现象,即为典型一例。本文为笔者近几年来的一些实践总结。何谓“假菇”?即香菇双核菌丝达生理成熟扭结为盘状组织(原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分化为菇蕾或已分化菇蕾而不能发育为正常的子实体造成“幼年夭折”的现象。从上述得知,假菇有种情况:一是原基不能分化成菇蕾。  相似文献   

12.
宋淑梅  崔德芳 《食用菌》1998,20(3):37-38
栎木栽培香菇在山西晋中地区仍为一新的尝试,随着栎木的接种、菇木养菌过程的进行,杂菌的污染也相继发生,对香菇菌丝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对香菇菌丝早期生长阶段的杂菌防治技术已成为菇农所迫切需要的.本文对在晋中地区香菇栎木栽培过程中出现的杂菌种类以及防治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台湾省香菇年产值1.2亿美元以上,相当大陆82年前的总产值。木屑包自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总计约2亿包,分属250多个香菇农场,1000多农户。规模大的农场,栽培量达800万包,可称为世界性菇王。一般约50~100万包。部份兼业栽培户,年栽培10~20万包,此种不包括在香菇农场之内。台湾香菇木屑包发展速度快,规模大,经营水平高,有其特定原因: (一)菇农文化素质较高。据我们所接触的菇农朋友,不少是从大学或专科毕业的,尤其是几个栽培200万包以上的农场主,大多具师专以上学历,有的先从教后从农,对新科技掌握和使用比较纯熟。  相似文献   

14.
香菇床式脱袋栽培技术陈德明(上海市食用菌技术推广站)香菇脱袋栽培是上海市效与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周年性生产相配套的一项新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摸索,这项技术日趋完善。为了加快这一新技术推广,现将有关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品种脱袋栽培以香菇中高温型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5.
于海萍  魏生龙 《食用菌》2006,28(4):43-44
香菇是近几年“南菇北移”最为典型的食用菌之一,尤其在甘肃、青海等省(区)的河西走廊地区的栽培区域和栽培规模都在逐年扩大,但其产量的增长与效益的增长并非正相关,在出现新的栽培基地的同时,老的栽培基地萎缩甚至消失了。究其原因:一是观念,二是技术。就观念而言相当数量的菇农仍在追求产量,不求质量;就技术而言,许多菇农照搬南方栽培技术高海拔温凉地区,以期获得与技术原产地同样的技术效果,结果可想而知。笔者根据当地气候资源特点,从栽培季节选择、原料配方、温湿度调控、出菇方式、病害预防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适宜当地应用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蔡令仪  杨瑞长 《食用菌》1992,14(5):30-30
近年来,在塑料大棚内栽培香菇已很普及。现有试验证明,塑料大棚由于温差大,适合香菇的生育,产量略高于室内栽培。那么塑料大棚栽培香菇与室内栽培相比,对香菇质量有无影响?在塑料大棚内栽培方式不同,对产质量是否有差异?在这方面的报道甚少。为此,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香菇对水分的要求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是香菇生长的物质基础。鲜香菇水分占90%以上,香菇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菌体细胞吸收利用,细胞内的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培养料含水量与栽培环境的相对湿度直接影响菌体细胞的活力及吸收运输养分的能力,从而影响香菇的产量与品质。因此,水分调控是香菇栽培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上常因培养料含水量调配不当,或栽培环境湿度不适宜,使香菇生长发育受影响,轻则产量降低,品质下降,重则引起杂菌污染及菌筒霉烂,给香菇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准确掌握香菇不同阶段水分需求规律,科学调整培养料含水量及空气相对湿度,是香菇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日本代料香菇生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同祥 《食用菌》1995,17(5):2-3
香菇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国。大约在公元1000~1100年,浙江省龙泉、庆元、景宁三县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创造出一套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香菇方法——砍花栽培法。后经菇农不断总结,技术逐步完善。大约在15世纪,也就是我国栽培香菇400~500年以后,上述香菇栽培技术才由民间传入日本。而至今,日本的香菇产品几乎垄断了整个国际市场,并在香菇基础研究、技术应用、产品质量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日本面临着菇木资源缺乏及菇农老龄化等严重问题,产量逐年呈下降趋势。因此,代料栽培香菇已引起了日本重视。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发展十分迅速,总产量已超越日本,跃居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丽水市是我国香菇最大、最集中的主产区,香菇已实现周年栽培,但长期以来,秋季出菇的优质品种多,夏季栽培香菇应用的品种较为单一,主要是武香一号和931,武香一号和931的优点是耐高温、产量高、易管理,但缺点是菌肉较松,货架期短,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国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香菇栽培以秋栽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鲜香菇的消费量逐年增加,秋栽香菇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春栽香菇得到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