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生04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5):77-77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 晋谷21号幼穗经组织培养获得变异株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幼苗茎基部、叶片和叶鞘均为绿色,株高约164.0cm。穗长约19.1cm,穗筒形,松紧度中等,穗重20.7g左右。谷壳黄白色,米色黄,千粒重约2.7g,出谷率约82.2%。生育期120d左右,与对照晋谷34号相当。  相似文献   

2.
陕北旱地谷子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品种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差异明显。试验结果表明:晋谷29品种相比其余供试品种得分最高,且彼此差异极显著,具有较高的种植优势;综合考虑,晋谷29、黄旗皇和汾选3号产量较高,其中晋谷29,生育期155 d、株高133.8 cm、穗长27.48 cm、穗粗22.79 mm、单穗重38 g、穗粒重21 g、千粒重3.41 g,在10个品种中产量最高为4 006.8 kg·hm-2,建议该品种可在榆林干旱地区进行大面积的生产和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3.
以10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SQ-1为处理,研究了SQ-1的杀雄效果及不同基因型小麦对SQ-1的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主茎旗叶抽出倒2叶一半,幼穗长为2.5-4.0 cm,穗分化期为药隔期喷施4.0 kg/hm2的SQ-1,诱导雄性不育率达到了99.93%以上。经方差分析,材料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杂交剂SQ-1与参试小麦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化学杀雄剂SQ-1对春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作用,以5个春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观察SQ-1不同喷药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幼穗分化时期(Feeks8.0)为春小麦最佳喷施时期;用4.0kg/hm~2的SQ-1进行雄性不育的诱导,所有供试品种的相对雄性不育率平均可达到96.64%。喷施SQ-1后,春小麦的株高明显降低且穗长缩短。另外,基因型的不同导致化杀效果及制种产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晋谷42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品种来源960011/晋谷21号,原名太选3号。960011来源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谷子中间材料。 特征特性幼苗绿色,茎秆粗壮,主茎高142.1cm,穗长22.0cm,穗纺缍形,刚毛短,穗码松紧度适中,单穗重17.3g,穗粒重14.3g,出谷率79.2%,  相似文献   

6.
阔世玛对谷子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张杂5号和晋谷21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叶期叶面喷施不同剂量(0、3.37、6.74、13.48、26.96gai·hm-2)的阔世玛对谷子幼苗主要农艺性状、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阔世玛喷施浓度的增加,张杂5号和晋谷21号幼苗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重、光合色素含量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其他处理相比,3.37g ai·hm-2(1/4推荐剂量)的阔世玛对谷子的药害最小,26.96g ai·hm-2(2倍推荐剂量)的阔世玛对谷子的药害最大,不易缓解。同时,张杂5号对阔世玛的耐药性稍高于晋谷21号。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化学杂交剂SQ-1与豫北地区小麦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效应,为其在豫北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以20个小麦品种和不同剂量(3.0、4.0 kg/hm~2)化学杂交剂SQ-1为处理,统计分析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的相对雄性不育率以及对小麦株高、穗长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发育期Feeke's 8.5时,使用化学杂交剂SQ-1 3.0 kg/hm~2对小麦叶片喷施,能够诱导一些小麦品种(系)的相对雄性不育率达到95%以上且大多数小麦品种(系)的适宜喷施剂量为4.0 kg/hm~2。化学杂交剂SQ-1对小麦株高、穗长等主要农艺性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化学杂交剂SQ-1可以诱导豫北地区小麦品种(系)雄性不育,在喷施化学杂交剂SQ-1时,应做到充分雾化,均匀喷洒,避免对小麦叶片产生灼伤。  相似文献   

8.
SC205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5~1996年试验结果表明,SC2053是一种高效小麦化学杀雄剂,可诱导相对雄性不育率达97.5%~100%。不同品种对SC2053的敏感程度不同。SC2053的最佳喷药期为小麦幼穗发育长度为0.5~1.2cm时,最佳用药剂量为0.5~0.7kg/hm2。SC2053可降低株高5cm左右,但对雌蕊等其他性状无明显副作用。在父母本行比为3:6时,相对异交结实率可达53.5%~67.8%,制种产量为1747.5~2049.0kg/hm2。  相似文献   

9.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谷子籽粒含硒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试验,在谷子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剂量的Na2SeO3(0,0.038,0.075,0.113,0.150,0.188和0.225kg·hm-2),研究其对常规谷子品种(晋谷21号)和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10号)的籽粒含硒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可提高谷子的籽粒含硒量,改善籽粒品质。晋谷21号与张杂谷10号的籽粒硒含量均随喷施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0.225kg·hm-2亚硒酸钠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331和0.226mg·kg-1,是对照处理的17和13倍。与对照相比,晋谷21号籽粒粗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0.150kg·hm-2浓度时均达最大值,分别显著提高了5.81%、42.68%、27.87%,109.73%;张杂谷10号籽粒粗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粗蛋白质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0.188kg·hm-2浓度处理时达最大值,分别显著提高6.88%、165.98%,可溶性糖含量在0.113kg·hm-2浓度处理时达到最大,提高了47.50%,淀粉含量随着施硒量的升高而增大,0.225kg·hm-2浓度时显著提高了43.06%。综合2个谷子品种的5个品质指标,叶面喷施0.150kg·hm-2亚硒酸钠为宜,可以有效提高谷子籽粒中硒含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 18个小麦品种和不同剂量化学杂交剂 SQ- 1为处理 ,研究了 SQ- 1的杀雄效果及不同基因型小麦对 SQ- 1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在适宜的 SQ- 1喷施剂量与时期下 ,供试品种均能被诱导产生大于95 %的雄性不育率。对参试品种而言 ,适宜时期为 Feekes8.0 - Feekes8.5 ,适宜剂量为 3.0~ 5 .0 kg/ hm2 ,以5 .0 kg/ hm2 效果最好。 SQ- 1与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1.
谷子主要性状间相关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夏谷 2号、红腿谷、九根齐、双绿谷、大同 14、黄软谷、晋谷 2 0、晋谷 2 1、晋谷 2 2、晋谷 2 7、晋谷 32、晋谷33、晋谷 35、豫谷 9号、大粒谷共 15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 ,研究分析了谷子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谷子营养生长期、穗粒重、倒三叶叶面积、穗重、倒二叶叶面积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 ;穗重、穗粗、倒二叶和倒三叶叶面积与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穗粗、倒二叶叶面积、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倒三叶叶面积与穗重呈显著正相关 ,但穗长与穗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各生物学性状除株高外 ,其它各性状间均呈正相关性。因此在谷子育种时宜选倒二叶叶面积大、生育期长、穗粒重高、穗短而粗的品种作为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2.
19个谷子品种在汾阳市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9个谷子品种在汾阳市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汾阳市种植的高产优质谷子品种。[方法]以种晋谷54为对照,对19个参试谷子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出谷率进行了比较。[结果]产量最高的品种为晋谷59,达6 456.30 kg/hm~2,该品种株高172.0 cm、穗长23.9 cm,且穗码紧实,较对照增产12.97%;产量第二的品种为晋谷40,株高为179.9 cm,穗长为22.3 cm,产量达6 355.05 kg/hm~2,较对照增产11.20%;第三为长生08,株高为170.3 cm,穗长为23.5 cm,产量为6 137.55 kg/hm2,较对照增产7.39%;第四长农41的株高为174.1 cm,穗长为22.7 cm,产量为6 077.55 kg/hm~2,较对照增产6.34%。[结论]晋谷59、晋谷40、长生08、长农41较对照增产明显,且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高产谷子品种在汾阳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长谷1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齐头黄/晋谷21号。齐头黄是山东名米。 特征特性幼苗绿色。主茎高147.4cm。穗长22.3cm,穗纺缍形,刚毛短,穗码松紧度适中。单穗粒重15.5g,出谷率86.1%,千粒重2.7g。谷粒白色,小米深黄色。生育期126d左右,属春播中晚熟品种。田间抗倒性较好,有零星白发病和红叶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长谷1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品种来源齐头黄/晋谷21号。齐头黄是山东名米。特征特性幼苗绿色。主茎高147.4cm。穗长22.3cm,穗纺缍形,刚毛短,穗码松紧度适中。单穗粒重15.5g,出谷率86.1%,千粒重2.7g。谷粒白色,小米深黄色。生育期126d左右,属春播中晚熟品种。田间抗倒性较好,有零星白发病和红叶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方式对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谷子的最佳种植方式,以晋谷21号、晋谷56号和长农35号为试材,在两种行距、三种留苗方式共6个处理下,测定谷子绿叶面积、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与等行距种植(40 cm+40 cm)相比,宽窄行种植(20 cm+60 cm)能使谷子的绿叶面积增加,根重增加,穗长提高,穗粒重增加,小区产量也有所提高;宽窄行种植以每穴留苗1株和3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神木市常规栽培的地方谷子品种晋谷29为材料,设不同密度、不同留苗方式处理,对其整个生长期进行追踪观察,考究生育性状和经济性状,分析得出在陕西省神木市最优种植密度和留苗方式,旨在为谷子高产高效栽培和小型机械化播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密度及留苗方式不同对晋谷29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很大,随着密度的增加,谷子株高、穗长、穗粗、穗粒重呈降低趋势,进而影响产量增加。因此,从高产栽培方面考虑,晋谷29在神木市山旱地种植,每穴留苗2株,密度达到180 000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5 050.25 kg/hm~2。  相似文献   

17.
晋品谷1号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4):85-85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 品种来源 用Co60辐射晋汾35号后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 幼苗叶片、叶鞘均为绿色,株高约166.1cm。穗长约23.4cm,穗纺缍形,松紧度中等,短刚毛,单株穗重约24.5g。单穗粒重19.1g左右,千粒重2.9g左右,白谷黄米,出谷率约78%,出米率约80%。生育期127d左右,比对照晋谷34号略晚熟。  相似文献   

18.
晋谷42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品种来源960011/晋谷21号,原名太选3号。960011来源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谷子中间材料。特征特性幼苗绿色,茎秆粗壮,主茎高142.1cm,穗长22.0cm,穗纺缍形,刚毛短,穗码松紧度适中,单穗重17.3g,穗粒重14.3g,出谷率79.2%,千粒重2.8g,黄谷黄米。生育期124d左右,属春播中晚熟品种。田间生长整齐一致,不倒伏,抗旱性较强,有零星白发病和红叶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谷子新品种长农0302选育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谷子新品种长农0302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SR3522作母本,晋谷16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5--2006年在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试中,2a平均折合产量3891.0kg/hm^2,较对照品种晋谷34号增产13.3%.籽粒含粗蛋白12.32%、粗脂肪3.17%、赖氨酸0.21%、直链淀粉(脱脂样品)15.7...  相似文献   

20.
12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12种杀菌剂田间推荐剂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40 g·L-1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mL·hm-2、5%己唑醇悬浮剂1 200 mL·hm-2、30%井冈·戊唑醇悬浮剂300 mL·hm-2和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 mL·hm-2处理防效较好,为909%~935%;24%甲基硫菌灵·己唑醇悬浮剂2 250 mL·hm-2、325 g·L-1 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450 mL·hm-2、20%咪鲜胺·己唑醇微乳剂1 500 mL·hm-2和04%低聚糖素水剂3 750 mL·hm-2处理防效次之,为846%~887%;250 g·L-1阿米西达悬浮剂 600 mL·hm-2、10亿cfu·g-1 解淀粉芽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g·hm-2、5%井冈霉素水剂 3 000 mL·hm-2处理防效较差,为762%~787%;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25 mL·hm-2处理防效最差,为6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