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黄麻是韧皮纤维作物,其中长果种叶片还可作蔬菜。印度、埃及、苏丹和叙利亚把黄麻作蔬菜栽培均有报道;肯尼亚、坦桑尼亚以及我国广东、广西等一些地区还有不少农民保留着食用黄麻鲜叶的习惯。据测定黄麻叶片含粗蛋白6.2%,其它水溶物0.67%,灰分2.51%和Vc141.9mg/100g。近年来从来自肯尼亚的种质中鉴定出  相似文献   

2.
1、分类地位黄麻夜蛾又称黄麻桥夜蛾,或黄麻造桥虫,麻农则俗称之为拱拱虫、量地虫、寸尺虫等,为世界黄麻产区的主要害虫。该虫分类上属鳞翅目、夜蛾科。2、寄主及危害特点黄麻夜蛾危害寄主作物不算广,其幼虫主要危害黄麻,长果种黄麻比圆果种黄麻受害重,在自然条件下,未见幼虫危害其他作物。但也有人认为该幼虫可危害蓖麻;  相似文献   

3.
长果黄麻在花冠开裂后50min之内、圆果黄麻在花冠刚出现裂缝时,用水喷花朵能起到去雄作用.杂交种子的杂合率可达80%左右,在长果黄麻杂种优势利用中,可以作为一项新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长果黄麻在花冠开裂后50min之内,圆果黄麻在花冠刚出现裂缝时,用水喷花朵能起到去雄作用,杂交种子的杂合率可达80%左右,在长果黄麻杂种优势利用中,可以作为一项新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1荞麦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荞麦是喜温作物,但不耐高温,畏霜冻。生育期间要求≥0℃以上积温1000~1500℃,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0℃,低于8℃或高于30℃对萌发不利。幼苗生长期要求平均气温16℃以上,-3~4℃时植株全部冻死。开花结实期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5℃或高于30℃的高温、干燥天气均不利于授粉和结实。荞麦是短日照非专化性作物,在短日照和长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结实。幼苗期缩短日照可明显促进生殖生  相似文献   

6.
SRAP结合ISSR方法分析黄麻属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SRAP结合ISSR分子标记方法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黄麻属的起源与演化。【方法】以来自13个国家的黄麻属6个种共96份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采用SRAP结合ISSR标记的方法,用MEGA软件结合DPS软件绘制黄麻属的进化树,并计算黄麻属各类型的进化时间。【结果】在供试黄麻种质资源中,近缘野生种黄麻处于进化树的最基础位置,且平均进化时间最长,是黄麻2个栽培种最原始的祖先类型。非洲为黄麻属野生种的起源与演化中心,中国是世界黄麻属的次生中心。非洲的野生长果种黄麻与栽培长果种黄麻起源均最早,为世界长果种黄麻的初生中心;印度-缅甸-中国毗邻地区为世界长果种黄麻的次生中心。中国南部以及与之相邻的南亚、东南亚地区为世界野生圆果种黄麻的起源中心,中国南部地区同时为世界栽培圆果种黄麻的起源中心。栽培圆果种黄麻的平均进化时间较短,说明圆果栽培种黄麻在进化上较长果种黄麻稍迟。【结论】非洲在黄麻属起源与演化上有重要地位,是世界黄麻属野生种和野生长果种黄麻及栽培长果种黄麻的起源中心;中国南部地区是世界栽培圆果种黄麻的起源中心。用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可较全面地计算黄麻属各类型的进化时间和绘制进化树,从而得到关于黄麻属起源与演化的较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抗病圆果黄麻新品种‘闽黄1号’是以圆果种黄麻‘孟引1号’为材料,采用Co602.5万伦琴γ射线辐射诱变,以选择高产、稳产、优质、抗病为目标,经7年9代系谱选择育成。2011-2012年参加全国黄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纤维产量3131.25 kg · hm -2,比对照‘黄麻179’(CK1)增产7.45%,比对照‘宽叶长果’(CK2)增产8.08%,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参加全国黄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纤维产量2964.75 kg · hm -2,比对照‘宽叶长果’(CK2)增产7.36%,且纤维品质优良,是一个优质高产抗病的黄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黄麻新品种区试试验在福建漳州进行,并对各试验品种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为:供试圆果种黄麻纤维产量表现供试品种以H2产量最高,产量为6403.3kg/ha,比H4(CK1)原麻5439.3kg增产15.05%,达极显著;其次为H3、H1和H5,亩产原麻产量分别达6082.5kg、6016.5kg和5914.5kg,比对照分别增产10.56%、9.57%和8.04%。供试长果种黄麻H6产原麻达到6433.3kg,比对照H7(CK2)增产14.69%,达极显著。还对黄麻主要经济性状、种子产量和特征特性进行考种,其中株高、分枝高、茎粗、皮厚与纤维产量具有明显正相关,开花现蕾期较对照推迟、单株果数和萌发率等优于对照品种,特征特性在闽南地区表现与原品种一致。  相似文献   

9.
1 荞麦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荞麦是喜温作物,但不耐高温,畏霜冻.生育期间要求≥0℃以上积温1 000~1 500℃,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0℃,低于8℃或高于30℃对萌发不利.幼苗生长期要求平均气温16℃以上,-3~4℃时植株全部冻死.开花结实期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5℃或高于30℃的高温、干燥天气均不利于授粉和结实. 荞麦是短日照非专化性作物,在短日照和长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结实.幼苗期缩短日照可明显促进生殖生长,提早开花结实,但茎叶生长减缓,分枝和花序减少.不同品种对日照长度反应不同.一般原产于低纬度、低海拔地区的品种对短日照反应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瓜州县地处甘肃省的最西端,年均温度8.8℃,≥10℃积温3 582.9℃,年日照3 260 h,年降水量45.3 mm,蒸发量3 140.6 mm,平均无霜期146 d,日照充足,光热丰富,土质良好,灌溉条件优越,适宜甘草、孜然等作物生长。甘草和孜然都喜温喜光,耐旱怕涝,  相似文献   

11.
黄麻DNA提取与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假黄麻、假长果、越南圆果 (圆果种黄麻 )等为材料 ,研究了黄麻 DNA的提取方法以及对 RAPD分析的影响因素 ,包括模板浓度、Mg2 + 、d NTP、引物和 Taq酶等 ,建立了适于黄麻种质 RAPD分析的 PCR反应体系 .即在 2 5μL反应体积中 ,Tris- HCl(p H8.0 )、KCl、Mg Cl2 、d NTP、随机引物的浓度分别为 10 mmol· L-1、5 0mmol·L-1、2 .5 mmol· L-1、15 0 μmol· L-1、0 .2 μmol· L-1,并含有 30 - 60 ng DNA与 1.5 U Taq DNA聚合酶 .扩增程序为 :94℃预变性 5 min;然后 94℃ 30 s,37℃ 1.5 min,72℃ 1min,4 1个循环 ;最后 72℃延伸 7mi  相似文献   

12.
钟波 《新农业》2006,(3):26-27
茼蒿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欢冷凉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为18℃~20℃,在29℃以上时生长不良,12℃以下时生长缓慢,可耐短时间0℃左右的低温。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较耐弱光,属长日照作物,适宜在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正> 洋葱的适应性广,种子、鳞茎和幼苗均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在3~5℃下能缓慢发芽,12℃以上发芽快。幼苗期生长适温12~20℃,健壮幼苗能耐-7~6℃低温。叶生长适温18~20℃,鳞茎膨大期要求20~26℃较高温度,长日照和较高温度利于鳞茎的形成。洋葱为低温感应型作物,多数品种在2~5℃时通过春化。不同品种对日照长短反应不同,长日照品种必须有13.5~15小时长日照才能形成鳞茎,北方品种属长日照型,且多晚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育成黄麻主要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选用1949年以来,在中国有一定的推广面积和具有清晰系谱关系资料记录,以引进或育成的20个长果种和40个圆果种黄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亲缘系数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60多年来黄麻生产上历经6次品种更替的主要品种间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长果黄麻中,20份供试品种共组成190对组合,31.58%存在亲缘关系,COP总和为38.5625,平均为0.0964,表明2/3的品种在系谱上的遗传关系较少;在圆果黄麻中,40份供试品种共组成780对组合,其中50.26%存在亲缘关系,COP平均为0.1179,表明50%的圆果品种存在亲缘关系,有近一半的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圆果黄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比长果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更高。聚类分析较直观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育成黄麻主要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品种演变特点。20份供试长果黄麻品种在欧式距离值0.95处,聚为5个类群。其中,2个国外引进品种各自聚为一个类群,其余18个品种分别以翠绿、广丰长果、巴长4号、马里野生长果等优势亲本聚为不同的大类群与亚类群。40份供试圆果黄麻品种在欧式距离值0.90处,聚为6个类群,除了2个地方品种各自聚为一个类群外,其余38个品种分别以D154、琼山、粤圆1号、卢滨圆果、选46等优势亲本聚为不同的大类群与亚类群。共祖先度分析表明,翠绿、广丰长果、宽叶长果、巴长4号等品种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长果黄麻育种中利用价值很高;D154、卢滨圆果、粤圆1号、JRC-212、选46等品种是对中国圆果黄麻培育贡献较大的骨干亲本。【结论】在黄麻育种中,利用较多的资源是广丰长果、宽叶长果、粤圆1和早期引进的D154、JRC-212等少数骨干亲本,而近年引进的品种资源相对较少,由此导致现有黄麻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在以后的育种工作中需加强黄麻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引进,以提高黄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正>1秋荞麦的特性荞麦的生育期在60~90 d,是理想的填闲作物和备荒救灾的补种作物。荞麦生长发育过程与禾谷类作物有很大的不同,植株生长一直持续到成熟期,而花蕾的形成则在出苗后8~10 d即开始,花期延长到20~40 d,因此,成熟期拉得很长,所以秋荞麦在开花结实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较多,如果在开花时遇到干旱天气,影响灌浆甚至不实。荞麦在7~8℃时即可发芽,在15~22℃时出苗最整齐,温度在13℃以下,25℃以上均生长不良。荞麦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  相似文献   

16.
黄麻南种北种的生产意义黄麻纤维柔软,吸湿性强,用黄麻制成的麻袋包装农产品及工业品,可以保持产品的干燥,麻袋也经久耐用,因此黄麻为我国目前主要麻袋原料作物。黄麻性喜高温多湿,习惯栽培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而我国黄麻种植多分布于南方各省,北方很少栽培,北方麻袋原料主要为洋麻。1953年洋麻发生炭疽病后,  相似文献   

17.
<正>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姜原产于我国热带及东印度,性喜温暖,根茎(姜块)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在16~18℃以上才能发芽,在20~27℃时姜块发育迅速,月均温为24~29℃最适宜根茎分生,在15℃以下停止生长,达40℃时发芽仍无妨碍。但低于10℃以下,姜块容易腐烂。2.光照姜耐阴而不耐强日照,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故栽培时应搭荫棚或利用间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研究了圆果黄麻“粤圆5号”和长果黄麻“翠绿”的染色体组型。结果是:圆果黄麻和长果黄麻的染色体组型均为 K(2n)=14=12M+2M~(sat),即其染色体均属于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前者的第5对染色体为随体染色体,后者的第6对染色体为随体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7,(15):11-12
黄麻为椴树科黄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收获韧皮纤维为主,是世界重要的纺织原料作物。菜用黄麻是黄麻种中食用性好的黄麻品种,主食嫩茎和幼叶。福建农林大学麻类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研究室祁建民教授采用长果种黄麻泰字4号通过辐射诱变,于2006年育成高产高钙、高硒和高膳食纤维菜用黄麻新品种"福农1号",2009年通过菜用黄麻新品种审定,成果达国内外领先水平;2007年经福建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保健价值,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膳食纤维和木槿酸。营养价值远高于菠菜、茼蒿等其他叶菜。为丰富宜春名特优蔬菜新品种类型,弥补宜春春夏蔬菜淡季的缺口,我市引进菜用黄麻新品种"福农1号"。根据菜用黄麻的特性特征和经济属性,因地制宜地研究适宜我市气候条件的菜用黄麻科学高产栽培技术,并在部分县、区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韭菜是长日照作物,在夏季长日照后才抽苔开花,韭菜对土壤适应性强,对氮肥敏感,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良好,生长适温为12-24℃,发芽适温为15-18℃,超过25℃生长缓慢,在6℃以下进入冬眠期,有个别品种为浅休期(如雪韭)。由于韭菜生长周期短,有些病虫害较难防治,导致有些韭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因此生产安全卫生、优质、无污染的无公害韭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