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桑树分层剪梢试验孙全志(即墨市丝绸公司266200)目前,低干专用桑园一般都采用水平剪梢,剪口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春季桑树发芽后,生长芽都集中在枝条顶端形成一个生长层,生长点稠密,枝芽拥挤,桑园通风、透光性能差,对光能利用、新梢生长都有影响,尤其枝条...  相似文献   

2.
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是广西近年发生严重的桑园害虫之一。文章介绍了桑粉虱的发生为害特点及生活习性等,分析了广西桑粉虱暴发成灾的原因。提出冬季清园,降低越冬虫口基数;采用黄板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桑粉虱发生为害;适时采用药物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以防止桑粉虱的蔓延和暴发为害。  相似文献   

3.
省丝绸公司针对1998年蚕茧上市后国内茧丝市场行情发生的变化,决定蚕茧生产3年发展规划不变,并调整了今后发展的思路。总体原则是: 一、1999年的发展思路以基地县、重点县为主,以有条件的县(市、区)为补充,确保全省新建桑园净增1万公顷,老桑园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9种桑园害虫及其发生危害期,提出桑园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安全用药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广西桑园常见害虫发生规律,评价不同防治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的控制效果,系统调查了桑园常见害虫种群动态及喷施杀虫剂、悬挂黄(蓝)板和安装杀虫灯等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虫口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园常见害虫约10种,优势种明显,主要为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和桑螟,6—10月为害虫发生高峰期。单一物理防控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控制效果最差,化学和物理组合防控措施40%灭多威乳油6 000倍液+60%敌畏·马乳油2 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黄板0.1块/m~2和73%炔螨特乳油3 000倍液+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60%敌畏·马乳油2 000倍液+蓝板0.1块/m~2+杀虫灯0.5盏/hm~2的控制效果较好,处理后1 d防效接近或超过70%,处理后10 d防效在80%以上。上述2种综合防控措施对桑园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和桑螟等主要害虫防控效果好,可为桑园虫害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桑园病虫害的冬季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园病虫害的冬季防治周其明(河南省云阳蚕业试验场,南召474676)冬季防治桑园病虫害(简称冬防)是桑树病虫防治的重要环节。冬防搞得好,来年病虫发生少,否则病虫会逐年增多。冬季进行桑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有:病菌、虫体越冬场所较为固定,易于发现和防治;...  相似文献   

7.
桑园冬季治虫既可以避免发生蚕儿农药中毒的现象,又可以消灭桑树越冬害虫,减少来年桑树害虫的发生基数,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桑园的产量和质量。冬季治虫的具体措施是:1.药剂灭虫。在晚秋蚕饲养结束后,立即用20%的杀灭菊酯80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5000倍液,或50%的甲胺磷1000倍液对桑园进行全面彻底地喷药。2.剪枝除虫。将桑树的病枝、枯枝、枯桩、弱小侧枝以及梢端绿色枝条剪除干净,并收集运出桑园集中烧毁。3.拢枝诱虫。冬翻前,用稻草捆成一束,将桑枝束拢,这样不仅可以矫正树势,便于冬翻,而且还能诱…  相似文献   

8.
桑毛虫(Portkesia xanthocampa Dyar.)属鳞翅目毒蛾科,别名桑毒蛾、黄尾白毒蛾,俗名毒毛虫、花毛虫、洋辣子等。桑毛虫是绵阳市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我们对绵阳市涪城区桑毛虫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做了一些调查,桑树被害率达80%以上,桑芽被害率达75%以上,严重地影响了桑树的正常生长,使当地蚕业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9.
为供贵州桑园秋冬的害虫防治参考,介绍了建立桑园虫情调查预警机制,加大秋冬季桑园防虫重要性的宣传及新桑园建设时注重害虫防治等防虫机制,并重点介绍了冬季害虫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桑树复伐后,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桑园进行调查,从砍下的桑枝中,存在着大量的桑象甲和桑梢小蠹;残留在桑蔸及枝叶上的害虫以桑蓟马、红蜘蛛、桑象甲、桔斜蝽象和桑斑叶蝉的数量较大,尤其是前三种害虫的残存量最为突出,是存季桑园初期的主要虫源。此外,由于春伐桑和新植桑园杆叶茂盛,使之成为桑蓟马等害虫迁集的重要基地。因此,对于夏伐后的桑树害虫,可相应地采取下列防治措施:1.清洁桑园,处理桑枝;2.剪除桑蔸上的零星枝叶;3.桑蔸喷药,桑园垦复;4.狠抓虫源基地,及时喷药防治。5.夏伐桑园新榉抽发后,全面进行喷药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云南桑园昆虫群落组成及时间生态位,采用扫网法、诱集法和目测计数法,于2021年3—11月系统调查桑树树冠至地面的害虫和天敌昆虫种类及数量,并进行鉴定、计数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云南桑园中收集的昆虫隶属8目36科83种,其中害虫有5目29科63种,天敌昆虫有5目7科20种。害虫中物种数排在前3位的是鞘翅目、半翅目和鳞翅目,占物种总数的44.44%、34.92%和14.29%,主要类群包括蓟马科、螟蛾科、叶蝉科等,其中桑蓟马(Pseudodendrothrips mori)、桑螟(Diaphania pyloalis)和小长蝽(Nysius ericae)为优势种,盛发期为7—9月。天敌昆虫中以鞘翅目为优势类群,占物种总数的80.00%,优势种为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和六斑异瓢虫(Aiolocaria hexaspilota),高峰期在6月和9月。时间生态位分析表明,异色瓢虫同小长蝽、桑螟,大草蛉同桑蓟马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分别为0.891 2、0.842 3和0.942 7。多样性分析表明,群落丰富度指数的...  相似文献   

12.
桑蚕茧的烘茧配温技术武光玉,孙孝芬,宋晴(临沂地区丝绸公司276000)(临沂市丝绸公司)在桑蚕茧干燥过程中,蛹体是干燥的主要对象,它所需要烘掉的水分比茧层所需要烘掉的水分多60余倍。茧层组织疏松,含水量少,又首先接触高温,且水分蒸发比蛹体快,但必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广西桑园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为广西桑园害虫综合防治及天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季节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Brilloui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其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进行分析,并采用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一年四季群落的相似性。【结果】共采集桑园节肢动物17371头,鉴定为26种,隶属13目26科,其中植食性害虫18种,优势种为朱砂叶螨和桑粉虱;天敌昆虫5种,优势种为稻红瓢虫;蜘蛛2种,以狼蛛科为主;中性昆虫1种。多样性指数以春季最大,其次是夏季,冬季最小;群落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而优势度指数一年四季均较小,以春季最小;春季与夏、秋、冬季间的相似水平均极低(Rj=0.2329、0.0000、0.2077),夏季与秋季为中等相似(Rj=0.5461),夏季与冬季间为中等不相似(Rj=0.3322),秋冬季间为极不相似水平(Rj=0.1297)。【结论】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群落结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广西桑园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为广西桑园害虫综合防治及天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季节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Brilloui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其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进行分析,并采用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一年四季群落的相似性。【结果】共采集桑园节肢动物17371头,鉴定为26种,隶属13目26科,其中植食性害虫18种,优势种为朱砂叶螨和桑粉虱;天敌昆虫5种,优势种为稻红瓢虫;蜘蛛2种,以狼蛛科为主;中性昆虫1种。多样性指数以春季最大,其次是夏季,冬季最小;群落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而优势度指数一年四季均较小,以春季最小;春季与夏、秋、冬季间的相似水平均极低(Rj=0.2329、0.0000、0.2077),夏季与秋季为中等相似(Rj=0.5461),夏季与冬季间为中等不相似(Rj=0.3322),秋冬季间为极不相似水平(Rj=0.1297)。【结论】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群落结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家蚕僵病发生情况、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彻底消毒,减少病原传播;降低养蚕环境湿度;防治桑园害虫,减少交叉传染等。  相似文献   

16.
桑园害虫是影响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蒙自县危害桑园的害虫种类较多且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主要是一些小型害虫,如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和侧多食跗线螨。2008年至2010年,在对蒙自地区桑园主要害虫及天敌昆虫普查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捕食性天敌,可捕食桑园里的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叶蝉幼虫等小型害虫。  相似文献   

17.
桑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近几年,在阿克苏市各乡(镇)场均有发生,适年偏重发生,局部桑园为害成灾。  相似文献   

18.
贺歆 《现代种业》2004,(2):12-12,17
兴桑养蚕是我国传统养殖业,历史悠久,中国丝绸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然而,在广大蚕区,桑园建设不久就表现为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达不到预期效果,形成低产桑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呢?主要是我们在桑园建设中忽略了导致低产的原因。低产桑园是制约广大蚕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半翅目(Hemiptera)害虫是广东桑树种植区主要为害桑树的害虫种类,每年都会对蚕桑 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 但目前尚未有对广东省半翅目桑树害虫种类系统鉴定与为害调查的相关研究。因此, 针对广东省半翅目桑树害虫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从而为进一步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及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 理论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对桑园鳞翅目害虫的调查与采集,利用形态和分子(细胞色素氧化酶 亚基Ⅰ基因 mtCO Ⅰ)鉴定方法对其进行系统鉴定。【结果】共鉴定出 7 种半翅目害虫,分别为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 Cockerell)、桑木虱(Anomoneura mori Schwarz)、桑斑叶蝉(Erythroneura mori Matsumura)、尖胸沫蝉 (Aphrophora sp.)、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Linnaeus)、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 Linnaeus)、离斑棉红蝽(Dysdercus cingulatus Fabricius)。【结论】在鉴定的 7 种半翅目害虫中,双条拂粉蚧、尖胸沫蝉、离斑棉红蝽为广东省首 次报道为害桑树的害虫。  相似文献   

20.
推行方针目标管理,为泰安市郊区丝绸公司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993年,该区桑园面积发展到1.34万亩、产茧138.7万公斤、蚕茧收购总值1443万元,分别是1987年的9.6倍,11.5倍和30.1倍,利税总额由1987年的670元跃增至215.99万元。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丝绸系统“双文明先进单位”;1992年取得全省综合茧质第一名,1993年取得省丝绸行业经济效益排头兵企业第三名。这家丝绸公司推行目标管理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