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不同猕猴桃品种雌雄植株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猕猴桃(Actinidiaspp.)幼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从64个引物组合中选取12对引物进行雌、雄集群DNA样品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扩增,再从中选取4对引物进行6对雌、雄DNA样品的AFLP扩增.4对引物共扩增出74个AFLP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58,多态性标记百分比为78.4%.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同一品种雌雄样品之间的AFLP电泳图谱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小于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而品种间的差异又小于不同种间的差异.同时AFLP多态性初步检测出猕猴桃不同性别在DNA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罗汉果雌雄株叶片为材料,用90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其中S60和S90扩增得到3条雄株特异性片段.将这3条差异片段回收、克隆及测序,获得的序列分别为305bp、405bp和746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片段为罗汉果中新发现的DNA序列,与一些动物的性染色体有较高的同源性.该结果为进一步将RAPD标记转换成更稳定的SCAR标记,用于罗汉果早期性别的鉴别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RAPD分子标记在猕猴桃种质资源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RAPD技术对15种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材料选用1年生休眠枝条,取刚展叶1~2d的幼叶,用改良CTAB法提取DNA较好;在所选的引物中,S21对11个品种中的7个样品的RAPD指纹图谱鉴定效果较好,可以以此作为鉴定小果甜、华光2号、海沃德等品种的特征指纹图谱,并将其中的7个品种分成2组,一组为大扩增片段组,包括小果甜、华光2号、海沃德.第2组为小扩增片段组,包括华美2号、金魁、米良1号、徐香,海沃德被划分到了大片段组即中华猕猴桃组内.S130扩增带数较多,可作为至少6个以上猕猴桃品种资源鉴定中的特异性引物,S269,S218引物也都有特异的带谱,但特异性不很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家蚕(Bombyx mori L.)品种和纯度的鉴别,普遍依靠幼虫斑纹或茧形等形态鉴别方法,该方法易受环境影响,结果时效性和准确性差。【方法】筛选RAPD随机引物,稳定扩增出亲本品种的DNA特异性片段,转换成SCAR标记。 【结果】利用微量DNA抽提法,从家蚕主要品种苏5、苏6及其F1孵化前日卵快速提取单粒卵基因组DNA,筛选出RAPD随机引物S42,稳定扩增出苏5和苏6两个亲本品种的DNA特异性片段R5和R6,克隆和测序确认其大小分别为255bp和343bp。Blastn分析显示,R5的nt7~192与家蚕的一个非长末端逆转录转座子(AB002270.1)的nt183~368片段碱基序列有高达91%的相似性,无缺口序列。R6的nt5~340与家蚕的一个WGS(BAAB01113163.1)的nt675~337有91%的一致性,其中存在13个碱基的缺口序列。将2个亲本的RAPD标记转换成SCAR标记,分别利用合成的S42-255-2(P5-2)和S42-343-2(P6-2)SCAR标记引物,能够准确、快速地鉴别所标记的苏5和苏6及其F1蚕品种。【结论】SCAR分子标记方法能够检测家蚕品种和纯度。  相似文献   

5.
以鸡鲍氏志贺菌、鸡白痢沙门菌和痢疾志贺菌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6条随机引物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条随机引物能较好地在这3种菌中检测到多态性分子标记.共扩增出了59个DNA片段,其中3个菌株共有的谱带有7条,而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52条,占88.1%.引物P6的扩增图谱可用于3株细菌的鉴别.在对3株细菌扩增中发现,鸡鲍氏志贺菌与人痢疾志贺菌的扩增条带相同率达67%,但各有自己的特征性谱带.鸡沙门菌与志贺菌的扩增谱带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6.
大麻雄性相关RAPD和SCAR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麻1号为试验材料,从2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在大麻雌雄株间产生差异的RAPD引物.结果显示,引物S208扩增得到的一条与大麻雄性相关的大小为429 bp的DNA分子标记特异性条带最明显,且稳定性高.根据测序结果,合成了两条SCAR标记引物,该SCAR标记不仅可以对已知性别的花期的大麻雌雄植株进行准确鉴定,还可以对未知性别的幼苗期的大麻雌雄植株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7.
对12个蚕豆品种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构建蚕豆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利用RAPD标记技术.研究结果:42个不同的随机引物中有14个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其中1个引物(S31-CAATCGCCGT)可使每一品种具有其自身的特征谱带.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从DNA水平上鉴别蚕豆品种的分子差异,用以鉴定品种纯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菠菜为雌雄异株植物,用CTAB法提取其雌雄成株幼嫩叶片总DNA分别构建雌、雄株的DNA池,以之为模板,用已优化的RAPD体系扩增,在160条随机引物(10 bp)和40个引物对中筛选出44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单引物,再从中进行进一步筛选.研究发现,引物S1497扩增出1条雄性特异性条带,检测发现该条带只在雄株DNA池中出现.回收纯化该特异扩增片段,将其连接于pUCm-T载体,转化进大肠杆菌JM109菌株,并进行检测及测序.测序结果显示,该片段全长1 978 bp,该特异条带的获得为菠菜性别相关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同性别类型苦瓜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标记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良的CTAB法成功地提取了不同性别类型苦瓜品种的基因组DNA,作为PCR扩增反应模板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从200个10bp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筛选到2个引物S30和S66,其可以在全雌性品种X-黑-d-d稳定地扩增出特异性条带,为下一步克隆苦瓜性别决定基因、探索苦瓜性别决定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至于该特异性标记是否与苦瓜雌性性别有关,还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0.
以阿尔冈金等6个地方主栽的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法鉴定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使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紫花苜蓿基因组DNA蛋白较少,质量较高;PCR扩增反应体系中使用1 U/μL的TaqDNA聚合酶、10 ng/μL的DNA模板和300μmol/L的dNTP,扩增的条带较多,且较清晰,适宜于后续RAPD法鉴定;从100条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S37与S140两条引物,适用于6个不同苜蓿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