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孙兴涛 《齐鲁渔业》2013,(11):14-16
在对虾人工养殖过程中,水化学环境和水体生态结构的优劣是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长期以来,水产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优化养殖水体生态结构的研究,如利用化学物质抑制有害藻类的繁殖和生长,以高等水生植物抑制藻类生长等,但用生物法调节水化学环境和水体生态结构比化学法有更大的优越性。为此,笔者在虾池中进行了接种小球藻的试验,研究其对浮游生物和水化学环境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池塘养殖时,当水体的环境因子发生特殊变化不良藻类往往大量繁殖并成为优势种群.抑制有益藻类的生长,导致水体的生产力下降,严重时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危害。常见的不良藻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优化养鱼水体生态结构和调节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中不同藻类及浮游动物被鱼、虾等消化吸收率并不相同 ,有的易于利用 ,有的甚至造成危害。水产养殖和生态学对养殖水体的生态结构和化学因子进行了大量研究 ,关于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对水体化学环境影响的研究有许多报道 ,但其调节水体藻类和浮游动物种群结构 ,特别是关于直接接种藻类 ,调节水体生态结构的研究报道较少。根据研究 ,滩涂鱼塘水体藻类以蓝藻门为绝对优势门 ,而蓝藻门中许多藻类不易被鱼消化 ,本文研究了接种易被鱼消化吸收的小球藻和有益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 ,为调控水质和优化水体藻类及浮游动物种群、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在池塘养殖中,当水体的环境因子发生特殊变化时,往往会产生大量有害藻类并成为优势种群,抑制有益藻类的生长,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生长,导致水体的生产力下降,严重时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危害。现将池塘中几种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品种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一般是7.0-8.5。强酸环境会直接导致养殖品种死亡。在弱酸性环境下,首先容易引发鱼类寄生虫病,如纤毛虫病、鞭毛虫病;其次会影响水体中多种无机盐的溶解度,藻类、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有机物分解率减慢;再者,鱼鳃会受到腐蚀,  相似文献   

6.
养殖鳗鲡常会出现泥土味,土池养殖的鳗鲡和利用培养藻类生态法养殖鳗鲡的精养池较易出现,而采用大换水、清洗池底的精养池较少发生。鳗鲡的泥土味与其它淡水养殖鱼类相似,其成因主要是由于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如颤藻、鱼腥藻等和细菌中的放线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Geosmine和MethyLisoborneol释放溶于水中渗入鳗鲡肌肉导致鳗鲡产生特异的泥土味。在土池养鳗中,利用藻类维持池水的生态环境、消耗水体的有机物及一些对鳗鲡有害的化学物质、减少换水量,这有助于鳗鲡的正常生长,但藻类在适宜的水温条件及丰富的有机物含量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用EM菌、高效菌、底净剂调节水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培铃  蒋焕彬 《河北渔业》2007,(1):26-28,59
将人工生产的微生态制剂EM菌、水产高效菌和底净剂引入水产养殖环境中,检测池塘水质因子变化。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EM菌、水产高效菌和底净剂等水质调节剂可以通过菌体代谢有效降低底质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亚硝酸盐、氨氮、COD,改良底质,净化水质,通过微生物竞争作用,抑制底质及水体有害致病微生物、有害藻类的生长与繁殖,促进有益藻生长、繁殖与稳定水质。  相似文献   

8.
韩克清 《水产养殖》2009,30(8):42-43
高温季节来临,部分养殖户池塘中出现不良藻类大量繁殖现象,不良藻类会抑制有益藻类的生长,导致水体的生产力下降,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危害,严重时会使鱼类死亡。常见的不良藻类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09,(11):49-52
为使水产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或消除,近年来,多种类的有益微生物复合制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水产科技人员也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成果。研制和应用复合微生物制剂的目的,是针对水产养殖系统中复杂多变的环境控制为出发点,想通过利用微生物高新技术手段,产生并应用微生态制剂来快速和彻底地降解养殖池塘中的有害物质,抑制藻类及真菌等的繁殖和生长,消除致病微生物或抑制其滋生。  相似文献   

10.
夏季高温时,养殖水体水华现象频繁发生,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常见水生植物释放的活性物质在低浓度下可以起到抑藻作用,对藻类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实验室静态模拟方法,取养殖池塘暴发蓝藻水华的水体,与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及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进行共培养,研究这2种沉水植物对养殖水华水体营养水平、藻类生长、藻类结构及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可显著降低水华水体氮、磷等营养水平(P<0.05);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可有效抑制水华蓝藻(Cyanobacteria)生长,尤其对颤藻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效果显著(P<0.05),且篦齿眼子菜对水华蓝藻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实验结束时,篦齿眼子菜培养组藻密度下降93.6%,生物量下降98.9%,叶绿素a含量下降60.5%;金鱼藻培养组藻密度下降72.5%,生物量下降86.8%,叶绿素a含量下降54.3%;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的存在可促进养殖水体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增加,且金鱼藻提高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效果更显著。金鱼藻培养组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升高98.4%,篦齿眼子菜培养组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升高50.3%。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生态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实验研究了2种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群结构等生态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提高鱼的抗病能力,防治鱼病,而且能够促进鱼的生长发育,提高饵料的效率。微生物制剂影响藻类种群的组成、数量和生物量,不仅能够使藻相比较复杂,而且使鱼类易于消化吸收的藻类增加,而使代表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降低;微生物制剂还具有影响养殖水的理化环境,改善池塘底泥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四)浮游植物管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在稳定池塘生态系及减少水质变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白天光合作用,使水体富含氧气,并减少二氧化碳、铵、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它还能束缚住重金属,削弱阳光直射到池底,抑制丝状藻类的生长。一定密...  相似文献   

13.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四)浮游植物管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在稳定池塘生态系及减少水质变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白天光合作用,使水体富含氧气,并减少二氧化碳、铵、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它还能束缚住重金属,削弱阳光直射到池底,抑制丝状藻类的生长。一定密...  相似文献   

14.
正养殖水体水色对于养殖水生生物有很重要的影响,一个水体的肥瘦直接影响养殖的产量和养殖动物的健康。"危险"水色会导致有害藻类繁殖速度快、消耗水体营养、影响有益藻类生长;藻类容易死亡、大量消耗水体中溶氧、败坏水质;藻类死亡容易产生毒素、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有害藻被摄食后不易消化、危害养殖动物的健康。经常进行肥水能有效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水体的溶  相似文献   

15.
浅谈生态学预防鱼病鱼病的生态预防是依照鱼病发生和发展规律,根据养殖鱼类的生态习性和鱼池水体环境的生态特点。来减少致病生物对鱼体侵袭机率,达到消除鱼病发生之目的。一、改善水体环境,消灭和抑制病原。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使水体环境发生...  相似文献   

16.
菌藻系统处理养虾海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养殖方法的缺陷,营养盐污染、沉积环境变化、药物使用污染等对养殖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同时养殖生命的脆弱,易遭病虫侵害。因此,净化水质进一步发展养殖业的任务越来越迫切。菌藻系统由可被鱼类食用的藻类和复合细菌组成。藻类在利用氨氮、硝酸盐氮、活性磷酸盐等的同时向水体富氧,然后通过生态食物链逐级被降解。复合菌主要包括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等,这些细菌能够降解水体中的有机胺、氨氮、COD等。本文通过菌藻系统处理养虾海水,以对水产养殖环境水质调控途径探究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生态恢复中的作用及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阐述了沉水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富营养化水体生态恢复中维护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净化水质、抑制藻类生长的生态功能和作用;分析了富营养化水体沉水植物衰退或消亡的原因、生态恢复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展望了沉水植物恢复在富营养化水体水环境质量改善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养殖水体中无机磷酸盐存在的形式磷是藻类的营养元素之一,而且一般来讲,它又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素。近些年来,由于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污染,水产养殖水体“水华”频繁发生,这都是由于藻类利用成的结果。因此,研究磷,特别是无机磷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可被藻类利用的形...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对虾白斑病(WSSV)的危害,单一进行对虾养殖成功的几率很小,主要原因是虾、蟹的排泄物及残饵在水中氧化分解,转化为有机物,易使池水富营养化,导致单细胞藻类在池水中大量繁殖,致使池水的透明度降低,pH值升高,不利于虾蟹的生长。在池塘中将三疣梭子蟹、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子进行立体生态综合养殖,使养殖池塘水体中的有机物促进单细胞藻类的生长,为放养贝类的提供了丰富优质的饵料,促进了贝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青苔是河蟹养殖过程中困扰广大养殖户的一大难题。青苔发生的原因是养殖水体中营养盐适宜、水质清瘦、温度适宜、光照强,其他藻类还没形成优势藻类。青苔的暴发会消耗掉大量的营养盐和肥料,会抑制河蟹养殖池塘中水草和其他藻类的正常生长,妨碍河蟹觅食。青苔的大量死亡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败坏水质,严重影响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