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日本早熟温州蜜柑生产,随着成熟早、品质优的温室柑桔的大量上市,其原先具有的早熟优势已逐渐失去。而将果实留在树上,待其完全成熟以后再采收,则果实品质大幅度提高,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栽培方法——完熟栽培。 柑桔果实的成熟过程,一般可分为未熟、成熟、完熟和过熟几个阶段。其中,完熟阶段是指果实外观内  相似文献   

2.
柑桔果实套袋完熟栽培技术 ,是将果实套上纸袋挂树越冬达到充分成熟以后采收 ,以提高果实品质的栽培方式。柑桔果实经套袋后 ,含糖量增加 ,含酸量减少 ,风味明显变佳 ,且果面光洁 ,着色加深 ,商品性增加 ,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简要总结如下。1 适宜套袋完熟栽培的柑桔种类品种早熟温州蜜柑、脐橙、胡柚、雪柑、甜夏橙等适合套袋 ,其中宫川温州蜜柑、脐橙套袋效果最好 ,而柑等不适合套袋完熟栽培。2 柑桔套袋完熟栽培技术2 .1 园地及桔树选择  1月最低气温在 - 5℃以下的地方不宜进行套袋栽培。避免排水不畅、冷空气易沉积…  相似文献   

3.
两种钙剂对防止温州蜜柑果实浮皮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生产高品质的柑橘果实,浙江省各地都在开展柑橘完熟栽培,早熟温州蜜柑几乎都在11月中、下旬完熟后采收,但浮皮果发生率高达30%~50%,多雨年份高达70%以上。由于浮皮是引起果实腐败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柑橘完熟栽培的品质管  相似文献   

4.
根据果实发育成熟规律,温州蜜柑(宫川)完熟采收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完熟采摘的标准为固酸比10:1左右,着色度10。达到这一完熟标准的时间,浙西桔区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小型果实更适于完熟栽培。完熟期采摘,不会对翌年柑桔产量和树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红美人柑橘是早熟杂柑良种,果实呈圆球形,浓橙红色,果皮光滑,肉质细软、嫩滑,糖度高,降酸早,香味浓,露天栽培一般11月中旬上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完熟栽培12月中旬上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以上,酸度0.8%左右,品质极佳。  相似文献   

6.
施书星 《浙江柑橘》2007,24(3):44-46
1柑橘 1.1适期采收 采收要贯彻选黄留青、分批采收的原则。鲜食用的果实,采收的成熟度应在9成以上,直至完熟。即要求达到该品种成熟时的固有指标充分体现,在浙江台州主要品种的适期采收时间是,早熟温州蜜柑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普通温州蜜柑为11月上旬至11月下旬,本地早为11月中旬至11月下旬。加工用的果实可适当地提早。  相似文献   

7.
地面覆盖反光膜对温州蜜柑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地面覆盖反光膜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后,柑桔果皮色泽指数呈正值,果皮亮度值(L)达到70以上,其着色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空白),极大地改善了柑桔外观着色.试验还表明,早熟温州蜜柑秋季地面覆盖反光膜的最佳时期在完熟采收(11月上旬)前30~40天,若此期覆膜,龟井、兴津和宫川等3个温州蜜柑品种的果实外观着色明显优于对照,果实内在品质有较大幅度地提高,糖度比对照提高0.7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永定县是我国柑桔生产发展的优势区域早熟温州蜜柑优势产区之一。温州蜜柑在永定县栽培表现为果实转色早、特早熟,可溶性固形物高,皮薄、可食率高,果肉甜酸适口、脆嫩化渣、风味浓,油胞细腻,品质优良,促成栽培则更有利于提早成熟、提高品质、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9.
温州蜜柑矮冠密植园综合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初以来,以城固县为代表的陕南柑橘生产全面推行“矮、密、早”栽培模式,即矮树冠(2m以内)、高密栽植(2m×1.5m)、早丰产(6年进入丰产期),实现了柑橘生产的早投产、高产量、高效益的目的,农民认可度高,产业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但是,近年来随着大部分柑橘园陆续进入盛果期,柑橘园郁闭现象非常严重,在生产管理中凸现出通风透光差、作业困难、树体早衰、抗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果实品质下降、干枝枯叶及病虫灾害等问题逐年加重,现有技术已不能改善和解决此类问题,已经成为陕南柑橘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阻碍。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糖分积累,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果农经济收入,以宫川早熟温州密柑(CitrusunshiuMarc.)为材料,通过搭建避雨棚、覆盖薄膜等措施对雨水进行控制管理,研究采摘前雨水对柑橘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形状、鲜果产量、鲜果净产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搭建避雨棚的处理达到...  相似文献   

11.
<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柑橘采后损失率达25%~3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因此研究柑橘的贮藏保鲜技术对减少其采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省临海市柑橘种植面积达13333hm2,近七成为宫川温州蜜柑,生产中多采用完熟栽培延后采摘栽培技术,完熟温州蜜柑具有品质优良、化渣性佳、优质果率高、色泽鲜艳、风味浓郁等特点,但成熟采摘期集中,致使一些果农存在销售难问题,尤其是寒潮来临之后,个别橘农存在滞销问题。宽皮柑橘类采后保鲜技术一直是研究热点,往往以七八分成熟度果实为试采,完熟果实保鲜技术研究报道较少。余意等[2]研究表明采收较早的果实即使贮藏达到完熟,香味品质不佳。因此产业发展有完熟蜜橘采后保鲜的需求和必要。物理保鲜技术如气调等方式,效果显著但试验条件要求严苛,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化学合成保鲜剂具有高效、经济、方便等优势,是目前果实采后流通期间应用最广泛的保鲜方法[3,4],  相似文献   

12.
特早熟温州蜜柑是10月初前成熟的温州蜜柑,一般树势较弱,果实的糖含量也因生育期短而不及其他温州蜜柑。特早熟温州蜜柑最大的优势是早熟、早应市。目前,我国柑橘以年内11月、12月成熟的品种为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全省栽培面积11.22×104hm^2,去冬今春新发展柑橘1467hm^2,新发展品种主要为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以及瓯柑、玉环柚等品质优良的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4.
1 柑橘1.1 采收 按照柑橘品种、果品不同用途,掌握不同的采收标准。如早熟温州蜜柑、本地早等品种宜推行完熟采收。采收分批适时,按“采果十大注意”采摘,柑橘采后进行保鲜贮藏与商品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柑橘产量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青睐优质的柑橘。如大分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和田(甜)口早熟温州蜜柑,前者是特早熟、品质优:后者是早熟、高糖,品质极优。目前已开始种植和引种试种,现简介其品种特性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6.
钙尔富农(CLEF-NON)对防止温州蜜柑果实浮皮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皮是引起果实腐败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柑橘完熟栽培的品质管理上,如何防止果实浮皮显得十分重要。为了研究钙尔富农(CLEF-NON)对防止温州蜜柑果实浮皮的效果,受日本国白石钙株式会社的委托,于2006、2007年进行下列试验,现将两年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杂柑作为柑橘中的一个品类,以其优异的外观与内在品质正逐步成为我国的柑橘主栽品类之一,其中不知火、春见、红美人、春香、沃柑、默科特等杂柑品种均已在我国取得广泛栽培。象山县作为全国柑橘主产区,原种植大分、宫川、尾张等温州蜜柑为主,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先后引进试验近百种杂柑品种,现阶段已基本确定红美人、春香、甘平、晴姬、媛小春和明日见等6个品种为象山县主推杂柑品种。截止2021年4月,象山县杂柑品种栽培面积超3333.3hm^(2),占柑橘总栽培面积的40%,但是由于杂柑类品种多含有橙、柚等基因,抗冻性较温州蜜柑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果实发育及成熟规律,温州蜜柑(宫川)完熟采收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完熟采摘的标准为固酸比10:1左右,着色度10,达到这一完熟标准的时间,浙西桔区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小型果实更适于完熟栽培。完熟期采摘,不会对翌年柑桔产量和树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x温州蜜柑抗寒性强,适应范围广,是我国柑橘栽培的主要种类。近年来,由于销售价格持续低迷,果农生产积极性受挫。结构性过剩固然是导致温州蜜柑卖难的重要原因,但逐年品质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陕南柑橘综合试验站结合生产实际,试验、研发、集成了温州蜜柑品质提升配套新技术,经过3年在产区的示范推广,果实外观内质得到明显提升,示范基地宫川、兴津温州蜜柑果实大小整齐、色泽艳丽.  相似文献   

20.
观察结果表明,稻叶、市文具有树体矮化、早结、早熟、果实品质优良等特性,是目前我国成熟最早、品质最优的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之一,可在海拔300~500m、秋季昼夜温差大的温州蜜柑适宜区作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