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借助中西茶文化交流,推动英语文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好认识中西茶文化差异。本文选择"茶文化"作为教学基点,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中西茶文化差异,以此为视角,思考英语文化教学的具体方式,以达到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将文化兴趣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是教学方法与思维的创新体现,也是拓展英语文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中医院校英语教育中积极融入茶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接地领悟到西方国家的语言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英语的语言风格与词汇表达方式。可以这样认为,在中医院校英语教育中渗透中西茶文化的差异,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西方英语国家文化,有利于他们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同时,通过了解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和中医院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中西茶文化在中医院校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进一步提出中西茶文化差异下中医院校英语教育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海生 《福建茶叶》2016,(5):388-389
本文通过对中西传统茶文化和英国pub文化的比较,对中西茶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中西茶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针对品茶方式、品茶礼仪和茶道精神,解析了中西方茶文化的具体差异,然后提出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引入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教学思路,采用对比法展开英语文化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和课外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文学著作,掌握中西茶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尽管西方茶文化源于我国,但是西方茶文化与中国传统茶文化在语言和非语言层面却存在着较大差异。我国社会应该正确认识、挖掘、利用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提高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高度,将中西茶文化比较导入到英语教学实践中,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并以中西茶文化差异比较为基点,切实提高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一个茶文化大国。岁月流转,其内涵也愈加丰富,拥有深刻的历史积淀。欧美国家尽管饮茶历史相对较短,但随着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的茶文化大范围普及,形成了独特的西方茶文化。文化传承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渗透文化内容十分重要,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中西茶文化差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化情境,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全面发展。本文就此展开分析,分析中西茶文化差异,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西方茶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建立在我国茶与茶文化西传的基础之上。然而,西方社会并非对我国茶文化进行全盘的吸收与接受,而是通过将这种外来文化与自身社会文化进行融合,促使自身茶文化呈现出了鲜明特色。对中西茶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对于了解中西茶文化特点以及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三个层面,对中西茶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并对中西茶文化之间差异的产生原因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如今,在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茶文化成为了其中的文化教学纽带,它对于学生掌握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性,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英语的教学中,文化教学本就是其中关键的环节,不少高校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地掌握英语课程,开始通过茶文化来增加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对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性比较,让学生能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使其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实践表明,这种融入中西方茶文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会使得英语教学效果极大地提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透过英语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因此,将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融入到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将根据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去研究其中的教学价值,分析文化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最后提出相关的策略以实现英语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自我认同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授课内容单一等问题。通过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设计跨文化交际内容,引入中西茶文化,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认同度,同时利用茶文化搭建起汉语与英语之间的桥梁,实现外语学习的社会目的。本文分析了中西茶文化的渊源与差异、跨文化交际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茶文化对高职跨文化交际的情感促进,并结合实际案例,重点讨论了茶文化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
西方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但中西茶文化在语言习惯、行为习惯、精神内涵及物质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尽管对语言及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却也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素材,对于拓展英语教学范围,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该将中西茶文化引入日常教学中,通过文化对比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背景及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中西茶文化比较对于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应该充分利用中西茶文化中差异元素,对中西茶文化进行全方位对比,以多元文化充实英语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当代大学生西方文化适应能力,养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2.
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会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就是十分明显的,而通过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可以看出英语教育中跨文化的不同。因此在进行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中西茶文化差异来入手,本文也基于此,从中西茶文化差异当中研究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之间文化的差异,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属于文化习俗的差异。我们从英语阅读的内容中可以了解到。因此,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为背景,本文分析了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背景产生的原因,对比了茶文化的认知差异和背景差异。重点探究了英语阅读中造成文化习俗误区主要因素。最后,基于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背景下,提出了消除英语阅读误区的策略,目的是从宏观上弥补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立足于茶文化与英语的融合,加强英语阅读中的文化习俗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发展的桥梁,对中国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教学中茶文化渗透显得更加必要,英语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基于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视角,研究英语教学的方法和理念,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整合为一体,通过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西茶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早已融入西方文化之中。与茶相关的英语习语是中西两种文化融合后的产物,不仅丰富了英语语言文化,同时也对汉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茶文化视角探讨英语习语的翻译技巧与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杨 《福建茶叶》2016,(7):297-298
中西茶文化在不同的时空有着差异,同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从中国茶与西方咖啡的文化及起源开始研究,并且对中西茶文化在茶室、饮茶起始时间的差异、品茶文化的差异和影响的差异等发面展开论述,试图对中西茶文化做一个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茶叶产地,也是茶文化最早形成的国家。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为茶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如何更好的将茶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也是随之而来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本文在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视角下,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和具体的文化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探讨,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方案,同时传承中国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马晓莉 《福建茶叶》2016,(12):314-315
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的交流过程中,茶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有着不可或缺的文化交流意义。虽然西方茶文化归根结底源自中国,但在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受到西方不同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中西茶文化之间逐渐出现了很多差异,譬如说在语言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只有进一步了解中西茶文化在跨文化对比上的不同之处,才能更好地了解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让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又好又快进行。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中西茶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近代史上,中西方之间在政治、社会、文化上的交流碰撞,是十分重要的历史篇章。在这其中茶文化起到了特殊而关键的作用。尽管茶文化起源于我国,但是在大航海时代后,尤其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传入欧洲的中国茶叶在西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逐渐走上了另一条文化之路,最终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差异明显的西方茶文化。可以说,中西茶文化的异同,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各自特征和差异之处,同时也能反映出近代史上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往与碰撞历史。唯有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深入认识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异同,方能从更深层次、更高境界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及独具特色的西方茶文化,并更好地认识西方文化,进而使我国与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得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各国往来的日益密切,英语已然成为促进各国交流的有利工具。同时,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然而,在对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高校并没有特别关注中西方存在的差异,尤其是文化上的差异,这对英语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本文首先大体的介绍了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接着对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加以说明,最后对中西茶文化差异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改变我国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