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谷氨酰胺(G1utanline,Gln)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作用。NRC(1998)《猪的营养需要》中将Gln定义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本综述了Gln在动物体内的合成代谢、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在早期断奶仔猪生产中的作用机理及效果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谷氨酰胺(Gln)和维生素E分别是条件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营养素,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二者联合应用可互补和协同,增强机体抗应激、抗氧化和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本文在概述Gln和维生素E主要生理功能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二者协同对动物,特别是鱼类的影响及机理,以期促进Gln和维生素E协同作用的科学研究,拓展Gln和维生素E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因其多种独特和复杂的生理功能而逐渐成为营养学、生理学、营养免疫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试验证实,Gln是动物血液和母畜乳汁中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种中性多功能氨基酸,在促进受损肠道修复及维持正常的局部免疫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主要对Gln的代谢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谷氨酰胺 (Gln)在维持动物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一些应激条件下 (如病理,创伤,仔猪早期断奶等 ),加入外源的 Gln能很好的避免动物可能发生的肠道粘膜萎缩、吸收功能下降、免疫紊乱等症状.本文就近几年来谷氨酰胺在肠道中的代谢以及对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谷氨酰胺(Gln)作为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人类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药物和动物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本文就其生理功能、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谷氨酰胺在早期断奶仔猪营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来,非必需氨基酸(NEAA)谷氨酰胺以其独特而复杂的生理功能逐渐成为营养学、生理学、营养免疫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动物血液和母猪乳汁中一种含量非常丰富的氨基酸,在维持健康状态或修复病理状态下.机体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的活动中具有其他  相似文献   

7.
谷氨酰胺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酰胺 (Gln)是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素 ,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 ,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据报道 ,Gln所含的酰胺氮是所有细胞的生物合成所必需的 ,体内细胞利用 Gln可合成嘌呤、嘧啶、氨基糖及其他氨基酸。研究表明 ,Gln在健康状态下是非必需氨基酸 ,但在饥饿、化疗、辐射等导致小肠粘膜受损或 Gln严重耗竭的情况下是必需氨基酸。对肠道而言 ,Gln在正常状况下是非必需氨基酸 ,但在某种疾病或应激情况下是必需氨基酸。因此 ,NRC(1998)《猪的营养需要》中将 Gln定义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1 Gln的结构与生化特性Gln是 …  相似文献   

8.
谷氨酰胺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因具有特殊生理功能逐渐成为当今研究的一道亮点。本文综述了谷氨酰胺的理化性质、生物合成、营养生理功能、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及谷氨酰胺二肽的应用,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肉仔鸡肠道淋巴细胞,建立体外脂多糖(LPS)和双氧水(H2O2)应激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Gln)对肉仔鸡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抗氧化的调控作用,为Gln营养改善肠道健康状态提供理论依据.从肉仔鸡空肠分离出淋巴细胞,制得细胞悬液,在Gln终浓度分别为0、10、50、100、200μ...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酰胺(Gln)因其对人和动物的重要营养生理作用而引起广泛关注,而谷氨酰胺小肽是谷氨酰胺和其他氨基酸形成的小肽,其性质更加稳定,可能比谷氨酰胺具有更强的营养效应和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谷氨酰胺小肽的吸收及其营养生理效应的研究动态,提出了在仔猪生产中应用谷氨酰胺小肽添加剂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哺乳期犊牛是奶牛生命周期的开始,也是奶牛整个生命周期中最为脆弱的阶段,其健康状况可直接影响牧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效率。在哺乳期,犊牛可面临多种疾病的挑战,但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是全球奶牛养殖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对哺乳期犊牛健康状况、初乳管理、犊牛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的管理进行了梳理,并对其防控提出了建议。初乳管理方面分析了影响初乳质量的因素、初乳储存与处理和饲喂管理;犊牛健康管理部分叙述了产圈管理、饲养环境和饲喂方式、营养及饲喂管理、疫苗免疫、通风、疾病早期诊断、应激管理和患犊管理。  相似文献   

12.
Sissay, M.M., Uggla, A. and Waller, P.J., XXXX. Prevalence and seasonal incidence of nematode parasites and fluke infections of sheep and goats in eastern Ethiopia. Tropical Animal Health and Production, XXXX. A 2-year abattoir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bundance and seasonal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GI) nematodes and trematodes (flukes) of sheep and goats in the semi-arid zone of eastern Ethiopia. During May 2003 to April 2005, viscera including liver, lungs and GI tracts were collected from 655 sheep and 632 goats slaughtered at 4 abattoirs located in the towns of Haramaya, Harar, Dire Dawa and Jijiga in eastern Ethiopia. All animals were raised in the farming areas located within the community boundaries for each town. Collected materials were transported within 24 h to the parasitology laboratory of Haramaya University for immediate processing. Thirteen species belonging to 9 genera of GI nematodes (Haemonchus contortus, Trichostrongylus axei, T. colubriformis, T. vitrinus, Nematodirus filicollis, N. spathiger, Oesophagostomum columbianum, O. venulosum, Strongyloides papillosus, 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 Trichuris ovis, Cooperia curticei and Chabertia ovina), and 4 species belonging to 3 genera of trematodes (Fasciola hepatica, F. gigantica, Paramphistomum {Calicohoron} microbothrium and Dicrocoelium dendriticum) were recorded in both sheep and goats. All animals in this investigation were infected with multiple species to varying degrees. The mean burdens of adult nematodes were generally moderate in both sheep and goats and showed patterns of seasonal abundance that corresponded with the bi-modal annual rainfall pattern, with highest burdens around the middle of the rainy season. In both sheep and goa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ean worm burdens and abundance of the different nematode species between the four geographic locations, with worm burdens in the Haramaya and Harar areas great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the Dire Dawa and Jijiga locations. Similar seasonal variations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prevalence of flukes.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each fluke species between the four locations. Over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aemonchus, Trichostrongylus, Nematodirus, Oesophagostomum, Fasciola and Paramphistomum specie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helminth parasites of sheep and goats in eastern Ethiopia.  相似文献   

13.
家兔大肠杆菌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对家兔大肠杆菌病的调查研究结果,并侧重于病原学方面。其内容主要包括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病原形态学、理化特性、血清定型、致病力、产肠毒素(LT)及纤毛抗原成分、内毒素致病作用;间接荧光抗体检查法;药物和菌苗防治;临床健康家兔肠道内大肠杆菌分布等。从中发现了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填充了家兔大肠杆菌病的内容,对有效地诊断和防治家兔大肠杆菌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疱疹病毒(herpesvirus)是一类有囊膜结构的双链DNA病毒,典型结构由双链DNA基因组、衣壳(cap-sid)、皮层(tegument)和囊膜(envelope)组成.其家族庞大,迄今共发现了100多种,分为甲型(α)、乙型(β)、丙型(γ)疱疹病毒亚科.疱疹病毒宿主分布极其广泛,可感染两栖类、禽类、哺乳类、灵...  相似文献   

15.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短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s,无论是在正常发育还是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能够与靶mRNA结合,参与到基因的转录后调控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随着miRNAs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病原感染后会引起宿主miRNAs表达水平发生变化,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s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并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免疫功能、自噬、炎症反应、代谢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来抑制或促进疾病的发展。此外,宿主miRNAs作为一种参与转录后调节的小分子RNAs,在病原感染过程中,鸡miRNAs除了可以靶向自身的基因来调控鸡先天免疫信号,也可以靶向病原的基因从而影响病原的吸附、入侵、增殖等过程。作者主要介绍了miRNAs的生物合成、功能以及鸡miRNAs在部分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侵袭过程与致病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简述了不同病原感染后鸡miRNAs的调控策略,以期从miRNAs的角度为鸡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光合效率小豆筛选与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宜于安徽地区种植的肥饲兼用型小豆种质资源,于2011-2013年在安徽科技学院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对7种小豆进行评价,记载各种小豆的根、茎、叶、花、荚果及种子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产量和干物质积累效率,测定各种小豆在盛花期的叶片光合效率、根瘤量和氮、磷、钾、铁、锌养分含量及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早熟黑小豆表现为中熟,晚熟黑小豆表现为迟熟,其他种(属)表现为早熟;兴安红豆叶片光合效率和干物质积累效率最高;晚熟黑小豆根瘤最多、根瘤量可达地下部总重的28.8%,其鲜草产量、干物量、种子产量、蛋白质产量最高,固氮和富集钾、铁、锌能力最强,而富集磷能力最强的是早熟黑小豆和兴安红豆;晚熟黑小豆鲜草水分含量较高而粗纤维含量最低,饲用适口性好。从光合效率、鲜草产量、干物量、营养价值、养分富集能力和生育期等方面综合考虑,初步认为兴安红豆、早熟黑小豆和晚熟黑小豆适宜于安徽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亚热带地区伏旱频发条件下,丝茅入侵细叶结缕草草坪引起功能退化的问题,通过设置4个干旱梯度(水分充足、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采用取代试验设计了5个不同比例的丝茅入侵细叶结缕草草坪试验,进行60 d干旱处理后,测定丝茅和结缕草地下和地上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攻击力、竞争平衡指数等竞争指标,分析两种植物的株高、分蘖数、叶片数、生物量和根冠比等生长指标,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研究干旱对两种植物之间的竞争、生长及抗性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程度和丝茅入侵比例对两种植物的地上和地下竞争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轻度干旱且丝茅入侵比例≤30%时,结缕草地下攻击力指数和地下竞争平衡指数为正值,中度和重度干旱使结缕草种间竞争力丧失,当丝茅入侵比例≥20%时,拮抗作用使结缕草易被排挤出群落。2)干旱主要影响结缕草地下竞争力,丝茅入侵主要影响结缕草地上竞争力,干旱和丝茅入侵协同作用对结缕草地下攻击力和地下平衡指数影响大于地上部分,随干旱程度和丝茅入侵比例增加结缕草地上和地下竞争力降为负值。3)轻度干旱利于两种植物生长,中度和重度干旱降低了结缕草的株高、分蘖数、叶片数和单株生物量,对丝茅影响较少;>10%丝茅入侵比例限制了结缕草分蘖数和叶片数,>20%则降低了结缕草单株生物量和根冠比,干旱和丝茅入侵协同作用抑制了结缕草生长与再生能力。4)结缕草SOD、POD和CAT含量随干旱程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轻度干旱对丝茅SOD无影响而降低了CAT活性(P<0.05);>10%丝茅入侵比例增加了结缕草SOD活性,>20%增加了CAT活性,>30%增加了POD活性(P<0.05)。干旱对结缕草影响为CAT>SOD>POD,对丝茅为SOD>POD>CAT,丝茅入侵比例对两种植物影响均为SOD>CAT>POD,干旱对结缕草抗氧化酶系统影响大于丝茅入侵。5)轻度干旱增加了结缕草SS和SP的含量(P<0.05),增加了丝茅SP的含量,中、重度干旱使两种植物的SS、SP、Pro和MDA含量增加(P<0.05);>10%丝茅入侵比例增加了结缕草SS、SP和MDA的含量(P<0.05),>20%时增加了Pro的含量(P<0.05),干旱程度和丝茅入侵比例协同作用加剧了两种植物的受伤程度,对生境胁迫时结缕草反映为SS>Pro>SP>MDA,丝茅反映为MDA>Pro>SS>SP。故夏季避免重度干旱和控制丝茅侵入比例≤10%是维持结缕草草坪健康的基本养护要求。  相似文献   

18.
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有机化合物,其自然资源丰富、安全无毒,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可直接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激活抗氧化酶系统,抑制氧化应激通路的信号转导,发挥抗氧化功能;可通过抑制炎症通路的激活、降低白细胞活化来限制炎症因子产生,从而起到抗炎功效;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徙和入侵促进其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还可破坏潜在致病菌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阻碍潜在致病菌的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竞争菌体内的ATP结合位点等生物膜形成有关的途径,发挥抗菌功能。在鸡生产中,槲皮素可通过增加回肠对营养物质的转运和吸收减少肠道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进而改善肉鸡的生长;可通过促进蛋鸡生殖器官发育以及生殖和生长相关激素分泌来提高产蛋性能;可提高鸡蛋和鸡肉品质;调节机体钙、蛋白质和脂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调控肠道微生物区系。作者就槲皮素抗氧化、抗炎、抗菌等重要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以及近些年槲皮素在鸡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槲皮素在鸡生产上的应用及其在鸡饲料中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herb数据库检索收集桑叶的化学成分和靶点,运用Cytoscape3.7.2软件、NCBI数据库、STRING数据库构建并分析桑叶化合物-靶点网络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对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藉以分析桑叶增强鸡抗氧化功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共筛选到槲皮素、芦丁、山柰酚、β-谷甾醇、β-胡萝卜素和花生四烯酸等30个有效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作用于221个靶点。其中IL-6、VEGFA、EGF、INS、CAT、CASP3、CCND1、PTGS2、IL-1B和MMP9等为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靶点的作用涉及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细胞组成3个方面,并参与到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等多条代谢通路。本研究表明,理论上桑叶基于IL-6、VEGFA、EGF、INS、CAT、CASP3、CCND1、PTGS2、IL-1B和MMP9等靶点可以调控鸡的抗氧化作用,为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及桑叶作为抗氧化功能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杨浩  金三俊  庞倩  冯兴军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1):3528-3535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的集约化与规模化的不断发展,畜禽容易遭受来自饲料发霉、抗生素滥用及肝炎病毒等因素产生的肝损伤。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属于多酚类物质,在食品科学和医学领域中可以改善肝脏疾病造成的肝损伤。同时,白藜芦醇可以有效保护畜禽肝脏,缓解炎症刺激、氧化应激以及细胞凋亡等生理或病理状态时产生的肝损伤。另外,白藜芦醇可以通过调节畜禽脂代谢,改善生长育肥阶段容易出现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所导致的肝损伤。作者综合了白藜芦醇对畜禽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简述了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和相关生物学功能,如抗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同时介绍了畜禽常见肝损伤的主要类型和病理途径,并分析了白藜芦醇对畜禽常见肝损伤保护机制和相关信号通路,以期为白藜芦醇通过改善畜禽常见肝损伤、提高畜产品品质提供依据,为探究白藜芦醇成为一种新型优质的饲料添加剂的可能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