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意义]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给科研诚信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等特性有效解决科研成果的可信度和真伪辨别等问题。链上数据的有序模式和固定格式也为统一各平台参差不齐的数据提供解决方案。[方法/过程]笔者在区块链严谨的层级结构上,设计符合科研诚信系统特点的架构模型,应用开源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分类存储及上链操作,基于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及毕业生论文平台,分析科研不端行为被记录及数据追踪的过程。[结果/结论]利用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等特点让图书馆管理平台中的科研成果公开透明,保障科研版权的同时,也让抄袭、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得以显现,从而有效提高科研诚信主动意识,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当前,学术评价体系已初具规模,但现有的评价方式仍存在着各自的弊端,为学术评价的科学性带来一些争议。[方法/过程]关于区块链数据的可追溯特征和时间戳技术,利用该技术的点对点传输以及分布式共识算法,在学术评价体系中流通学术币,建立学术币对等学术价值平台;利用区块链数据具有的不可篡改特征以及时间戳技术,建立学术研究的电子标签,以达到对学术研究各个步骤的全方位监测,在数据源头确保学术研究的客观性。[结果/结论]基于区块链的学术币流通系统能够应用于多种场景,能够为区块链在学术评价上的未来应用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智慧图书馆是智慧社会和国家层面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规划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效规避和解决智慧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威胁,能够实现图书馆服务用户的根本目标。[方法/过程]根据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运行过程和安全防护基本原则,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特点,设计智慧图书馆区块链安全框架层次模型,分为基础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与评价层。[结果/结论]该模型在区块链底层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基础层的终端安全检测响应、数据层的数据驱动、服务层的风险关联分析、应用层的用户隐私保护、评价层的闭环式管理,构建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安全可信任环境,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安全管理、数字资源的安全传输与有据可查、用户体验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长沙市宁乡县宁乡猪订单农业项目为例,介绍了订单农业的概念、特点、优势和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订单农业面临的诚信问题和信息不透明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产业SaaS服务平台的构想,以及该平台的组织结构和运营策略。展示了区块链订单农业SaaS平台的实际投入效果,包括提高出栏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实现融资等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为订单农业提供数据安全、溯源、诚信、监管等方面的保障,促进订单农业的健康发展,开创农业供需平衡、绿色高效、农民富裕、食品安全、价格合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随着数字化趋势,区块链技术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对于农业供应链发展而言,具有积极意义。将区块链技术与农业供应链有机融合可以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拓展农业发展新思路。方法:通过分析农业供应链当前困境背后的原因,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功能特征,探究“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如何融合发展。结果:提出了双链融合的创新机制,分别为“主体进入机制”与“激励机制”“信用识别机制”与“内部协调机制”“反馈机制”与“监管约束机制”“宏观控制机制”与“保障机制”“统筹布局机制”与“政府推进机制”等五方面。结论:主要揭示了区块链技术解决农业供应链问题的现实价值,以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区块链在农业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块链是近年快速发展的技术,其去中心化的机制从设计之初就带有改变社会经济形态的革命性质。本文从区块链的设计思路、发展历程着眼,引入“通证经济”的概念。在区块链和通证经济的思维下,针对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状况,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切入点。区块链在农业中应用不应只从技术角度寻求提升现有农业信息化技术,而应该以通证经济的思维,寻求在经济模式上创新,有效激励农业产业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共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链霉菌发酵代谢产物对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杀灭活性.[方法]通过不同极性溶剂回流提取链霉菌发酵液,制备粗提物,进行杀灭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药效活性试验,并对活性部位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链霉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体外杀幼虫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组别,其对小瓜虫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8.2和15.5 mg/L,正丁醇提取物浓度为30.0 mg/L时对小瓜虫包囊杀灭率为100%.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提取物对草鱼的48h半致死浓度为(LC50)为195.0 mg/L,其安全浓度为48.7 mg/L.[结论]链霉菌-XY52代谢产物有望开发为一种比较安全的杀虫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可信追溯系统框架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追溯系统是当前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研究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可信追溯系统为解决追溯系统应用中面临的追溯断链及可信度不高等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方法】文章在分析追溯技术发展及我国追溯系统应用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区块链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追溯系统框架,并探讨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结果】可信追溯系统采用供应链层、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的体系架构,基于联盟链准入机制,通过供应链追溯区块数据结构、追溯主体身份认证机制、农产品安全共识机制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解决了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存储、安全审核、节点认证等问题,为政府、组织、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信息追溯服务。【结论】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可信追溯系统框架从技术层面保证了追溯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增强追溯信息可信度、降低追溯断链风险的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当前高校图书馆对资源共享、联盟共建的发展路径越来越重视。针对高校图书馆联盟在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新型联盟共建共享体系,实现联盟成员馆间文献资源优势互补。[方法/过程]在采用MVVM(Model-View-ViewModel)架构基础上,以激励机制、共识机制、分布式结构、智能合约及大数据分析等作为底层支撑,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模型构架中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利用“激励机制”调动联盟集团用户及个体用户参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性。[结果/结论]通过模型构建促进区域高校联盟建设共建共享,打破联盟内高校图书馆间“信息孤岛”,实现各成员馆联合采访、精准典藏、区域流通,从而优化文献资源建设,提高资源质量,实现资源安全,更好的为高校用户提供高质量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随着我国生鲜品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冷链物流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领域。开展区块链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融合研究,可弥补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效率低下和信用缺失等短板。【方法/过程】借助区块链理论及方法,将区块链的应用技术手段嵌入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体系。【结果/结论】提出区块链在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设想及发展思路。区块链作为冷链物流的新的技术支撑,在冷链物流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望重塑冷链物流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根治“学术腐败”、整饬学术规范、促进学术创新出发 ,论述了学术出版过程中的道德责任、道德管理原则和道德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如何利用科技文献中的知识对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进行训练改进,以获取知识、发现知识是情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充分挖掘和利用科技文献中的知识,本文提出构建基于科技文献知识的人工智能引擎的目标。[方法/过程]本文以文献情报工作为出发点,立足科技文献是人类知识的最重要载体,探究人工智能取得飞速突破的本质所在,创新性提出了文献情报领域从“科技文献库”转变为“科技知识引擎”的建设思路。[结果/结论]本文论述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构建基于科技文献知识的人工智能(AI)引擎的建设实践,探讨了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挖掘知识以服务情报研究的方法,以期为学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随着开放获取运动的不断开展,书目多样性正被纳入全球开放科学战略框架内进行分析和讨论。全球开放获取学术交流联盟(GLOALL)各平台的政策、资源与服务等体现了对地域、语言以及学术评价等多样性的重视,同时有利于实现书目多样性所强调的多种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与兼容。[方法/过程]本文主要以书目多样性研究为理论基础,与当今开放获取实践相结合,对GLOALL各成员平台的政策、资源和服务进行阐释、对比和分析。[结果/结论]GLOALL的建设经验对国内推进开放获取实践、构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其平台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国内更好地把握开放获取运动中的机遇,弥补当前服务机制存在的缺口,探索更适合国内的OA模式。  相似文献   

14.
陈明辉  张琛  胡艳  苏伟  董德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26-10529,10556
[目的]研究基于3S技术的人工湿地污灌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考察了2001~2010年吉林省西部干旱与半干旱交错地带人工湿地经含油废水灌溉后,含油废水补给量与人工湿地区域生态需水量的供需平衡,并结合3S技术,分析了2001、2006、2008和2010年含油废水灌溉人工湿地区域前后,人工湿地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和动态变化。[结果]2003~2010年人工湿地区域的生态需水量为1.62×106~2.24×106m3,而区域内含油废水补给量为2.12×106~2.84×106m3,含油废水排放总量能够满足人工湿地区域生态需水量的需求,同时发现2010年人工湿地区域及周边地区水域面积和水田面积较2001年分别增加了2.3倍和10倍,林地、沼泽面积增加了40.15%和29.50%。[结论]含油废水灌溉人工湿地措施有效缓解了干旱与半干旱交错地带的缺水及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农牧交错带典型地区的时空动态特征。[方法]基于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集(2000~2010年),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以吉林西部为例,研究农牧交错带典型地区地表植被空间分布特征。[结果]2000~2010年,吉林西部地表植被在生长季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区地表植被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正相关,但在局部地区地表植被分布有破碎倾向,空间分布的整体性一般。[结论]该研究为人类合理保护自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保存是科学数据共享利用的前提,是科学数据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的基础。[方法/过程]文章在调研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影响科学数据保存的因素遴选出一批指标,再通过专家调查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构建“面向科学数据保存的科学数据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法定因素”“重用价值”“数据可靠性”等8个一级指标,“法律要求”“特殊学术价值”“数据准确性”等32个二级指标。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测算。[结果/结论]文章为中国科学数据管理工作提出积极推动科学数据管理立法,提升科研水平、规范学术伦理、提高科学数据质量,发展数据存储与安全技术、推动科学数据共享与长期保存等3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术诚信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学术诚信是学风建设、学术氛围营造的关键所在, 直接决定着高等院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近年来, 国内发生的数起学术不端事件,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的学术诚信机制的非正常现状, 实属学术领域的腐败行为, 是对大学精神的严重违背。学术期刊是学术诚信展现的重要平台, 建立有效的学术诚信保障体系与期刊建设紧密相关, 对期刊的现代化和学术化有着根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姜川  陈化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784-12786
[目的]构建玉米胚芽鞘负向重力生长时期的酵母双杂交文库,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以玉米骨干自交系B73为材料,利用Trizol试剂提取玉米胚芽鞘在负向生长时期所表达的总RNA,再利用SMART技术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并转化进酵母Y187中。[结果]试验得到的原始文库库容量高达1×106个单克隆;文库中插入的片段集中在0.5~1.5 kb,平均插入长度为800 bp。[结论]试验构建得到了高质量的米胚芽鞘酵母双杂交文库,为研究胚芽鞘的负向重力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