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橘皮果胶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韶关产槿柑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水料比、pH和提取时间四因素对橘皮果胶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橘皮果胶提取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pH〉温度〉提取时间〉水料比;果胶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85oC,水料比15:1,pH值1.5,提取时间90min。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蒸馏提取橘皮精油后联产果胶的工艺。  相似文献   

2.
橘皮黄色素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橘皮为原料,从影响橘皮黄色素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提取温度、时间和溶剂出发,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对黄色素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制备后橘皮黄色素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以1∶8(g/mL)的料液比在温度60℃下浸提5h,得到的黄色素浓度最高,在370nm处的吸光度为1.372,且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对光和热的耐受性强,受pH值变化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橘香花生糖     
将橘皮制成橘皮粉,加入奶油等制成的橘香花生糖,具有健胃顺气、化痰止咳等功效,味美可口,老少皆宜。其制作方法如下。(1)原料和辅料白糖100kg,花生仁80 kg,饴糖20 kg,奶油10 kg,橘皮粉5 kg,精盐10kg,异维生素C钠10g。(2)橘皮粉加工①原料选择。选新鲜、无腐烂、无杂质的橘皮,去蒂洗净备用。②浸泡。将橘皮倒入沸水锅中烫漂5s,然后捞出倒入pH值为12~13的石灰水中浸泡6h~8h,之后将橘皮切成小粒,放入质量分数为5%~10%食盐水溶液中浸泡1天~3天捞出,用清水漂洗除去盐分。③烘烤。将脱盐的橘皮粒放入烘盘,在45 ℃温度下烘烤20h~24h,使其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微波辅助混合提取剂提取南瓜黄色素时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立试验体系,根据类胡萝卜素的摩尔消光系数计算南瓜黄色素的提取量。混合提取剂能提高南瓜黄色素的提取量,料液比对南瓜黄色素提取影响极显著,微波功率对南瓜黄色素的提取影响显著。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微波功率550 W,微波时间100 s。在此条件下,南瓜中南瓜黄色素的提取量为65.8 mg/100 g。  相似文献   

5.
探究土壤强还原灭菌条件下添加橘皮对土壤理化性状与酶活性的影响,为我国丰富的橘皮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橘皮为有机物料,采用土培试验的方法,橘皮添加量共设置3个水平(0,0.25%,0.50%),在土壤水达饱和后覆膜,室温灭菌40 d,研究了添加橘皮后土壤理化性状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对土壤理化性状与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灭菌前相比,灭菌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与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增加,pH值显著上升;灭菌条件下,橘皮添加量为0.25%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及有机质含量分别为无橘皮处理的1.10,1.22,1.11倍.此外,与灭菌前相比,土壤脲酶与磷酸酶活性也显著增强,灭菌条件下,橘皮添加量为0.25%处理的脲酶活性与0.50%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分别为无橘皮处理的1.69,1.46倍.灭菌前,土壤脲酶活性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灭菌后,脲酶活性与pH值转变为正相关关系,同时,添加橘皮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与有机质也呈正相关,橘皮添加量为0.50%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土壤强还原灭菌条件下,橘皮添加量为0.25%可显著改善土壤碱解氮与速效磷水平,而橘皮添加量为0.50%的土壤pH值显著上升,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土壤强还原灭菌时添加橘皮对提高土壤肥力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橘皮善利用     
橘子酸甜可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但橘皮往往会作为废弃物随手扔掉,其实橘皮的用途很广。橘皮的营养价值橘皮所含营养丰富,尤其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P和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含柠檬烯等物质。橘皮中维生素C的含量远高于果肉,维生素C在体内起着抗氧化的作用,能降低胆固醇,预防血管破裂或渗血。  相似文献   

7.
有机肥异味大是众所周知的事,我来说几个减少和去除异味的招数: 将几片橘皮放入肥液中。如果肥料施在花盆里,可先用塑料袋把花盆包起来,几天后味道就少很多。 将橘皮、文旦皮等有香味的植物,剪碎放在土层之下。  相似文献   

8.
1.甜窝头 在和面时加进各色果汁或果酱,例如加进橘汁或橘皮酱。蒸出来的小甜窝头松软香甜,橘味浓郁。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法提取沙棘黄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法提取沙棘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料液比对沙棘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L9(33)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为30min,超声功率为500W,料液比为1∶20。  相似文献   

10.
混合有机溶剂回流法提取玉米黄色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玉米黄色素的提取率为指标,根据玉米黄色素的性质,在单一溶剂提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混合溶剂的提取实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表明,体积分数为95%乙醇的提取率最佳。在此基础上采用4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实验设计,建立了混合溶剂玉米黄色素的提取率Y与液料比(X1),提取时间(X2),乙醇体积分数(X3)和提取温度(X4)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优化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液料比为13∶1,提取时间为4h,乙醇体积分数为46%,提取温度为47℃,在此条件下的玉米黄色素最大提取率为4.17%,比单一溶剂提取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柑橘果皮果胶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综述了柑橘果皮中果胶含量与性质(酯化度、胶凝度以及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旨在为柑橘果皮有效贮藏以及柑橘果皮果胶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芦荟皮作为芦荟加工的主要副产物,数量多,营养保健价值高。通过生物学特性、生物活性成分、加工利用等方面,阐述了芦荟皮的潜在价值和开发潜力,展望了其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茂谷桔橙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茂谷桔橙是自台湾引进的丰产优质杂柑类晚熟品种,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美国、巴西、台湾等地的科学家对茂谷桔橙的栽培管理技术、贮藏保鲜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从茂谷桔橙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的研究、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茂谷桔橙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冬季陕南柑橘受冻气象条件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合理规划和发展陕南柑橘产业,在对2010年冬季陕南柑橘越冬冻害灾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年柑橘越冬期冻害形成的气候背景;结合柑橘越冬期冻害指标及低温过程中的有害积寒,分析并验证了陕南柑橘越冬期冻害等级指标,提出了用低温过程中有害积寒划分陕南柑橘越冬冻害等级的相关指标;通过对安康、汉中2市12个柑橘种植县(区)2010年冬季及历史极端最低气温和低温过程有害积寒的分析,探讨了陕南柑橘越冬期冻害西部重于东部的原因,其分析结果与调查实情基本相符;最后从多个方面提出柑橘越冬期冻害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11份柑橘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7份沙糖橘种质以及4份其他柑橘种质为试验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进行分析,并用UPGMA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60对引物组合筛选出20对引物组合扩增条带清晰,11份种质材料两两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322 1~0.931 6之间。沙糖橘和金葵蜜橘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31 6;姑婆山野生元橘和宫川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322 1。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861 9时,早熟沙糖橘、沙糖橘、金葵蜜橘、灯笼沙糖橘、八月橘聚为一组,在0.810 8时与红皮酸橘聚为一组,继而再与别的柑橘品种聚为一组。金葵蜜橘与沙糖橘间不同引物扩增的电泳条带存在特异性,证实了金葵蜜橘是沙糖橘的芽变品种。灯笼沙糖橘是沙糖橘变异新类型,二者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921 1,不同引物扩增结果存在特异性条带,证实了灯笼沙糖橘是沙糖橘的芽变新类型,可以登记为新品种;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聚类分析、不同引物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推测沙糖蜜柑是沙糖橘和温州蜜柑的自然杂交后代,可以登记为新品种;姑婆山野生元橘与其它柑橘材料亲缘关系较远,也佐证了姑婆山野生元橘比道县野橘更为原始,是一个独特的、原始的宽皮柑橘类型;在7份沙糖橘材料及4份其它柑橘材料中,沙糖橘与红皮酸橘亲缘关系最近,二者在遗传相似系数0.822 5处聚为一类,由此推测沙糖橘有可能由红皮酸橘进化而来。目前关于沙糖橘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可为沙糖橘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不同沙糖橘品种的来源和亲缘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气象要素影响的柑橘定量滴灌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估算柑橘水肥一体化的滴灌量,实现手机APP远程操控滴灌起止时间。基于广西桂林1994—2015年柑橘物候期与同期气象条件的分析,构建了桂林柑橘不同生育期土壤需水量模型及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与土壤重量含水率变化的转化算法模式,给出了柑橘滴灌量技术流程。应用模型估算广西农垦国有明阳农场(南宁)柑橘种植示范园区1997年3月干旱时的滴灌量。结果表明:应用模型估算滴灌量比传统模型节水40%以上。此结果对“气象监测预报信息+规模化生产管理设施+生产信息反馈与互动”创新服务模式有积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早熟柑橘黄龙病空间格局参数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柑橘早熟宫川黄龙病的空间分布信息和病株行为特征,2004-2009年采取多级抽样法于每年11月上旬在果实成熟期对2块定点样地逐株进行病级调查,取得了12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 法和Taylor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在早熟宫川果园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强度是随着病级升高而增加。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2.1184时,其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如气候、栽培条件、植株生育状况等所引起的;当m≥2.1184时,其聚集是由病株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n=(1/D)2?[1/m+0.6761] 和Tn=1.831 /[D02-0.1581 /n]。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PAL1、PAL2、CAD、POD、4CL)在大果水晶梨褐色果皮突变体中的表达特性,并为研究梨褐色果皮形成机制奠定基础。按照RNA试剂盒法提取果皮、花、叶片、果肉、枝条韧皮部中总RNA;利用DNAMAN和Primer 5.0软件设计特异引物;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PAL1、PAL2、CAD、POD、4CL的最高相对表达量均出现在果皮中;果皮和果肉中PO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基因,花、叶片和枝条韧皮部中CA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基因。综上所述,大果水晶梨褐色果皮突变体木质素合成相关的5个酶基因在果皮、果肉、叶片、花和枝条韧皮部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这些基因可能与大果水晶梨褐色果皮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ce of one fruit infected with citrus canker in a shipment may render the whole shipment unmarketable.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classify fruit infected with citrus canker in the packinghouse before shipping the produc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t wavelengths that could be used to classify canker among other peel conditions using grapefruit, a variety susceptible to canker. A spectrophotometer, with a wavelength range of 200–2500 n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spectral reflectance data of peels from market quality fruit and fruits that were infected with cake melanose, wind scar, copper burn, greasy spot and canker.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spectral reflectance data to identify the wavelengths that had maximum discriminatory potential among the different peel conditions and to derive a discriminant function from the identified wavelengths. The discriminatory wavelength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visible and the visible near infrared range. In addition, th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he derived discriminant function resulted in 100% classification of canker. These results provide fundamental and practical u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ic fruit sorter for canke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spectral reflectance. Future research would involve the development of a vision-ba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ignificant wavelength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20.
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松梢螟幼虫的联合毒力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测定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松梢螟幼虫的联合毒力作用,并为开发此类植物源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将乙醇作为溶剂提取3种植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采用浸虫法在室内将博落回、柚子皮及垂序商陆提取物进行两两复配,测定了各复配剂对松梢螟幼虫的联合毒力作用,同时筛选出最佳的复配组合和比例。结果表明:博落回与柚子皮提取物复配的效果并不显著,仅在处理比例为1:5和5:1时表现出一定的相加作用;博落回与垂序商陆提取物复配效果在处理比例为1:3时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为147.52;柚子皮与垂序商陆提取物复配效果在处理比例为1:3时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为170.02。因此,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松梢螟幼虫联合毒力最佳的复配组合和比例为柚子皮与垂序商陆,质量比为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