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粗茎鳞毛蕨萃取物的体外抑菌及抗氧化活性,选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粗茎鳞毛蕨乙醇粗提物进行分级萃取,并测定各相萃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同时采用三种体外抗氧化体系即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2.63±2.64)mg/g、(98.46±1.73)mg/g。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正丁醇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1.75±1.36)mm、(10.50±0.68)mm、(8.37±0.81)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0 mg/mL、25.00 mg/mL、25.00 mg/mL。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相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能力的IC50值分别0.14 mg/mL、0.33 mg/mL、0.05 mg/mL。综上所述,粗茎鳞毛蕨萃取物具有开发成为天然抑菌剂及抗氧化剂的潜力,本研究将为粗茎鳞毛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W/O型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含油量24.32%)为原料,研究其氧化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chaal加速氧化试验分析其氧化稳定性,通过测定还原力与对O_2~-·,DPPH·,ABTS+·和·OH体外模型的自由基清除率,探讨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过氧化值(POV)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较普通猕猴桃籽油更具稳定性;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还原能力,以及对O_2~-·,DPPH·,ABTS~+·,·OH的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质量浓度达到15 mg/mL时,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对O_2~-·清除率达到87.57%,且对·OH的清除率明显高于VE,呈现出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红花籽抗氧化肽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得到3个组分,分别以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还原力为指标,研究红花籽抗氧化粗肽及其3个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第3个洗脱峰的抗氧化活性最高。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纯化后的红花籽抗氧化肽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对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7.86%,67.48%和60.15%。  相似文献   

4.
采用40%丙酮提取灰树花子实体中的多酚类物质,经NKA-Ⅱ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然后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制备不同极性的多酚组分。通过分析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亚铁离子螯合能力,从而研究不同极性多酚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多酚质量浓度的乙酸乙酯相总还原力均高于正丁醇相和水相;乙酸乙酯相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12.192μg/m L,且羟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66.040μg/m L,说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所含的多酚组分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以薏苡仁为原料,研究薏苡仁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及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清除能力。将VC的抗氧化能力作为参照,研究多糖质量浓度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5 mg/m 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以及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清除能力分别为44.81%,10.12%,29.25%,且随着薏苡仁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藏区牦牛乳源抗氧化肽活性,对复合蛋白酶优化工艺制取的牦牛乳酪蛋白酶解液进行体内、体外抗氧化试验。以1,1-二苯-2-苦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清除率及还原力为体外评价指标,以小鼠体重、脾脏质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G-Px)活力为动物试验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当酶解液蛋白浓度在0~50.0 mg/mL时,对DPPH·、O2-·、·OH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0~30.0 mg/mL时,DPPH·清除率和·OH清除率均随着蛋白浓度的升高而提高,酶解液蛋白浓度为50.0 mg/mL时对DPPH·、O2-·和·O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6.45%±1.59%、60.40%±1.96%和46.02%±2.26%,另外还原能力也达到了1.775±0.004,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但都始终低于VC。小鼠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的体重及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有显著增加,其中脾脏指数最高增加了17.01%。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及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SOD活力与GSH-Px活力均有提升,MDA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说明牦牛乳酪蛋白酶解产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紫甘薯花色苷,通过自由基体系研究其抗氧化性,并与抗坏血酸(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对O2-·,DPPH·和HO·3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质量浓度不同作用效果就不同。在低质量浓度(1.0 mg/m L)范围内,紫甘薯花色苷抗氧化能力很弱,而VC在低质量浓度范围对DPPH·和HO·的清除率也很高;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紫甘薯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对3种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39.06%,80.9%和56.3%,VC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72.75%,97.05%和81.51%,表明紫甘薯花色苷粗提取物对这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均低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研究对象,分析超高压(0.1、100、200、300 MPa)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及其酶解4 h的产物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200 MPa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变化较为明显,不同压力下的酶解产物随着消化的进行,消化液的还原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抑制脂质体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其他处理组(0.1、100、300 MPa)相比,采用200 MPa处理的大豆蛋白酶解物在体外消化4 h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分别为96.8%和58.6%,消化5 h时抑制脂质体氧化能力最强,消化10 h时的还原能力最高,为0.462,O2·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9.7%和4.5%.综合分析得出,200 MPa诱导蛋白结构变化,进而提高其酶解物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为大豆分离蛋白高压酶解物应用于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抗坏血酸(VC)和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做阳性对照,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体外抗氧化活性模型,评价费菜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费菜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随着黄酮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高浓度时,费菜总黄酮的DPPH·清除率、OH·清除率及亚铁还原能力试验(FRAP)值均显著大于BHA;当费菜总黄酮浓度高于54.8 μg·mL-1时,对DPPH·的清除率极显著大于VC;当浓度为48.6~68.0 μg·mL-1,OH·清除率与VC差异不大。此外,其他抗氧化指标在测定范围内活性均显著小于VC。费菜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健康食品原料开发及利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体外和体内评价法分析苦杏仁油的抗氧化能力。以VC为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测定苦杏仁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及对Fe3+的还原能力;以VE为对照进行体内抗氧化试验,将5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苦杏仁油,连续灌胃4周后灌注50%乙醇造成氧化损伤,6 h后摘眼取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经过体外抗氧化试验证明,苦杏仁油对DPPH·、O2-·、·O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0.215、0.378、0.679 mg/mL,对Fe3+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体内抗氧化试验显示,苦杏仁油可以提高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其中以0.15 mL/g mb剂量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苦杏仁油在抗氧化方面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秋葵为试材,对秋葵微粉的制备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试验以秋葵微粉体外抗氧化能力(·OH清除率、O2·清除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力、ABTS+·清除率、DPPH·清除率、总抗氧化力)作为指标,秋葵果荚长度、秋葵微粉溶液浓度、干燥时间、干燥温度、秋葵粉筛分目数为因素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与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关系;基于响应面分析,对秋葵微粉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了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秋葵果荚长度对ABTS+·清除率的影响最大,其他依次是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秋葵微粉溶液浓度、秋葵粉筛分目数;当筛分目数150目,果荚长度6.00~7.99 cm,微粉溶液浓度4.9 mg/mL,干燥时间7 h,干燥温度50℃时,秋葵微粉对ABTS+·的清除率最高,为70.091%。  相似文献   

12.
蓝莓花色苷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蓝莓花色苷,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以VC为对照,研究花色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抗油脂氧化、还原力等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溶剂法提取蓝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80%乙醇,液料比15∶1(m L·g-1),p H 3,温度40℃,提取70 min,蓝莓花色苷的色价最高。蓝莓花色苷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花色苷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比VC的效果稍好;花色苷的还原力低于同浓度的VC,VC的还原力是花色苷的1.7倍;0.1%和0.5%的花色苷对·OH的清除率高于相同浓度的VC,但是0.2%~0.4%浓度的VC比相同浓度花色苷的效果稍好;相同浓度下,VC对O2-·的清除能力明显好于花色苷,是花色苷的1.54倍;蓝莓花色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好于同浓度的VC,是VC的1.07倍。  相似文献   

13.
红景天复合饮料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红景天等材料配制饮料的抗氧化功效成分及抗氧化的活性。试验测定了该饮料及配方原料的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同时也测定了饮料对脂质过氧化消除能力。结果表明,该饮料中含有抗氧化黄酮成分,浓缩液中总黄酮含量为3.13 mg/100 mL,还原力相当于VC(83.29μ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49%,显示该产品具有的抗氧化功效可起到消除运动疲劳的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朱洪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296-301
为了优化高粱壳中抗氧化组分黄酮色素提取工艺,提高天然色素产量。以红色高粱壳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对高粱壳提取液中黄酮色素质量浓度及其对Fe3+总还原力的影响,并对高粱壳粗提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提取高粱壳中黄酮色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mL/g)84.2:1、提取温度73.5℃、提取时间104.4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液中黄酮色素质量浓度为5.7889 g/100 g,总还原力最大为1.0863;高粱黄酮色素质量浓度和总还原力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同时高粱壳黄酮色素粗提物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冲泡时间对酸枣叶茶有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冲泡时间(5~9 min)对酸枣叶茶中总多酚、总黄酮和芦丁等有效成分含量,以及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酸枣叶茶的有效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冲泡时间超过7 min后,有效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达到动态平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此,从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角度分析,酸枣叶茶的最佳冲泡时间为7 min。  相似文献   

16.
以蕲艾为试验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蕲艾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5 min、料液比1∶80(g/mL)的条件下,蕲艾中总黄酮得率可高达14.22%。对在该最优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蕲艾总黄酮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蕲艾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与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体外总还原能力均呈线性关系,当质量浓度为1.0 g·mL-1时,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体外总还原能力达到最强。  相似文献   

17.
以野木瓜为原料,通过微波法、超声辅助碱法、双酶法、酸碱法、超声辅助酶法5种方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根据提取样品的色泽对显色反应影响,选用微波法、双酶法、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的SDF和IDF作为抗氧化特性研究对象,并测定其还原能力、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研究其抗氧化特性。综合提取率、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能力,确定微波法为野木瓜SDF和IDF提取工艺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十三种野生菌为试材,比较其粗多糖含量,同时通过测定总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并计算AC_(0.5)和IC_(50),比较不同野生菌粗多糖的总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1)点柄粘盖牛肝菌的粗多糖含量最高,为9.16 g/100 g,干巴革菌粗多糖含量最低,为2.22 g/100 g;(2)粗多糖浓度与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都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干巴革菌粗多糖在低浓度下即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桃红牛肝菌粗多糖的还原能力、块鳞灰鹅膏菌粗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也有较好的效果,与供试的其他野生菌样品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说明,干巴革菌、点柄粘盖牛肝菌、桃红牛肝菌、块鳞灰鹅膏菌中粗多糖抗氧化活性高,在保健功能方面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干燥处理对马齿苋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热风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马齿苋,测定马齿苋粉甲醇提取液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马齿苋粉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干粉样品中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真空微波与热风干燥样品;不同的干燥方法对马齿苋粉的抗氧化性有明显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粉甲醇提取液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DPPH·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真空微波和热风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粉(P0.05),但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与真空微波干燥样品对O_2~-·的清除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产品品质与加工成本,采用真空微波干燥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为分离纯化米糠粗多糖(RBP),提高其纯度及生物活性,对RBP进行分级醇沉,得到RBP-40、RBP-60、RBP-80、RBP-80S四组醇沉RBP,并将其与RBP对比进行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RBP-80S的总糖、可溶性蛋白质、糖醛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多糖(P<0.05);5组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均随多糖纯度的提高而增强,RBP-80S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总抗氧化活性和Fe2+还原力均最高;RBP-80S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最高可达90.69%和74.56%,且显著优于其他4组多糖(P<0.05)。以上结果说明,分级醇沉可提高RBP的纯度,从而提高其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为提高米糠粗多糖价值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