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以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分别免疫3组初生仔猪,每头1.5头剂。第1组20头先免疫,1小时后吸初乳。第2组15头,吸初乳后1小时免疫。第3组13头,吸初乳后半小时免疫。75日龄,以猪瘟弱毒单抗酶联方法测定3组动物的平均抗体(OD值)分别为0.25、0.23及0.21。80日龄,每组各随机抽出4头猪,连同非免疫对照猪6头以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对照猪全死,第1组100%保护,第2组75%保护,第3组50%保护。第1组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组。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为世界上公认的效果非常良好的疫苗,但由于保存或使用不当或受母源抗体的干扰,往往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不全,从而发生典型或非典型猪瘟。过去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而现在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这两种疫苗每头份中的感染量不同。为了了解我县母猪猪瘟免疫的效果,从1995年起进行了猪瘟抗体监测工作,现将二年的结果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1.1样本采集:母猪在猪瘟免疫后一个月左右采样,采样比例约为免疫母猪的10%。1.2监测方法:采用南京农业大学的PPA-ELISAHC诊断盒,并根据其提供…  相似文献   

3.
以猪瘟野毒E2蛋白为包被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猪瘟野毒单抗作为酶标抗体,建立检测猪瘟野毒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猪瘟野毒E2最适包被浓度为0.03μg/mL,待检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4,酶标猪瘟野毒单抗稀释度为1∶1 000。用建立的阻断ELISA方法检测369份临床阴性血清,计算阻断率,确定临界值,阻断率>40%为猪瘟野毒抗体阳性,阻断率≤40%为猪瘟野毒抗体阴性。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84份血清,其中78份为免疫猪瘟疫苗的血清,6份为猪瘟病毒感染血清。结果显示,78份免疫血清均检测为猪瘟野毒抗体阴性,6份猪瘟感染血清均检测为猪瘟野毒抗体阳性。因此可初步判定该方法可用于鉴别诊断猪瘟病毒自然感染动物和C株疫苗免疫动物的血清抗体,并为临床检测猪瘟野毒抗体提供便捷、快速,精准的检测工具,对猪瘟的临床诊断、预防以及猪瘟净化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猪瘟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河南某猪场47份母猪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检测,有5份血清呈猪瘟强毒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0.6%,猪瘟弱毒抗体阳性率为95.7%,其群体保护率为93%。在9份仔猪血清中,猪瘟强毒抗体为阴性,猪瘟弱毒抗体阳性率为22%,只有17%的群体保护率。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可能有猪瘟强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以猪瘟免化弱毒细胞苗分别免疫5组初生仔猪,每头1.5头剂。第1组20头先免疫,1小时后吸初乳。第2组15头,吸初乳后1小时免疫。第5组15头,吸初乳后半小时免疫。75日龄,以猪瘟弱毒单抗酶联方法测定1组动物的平均抗体(OD值)分别为0.25、0.25及0.21。80日龄,每组各随机抽出4头猪,连同非免疫对照猪6头以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对照猪全死,第1组100%保护,第2组75%保护,第5组50%保护。第1组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6.
猪瘟不同顺序零天免疫的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分别免疫3组初生仔猪,每头1.5头剂。第1组20头先免疫,1小时后吸初乳。第2组15头,吸初乳后1小时免疫。每3组13头,吸初乳后半小时免疫。75日龄,以猪瘟弱毒单抗酶联方法测定3组动物的平均抗体(OD值)分别为0.25、0.23及0.21。80日龄,每组各随机抽出4头猪,连同非免疫对照猪6头以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对照猪全死,第1组100%保护,第2组75%保护,第3组50%保护。第1组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哺乳仔猪免疫蓝耳病弱毒疫苗对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对哺乳仔猪14日龄免疫猪蓝耳病弱毒疫苗,21日龄免疫猪瘟弱毒疫苗,50日龄(猪瘟免疫后30d)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结果:经典猪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JXAl-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分别为P〈0.05、P〈0.01),且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JXA1-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产生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经典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  相似文献   

8.
猪瘟病毒流行株与疫苗株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国7个省市1200多份可疑猪瘟病料中分离出9个猪瘟病毒(HCV)野毒株,编号分别为HCV-01-09。将9株野毒分别通过PK15细胞分别通过PK15细胞传6代,测其毒价,并提纯做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毒价范围在10^2-10^7TCID50,电镜观察均可清晰地见到直径为25-70nm,略呈圆形的病毒颗粒,具有较完整的囊膜和纤突结构。从9株野毒中选取5株经猪瘟阴性猪各传3-4代,测其毒力、病原性、致死性,结果表明:各毒株在传代中其上述生物学特性上有变化和差别。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分别对这5株野毒做免疫保护相关性试验,结果证明:攻毒后的疫苗接种猪100%保护,而攻毒对照猪100%死亡,且对照猪在攻毒1周后便出现猪瘟野毒感染,而免疫猪在整个观察期均未见到野毒感染。用不同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表明猪瘟兔化弱毒不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将猪瘟野毒株、石门系强毒株、兔化弱毒株及1982年分离的郑州野毒等毒株进行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猪瘟病毒可分2个基因组6个基因亚组,HCV-02、03、06、07等4个野毒株与国内的C株、石门强毒株、国外的C株、日本GPE株、ALD株、意大利Brescia株均属同一基困组,而HCV-08株及郑州株等2个野毒与法国的Alfor株同属另一个基因组。  相似文献   

9.
不同猪瘟疫苗对仔猪免疫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随机选择了5窝断奶仔猪,每窝6头,共30头。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0头,其中试验1组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猪瘟活疫苗Ⅱ系),试验2组接种猪瘟组织苗(猪瘟活疫苗Ⅲ系),试验3组接种猪瘟脾淋苗(猪瘟活疫苗Ⅰ系),每头仔猪均接种剂量2头份。在免疫15d后,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平均抗体水平分别为1∶56、1∶60、1∶194。统计分析表明:猪瘟脾淋苗免疫效果最好(P<0.01),而猪瘟细胞苗和组织苗两者抗体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但从总体上看3种疫苗使用2头份剂量免疫15d后都能使仔猪获得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0.
2001年从四川省9个市13个种猪场采集种猪血清样本1084份,用HA和ELISA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HA平均免疫合格率为82.56%,最高的达100%,最低的为38.77%,ELISA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1.86%,最高的达63.81%,ELISA野毒感染抗体阳性场占84.6%(11/13)。  相似文献   

11.
对某猪场送检的血清和病料进行了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野毒抗体以及猪瘟、蓝耳病原的检测。结果表明,该场母猪猪瘟抗体水平很差;蓝耳病毒抗体水平较高,但为野毒感染产生;伪狂犬病毒抗体方面,有3份样本存在野毒抗体;保育猪没有猪瘟病毒感染,但蓝耳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最后,笔者对该猪场的免疫情况以及发生的疫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讨论,提出了猪场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新疆农六师辖区内猪场的猪瘟疫苗类型及使用剂量、猪瘟抗体水平、猪瘟免疫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调查,同时比较了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分析了该地区猪场的猪瘟免疫现状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后海穴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苗后海穴免疫生长肥育猪600头.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出抗猪瘟病毒抗体的水平.并与传统方法耳根部注射免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后海穴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最高,维持时间最长。1头份疫苗后海穴注射效果也比2头份的肌肉注射效果明显。表明后海穴注射疫苗能提前坚强免疫产生的时间.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应.是提高疫苗保护率的有效免疫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仔猪出生后即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经0.5h后再令其吸吮初乳,饲养至155d行中和抗体测定,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经攻击猪瘟强毒,完全获得保护。试验表明,新生仔猪乳前猪瘟免疫接种是一种新免疫途径,具有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顺义区种猪场猪瘟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诊断液提供的操作程序及判定标准 ,对本地区内种猪场的种猪进行了一次血清学调查 ,结果显示 ,HA方法检测猪瘟弱毒抗体(免疫抗体 ) ,阳性率均大于 80 %以上 ,有的高达1 0 0 %说明弱毒疫苗免疫效果较好 ,免疫成功 ;EL ISA方法检测猪瘟强毒抗体 ,在本地区种猪场的种猪的阳性率在 5.8%~ 2 3 .6% ,平均1 2 .5% ,表明本地区存在猪瘟强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在1997年春、秋两季防疫各免疫8头剂,1998年、1999年春、秋两季防疫各免疫6头剂,猪瘟IHA抗体滴度由免疫前的7.20、8.17、8.60、9.18和9.32log2值分别提高3.21、2.03、1.70、0.92和0.90log2值,各次免疫后均达到10.10log2值以上。1997年、1998年仔猪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2头剂超前免疫IHA抗体滴度到150日龄时分别达到5.2、5.0log2值。1999年仔猪未进行超前免疫,母源抗体持续到73日龄达5.3log2值,68日龄首兔后IHA抗体到150日龄达5.2log2值。  相似文献   

17.
用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瘟血清抗体。测得该场母猪40份血清样品中,猪瘟弱毒抗体效价OD值较高,有100%保护率,测得仔猛进40份血清样品中,猪瘟弱毒抗体效价OD值适中,有87.6%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18.
提高猪瘟兔化弱毒脾淋疫苗原料兔质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兔化弱毒脾淋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猪瘟弱毒细胞苗,特别是用于母猪的加强免疫和有母源抗体小猪的免疫,其免疫效果更好,是猪瘟防疫的最重要的疫苗品种之一[1-3]。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某规模化猪场后备种猪群猪瘟野毒感染情况和猪瘟抗体免疫状况,研究分别采用荧光抗体技术和阻断ELISA方法对该场825份猪扁桃体样品和825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阳性率为2.06%(17/825),猪瘟抗体阳性率为86.06%(710/825),抗体离散度为33.02%。说明该场后备种猪群的猪瘟免疫情况较理想,猪瘟病毒阳性率较低,并且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较高,但抗体离散度偏高。分析猪瘟抗体水平和感染猪瘟野毒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无论猪瘟免疫抗体水平是否合格,均有可能感染猪瘟野毒,但感染率随着猪瘟抗体阻断率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根据抗体监测实施猪瘟免疫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兔化弱毒苗有很好的抗原性,在国外也深受广大的欢迎,我国应用40多年取得令人满意的免疫结果,但在通辽地区一些成规模的养猪场年年有猪瘟疫情发生,我场扑饲养量3万头,是本地区最大的养猪场,使用黑龙江省生物一厂生产的猪瘟弱毒细胞苗,三年来无一次猪瘟发生,我场与其他场不同处是每次免疫前和免疫后定期进行抗体监测,随时调整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