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1不明病因用药有了确切的诊断,方可了解其致病菌,从而选择对病原菌较敏感的药物。猪病防治中应尽力避免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例如各种病毒性感染不宜用抗菌药(但控制细菌性继发或混合感染除外)。但在临床上常常出现逢病就用药的现象,比如猪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用抗生素治疗的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兽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选择与滥用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逐渐提高,几乎所有细菌都获得耐药基因。目前,细菌耐药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并且临床上,疾病病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病原菌的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单一用药往往难以有效控制疾病,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可以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缓解或减少不良反应,降低细菌耐药性发生率,对混合感染或不能进行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还可扩大抗菌范围。而药物代谢动力学(PK)与药效学(PD)结合模型可以有效综合药物、机体和致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方案。因此,作者通过介绍联合用药的优势与问题,抗菌药物PK/PD的分类及PK/PD对联合用药给药方案的优化与指导,总结现阶段兽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PK-PD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兽医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一、明确诊断、正确选用抗菌药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是发挥抗菌药疗效的重要保证。滥用抗菌药可产生不良后果 ,既可产生敏感的病原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能使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临床诊断为依据。二、根据药物特点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抗菌药在机体内要发挥杀灭或抑制的作用 ,必须在靶组织或器官内达到有效的浓度 ,并能维持一定的时间。因此 ,必须有合适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给药途径既应根据药物体内过程特点 ,又应根据病情适当选择 ,严重感染多用注射给药 ,一般感染和消化系统的疾病以内服为宜 ,但严重消化道疾病伴有菌血症时 ,可选择内服与注射法给药并用 ,奶牛乳腺炎和子宫内膜炎宜用局部注射法给药。三、慎用抗菌药 ,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常用抗菌药对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无效。真菌性感染及寄生虫感染应对症选择用药。2.病情轻、病因不明的感染不宜轻易使用抗菌药物。3.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尽量减少长时间应用 ,污染场地应严格消毒 ,控制耐药菌株传播。使用抗菌药物 ,在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 ;宜用窄谱抗生素决不用广谱抗生素 ;一种抗菌药有效时 ,决不用多种抗菌药 ;将...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兽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选择与滥用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逐渐提高,几乎所有细菌都获得耐药基因。目前,细菌耐药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并且临床上,疾病病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病原菌的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单一用药往往难以有效控制疾病,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可以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缓解或减少不良反应,降低细菌耐药性发生率,对混合感染或不能进行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还可扩大抗菌范围。而药物代谢动力学(PK)与药效学(PD)结合模型可以有效综合药物、机体和致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方案。因此,作者通过介绍联合用药的优势与问题,抗菌药物PK/PD的分类及PK/PD对联合用药给药方案的优化与指导,总结现阶段兽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PK-PD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兽医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兽药基础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但要做到合理用药并非易事,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临床用药的经验,正确选择药物,制定对动物和病情的合理给药方案。合理用药的一般原则:正确诊断疾病、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了解药物对靶动物的药动学知识、预防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正确处理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关系。合理用药首先是正确诊断疾病,药物治疗方能有的放矢;应  相似文献   

6.
范夫  潘永根 《北方牧业》2005,(13):27-27
<正> 目前,抗生素已成为治疗动物疾病的有力武器。但在兽医临床上,不合理的联合应用或滋用抗生素现象十分普遍,致使耐药菌株逐年增多。如何合理联用抗生素,怎样正确看待联用一直是广大临床兽医十分关心和争沦的问题。 1 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特点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延缓或防止抗药性的产生。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而定。但在基层兽医诊所,因受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进行,以下几点可予探讨。 1.1 作为联合用药的指征 1.1.1 病因未明且病情险恶的严重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1.1.2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许多产科难题,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的有效手段。术后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并发感染的代价很高,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率,减少产儿死亡。针对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时机(切皮前或结扎脐带后)、给药时程,对新生儿的影响以及我国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现状,综述国内外用药指南及大量研究数据,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示范性指导及丰富的理论参考数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较为普遍,这给我国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避免抗菌药物在家禽养殖业中的不合理使用,生产实际中应在疾病正确诊断基础上、根据抗菌药物的性质和适应症、家禽特殊的生理特点、生理机能状态和感染疾病的类型选择合理的药物对细菌性感染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制定合理的给药途径、剂量、间隔和疗程,适当的联合用药和交叉用药,避免和减少毒副,乍用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严格执行休药期,确保抗菌药物在家禽细菌性疾病治疗中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饮水给药是指将药物溶于水后,供鸡自由饮用。饮水给药适合于鸡的预防和治疗用药,尤其适用于因患病而采食量减少或不能采食,但饮水正常甚至饮水量增多的情况。饮水给药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可随时用药或停药,是目前养鸡场最常使用的给药方法。但饮水给药必须注意如下事项,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根据需要选择好药物。鸡只患病后,要尽可能及时作出诊断,从而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损失。如治疗呼吸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则应选择胃肠道易吸收的药物(如恩诺沙星),这样才能在患病部位维持有效药物浓度;而治疗胃肠道疾病,则…  相似文献   

10.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系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抗菌药在细菌性疾病发生过程中以及预防病毒性疾病流行中可能出现的混合或继发感染中被广泛采用,群体性的用抗菌药物进行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已是畜禽防疫工作中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抗菌谱和增强疗效,减轻毒性反应及延缓或减少细菌产生耐药性,但是据笔者调查,由于当前混合感染性疾病的增多,猪场盲目用药、滥用药的现象非常严重,而要想达到抗菌药物所应用的效果,必须正确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为此,笔者特将多年来猪场的联合用药经验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是兽医医学中最常用和最易被误用的药物。对抗生素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作详细介绍:如果是混合感染可能需要应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抗生素;此外应选用对病畜和病畜正常菌群具有最小毒副作用但又具有针对可疑病原具有高效抗菌活性的药物,并采用合理的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13.
作为抗寄生虫药物,在选择用药时,既要选择驱杀虫范围广,疗效高,毒性低的药物,又要考虑经济价值。由于寄生虫病多为混合感染,在驱虫时要根据情况选用适当的广谱抗寄生虫药或配合用药。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用药失误的类型有诊断失误、择药失误、配伍失误、剂量失误、用法及调剂失误等,其后果表现为药效减小、出现不良反应、中毒或死亡、引发药源性疾病,并使治疗费用增加。例如,给用过普鲁卡因的病犬使用磺胺类药,磺胺药的抗菌作用被拮抗;用青霉素钾或钠盐注射治疗动物细菌性腹泻,药物的抗菌谱不符,疗效不佳;用硫双二氯酚或含别丁的药剂给成年犬或幼犬驱虫,1次投服剂量过大,轻则引起腹泻等症状,重则引起肠炎、脱水与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5.
1 不明病因用药 2000年4月,温岭市镇海乡某专业户饲养肉鸡800羽,35日龄发生以咳嗽、喷嚏、精神不振等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疾病,饲养户在未弄明病因的情况下,自认为鸡群患了慢性呼吸道病,先用强力霉素饮水3天,无疗效后又用洁霉素肌注2次,仍不见好转,后经详细检查,确诊为非典型性新城疫,采取合理措施后,才逐步被控制。 2 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某些养鸡专业户在使用药物时往往凭经验和爱好用药,甚至用抗菌药物来治疗鸡新城疫,用病毒灵来治疗细菌感染等。某专业户所养鸡群,疑患有大肠杆菌病,用青霉素治疗,结果疾病得不到控制,损失很大。 3 药物使用剂量不准确有的养鸡户为节约成本,用药量过小,不能起到治疗疾病作用,易产生耐药菌株。但药量过大,也会出现中毒现象,同时造成浪费,加大养鸡成本。如庆大霉素,肌注用量超过2万IU/kg体重,链霉素超过30万IU/kg体重,就会出现中毒现象。另外,痢特灵、喹乙醇、马杜霉素中毒也经常发生。应该说在农村,养鸡用药量偏大的现象较为普遍。 4 药物使用疗程不够使用抗菌药物,疗程必须充足,一般连续用药3~5天,直至症状消失,再用1~2天,以彻底治愈,切忌停药过早而导致疾病复发,并产生抗药性。许多专业户用药一旦见效或好转,就停止用药,隔不了几天,病鸡死亡又开始,这种现象很普遍。 5 药物配伍不当合理地联合使用某些药物,能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抑菌或杀菌效果。例如将青霉素混合链霉素肌注,磺胺药配合抗菌增效剂使用。但将一些配伍禁忌药物一起使用时,其结果往往是降低药物的疗效,严重时会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感染是奶牛夏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天气炎热,畜舍通风不良,致奶牛呼吸加快,随呼吸感染致病菌而发病。针对此病,临床兽医多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但近年来兽医临床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十分严重,诱导细菌的耐药性产生,单纯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效果往往不明显。在2003年9月~2004年9月间笔者用双黄连注射液配合抗菌药物治愈呼吸道感染数十例,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在明确指征的情况下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增强畜禽免疫力,防止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在用药基本原则指导下,请兽医制定临床用药方案。使用兽用抗菌药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掌握适应症。掌握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每种抗菌药又都有其适用范围,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对病原菌进行敏感性试验来选择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卿军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19):24-24
一、盲目用药 一些养鸡户缺乏鸡病防治和药物知识,一旦鸡群发病,不管是传染病、代谢病或寄生虫病,一律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药不对症,往往贻误治疗时间,导致病情加重,而且造成药物浪费,增加养鸡成本。用药时应对发病原因进行认真分析,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消毒防腐药是具有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的一类药物。与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不同,这类药物没有明显的抗菌谱。消毒药是指能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主要用于环境、厩舍、动物排泄物、用具和器械等非生物表面的消毒。防腐药是指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主要用于抑制局部皮肤、黏膜和创伤等生物体表的微生物感染,也用于食品及生物制品等的防腐,而高浓度的防腐药也能杀菌。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上,兽医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药物的应用方法,因而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常会发生各种失误。常见的失误类型有诊断失误、择药失误、配伍失误、剂量失误、用法及调剂失误等。其后果表现为药效减小、出现不良反应、中毒或死亡,或引发药源性疾病.并使治疗费用增加。例如:给用过普鲁卡因的病畜使用磺胺类药,磺胺药的抗菌作用被拮抗:用青霉素钾或钠盐注射治疗动物细菌性腹泻,药物的抗菌谱不对,疗效不佳;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或含别丁的药剂给牛或童鸡驱虫,一次投服剂量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