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预防管理工作落后,猪的疫病种类也增多,疫情复杂,继发感染、混合感染日益严重,疫病控制和净化难度加大,直接影响着生产的经济效益。生产只靠传统饲养方式和疫病防治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控制疫病。只有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施,给猪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机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对疫苗和药物的依赖,保持养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猪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对营养、饲养、管理等各种环境条件要求更高,相对的也更加敏感,与此相关的疫情也变得愈加复杂,稍有疏忽,疫情就很可能在猪群中迅速传播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目前,疫病控制的方法正向着通过健康监测来提高猪群健康水平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提倡采取各种主动措施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减少或避免疾病、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猪冠状病毒这类的疫情表现为流行腹泻、传染性的猪胃炎及肠炎、血凝脊髓炎症。若感染了疫病,饲养猪类常常突发腹泻、呕吐且不爱进食,并且精神不振。猪冠状病毒病情有着很高的感染概率,带来较大威胁。对于此,养殖生猪尤为侧重保洁,妥善调配饲料。生猪应被定时接种疫苗,对症去医治疫情。有必要解析疫病诊断、控制的侧重点,缩减发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疫病复杂而难以防治是当前影响规模化猪场生猪生产发展的大问题。采用常规的饲养管理和药物防治也难以完全奏效。有条件的猪场采用新的技术,如人工授精、全进全出、早期隔离断奶、多点隔离饲养、母猪分胎次饲养、无特定病原猪培育技术等,都能较好地阻断疫病传染链,达到控制、净化疫病,提高猪群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弥勒县某部门警犬发生了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因警犬周围有3个村,据悉农户饲养的犬、猪也发生了类似疫病,随即展开了调查.经过调查诊断为伪狂犬病,并进行相应的防治,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尤其是养猪业发展更为迅速,在这一背景下猪的疫病防控成为重中之重。猪口蹄疫病是猪疫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容易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并且其传染性也相对较强。如果出现了猪口蹄疫病,要及时做好消毒工作,强化仔猪疫情管理与控制,保证饲养工作的科学与合理性,定期接种疫苗,选用4%火碱水对养殖场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7.
2004年,我国首次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国家及各级政府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逐步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以强制性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病得到了控制。但当前我国畜牧业养殖仍以农村散养为主,千家万户饲养畜禽,基层的动物疫病防控是最薄  相似文献   

8.
上海浦东新区畜禽饲养比较集中,数量较大,尤以宠物数量增长较快,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日益凸现.及时发现疫情,迅速找到源头,有效控制疫情扩散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关键.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起动物疫情普查、疫病监测、疫情上报的早期预警系统,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预防管理滞后,猪的疫病种类也增多,疫情日趋复杂,继发感染、混合感染日益严重,疫病控制和净化难度加大,生猪死淘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着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养猪生产只靠传统饲养方式和疫病防治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控制疫病和解决疫苗、兽药滥用的系列问题,只有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施,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机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依赖疫苗和药物,保持猪的健康和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3年3月,陕西某县某猪场发生猪腹泻。为查明疫情波及范围、风险因素及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建议,主管部门对猪场的饲养管理、发病现状进行了现场询问并对发病猪进行临床及病理诊断。调查发现,此次暴发是由气温急剧变化引起,猪的转群导致疫病扩散,通过采取停止转群、加强猪舍出入消毒、在猪舍门口增加棉质的防风帘、火炉取暖等措施,使发病情况得到迅速控制。建议寒冷季节应加强猪舍的保温,加强消毒,一旦出现疫病,要严格控制发病猪的移动。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上半年,宁德市蕉城区一些中小型养猪场发生以生产性能下降、皮炎为主要特征的猪圆环病毒病疫情。笔者经过对几个养殖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发现该流行病主要为圆环病毒病。在采取综合性措施,改善饲养管理,辅助性用药物控制细菌性并发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疫病的蔓延,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宇辰 《猪业科学》2009,26(2):48-49
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止畜群受疾病感染,控制疾病在猪群中传播而采取的综合性措施. 随着现代化、规模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不断开放,流通逐渐加强,猪群疫病也日趋复杂化.由于规模化猪场实行阶段化生产线生产,饲养密度大,猪场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很难控制,往往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搞好猪场的疫病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做好猪场的防疫工作,关键是猪场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例规模化猪场猪流行性腹泻防控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某规模化养猪场发生腹泻疫情,通过胶体金、PCR、病原菌分离等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疫病初期通过返饲与疫苗免疫等方式进行防控,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为快速控制疫情,结合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发病与排毒规律,提出"切断传染源-构筑高水平免疫屏障-加强饲养管理"的疫情防控方案,即封锁发病猪舍、加强人员与消毒管理、合理返饲、产前两次疫苗接种。方案执行1个月以后,腹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由90%以上降低到10%以内。在仔猪腹泻防控中,预防接种只能提供基础防护屏障,一旦发生疫情,唯有切断传染源、加强饲养管理才能快速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4.
<正>2004年,我国首次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国家及各级政府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逐步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以强制性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病得到了控制。但当前我国畜牧业养殖仍以农村散养为主,千家万户饲养畜禽,基层的动物疫病防控是最薄  相似文献   

15.
专业化猪场由于猪群饲养密度大 ,其周围环境长期受到各种病原的严重污染 ,对养猪生产形成很大的威胁。因此 ,强化防疫消毒 ,及时杀灭各种病原 ,切断传染途径 ,预防和控制疫病流行 ,保障猪群健康 ,是养猪场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1 猪场消毒对象、方法及对消毒效果的检查1 1 消毒种类猪场消毒根据防制传染病的作用及其进行的时间 ,可以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情期消毒 ;疫情期消毒又可分为疫情期间的消毒和疫情结束后的终末消毒。(1 )预防性消毒是在疫情静止期 ,为防止疫病发生 ,确保养猪安全所进行的消毒。现代化猪场一般采用每月 1次全场…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宣威市得禄乡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肿胀、跛行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宣威市动物疫情测报站采样,进行实验室检验后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通过采取隔离、治疗、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疫病的处理情况介绍如下。1流行情况该猪场饲养经产母猪164头,后备母猪28头,保育仔猪369头,哺乳仔猪285头,育肥猪432头,  相似文献   

17.
2019年5月23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维摩乡散养户饲养的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文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运用PCR核酸检测技术结合临床剖检,对该起疫情进行了初步诊断,并经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复核,确诊为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此次非洲猪瘟的临床诊断与PCR检测,为基层实验室非洲猪瘟诊断积累了经验,对非洲猪瘟的早发现、早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回顾我国规模养猪业的发展可知,我国规模养猪是在学习欧美模式的基础上发展的,并且有囫囵吞枣的照搬照抄之嫌,加上简单凑合的猪场建设、粗放的日常管理等因素,最终形成了"群体集中形式下用粗放的方式饲养高度近交或高度纯化猪群"的特殊饲养模式,混合感染、疫情频发、病毒变异、疫病危害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产品质量安全,养猪企业前景堪忧,这些猪群疫病发展变化的新特点、新特征,使得养猪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拐  相似文献   

19.
唐立荣 《猪业科学》2013,(3):106-107
养猪有“二怕”:一怕猪价波动亏损;二怕猪场发生疫情.猪群发生疫病会影响猪场经济效益,有时可能是一个猪场的灭顶之灾.对于猪场来说猪价行情我们很难掌控,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来提高猪群的健康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疫病给猪场带来的风险.只有控制好猪群疫病,提高猪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我们才能够在养猪这个高风险低收入的行业中建立起根基,才可以降低养猪成本.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建立好的防疫体系是养猪者追求的目标.现就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2022年2月,陕西省延长县一养殖户饲养的21只猪先后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经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市县实验室联合诊断,证实此次疫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猪炭疽病。为查明病菌来源,摸清感染路径,按照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流程,省、市、县相关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来源和传播途径,估测疫情扩散风险,指导开展疫情处置工作。综合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实验室镜检结果,推测本次疫情很可能是历史疫源地炭疽杆菌意外暴露,通过人员、草料、交通工具传播引起的。本次疫情警示,对于历史疫源地要控制土壤的随意开挖,做好范围内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包括猪、牛、羊在内所有炭疽易感家畜的炭疽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