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广东地区猪群中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在广东地区养殖场采集的228份发病猪群样品及698份健康猪群样品(包括455份鼻拭子样品及243份屠宰场扁桃体样品)进行了SS携带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发病猪群SS的阳性率为82.02%(187/228),健康猪群的SS阳性率为42.20%(192/455),其中屠宰场屠宰猪群的SS阳性率为32.10%(78/243)。将从发病猪群分离到的187株SS及健康猪群(含养猪场和屠宰场)分离得到的154株SS进行血清型定型分析,结果显示,发病猪群共检测到11个血清型,包括SS1、SS2、SS3、SS4、SS7、SS8、SS9、SS16、SS19、SS29和SS31型,主要以SS2、SS3和SS19型为主,分别占16.58%、9.63%和7.49%;其次为SS7型(6.95%)和SS9型(5.34%),未定型菌株占48.66%;健康猪群共检测到17个血清型,包括SS2、SS3、SS4、SS5、SS7、SS8、SS9、SS10、SS12、SS15、SS16、SS17、SS19、SS21、SS23、SS29和SS30型,主要以血清型SS2和SS29型为主,分别占18.83%和14.94%,其次为SS16型(6.50%),未定型菌株占31.82%。  相似文献   

2.
为对猪链球菌(SS)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广东地区养殖场健康猪群采集的455份样品,屠宰场采集的243份样品和疑似SS发病猪群采集的228份样品进行了SS携带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猪群、屠宰场屠宰猪群及发病猪群SS的阳性率分别为42.20%(192/455)、32.10%(78/243)及82.02%(187/228)。血清型定型结果显示,健康猪群共检测到17个血清型,主要以2型和29型为主,分别占18.83%(29/154)和14.94%(23/154),其次为16型,占6.50%(10/154),未定型菌株占31.82%;发病猪群共检测到11个血清型,主要以2型(16.58%)、3型(9.63%)和7型(6.95%)为主,其次为9型(5.34%),未定型菌株占48.66%。对比发现健康猪群和发病猪群携带SS的血清型有所差异,可为临床SS病的预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092-1097
为了解广州周边地区健康猪群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的携带情况,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广州周边地区共采集488份屠宰猪群扁桃体样品和健康猪群鼻拭子样品,SS分离鉴定发现有165份样品为SS 16S rRNA阳性,共分离到68株SS菌株,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和3个常用毒力标记基因mrp,epf,sly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所采集样品SS的阳性率为33.81%(165/488),其中哺乳仔猪的鼻拭子样品的携带率最高68%(34/50),母猪次之为49.15%(29/59);对分离的68株SS进行血清型定型,定型率为73.52%(50/68),主要分布于16型,2型(1/2型),29型等16个血清型中;毒力基因在本批菌株中分布较少。本研究为监控广州周边地区SS的流行情况提供了试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猪链球菌病在湖南病猪群中不同血清型的流行情况,实验室于2015—2017年从湖南省部分病猪群中收集到疑似链球菌感染病料142份,分别进行细菌分离,并采用猪链球菌GDH特异性引物鉴定到106株猪链球菌,阳性率为74.65%(106/142)。然后采用猪链球菌33个血清型的特异性引物对这106个菌株进行PCR鉴定,结果86.79%的菌株被鉴定到具体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型为2型(1/2型)30.19%,其次是7型(11.32%)、8型(9.43%)和3型(6.60%)。  相似文献   

5.
重庆地区表观健康猪中猪链球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调查重庆地区表观健康猪的猪链球菌带菌情况,并揭示健康猪群携带猪链球菌的公共卫生学意义。随机采集重庆市17个区县(市)定点屠宰场表观健康猪的腭扁桃体1 360份,进行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并对致病性较强的1、2、7、9、14型及1/2型进行分型与毒力因子分析。结果共分离到225株猪链球菌,分离率为16.54%;检出猪链球菌2型4株,猪链球菌7型3株,猪链球菌9型3株,猪链球菌1/2型1株;毒力因子谱分析发现多数(10/11)分离株缺失部分毒力因子,但也存在具有全部已知毒力因子的强毒株,且在国内首次检出小片段mrp型猪链球菌1/2型1株和7型2株。结果提示,重庆地区健康猪群带菌现象普遍,且流行菌株具有与国外不同的特点,对屠宰场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旨在调查2021年重庆地区屠宰场表观健康猪群中猪链球菌的血清型、耐药和毒力特征,为制定该地区猪链球菌病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以2021年重庆地区屠宰场表观健康猪扁桃体样品为试验材料,分离猪链球菌并对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耐药基因检测、药敏试验、斑马鱼毒力试验,分析猪链球菌的流行特征。结果显示:2021年5—6月于重庆屠宰场共采集表观健康猪扁桃体154份,检出猪链球菌阳性样本80份(51.95%),从中分离到菌株87株;主要血清型分别为16型(16.09%,14/87)、9型(9.20%,8/87)、4型(8.05%,7/87),而血清2型检出率较低,占比4.60%(4/87)。分离株对林可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87/87)、95.40%(83/87)、93.10%(81/87);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9.77%(52/87);对利奈唑胺、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75%(5/87)、5.75%(5/87)、0(0/87)、0(0/87);96.55%(84株)的菌株对3类及以上的抗菌药耐药,属于多重耐药菌株。选取19...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猪群链球菌分离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链球菌在东北地区正常猪群中的流行情况,对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等地无菌采集的2 204份鼻拭子接入含有1‰抗生素的链球菌液体选择培养基中,37℃静止培养24 h,挑取细菌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将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的链球菌利用PCR方法进行猪链球菌种的鉴定,在此基础上再利用PCR方法进行猪链球菌1、2、7、9血清型的分型鉴定.结果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猪群链球菌的携带率分别为29%、27%、34%,东北地区分离得到猪链球菌共155株,其中1型猪链球菌7株,2型猪链球菌39株,7型猪链球菌4株,9型猪链球菌11株,其他型猪链球菌94株.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河南省猪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本试验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从河南省猪场采集的各种组织病料进行猪链球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PCR鉴定,并进行了血清群的分群鉴定和血清型的分型鉴定,对其中的2型猪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共鉴定出189株猪链球菌,流行的猪链球菌的血清群主要以D群为主,其次是G群和C群;优势的血清型是2型、7型、9型和1型。其中87株为2型猪链球菌,超过90%的2型菌株对β-内酰胺类(青霉素G、阿莫西林和头孢菌素类)、氯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敏感,超过40%的2型菌株对多西环素、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克林霉素、链霉素、米诺环素产生耐药性。以上结果为指导猪场使用敏感药物及时控制疫情、选择血清型相符的疫苗进行预防及减少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河南省猪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本试验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从河南省猪场采集的各种组织病料进行猪链球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PCR鉴定,并进行了血清群的分群鉴定和血清型的分型鉴定,对其中的2型猪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共鉴定出189株猪链球菌,流行的猪链球菌的血清群主要以D群为主,其次是G群和C群;优势的血清型是2型、7型、9型和1型。其中87株为2型猪链球菌,超过90%的2型菌株对β-内酰胺类(青霉素G、阿莫西林和头孢菌素类)、氯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敏感,超过40%的2型菌株对多西环素、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克林霉素、链霉素、米诺环素产生耐药性。以上结果为指导猪场使用敏感药物及时控制疫情、选择血清型相符的疫苗进行预防及减少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7,(2):272-277
为了解吉林省猪链球菌的流行情况,从屠宰场采集的猪咽拭子和鼻拭子样品中分离鉴定猪链球菌,并进行菌株血清型、基因型和毒力表型的鉴定,以及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从100份样品中共分离鉴定猪链球菌104株,其中29株鉴定为血清2型、9型和1型等几种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其他75株不属于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血清2型的菌株中,2株经鉴定为ST1基因型和mrp+epf+sly+毒力型,并经动物试验鉴定为强毒菌株;其他菌株均为ST28基因型和mrp+epf-sly-毒力型,具有中等毒力。血清9型的菌株,均为mrp-epf-sly-毒力型,动物试验鉴定均为强毒菌株。根据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结果,98%的猪链球菌分离株对四环素耐药;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都在50%以上;对β-内酰胺类、氯霉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小于20%。总体分析,从屠宰场分离的猪链球菌强毒菌株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是菌株多重耐药的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猪链球菌及其血清型流行情况,对2010-2012年从河北省各地区临床病死猪分离获得的32株链球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鉴定及血清分型。结果表明,分离的链球菌以兰氏D群为主,占34.4%,其次为C群(18.8%)。利用PCR扩增猪链球菌的种特异性16SrRNA基因以及荚膜多糖cpslI、eps2J、cps7H和eps9H基因,对32株链球菌分离株进行猪链球菌种的鉴定和分型。结果显示,属于猪链球菌的为16株,其中猪链球菌2型(SS2)为56.25%(9/16),SS7占6.25%(1/16),SS9占12.5%(2/16),其他血清型占25%(4/16)。  相似文献   

12.
猪链球菌PCR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猪链球菌是猪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并且也会引起人的链球菌病。有35个荚膜血清型(1/21、~34),通常自发病或死亡猪体分离获得1,2,7,9型和14型菌株,其中2型是毒力最强的血清型。根据已知猪链球菌16 SrRNA及溶血素(sly)、谷氨酸脱氢酶(gdh)、荚膜多糖(cps)、胞壁蛋白或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mrp)、胞外因子(epf)编码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猪链球菌群和1(14),2(1/2),7型和9型特异性PCR或多重PCR,建立2型致病性菌株和1型高致病性菌株毒力鉴定PCR或多重PCR,用于检测和鉴别临床病料和细菌分离物中的猪链球菌,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与其他致病菌及其他血清的猪链球菌型无交叉反应,为疫病诊断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快速、简便和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猪链球菌种及其主要致病血清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猪链球菌谷氨酸脱氢酶基因和血清型1型、2型、1/2型、7型、9型和14型的荚膜多糖编码基因核酸序列,分别设计猪链球菌种和血清型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多重PCR检测方法,检测分析种属背景明确的73株菌株(其中猪链球菌49株、其他对照菌株24株)及临床分离样本94株(包括四川资阳临床分离样本45株)。其中73株种属背景明确菌株多重PCR种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7.5%,6种主要致病血清型检出率可达100%。24株对照菌株在种和血清型检测均为阴性。对45株四川猪链球菌病暴发现场分离菌株进行检测,其中41株为猪链球菌2型。上述结果提示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猪链球菌种及主要致病血清型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猪链球菌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4.
昆明地区猪源链球菌分离株血清群检测及致病病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昆明地区可疑病料中分离出12株猪源致病性链球菌,对其进行了血清群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中以兰氏D群为主,其次为C群。其中D群4株(33.3%),C群3株(25%),A群1株(8.3%),E群1株(占8.3%),未能定群3株(25%)。分离株cg1为猪链球菌2型。通过对临床病例血清型检测显示,猪链球菌病在昆明地区广泛存在,尤以寒冷季节多发,主要病型包括败血型、脑膜炎型和关节炎型。  相似文献   

15.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是由C、D、E、L群猪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C群链球菌主要引起败血症,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危害最大。E群链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淋巴结炎,临床最为常见,流行广泛。猪链球菌按其荚膜分型,到目前为止共发现有35个血清型,其中以2型和1型猪链球菌的毒力较强。35个血清型都可能使猪致病,使人致病的有1型、2型、1/2型、7型、9型和14型等6种血清型。  相似文献   

16.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和细菌分离鉴定,对湖南省9个市33个猪场的631份血清样品和126份病死猪内脏组织样品进行猪链球菌2型病血清学调查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血清中猪链球菌2型的抗体阳性率为48.0%;所调查的9个市均有不同程度感染猪链球菌的猪场,场阳性率为84.8%;不同日龄猪群阳性率分别为种猪65.2%、肥猪51.3%、中猪39.8%、小猪25.2%;健康猪群与发病猪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8%和58.5%.分离出的12株猪链球菌2型分布在7个市的10个猪场,说明湖南省猪链球菌2型流行面广.  相似文献   

17.
临床健康猪群猪链球菌2型带菌率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钦州市临床健康猪群中猪链球菌2型的流行情况,采用PCR方法对采集的病料进行检测分析。374份样品的PCR检测结果显示,链球菌、猪链球菌、猪链球菌2型的带菌率分别为81.8%、48.9%、2.9%,表明钦州市健康猪中猪链球菌带菌率高,但猪链球菌2型带菌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根据Gen Bank中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2、7、9血清型的荚膜多糖基因簇中的斜基因序列,分别设计3对引物,在完成最佳条件筛选、特异性、敏感性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快速区分猪链球菌2、7、9三种血清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对我国广东省分离鉴定的猪链球菌进行分型鉴定。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分别对猪链球菌血清2型、7型和9型扩增出特异性片段,片段大小分别是360、600、800 bp。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与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Pm)、波氏杆菌(Brodetella bronchiseptica,Bb)、沙门氏菌(Salmonella,Sal)、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以及猪链球菌其他29个血清型均无交叉反应。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临床分离的341株猪链球菌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鉴定,并与传统的血清凝集分型结果进行比较,二者符合率为97.36%。与传统的血清凝集方法相比,本研究建立的PCR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特点,可应用于实验室的快速诊断以及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6,(8):1-7
为了掌握浙江省近几年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血清型流行情况,通过PCR扩增的方法来鉴定浙江省2010—2015年从113个猪场中分离鉴定的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同时检测6个可能与副猪嗜血杆菌毒力相关的基因(B14、D45、nha C、fhu A、hhd A、hhd B),并分析其与血清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浙江省副猪嗜血杆菌近几年的优势血清型为5/12型、4型、13型和14型,未检测到3型、9型、11型和15型;2010—2015年副猪嗜血杆菌的主要血清型流行趋势并未发生明显改变,部分猪场存在2种血清型菌株共感染现象;对潜在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D45基因在毒力菌株中出现的比例(82.4%~87.5%)高于其在无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50%);fhu A基因在强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55%)却低于其在中等毒力和无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70.6%~90%);其他4个毒力基因(B14、nha C、hhd A、hhd B)在所有菌株中均有较高的比例。提示:副猪嗜血杆菌潜在的毒力基因与血清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正>猪链球菌病是国家规定的一种二类动物疫病,它是一类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的传染性疾病,是引起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主要引起猪脑膜炎以及败血症等疫病。根据猪链球菌的荚膜多糖抗原可将其分为35个血清型,即1~34型和1/2型。对猪致病性较强的是1型、2型、1/2型、7型和9型,其中猪链球菌2型是流行最广、致病性最强的血清型,其次是9型、7型、1型。近几年来,猪2型链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