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肾衰是局部缺血或毒素堆积,降低了肾小球的滤过率而导致的肾功能异常。1病因病因分三类:一类是肾前性病因,如血容量过低,大量的脱水、出血,导致血清蛋白减少,或对犬进行麻醉及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均可引起肾衰。一类是原发性病因,典型的是中毒,服用某些抗生素或误食重金属,会导致急性肾衰,如果犬受病毒感染,也会出现急性肾衰。一类是肾后性病因,如尿道栓塞,出现黏液、结石或形成肿瘤可导致肾衰。患急性肾衰的犬嗜睡,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肾衰)是一个临诊综合症,它是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发展而成。当肾小球滤过率(GFR)减少至正常的10%—20%时才发生氮质血症,为慢肾衰的早期,没有临诊症状;当肾单位进一步破坏,GFR降到正常的20%—35%时,血肌酐显著升高(200-250umol/L),动物表现贫血、水电解质失调、并有轻度胃肠道心血管系统症状,此时为肾衰中期。尿毒症是慢肾衰的晚期血肌酐大于250umol/L。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肾衰是由肾脏功能突然衰退引起的,通常肾脏局部缺血或毒物造成的损伤会导致急性肾衰,根据病因的所在位置可以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阻塞性)3种。高血压的定义为血压值异常升高,高血压导致的血管损伤引起肾小球肾炎和肾功能恶化,并引起血管阻力增加[1]。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其目的是消除肾脏血液动力学紊乱和减缓水及电解质不平衡的状态,为肾单位恢复  相似文献   

4.
猫慢性肾衰是指肾小球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代谢紊乱的综合症,是严重危害猫的不可逆、进行性发展的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衰常见于6~7岁以上的猫。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收集了8例病例,本文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作如下讨论,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猫慢性肾衰是指肾小球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症[1]。它是一种严重危害猫的不可逆、进行性发展的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衰常见于6~7岁以上猫[2]。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收集了11例病例,本文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作一些探讨,现整理报告如下。1临床病史资料患  相似文献   

6.
<正>猫慢性肾衰是指肾小球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代谢紊乱的综合症,是严重危害猫的不可逆、进行性发展的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衰常见于6~7岁以上的猫。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收集了8例病例,本文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作如下讨论,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宠物犬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炎是指肾小球、肾小管或肾间质组织的炎症,是1种感染后由于变态反应引起的肾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肾区敏感,尿量减少,尿液中含有病理产物(如红细胞、白细胞、肾上皮细胞、蛋白尿及管型)等。临床上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多见于中龄犬,其中母犬更为常见。本文主要介绍了犬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endotoxin,ET)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一种大分子结构成分,在细菌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可导致人和动物发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内毒素性肾功能衰竭是常见的内毒素性疾病之一.有关内毒素性肾衰防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丹参活血祛瘀,能扩张血管,有抗凝血、改善DIC的作用.另具报道丹参还有一定的破坏内毒素的作用.为了探讨丹参制剂临床上用于内毒素性肾衰治疗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内毒素致家兔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从尿量、尿素氮和肌酐排泄、肾小球滤过率、电解质排泄、渗透物质清除率和游离水清除率等各个不同的侧面对复方丹参注射液防治内毒素性肾功能衰竭作用进行了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9.
<正> 肾脏是动物体内的主要排泄器官,本文论述尿液在肾脏的生成过程与利尿药的作用机理。一、肾脏的结构特点肾脏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是肾单位,大动物每个肾脏约有一百万到几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与其相连的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网所形成的血管球,毛细血管网两端分别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相连。肾小囊是包在肾小球外面的一个包  相似文献   

10.
猫膀胱结石所致肾功紊乱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猫慢性肾衰是指肾脏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受到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造成肾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代谢紊乱综合症。引起  相似文献   

11.
杭丽  孙强 《养殖技术顾问》2013,(10):118-118
1肾小球性肾炎肾小球性肾炎是以肾小球炎症为主的肾炎。肾小球性肾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3种。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剖检变化常不明显,肾脏稍肿胀,被膜紧张,容易剥离,肾表面呈红色,切面皮质略显增厚,肾小球呈灰白色半透明小颗粒状隆起。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常表现为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其在皮质切面上及肾表面均能见到均匀分布,大小一致的红色小点。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血管球毛细血管网贫血,毛细血管闭塞,仅见少数红细胞。  相似文献   

12.
1心性水肿动物心功能不全可引起水肿,左心功能不全引起肺水肿,而右心功能不全可引起全身水肿。右心衰早期,轻者水肿出现在身体下垂部或皮下组织比较疏松处,后期则可出现胸水和腹水等。心性水肿的发生与水、钠滞留,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等因素有关。水、钠滞留,心功能不全时,动物心输量降低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抗利尿激素和醛酮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增多,导致钠、水滞留。  相似文献   

13.
如果犬长期生活安逸并饲喂高营养性食物,会使得犬的生理功能下降,容易患上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犬急性肾衰的病因有很多,但是只要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衰退或者是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导致肾单位的正常生理功能丧失,均会引发犬的急性肾衰。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究牦牛肾的组织学特征及增龄性变化。选取新生(1~7日龄)、成年(3~6岁)及老年(7~10岁)牦牛肾为研究对象,各5头份,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牦牛肾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并测量肾单位的相关数据。组织学观察显示牦牛肾包含表面的被膜和内部的实质。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小囊壁层富含胶原纤维,肾小体基膜呈PAS阳性;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其小管外围富含胶原纤维,上皮基膜呈PAS阳性。测量结果表明,单位视野(2.3×10~6μm~2)内肾小球数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肾小球内细胞数和肾小球细胞核大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的是,肾小球和肾小体的最大切面面积,成年达峰值,老年次之,新生最低。另外,随年龄增长,单位视野(2.3×10~4μm~2)内肾皮质与髓质肾小管上皮细胞数,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核的大小,远端小管上皮细胞核的大小分别与单位视野内肾小球个数、肾小球内细胞数和肾小球细胞核的大小、肾小球和肾小体的最大切面面积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牦牛肾的组织结构随年龄的增长出现差异性变化,推测这种变化可能与肾小球硬化、实质性细胞减少有关,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肾小球疾病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肾活检的509例患儿病理及临床资料,比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和临床特征.结果 ①509例肾活检患儿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15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84例,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和肾血管疾病分别为6例、2例,肾小管间质性肾炎2例.②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比较,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组平均受检年龄大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10.54±2.72)岁vs(8.62±3.28)岁],受检时平均病程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短(30.00 d vs 60.00 d).③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分别为肾病综合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组中分别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MsPGN.④近年来本院受检儿童肾小球疾病构成比发生变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MsPGN和IgA肾病.孤立性血尿及狼疮性肾炎比例增加.结论 肾脏病理检查技术的开展促进了肾小球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同时该技术可能也直接影响肾小球疾病住院构成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全身水肿和高胆固醇血症。这种综合征在牛通常由肾淀粉样变所致。迄今,仅有一篇文献记载一头小母牛发生肾病综合征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自然病例。牛肾小球肾炎作为临床病例的发生是罕见的。通常大多数牛的肾小球肾炎是无症状的,多在屠宰后才偶然发现。  相似文献   

17.
犬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但很少出现肾性氮质血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该文介绍一例犬胰腺炎并发急性肾衰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1肾脏疾病急 性肾小球性肾炎因多种传染病,如口蹄病、出血性败血病或中毒引起。病牛临床上表现为肾区疼痛,不愿行走,尿量减少,尿液混浊、粘稠,深黄色。后期无尿,出现尿毒症,表现呼吸困难,嗜睡、昏迷,体温下降。慢性肾炎后期尿量也减少,这是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都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肾炎是指肾小球、肾小管或肾间质组织的炎症的统称。其主要特征是肾区敏感,尿量改变,尿液中含有肾上皮细胞和各种管型等病理产物。按其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按炎症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肾小球性和间质性肾炎,  相似文献   

20.
犬肾功能衰竭是指犬双侧肾脏3/4的肾单位功能丧失时所发生的疾病.临床中根据发病机理和肾脏受损程度,可将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竭2种[1].急性肾衰竭是指由于肾脏局部缺血或机体毒素危害等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综合征;慢性肾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单位严重损害,致使肾脏不能充分排除代谢产物和维持犬机体内环境的状态[2].慢性肾衰竭的病程相对较长,并且可以引起犬只死亡.本文针对动物医院1例犬肾脏功能衰竭病例进行诊断处理与分析,为临床病例提供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