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水稻移栽1.水稻需肥规律水稻一生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大体是: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各吸N、P205、K20的数量分别是1.8~2.5千克,0.9~1.3千克,2.1~3.3千克,其比例大体是2:1:3。水稻吸收氮最多的时期是分蘖一穗分化,约占总吸收量的65~70%;穗分化—抽穗占20%;对磷的吸收量最多时期是分蘖—穗分化。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抽穗开花,  相似文献   

2.
一、水稻移栽1.水稻需肥规律水稻一生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大体是: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各吸N、P2O5、K2O的数量分别是1.8~2.5千克,0.9~1.3千克,2.1~3.3千克,其比例大体是2:1:3。水稻吸收氮最多的时期是分蘖一穗分化,约占总吸收量的65~70%;穗分化—抽穗占20%;对磷的吸收量最多时期是分蘖—穗分化。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抽穗开花,约占60%;其次是分蘖—穗分化约占30%。  相似文献   

3.
一、水稻移栽 (一)水稻需肥规律水稻一生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大体是: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各吸N、P205、K20的数量分别是1.8~2.5千克,0.9~1.3千克,2.1~3.3千克,其比例大体是2:1:3。  相似文献   

4.
一、需肥特性大白菜是重要的叶菜类蔬菜。每公顷产75000千克大白菜需从土壤中吸收N165千克、P20570.5千克、K20187.5千克。三者比例为1:0.4:1.1。总的吸肥特点是: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足总吸收量的1%;莲座期约占总量的30%左右;包心期吸收养分最多,约占总量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5.
水稻生育需要多种无机营养元素,其中需量最多的是氮、磷、钾,亩(1/15公顷)产500千克水稻,一般需吸收N9—12.5千克,pO255.5~6.5千克,K2O10.5~11.5千克。但各生育阶段吸肥并不均衡,氮磷钾肥都以穗分化到抽穗期吸收最多,前期吸收氮、钾较多,后期吸收磷较多。一、施肥原则1.有机肥与无机肥兼用有机肥的用量占总氮量的25%~30%,土壤有机质是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源,其含量多少又是土壤肥力的重要量度。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不仅能提供水稻所需的部分养分,而且能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改  相似文献   

6.
磷钾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一般常规水稻品种每生产500千克稻谷需吸收五氧化二磷4.0~7.5千克,氧化钾9.1~19.1千克。对磷的吸收量以拔节孕穗期为最多,对钾的吸收量则以分蘖期到拔节期达最大值。磷钾吸收比例最高在幼穗分化至齐穗期,吸收磷素占全生育期47.4~57.0%,钾素占51.8~61.9%。三系杂交籼稻的磷素营养规律与高产常规品种大体一致,只是每生产500千克稻谷需磷量稍低于常规品种,而对钾的吸收量则远较常规品种为高,而且植  相似文献   

7.
菜豌豆植株整个生育期对氮、磷、钾三元素的吸收量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最少.据测定,每生产1吨鲜豆角,需耗纯氮16千克、磷6千克、钾12千克(N∶P∶K=2.7∶1∶2).  相似文献   

8.
水稻高产品种根系的无机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水培方式,比较了密阳23号、明星和日本晴的无机养分吸收特性。研究表明,密阳23号的NH_4(?)—N吸收量变化呈双峰曲线。幼穗分化期NH_4~+—N吸收量下降,与明星、日本晴差异很小,而其他时期NH_4~+—N吸收量显著高于明星和日本晴,尤其后期大大高于明星和日本晴。密阳23号K吸收量也呈双峰曲线。除幼穗分化外,密阳23号的K吸收量都显著高于日本晴。密阳23号的P吸收量表现出与N吸收和K吸收不同的结果。而后期除幼穗分化期外显著低于明星和日本晴。另外,密阳23号N吸收中NO_3~-—N所占比重高于明星和日本晴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肥力水平的红黄泥田上,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15个处理对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最大产量施肥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肥力水平田施氮量越高,水稻株高、有效穗、穗粒数、实粒数占优势,理论产量越高,高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2.89千克,P2O5=2.39千克,K2O=10.91千克,最佳产量为580.9千克;中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3.806千克,P2O5=2.316千克,K2O=6.926千克,最佳产量为520.7千克;低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6.643千克,P2O5=2.95千克,K2O=6.328千克,最佳产量为479.5千克。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生育需要多种无机营养元素,其中需量最多的是氮、磷、钾,亩(1/15公顷)产500千克水稻,一般需吸收N9~12.5千克,P2O55.5~6.5千克,K2O10.5~11.5千克。但各生育阶段吸肥并不均衡,氮磷钾肥都以穗分化到抽穗期吸收最多,前期吸收氮、钾较多,后期吸收磷较多。1基肥基肥也就是移栽水稻插秧前施入本田的肥料。基肥的作用一是调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二是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水平,满足水稻插秧后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促进早生快发;三是保证土壤持续不断地供给水稻各生育时期所需的养分。高产水稻基本苗较少,要求分蘖成穗率高,这就要求土壤能为水稻前期生长提供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需肥特点:每生产100千克小麦,大约需要氮(N)3千克、磷(P_2O_5)1~1.5千克、钾(K_2O)2~4千克。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对氮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冬前分蘖盛期(占12%~14%),一个是在拔节至孕穗期(占35%~40%);对磷的吸收高峰在拔节至扬花期(占60%~70%);对钾的吸收高峰在拔节至孕穗期(占60%~70%)。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计算公式:施肥  相似文献   

12.
蒋守清 《农技服务》2014,(5):42-42,44
一般每生产100kg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N1.6~2.5kg、P2O50.6~1.3kg、K2O1.4~3.1kg,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3。水稻分蘖期氮的吸收率约占全期的30%左右,磷的吸收率约占16~18%,钾的吸收率约占20%左右;水稻幼穗分化至抽穗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几乎占全生育期养分总量的一半。水稻抽穗以后直至成熟,氮的吸收率为16~19%、P2O5的吸收率为16~27%。因此,水稻施肥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早施分蘖肥,看苗施用穗肥、粒肥和叶面追肥。  相似文献   

13.
棉花吸收养分的数量受气候、土壤、品种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每生产100千克皮棉需吸收N17.5千克,P2O56.3千克,K2O15.5千克,其不同生育阶段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有很大变化,苗期吸收氮、磷、钾数量约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3%—5%,蕾期占25%—32%,花铃期占60%左右,吐絮期占1%—8%。可见,棉花的蕾期与花铃期吸收养分最多。  相似文献   

14.
<正>1.海藻有机肥技术指标N+P2O5+K2O≧6%,有机质≧30%。主要功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抗盐碱;预防因缺钙、缺镁等引起的生理病害;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抗重(迎)茬能力;速效与缓释相结合。适用作物所有作物。施用方法基施,大田作物每667平方米(1亩)用150~200千克,蔬菜每667平方米用200~300千克,果树每株用2~5千克。如地力较差,可加量施用。2.化肥搭档368技术指标N∶P2O5∶K2O=11∶2∶2,有机质≧20%,海藻提取物≧10%。主要功能营养全面均衡,肥效持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2006,(3):29-29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的不同,小麦一生中吸收的氮、磷、钾的数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有变化。一般认为亩产500公斤的麦地,需吸收大约纯氮14~16千克,磷(P2O5)5~7.5千克,钾(K2O)10~20千克。根据小麦的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基肥用量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吸收养分的数量是不同的,一般情况是苗期的吸收量比较少,返青以后吸收量逐渐增大,拔节到扬花期吸收最多,速度最快。钾在扬花以前吸收量达最大值。一、小麦施…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生育期中有两个需肥高峰:一是分蘖期,二是幼穗形成至孕穗期。前期供肥不足,分蘖小,叶瘦小,叶色黄,有效分蘖少。后期供肥不足,穗小籽少粒重低,影响产量。一、水稻需肥特点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K2O)2.1~3.0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施用氮肥能  相似文献   

17.
潼南县紫色大泥土玉米“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潼南县紫色大泥土进行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对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N、P、K,随施肥水平提高,影响效果呈现K高于P。玉米最高经济产量为453.90千克/666.7平方米,对应施肥量为N10千克,P2O54.5千克,K2O4.5千克;最佳经济产量为446.85千克/666.7平方米,对应施肥量为N7.5千克、P2O53千克、K2O3千克。NP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均有促进作用,NK、PK交互作用对玉米的产量均无促进作用。玉米对肥料的利用率:氮肥12.48%,磷肥0.43%,钾肥3.98%,氮、钾利用率高于磷。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在潼南县紫色大泥土进行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对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N、P、K,随施肥水平提高,影响效果呈现K高于P。玉米最高经济产量为453.90千克/666.7平方米,对应施肥量为N10千克,P2O54.5千克,K2O4.5千克;最佳经济产量为446.85千克/666.7平方米,对应施肥量为N7.5千克、P2O53千克、K2O3千克。NP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均有促进作用,NK、PK交互作用对玉米的产量均无促进作用。玉米对肥料的利用率:氮肥12.48%,磷肥0.43%,钾肥3.98%,氮、钾利用率高于磷。  相似文献   

19.
在东海县农科所试验场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结果表明施肥与不施肥相比,水稻有所增产增收,配方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68.44千克/亩,增产率为26.11%,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1.11千克/亩,增产率为5.06%;常规施肥处理为614.02千克/亩,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37.33千克/亩,增产率为22.37%。实现试验区域水稻目标产量645.12千克/亩的肥料配方为P2O58千克/亩,K2O12千克/亩,纯氮20千克/亩,基蘖肥:穗肥为6:4,基肥:分蘖肥为8:2,穗肥分两次施用即促花肥(倒4叶):保花肥(倒3叶)为7:3。  相似文献   

20.
水稻适时烤田的作用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有效分蘖末到穗分化始期是水稻最耐旱的时期。生产实践证明,此期适度烤田能有效促使秧苗根系的发育,增加营养吸收量,是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的重要环节。本地区属于水稻主栽区,通过对部分稻田进行烤田,起到了发根、防病、抗倒、早熟、增产的良好效果,烤田的水稻成穗率为67.5%,667米产量为678千克,未烤田的水稻成穗率53%,667米^2产量为639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