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广西国有维都林场植苗造林桉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施肥模式连续4年施肥,第5年测定树高、胸径、材积指标,为桉树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模式对桉树的树高影响不大,但是对桉树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影响较大;采取4月、6月、8月各施肥0.5 kg的施肥模式对桉树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的效果最佳,其中单株材积达到0.148 m~3。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坡向、坡位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该研究对不同坡向、坡位的2年生桉树人工林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1)坡向对桉树树高有显著影响,对胸径无显著影响;(2)阳坡的桉树树高最高、胸径最大;(3)坡位对桉树树高有显著影响,对胸径无显著影响;(4)中坡的桉树树高最高,下坡的桉树胸径最大,但中坡的胸径与之无显著差异。可见考虑到经济效益,在种植桉树时,应尽量种植在阳坡、半阳坡、中坡。  相似文献   

3.
以湘南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择伐强度对湘南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择伐强度对湘南7年生"常寒一号"桉树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和单木材积有着显著的影响,择伐强度越大,胸径、树高和单木材积连年生长量也越大,但择伐强度对树高的影响不如对胸径和单木材积的明显。在中低择伐强度下(保留密度为500~800株·hm~(-2)),其林分蓄积的2年增加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故采用中低强度的择伐来降低湘南桉树人工林的密度,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兼顾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派阳山林场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中龄林 5种磷肥品种试验 7年的连续定位观测 ,胸径、树高定期生长量在前 3年高于对照林分 ,后 3年则与对照林分差距不大。不同磷肥对林木生长具有速效性 ,胸径、树高生长持续特性不明显 ,而生物量增长量、经济效益具有持续性 ;最佳处理磷酸二铵 7年定期胸径、树高、单株生物量和经济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的 14 6 0 3%、 117%、 12 6 7%、 12 5 5 %。对各处理与对照进行经济效益比较 ,施肥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闽南桉树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长和经济效益2方面分析了桉树施肥各处理的施肥效果,结果表明:桉树施肥效果明显,施肥各处理树高生长增加了1.81%~49.40%,胸径生长增加了1.2%~25.2%,单株材积增加了10.59%~105.57%,施肥效率达到10.7%~113.1%,产出与投入比达到0.80~7.33.综合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坡向、坡位、坡度等地形因子以及整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对桉树人工林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偏南坡向比偏北坡向好;不同坡位对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影响不大,对桉树人工林的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随着坡位的降低生长表现越好;不同坡度对桉树人工林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坡度的降低生长表现越好,保存率影响不大;不同整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均表现为人工挖穴的最差,机械全垦的最好。因此选择不同地形进行桉树人工林造林时,应选择坡向偏南、坡位偏下、坡度10°的立地类型,并采用机械全垦的模式,才能获得最佳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西派阳山林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中龄林5种磷肥品种试验7年的连续定位观测,胸径、树高定期生长量在前3年高于对照林分,后3年则与对照林分差距不大。不同磷肥对林木生长具有速效性,胸径、树高生长持续特性不明显,而生物量增长量、经济效益具有持续性;最佳处理磷酸二铵7年定期胸径、树高、单株生物量和经济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的146.03%、117%、126.7%、125.5%。对各处理与对照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施肥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的具体影响和作用规律,提升桉树人工林的栽培技术和单株生产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的桉树人工林为例,对不同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的影响进行了实测研究分析,首先阐述研究区概况、样地设置和实验方法,再根据林分因子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胸径、林分树高和林分材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胸径方面,强度间伐样地的总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为最高,分别是20.62 cm和2.67 cm,说明强度抚育间伐对抚育间伐后桉树胸径的增长效果最好,并且抚育间伐有利于促进桉树胸径平均生长量的增长;林分树高方面,强度间伐样地的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为最高,分别是27.84 cm和3.58 cm,说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树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较小;林分材积方面,强度间伐样地的总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为最高,分别是0.4321、0.0656和0.0636 cm,说明间伐强度的越大,桉树人工林林分单株材积总生长量越大,并且抚育间伐对于桉树林分单株材积的影响较大,研究旨在为类似桉树人工林的营林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经营利用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黄冕林场3-5年生桉树人工林进行生长调查,探讨分析桉树经营利用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中,不同林龄和同一林龄桉树人工林之间生长差异明显。不同的立地条件、初植林分密度对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等生长影响很大。随着林分密度(标准地样木数)的增大,样木数与生长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随着林龄的增大,这种林分密度负效应就越明显。从财务指标看,随着林龄的增大,总产值、纯利润和NPV均呈现增大的趋势,但IRR却并不如此,而是先增大后减少,在4a时,IRR达到最大值。从年份看,投资回收期为3a。结果表明桉树在广西黄冕林场这样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下,表现适生、速生,且经济效益好,是营造短周期用材林的好树种。但为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注意树种、立地条件和栽培等措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桉树不同时期施肥的效应及其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施肥增产提供参考,本文选取2年生巨尾桉萌芽林,以施肥量0.5kg/株,设置了不同时期4种不同施肥措施,调查了施肥当年和第二年桉树萌芽林生长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不同时期施肥对桉树林木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了不施肥和1、6月底2次施肥的树高生长差异显著,其余差异均不显著。估算不同时期施肥经济效益表明,净收入大小排序为:5月底施肥1月底施肥不施肥1、6月底各施肥1次由此可建议,每年施1次肥,施肥时间为1月底。  相似文献   

11.
对营建在福建省福鼎后坪国有林场吴洋工区的檫树人工林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表明,檫树人工林树高生长在样地间和个体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土壤立地、局部气候条件和基因型对檫树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对人工林进行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施钙镁磷肥比施复合肥的效果更好,树高、胸径和冠幅的总体平均值分别比施复合肥的增加了20.7%、18.4%和19.7%,采用适宜的施肥处理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檫树人工林早期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的生长,减少抚育管理成本,提高檫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不同施肥方式对间伐后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加快培育杉木大径材,庆元林场在三个林区开展了4种不同施肥措施(N、P、K、NPK=1:1:1)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相同林区中,隆宫林区和卢峰林区施P肥的平均胸径、林分蓄积高于其他施肥处理,而大洋林区施NPK肥的平均胸径、林分蓄积较高,但三个林区施P肥的胸径总生长量和林分蓄积总生长量都较高且胸径连年生长量、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各林区树高变化不一,卢峰林区施K肥树高连年生长量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其余差异不显著。通过综合胸径、树高、林分蓄积3个林分因子分析得出:三个林区最好的施肥方式都是施P肥。  相似文献   

13.
背包式激光雷达扫描系统易操作、查看简洁方便、效率高,但目前还没有广泛应用到林业调查中。本研究通过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扫描数据提取样地单木胸径、树高,计算相应蓄积量,为森林调查工作提供参考。采用LiBackpack 50背包式激光雷达对广西派阳山林场的7个样地树木胸径、树高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处理软件LiDAR 360提取胸径和树高,测算蓄积量。结果显示,密度较小,杂灌较少,通视条件较好、干形规则的样地,胸径、树高实测值与提取值间的相关性较高,蓄积量差异较小,可采用激光雷达进行森林资源辅助调查。  相似文献   

14.
游洋 《绿色科技》2021,(7):113-115
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古竹乡瑶下村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坡位、不同密度、留萌数量的样地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显著影响桉树个体生长和林分蓄积量,下坡位桉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明显高于上坡位;密度对桉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有明显的影响,低密度桉树林生长量明显高于高密度林分;在造林密度不变的情况下,立地条件较好的桉树林地蓄积量明显占有优势,并且留萌2的平均树高大于留萌1的树高以及同树桩的2株高低变化不明显;可见,肥力条件更好的下坡位更利于桉树个体生长和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
桉树作为我国主要的人工用材林,为我国各方面行业提供了大量树木资源。而提升桉树成长水平,增加桉树经济效益,是当前桉树培育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不同施肥情况对桉树根系延伸的促进作用及不同施肥量对桉树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种类对桉树根系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磷肥主要影响桉树幼苗的垂直延伸,桉树专用肥主要影响桉树根系的水平延伸和扎根能力,氮肥主要影响桉树根系的根尖数量。而肥料施用量对桉树的生长情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过1年的生长数据对比,胸径增长了2.3 cm,树高增高5.4 m,平均胸径和树高均高于同一时期使用其他肥料种植的桉树。在实际培育过程中,可以分阶段、分环境给予桉树不同的肥料配比,以达到最优的生长效果,同时合理增加施肥量,促进桉树生长,提升桉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幼林桉树生长状况与抚育方式不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德化县2003年引种桉种树种造林幼林抚育的试验,在调查试验区(德化县A区、B区、C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桉树幼林进行了3种抚育方式试验:①全面劈草;②全面劈草,局部松培土;③全面锄草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抚育方式的不同对桉树幼林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做好幼林桉树抚育管理,有利于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充分发挥桉树的速生丰产特性,提高短周期人工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为今后推广桉树造林选择合适的幼林抚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及其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间伐控制对桉树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对3年生的尾巨桉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处理,结果表明间伐处理会对桉树人工林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产生显著影响,林分平均胸径差异随着林龄增长而增大,6年生处理组的桉树平均树高、每亩蓄积量与同期CK之间存在显著差异。6年生时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作为大径材培育的间伐处理林分的经济收入显著高于不间伐的收入,而间伐处理至1110株/hm2的林分可获得最大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湖北荆门彭场林场3种造林密度14 a生湿地松人工林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生长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树高影响不大,对胸径和单株材积具有较大影响,不同密度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桉树焦枯病对桉树生长量的损失估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桉树焦枯病不同发病等级调查桉树各因子生长量,分析不同病级对桉树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病等级达到Ⅳ级时对胸径、Ⅲ级时对树高、Ⅱ级时对材积的生长已经造成极显著影响。根据不同发病等级与损失率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损失率估测模型,该模型估测结果与调查实测数据相对误差1.32%(精度为98.68%)。以此模型估算福建省桉树人工林焦枯病危害,材积年损失率23.53%,年经济损失0.518亿元。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派阳山林场马尾松优良地理种源桐棉松幼林的年生长节律进行观测表明,年生长期长、无明显的休眠期是该种源的主要特性之一。其中树高生长多呈双峰型,胸径生长基本上呈单峰型,速生阶段的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一半以上。这是该种源长期适应当地生态条件而形成的固有习性,不因生境条件的短期改变而发生变化,根据观测数据,采用正交多项式拟合方法,分别列出树高和胸径生长节律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