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鳖的人工养殖热潮已慢慢退去,有些地区已转向养龟,那么养龟的前途又会如何呢 ?我们不妨以养鳖的历程来对比一下。   从养鳖来说, 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至 1995年达到顶峰 (每只小鳖售价 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 400~ 600元 ),前后经过 15~ 16年稳步的上升发展期,至 1997年市场饱和,每只小鳖只售 5~ 6元,成鳖只能卖每公斤 80~ 100元。到 1998年小鳖降到每只 2~ 3元,成鳖降到每公斤 60~ 70元。但据调查,技术好、管理水平高的养殖场,每只小鳖的纯利仍有 1~ 2元,而成鳖每公斤也有 20…  相似文献   

2.
鳖卵在常规温度下孵化,需要60至75天,且往往有部分鳖卵不能及时出鳖。我们采用人工引发稚鳖出壳,既可缩短孵化时间,提高孵化率,又能使稚鳖达到同步生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华鳖抗病优质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种鳖基础群及所产受精卵加以人工选择,可使2月龄稚鳖的成活率提高12.1%,孵化率提高09%。  相似文献   

4.
1、培育好亲鳖。优良的亲鳖是养好甲鱼的基础,亲鳖个体大,体质好,饱满强壮。其产卵多,个体大,每只可达5克~6克重。产卵前要多投喂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全面的饵料。产卵后也要抓紧投喂,补充亲鳖体内营养,使亲鳖早日康复,迅速再交配,提高怀卵粒和受精率,力争产卵季节一月产一次卵。 2、把好孵化关。缩短孵化期,使稚鳖早出壳,早开食,早生长。做好孵化工作重点是: ①采取恒温设施,使孵化控制在最佳温度内; ②把握好湿度,使沙中含水量在5%~12%; ③防病害、敌害,促使鳖卵在40至50天内出壳。 3、培育好稚鳖。稚…  相似文献   

5.
近来,养殖业效益颇好的养鳖热渐渐滑坡,不少有眼光的养殖户已把目光投向龟类养殖。笔者目前采访“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头阁动物养殖场”蒋张林时,蒋张林精湛的论述了鳖、龟类的养殖前景。从养殖鳖来说,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至1995年达到顶峰(每只小鳖售价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400元~600元),前后经过15至16年稳步的上升发展期,至1997年市场饱和,每只小鳖只售5元~6元,成鳖只能每公斤卖80元~100元。据调查,技术好、管理水平高的养殖场,每只小鳖的纯利仍有2…  相似文献   

6.
林业近讯     
五岔沟林业局幼中林抚育收效显著五岔淘林业局是自治区后备森林资源基地之一。他们坚持营林20多年,不仅使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8.5%提高到现在的42%,而且通过抚育间伐缩短了森林培育周期,提前获得部分木材,支援了国家建设。这个局施业区内的缓坡地段共有8900公顷林龄在25年以上的天然落叶松林,由于森林密度过大,林木分化明显,生长受到影响。他们及时对这部分森林进行了合理的抚育间伐。使天然幼中龄林密度  相似文献   

7.
1.鳖的放养1.1.幼鳖的挑选,露天饲养应选择体重在5g~100g的幼鳖,按鳖的大小分地放养,避免大小混养造成互相残杀。幼鳖的消毒,放前应对幼鳖进行药物浸洗消毒,可用2.5%的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或用1:1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30分钟...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人工中幼林施肥试验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白落叶松人工中幼林的施肥试验得知,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使叶中含氮、磷成分上升,但要适量、科学施用。施肥对试验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定性混施较施氮和对照,幼中龄林地、胸径分别提高58%~66%、42%~69%;定量施用,中、幼林胸、地径分别提高60%~129%、3%~34%,中龄林村积生长量较对照增长1倍多。经分析施磷、钾肥比对照增益1732~1821元/hm ̄2。采取施肥措施可缩短培育周期。  相似文献   

9.
常规温度下孵化鳖卵,需要60天~75天,且往往有部分鳖卵不能及时出鳖。据我实践经验,生产中可采用人工引发推鳖出壳,缩短孵化时间,提高孵化率,使一批推鳖同步生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适时翻沙。当孵化达到积温要求,有少量稚鳖出壳时,可将3~5天内产的卵为一批,轻轻翻动孵化用沙,将鳖卵放置于沙上10分钟~15分钟,不久便有大批稚鳖破壳而出。未出壳的鳖卵仍可放回沙中继续孵化。阳光暴晒。此法用于孵化后期的9月底至10月中旬。将装有鳖卵的孵化箱放在阳光下晒2次~4次,可使大批稚鳖出壳。此法可使用3次~4次。温…  相似文献   

10.
杜仲扦插与母树复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复幼技术使成年植株恢复幼龄期,是大幅度提高杜仲扦插成活率的关键。采取用母株根穗萌条恢复枝条幼龄期、用萌条扦插苗恢复根系幼龄期的方法,可使枝插成活率由2%提高到79.7%~93.1%,繁殖系数达15.3。在此基础上,通过母树根穗→幼龄期萌条→萌条扦插苗→余根繁殖(连续2~3a)→萌条扦插苗→余根繁殖的育苗程序,每ha可产无性繁殖苗5万株以上,当年平均苗高50cm左右。  相似文献   

11.
池杉优树幼化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池杉种子园老熟优树的幼化技术,将优树材料进行幼化培育。并对幼化前后以及1、3年生采穗圃实生原株的萌芽嫩枝的扦插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树萌枝扦插的老熟生根苗,在集约培育条件下进行短截促萌和萌上促萌,可在3年内实现幼化,扦插生根率提高到87.6%,苗高生长量增至70cm,根系发达,生活力旺盛,总体状况相当于3年生实生原株萌枝扦插的幼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池杉种子园老熟优树的幼化技术,将优树材料进行幼化培育。并对幼化前后以及1、3年生采穗圃实生原株的萌芽嫩枝的扦插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树萌枝扦插的老熟生根苗,在集约培育条件下进行短截促萌和萌上促萌,可在3年内实现幼化,扦插生根率提高到87.6%,苗高生长量增至70cm,根系发达,生活力旺盛,总体状况相当于3年生实生原株萌枝扦插的幼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用催好芽的酸枣仁或酸枣核进行条播并用覆盖地膜的方法培育酸枣砧木,使陕北的优质红苗木繁育周期由3年缩短为2年,年效益增长50%左右,并使酸枣接大枣技术更加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柚木壮苗培育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柚木的地理分布、用途及育苗造林技术。采用日晒夜浸法处理种子以及先进的育苗造林技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70%,育苗期缩短100d以上,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该技术对柚木的育苗造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然幼壮林的抚育间伐,是促进林木加速生长,缩短森林培育期,提高林木质量的重要的经营措施。抚育后的林分能否达到速生丰产,是衡量抚育间伐作业质量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培育森林后备资源的指导思想要实现6个转变:(1)森林更新方式由营造成片人工纯林为主向“人天混”上转变,(2)森林培育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上转变;(3)森林培育重点由人工造林向抚育天然幼壮林上转变;(4)种苗工作由常规技术向生物遗传工程技术上转变;(5)经营机制由单一全民造林向多元化造林上转变;(6)营林机构单一职能部门向公司化转变。这些举措对森林经营和营林体制改革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经济动物。林蛙油是我国名贵药材,蛙肉细嫩,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但是,当前农村养殖林蛙,大部分采用半人工养殖,其缺点是蛙回收率低。章介绍了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场地选择;种蛙选择;蛙卵采集;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变态期的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冬眠和越冬管理;林蛙的敌害;林蛙的病害;活饵料繁殖法等。  相似文献   

18.
阿里河林业局坚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针,加强后备资源培育。建局50年来.累计完成人工更新造林152万亩,抚育天然幼中龄林301.6万亩,育苗面积达9900亩,苗圃改土增肥1.3万亩,培育优质壮苗417亿株.母树林经营16.6万亩.森林病虫鼠害防治16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8%。  相似文献   

19.
银杏快速培育壮苗技术,采取当年10月播种,营养袋育苗,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使育苗期比一般的育苗方法缩短一年。本文从砧苗培育、嫁接苗培育两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本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蛙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价值的经济动物之一。其林蛙油是我国名贵药材,蛙肉细嫩,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但是,当前农村养殖林蛙,大部分采用半人工养殖,其缺点是蛙回收率低。该介绍了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场地选择;种蛙选择;蛙卵采集;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变态期的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冬眠和越冬管理;林蛙的敌害;林蛙的病害;活饵料繁殖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