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生态学双语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学双语教学是一个顺应时代要求的全新教学研究探索。该文介绍了生态学双语教学对象的 选择和教材的选用;重点探讨了生态学双语教学的两种施教方法:参与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对生态学双 语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生态学双语教学的继续实施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实施双语教学是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和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面临很多问题和存在一些争议。高等农林院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专业词汇积累量少;二是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参与度不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改革首先应重视教学设计,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其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保障水平。基于此,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在"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针对生态学学科的特点,以完善教学设计和加强教学保障为出发点,合理选择教材,重视案例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景观生态学》作为非生态类专业的选修课程长期处于边缘地位,根据该课程在以往教学中的经验,针对景观生态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课程特点,提出了三项课程改革内容:调整课程内容、突出专业特色,针对学生的特点补充生态学和环境学等相关知识点,可促进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教学方式多样、实践教学同步,生动有画面影像感的专业实践与理论拓展课程相结合,可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职业规划,着重引导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可有计划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  相似文献   

4.
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生态学相关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学相关课程是许多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对于培养具有生态思维的卓越园林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国内知名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课程的设置信息,系统分析了生态学相关课程的开设及教材出版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园林生态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时设置、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并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心得,对园林生态学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建议:园林生态学的教学内容应紧贴园林应用的实际,在介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加强生态规划设计、生态群落恢复等实际案例的讲解;教材编写应与时俱进,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以适应“卓越园林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学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实习在森林生态学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充分发挥教学实习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科研能力方面的作用,从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习报告的撰写3个方面对森林生态学教学实习进行了改革,提出“以科学问题为主导”设计教学实习内容的思路,在实习过程中增加了文献调研和方法设计等环节,要求学生按照科技论文的形式撰写实习报告,从而使学生的科研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等得到了良好的训练,也使学生对森林生态学教学实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 高等教育;森林生态学;教学实习,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绵阳师范学院园林专业的生态学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效。园林专业的生态学类课程教学存在学科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生态学类课程教学应明确学科定位,契合专业特色和国家生态建设需求。具体的教学改革举措包括:(1)优化和夯实理论教学,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互动型教学方式;推进生态学类课程特色教材建设。(2)强化和整合实践教学,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3)促进生态学类课程的在线课程建设,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通过教学改革,夯实了学生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增强了学生将理论应用于景观规划与设计实践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了园林专业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专业"AutoCAD"课程是水土保持专业的必选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教材编写等4个方面对水土保持专业"AutoCAD"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完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基本绘图技能;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课程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编写教材,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等改革措施,以提高"AutoCAD"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面向水土保持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提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开放型双语人才是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未来高校教育所面临的严峻任务。为此,目前各大学都在积极开展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作者根据自己从事生态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就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双语教材选择、双语多媒体课件制作、双语教学方法与技巧和双语考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经过6年的建设,2013年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内容主要体现在网络资源建设方面,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大部分。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教学手段和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从职称、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等角度不断优化学术队伍,采取以教授为主,副教授为辅,以老带新的方法,并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进行分工;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的优化、授课内容的更新、全程视频的录制、双语授课的实施、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基地硬件建设的完善、教改项目的开展等方面;教材建设方面,编写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森林培育学》。通过对"森林培育学"课程的建设,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城市种苗学"课程是为培养城市森林建设用苗的管理人才而设立的,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特点。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缺少课程专用教材及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课程教研组进行了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践:一是在分析了现有种苗学相关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种苗学的自身特色,编写了城市种苗学专用教材;二是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明确了以城市种苗定向培育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定位,从城市种苗学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两个方面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三是改革了教学方法,采取了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四是完善了课程教学环节,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科研训练等途径构建了"城市种苗学"课程教学体系;五是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通过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进行普通生态学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对普通生态学"双语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分析了生态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双语教学是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在阐述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以草业科学专业的"牧草栽培学"课程为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提出语言比例模式、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转为重"学"为主以及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网络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课前、课堂、课后(PIR)三段式双语授课模式,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同时,还开展了与双语教学模式配套的改革探索,包括探索多样化、科学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考核;重视教材建设等,从而为农业院校双语教学的普及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3.
刘俊华  孙景宽 《绿色科技》2013,(12):293-294
指出了生态学内容体系庞杂,概念繁多,且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生态学教学需要。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对教师和学生均有较高要求。将其应用于生态学教学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为了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生态学专业创新型人才,高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尤为重要。针对"生态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的差异,教师应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创新性地运用案例分析法、翻转课堂法及创建实验短课等多种启发式和交互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辅助运用现代化互联网科技手段,以及革新课程的考核模式等探索教学方式。教学实践表明,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草坪学”课程的特点,结合“草坪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实践教学操作和考评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探讨了“草坪学”课程双语教学的策略,强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建立综合考评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湿地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内容丰富、研究进展迅速和实践应用广泛的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反馈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双语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国际交流的能力,因此,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开展了双语教学的探索。针对目前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缺少适宜的双语教学教材、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结合近年的教学经验,以教师的视角,提出了"土壤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措施:选取合适的教材、科学调整中英文授课比例、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经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双语教学是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在阐述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以草业科学专业的“牧草栽培学”课程为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提出语言比例模式、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转为重“学”为主以及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网络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课前、课堂、课后(PIR)三段式双语授课模式,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同时,还开展了与双语教学模式配套的改革探索,包括探索多样化、科学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考核;重视教材建设等,从而为农业院校双语教学的普及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9.
分子生态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自然科学,对解决宏观森林生态学的微观机制问题,探索林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作用。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的"分子生态学"课程为例,探讨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课程改革的途径。"分子生态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实验教学环节;二是教学学时偏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课程改革应该首先增设实验课程,并安排充足的学时;其次,按照本科人才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第三,加强教材建设,以满足林业院校教学的需要;第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森林工程专业《仓储工程》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艳秋  董希斌 《森林工程》2011,27(3):95-96,23
为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要求,适应现代仓储工程国际化的形式,森林工程专业《仓储工程》(Warehousing Engineering)课程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结合教学实践过程,本文以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为着眼点,对目前《仓储工程》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